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生物学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acute radiation pneumonitis,ARP)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放疗剂量及近期疗效。目前ARP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治疗无特效办法。早期采用有效措施防治ARP意义重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可以是导致损伤发生的原因或启动因素,也可以是损伤发生过程中的伴随变化,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有望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或检测其发展过程,细胞因子还可以作为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靶点,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  相似文献   

2.
肺是放射敏感性器官,对胸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正常肺组织因受到射线照射而产生的损伤,称为放射性肺病(radiation pneumopathy,RP)。早期的RP指放疗后1~3月出现的急性放射性肺炎(acute radiation pneumonitis,ARP),晚期的RP发生于放疗后数月至数年,临床表现为放射性肺纤维化(radiation pulmonary fibrosis,RPF)。[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胸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波  王如文  蒋耀光  何勇  赵云平  林一丹 《肿瘤》2007,27(4):319-321
目的:探讨累及胸部的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诊断标准、治疗与预后,进而提高胸部PNET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胸部PNET的临床资料。本组纵隔PNET3例,其中2例肿瘤侵犯上腔静脉,行肿瘤大部切除,1例在胸腔镜下行纵隔包块探查活检术;右肺PNET1例,行锁骨上包块活检术。结果:4例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均诊断为PNET。2例未行任何治疗,1例行全身化疗,1例行局部放疗。未接受治疗2例生存期分别为6、7个月;接受全身化疗者生存期为12个月;接受局部放疗者截止2006年8月已生存4个月,结论:胸部PNE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原发病灶体积较小时即可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临床误诊率高,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由于胸部PNET恶性程度较高,局部浸润与远处转移迅速,因此手术切除率较低,预后较差,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吉西他滨化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ARP)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阐明吉西他滨诱导化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剂量学限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接受吉西他滨化疗+胸部放疗的NSCLC患者191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放化疗情况以及ARP情况。Logistic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ARP发生的因素。结果 共49例患者发生≥2级ARP,占25.7%。单因素分析显示吉西他滨累积剂量≥9.0g发生ARP概率是<9.0g的3.45倍(P=0.015),放疗剂量≥50Gy与ARP发生有关(P=0.008),放化疗间隔时间在10周内ARP发生风险增加7.69倍(P=0.047);双肺V5Gy、V20Gy、V30Gy和平均肺剂量(MLD)均能有效预测ARP发生(P≤0.001)。多因素分析仅有放疗剂量(P=0.044)和V5Gy(P=0.02)是ARP发生的预测因素。结论 对于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的NSCLC患者来说,吉西他滨累积剂量、化放疗间隔时间以及放疗剂量均与ARP的发生有关,同时应当限制双肺V5Gy、V20Gy、V30Gy和MLD,以减少AR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食管平滑肌瘤是临床上较少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目前治疗大多根据肿瘤的位置经由胸部或颈部施行手术切除的方法。自1988年4月~1994年8月.我们对17例食管平滑肌瘤病人采用在胃镜下局部切除肿瘤的方法进行治疗.全部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局部晚期或不能手术的早期胸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肺组织对放射线敏感,是限制胸部放射治疗剂量提高的主要器官之一。如果能找到一个参数或方法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概率,可能有利于胸部放射治疗方案的优选。近年来,许多国外学者有很多关于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胸外科肿瘤手术后二次手术止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外科肿瘤手术后出血进行二次手术止血的临床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1年11月间7511例胸部肿瘤手术患者进行了临床回顾性研究,其中16例患者术后出现活动性出血,并进行二次手术止血。结果 16例二次手术止血患者中,肺部肿瘤10例,食管肿瘤4例,纵隔肿瘤2例,无死亡病例。对肿瘤大小分析发现止血组患者肿瘤大于正常组(P<0.01)。结论活动性出血是胸外科肿瘤术后一大临床并发症,需要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胸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的应用研究。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1月期间共治疗41例患者45个病灶。进行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射野一般4-8个,每日1次,连续照射,共5-12次,每次治疗时根据85%-95%剂量曲线确定处方剂量:4-7Gy,总量为25-60Gy。结果:41例45个病灶根据CT复查肿瘤消退情况确定CR为37.8%,PR为37.8%,总有效率为75.6%。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胸部较小的原发性肺癌和孤立转移瘤是一种局部控制好、疗程短、疗效显著、无痛苦的新疗法;是常规大野放疗后局部追加剂量的最好方式;对于肺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是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接受剂量,避免损伤,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有效手段。后期不良反应及无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培林在胸部肿瘤手术中局部不同用药途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胸部肿瘤手术148例,观察组82例应用不同的用药途径局部给予沙培林,对照组66例不给予沙培林。用药方法有三种:术野浸泡法、局部注射法、用含有沙培林溶液的明胶海绵贴局部湿敷法。结果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局部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不同手术采用不同途径局部应用沙培林,有利于减少药物的不良事件以及肿瘤局部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最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十几年来肿瘤局部控制率一直无显著提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放化疗毒副反应限制了放疗剂量提升.而基于PET-CT融合图像勾画的肿瘤靶区及制定的精确放疗计划,期望能降低靶区漏照风险同时减小危及器官暴露体积,从而更有利于引导放疗剂量提升.笔者对行PET-CT融合图像引导胸部精确放疗的LANSCLC进行研究,探讨融入PET影像后对肿瘤大体靶区勾画以及放疗计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