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高福平  魏谨  马平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9):1840-1842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ASPS进行大体、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33岁,ASPS发生于宫颈。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状,细胞巢之间可见窦状血管分隔,瘤细胞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酸性颗粒。PAS染色,瘤细胞胞质内可见棒状结晶体。免疫组化:Vim阳性,desmin、SMA、myoglobin、CgA、S-100、EMA、AEI/AE3、CD68、和HMB45(-)全部为阴性。结论:宫颈ASPS是一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ASPS进行大体、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33岁,ASPS发生于宫颈。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状,细胞巢之间可见窦状血管分隔,瘤细胞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酸性颗粒。PAS染色,瘤细胞胞质内可见棒状结晶体。免疫组化:Vim阳性,desmin、SMA、myoglobin、CgA、S-100、EMA、AEI/AE3、CD68、和HMB45(-)全部为阴性。结论:宫颈ASPS是一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高福平  魏谨  马平  孙琼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8):1718-1719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ASPS进行大体、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9岁,肿瘤发生于宫颈。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状,细胞巢之间可见窦状血管分隔,瘤细胞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结论:ASPS是一罕见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结合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观察4例肝EH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并行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EH镜下肿瘤细胞为上皮样、梭形或多角形,呈条索状、小巢状生长,或在血管内呈乳头状生长,部分瘤细胞胞质空泡化,内含红细胞;核分裂像罕见,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胞界不清,间质黏液样变或玻璃样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CD31、CD34、Vim阳性。结论 肝EH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影像学易误诊,需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确诊。  相似文献   

5.
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的发生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1例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检测, 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肿瘤组织由形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小细胞组成, 瘤细胞呈卵圆形或短梭形, 胞浆稀少, 肿瘤细胞呈漩涡状围绕似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的厚壁小血管。免疫组化示瘤细胞表达Vimentin和CD10, 不表达Calretinin, α-inhibin, H-caldesmon, CD99, CD117, CD34, desmin, SMA and CK(AE1/AE3)。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在临床为一惰性生长的恶性肿瘤, 非常罕见。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累及卵巢(直接侵犯或转移)和卵泡膜细胞-纤维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法:搜集6例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HE切片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4~53岁,平均年龄44.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大体为红色肿物,部分见包膜;镜下瘤细胞呈巢团状、条索状排列,胞质丰富,核深染。免疫组化:Syn阳性,其他S100、CgA等均有不同程度表达,CKp、CD34、CD31、SMA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约<10%。结论: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为罕见的头颈部肿瘤,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肾素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诊断依据.方法对肾素瘤进行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临床表现为重症肾素性高血压伴发严重心衰.镜下瘤细胞生长活跃,核异型性、核分裂像易见,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退变坏死.免疫组化分析表明,瘤细胞Vimentin、NSE、CD34、CD68、α-ACT、Lysozyme、CK18、CK(Pan)、Actin(sm)呈阳性表达,Desmin、CgA、Sy、EMA、CKAEI、F8均呈阴性.超微结构观察瘤细胞胞质内可见散在或群集的圆形和菱形分泌颗粒.结论肾素瘤是一种内分泌肿瘤,一般认为来源于肾小球球旁细胞.本例免疫组化结果提示与血管内皮及神经内分泌有关,外科手术切除后症状缓解,预后良好.正确诊断有赖于光镜、免疫组化与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为育龄期女性,25岁,因怀孕期间偶然发现左侧乳房无痛性肿块而住院诊治。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形态多样的原始细胞组成,弥漫浸润,其间夹杂幼稚嗜酸性粒细胞。瘤细胞中等大小,胞质粉染颗粒状,胞核偏位,呈圆形或折叠核、肾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纤细透亮、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化:瘤细胞阳性表达MPO、CD34、CD117、CD15、CD99、CD56、TIA1和S100;部分表达LCA、CD45RO和PAX-5;Ki67增殖指数40%~60%;余抗体阴性。结论发生于乳腺的粒细胞肉瘤罕见,预后差。组织学上需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他小细胞性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肤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皮肤MCC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讨论鉴别诊断,总结治疗和预后进展。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为71岁。2例肿瘤位于头面部、其余3例位于臀部、前臂和腹股沟。肿瘤最大径为1.8 cm~6.1 cm,边界较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质中。镜下见肿瘤位于真皮,表皮无累及,肿瘤细胞排列成巢团状、弥漫状或片状。肿瘤细胞中等偏小,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少,部分可见核仁。个别病例细胞异型性较大,核分裂象丰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K-Pan、CK20、EMA、CgA、Syn 及CD56阳性表达,核抗原Ki-67阳性表达指数为35%~90%;vimentin、CEA、CD99、TTF-1及LCA阴性表达。发生于腹股沟的病例于术后5个月死亡,发生于前臂和头面部的3个病例于术后18~24月死亡,发生于臀部的病例随访3个月仍无瘤生存。结论:皮肤MCC常见于老年患者,好发部位为头面部及四肢躯干。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结构差异大,对原发于皮肤的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时应考虑该肿瘤。MCC是高度侵袭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容易发生复发及转移,预后较差。扩大切除肿瘤及淋巴结清扫并辅助以放化疗是目前建议的治疗方式目的:探讨皮肤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皮肤MCC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讨论鉴别诊断,总结治疗和预后进展。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为71岁。2例肿瘤位于头面部、其余3例位于臀部、前臂和腹股沟。肿瘤最大径为1.8 cm~6.1 cm,边界较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质中。镜下见肿瘤位于真皮,表皮无累及,肿瘤细胞排列成巢团状、弥漫状或片状。肿瘤细胞中等偏小,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少,部分可见核仁。个别病例细胞异型性较大,核分裂象丰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K-Pan、CK20、EMA、CgA、Syn 及CD56阳性表达,核抗原Ki-67阳性表达指数为35%~90%;vimentin、CEA、CD99、TTF-1及LCA阴性表达。发生于腹股沟的病例于术后5个月死亡,发生于前臂和头面部的3个病例于术后18~24月死亡,发生于臀部的病例随访3个月仍无瘤生存。结论:皮肤MCC常见于老年患者,好发部位为头面部及四肢躯干。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结构差异大,对原发于皮肤的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时应考虑该肿瘤。MCC是高度侵袭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容易发生复发及转移,预后较差。扩大切除肿瘤及淋巴结清扫并辅助以放化疗是目前建议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高福平  魏谨  夏月华  王萍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639-2640
目的:探索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PSTT进行大体、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39岁,症状主要为停经后出血。镜下瘤细胞呈单个、条索状或片状浸润于肌纤维间。结论:PSTT发生于着床部位的中间型滋养细胞,多见于宫腔,发生于输卵管者罕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性表达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例鼻腔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并回顾分析63例文献报告病例。结果:肿瘤组织由中等或大细胞弥漫增生组成,胞浆少,嗜碱性,部分细胞胞浆嗜酸性伴核偏位,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较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可见凋亡及肿瘤性坏死;免疫组化:瘤细胞CD79a、CD138、Plasma cell弥漫强(+),Ki-67(约90%+),LCA、CD20(-);原位杂交:EBER(-)。结论:PBL在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仍存在争议,尚需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预后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M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及治疗预后。结果:12例后肾腺瘤均为境界清楚的肿块;肿瘤细胞形态温和,小而密集,排列成腺泡状、乳头状、分枝小管状,间质不明显;细胞丰富,核圆形、卵圆形,无核仁,染色质细腻,胞浆稀少,淡染,少见核分裂象;部分可见砂粒体样钙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WT-1、CD57、PAX8、Vimentin、PAX2阳性,CK7、CD10、CD117阴性。结论:后肾腺瘤为一种罕见的肾脏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临床特征不明显,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诊断具有重大意义,治疗以手术为主,完整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 方法:通过回顾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4例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 结果: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接触性阴道流血流液、不规则阴道流血、腹部包块、隐痛。体格检查最常见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和萎缩。光学显微镜检查:细胞较小,大小不一,分散分布在间质血管周围,圆形或者梭形,胞浆较少而核染色较深,粗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或者无核仁,核分裂象多见甚至有坏死。免疫组化检测:PCK(+)、EMA(+)、CGA(+)、CD45(-)、CD56(+)、CK8/18(+)、SYN(+)、NSE(+)、Ki-67(+,80%~95%)。 结论: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确诊需联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易复发,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F)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2例CAF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治疗与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FA好发于青少年手掌和足底。肿瘤多< 3 cm,界不清;切面呈灰白色,质硬。镜下可见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散在分布的钙化小灶及软骨小岛。免疫组化:vimentin(+),SMA(+),CD68(+),CD99(+)。结论:CAF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且还需与腱鞘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肿瘤样钙盐沉着症、掌跖纤维瘤病、婴儿型纤维瘤病、婴儿纤维性错构瘤、软组织软骨瘤、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鉴别。  相似文献   

15.
白石  张坤  郑艳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662-2664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HB)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为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2例HB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HB患者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小脑半球囊实性和实质性占位,镜下肿瘤主要以大间质细胞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构成,并根据间质细胞的丰富程度分为细胞亚型,其肿瘤组织内含大量的间质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胞浆丰满呈空泡状;网状亚型,肿瘤组织内含大量的毛细血管,网织染色示有丰富的网状纤维。HB间质细胞中Vimentin、S-100蛋白、Inhibin-a、CD56表达均阳性且NSE、VEGF高表达,EMA、CD34、CD31、GFAP、EGFR均呈阴性。血管内皮细胞均表达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CD31及FⅧAg。Ki-67增殖指数标记阳性率<5%。结论:HB是临床较为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WHO Ⅰ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特点以及治疗与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ASP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3例ASPS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为1.6∶1;发病中位年龄30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深部软组织内肿块无痛性增大。典型的ASPS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形态,即肿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状或器官样结构,细胞巢被纤细的窦隙样毛细血管包绕,瘤细胞体积大,界限清楚,胞浆丰富。PAS染色显示瘤细胞胞浆内见菱形、棒状结晶体。免疫组化:13例ASPS中MyoD1阳性率76.9%,且均为胞浆着色,其他抗体未见一致性阳性表达。结论:ASPS是一种罕见的组织来源不明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年轻人。肿瘤生长缓慢,但最终预后较差。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可作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罕见恶性透明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特点,以提高病理医生对其临床及病理改变的认识。方法:对收治于我院的胆囊透明细胞腺癌和胆囊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文于国内首次报道了1例转移至双侧附件的胆囊原发性透明细胞腺癌和5例罕见胆囊转移性肾细胞癌。镜下两者形态非常相似,大部分肿瘤细胞核圆居中、深染,胞浆透亮,细胞界限清楚,形成实性巢状或腺泡状结构;但胆囊透明细胞腺癌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普通型腺癌的成分,而胆囊转移性肾细胞癌中不伴随其他肿瘤性成分,并且大部分胆囊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病例中肿瘤细胞可见嗜酸性小核仁,而胆囊透明细胞腺癌中则未见核仁。免疫组化方面,胆囊透明细胞腺癌表达CA19-9、CEA、Keratin和p53,而胆囊转移性肾细胞癌表达EMA、CD10、Keratin、RCC、Pax-2、Pax-8和Vimentin。结论:胆囊具有“透明细胞形态特征”的良恶性病变种类颇多,形态学上有所重叠,仔细观察这些透明细胞的镜下特点、排列方式、分布特点以及有无伴随其他肿瘤性成分等情况并结合免疫组化特点和特殊染色结果有助于病理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CPRCC的临床特征、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肿瘤均位于肾皮质内,肿瘤边界清晰,有纤维性包膜,切面灰红或灰黄色,部分呈囊性改变。镜下肿瘤呈乳头状、管状、囊性及实性混合性生长,胞浆透明,细胞核远离基底膜,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为1级或2级。免疫表型:6例肿瘤组织均表达CK7、PAX-8和34βE12,CAIX呈“杯状”或完全膜阳性表达。1例CD10部分阳性,其余5例CD10阴性。所有病例AMACR和TFE3均为阴性。结论: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呈惰性生物学行为。形态上应与具有透明细胞和乳头状结构的肾细胞癌鉴别,可借助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CD47在输卵管癌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输卵管癌患者标本73例和正常输卵管标本31例中CD4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输卵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CD47以胞膜着色为主,亦有胞浆着色,CD47在输卵管癌高表达率为42.5%,明显低于正常输卵管组织的83.9%(P<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D47阴性表达的输卵管癌患者死亡率增高(P<0.05)。结论:CD47表达的减低可指导临床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且其表达减低与输卵管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对比,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9例肾乳头状肾细胞癌组织学形态相似,癌瘤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胞质嗜酸性和(或)嗜碱性,并呈乳头状、乳头小梁状或乳头实体状排列,乳头有纤维血管轴心,轴心内易见泡沫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癌细胞CK、EMA、CD10、Vimentin普遍呈阳性。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在肾上皮性肿瘤中相对少见,发生率不足15%,根据其典型的组织学形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