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将628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共342例,PN组286例,分别于术后24 h内开始行EN与PN,考察两组术前1天与术后10天的体重、血常规及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及营养支持费用情况.结果 两组住院期间均无死亡,EN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下降的幅度均小于PN组,作为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计数EN组较PN组恢复升高更快(均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EN组较PN组明显提前,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支持费用均小于PN组(均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EN安全、可靠且较PN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及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42例食管癌患者(A组)术中经幽门后至空肠上段留置胃管(鼻空肠管)(EN组),对照组(B组)42例患者未进行肠内营养(PN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食管癌患者术中顺利留置胃管营养管,EN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体重、人血白蛋白水平术后第7d、第21d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7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胃管在幽门后一空肠上段行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能减少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手术成功率提高,是1种既经济又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7例高龄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39例(EN组),行肠外营养支持18例(PN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肛门排气时间,EN组(56.3±4.2)小时,PN组(68.4±6.1)小时(t=-8.8,P0.05),明显缩短;血清蛋白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EN组白蛋白(33.5±2.3)g/L,前蛋白(223±18)mg/L,转铁蛋白(2.9±0.4)g/L,分别高于PN组(30.5±1.9)g/L(t=4.5,P0.05),(207±12)mg/L(t=3.5,P0.05),(2.1±0.2)g/L(t=9.7,P0.05);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EN组10.2%,明显低于PN组33.3%(字2=4.9,P0.05);心血管性并发症发生率,EN组12.8%,明显低于PN组发生率38.9%(字2=5.0,P0.05)。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肠外营养支持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肠内营养组(EN 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平均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观测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前蛋白。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EN 组患者术后体质量以及8d 后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前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 PN 组(P <0.01);EN 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 PN 组(P <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相比于肠外营养支持更加有效、经济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与肠外营养组(PN),于术后24小时内开始分别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每天热卡为30kcal/kg.EN组患者术后第1天口服安素500ml,术后第二天1,000ml,术后第三天直至第7天口服1,5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优于PN组(P<0.05),EN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6.7%,PN组为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天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较术前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N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费用显著低于PN组.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以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可降低术后营养支持费用.  相似文献   

6.
张泽 《实用癌症杂志》2016,(8):1287-128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联合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N组和EN+ PN组,每组200例.PN组于术后采取单纯肠外营养支持,EN+ PN组术后采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后1天和7天时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术后1天时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没有显著差别;术后7天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均得到改善,EN+ PN组较PN组的变化更明显;EN+ P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PN组低.结论 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能更好地促进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将6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组)。所有病例在术前和术后第1、5、8 天各进行血清生化和免疫水平检查。临床观察营养状况、消化道症状、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提示治疗8 d各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均有增高。EN组免疫水平明显高于PN组,t=2. 12,P<0. 05,临床观察E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PN组均显著缩短,t=2. 36,P<0.05,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较肠外营养更有效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强  周星明  江洪 《肿瘤学杂志》2008,14(12):1001-1003
[目的]比较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N组50例,PN组50例,术后分别采取EN和PN支持。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3d、8d检测白蛋白(ALB)、淋巴细胞(TLC)、尿素氮(BUN)值、血红蛋白(Hb)值及前白蛋白(PA)值以及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N组肠蠕动恢复较快,其肛门排气时间大多为3d左右,但术后发生腹泻患者多于PN组。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均有所改善,所有患者术后3dALB值及TLC值均明显下降(EN组下降约15%,PN组下降约16%);经过一段时间营养支持治疗,两组患者ALB及TLC值(术后8d)较术后3d均有所升高(EN组升高约10%,PN组升高约11%),且术后8d两组患者TLC值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支持较PN支持更具优越性.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老年食管贲门癌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理想途径。方法将220例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监测所有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4、11天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及IgA、IgG、IgM,留取24 h尿测定尿素氮,计算氮平衡,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录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等,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0 d后各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均有增高,但EN组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1);临床观察EN组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减少,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肠功能恢复,显著改善营养状况,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较肠外营养更有效,更适用于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全身营养,促进机体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 353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均采取术中放置营养管,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术后第1天开始行静脉营养支持。监测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5 d、术后8 d的体质量、血浆白蛋白、尿素氮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的体质量、血浆白蛋白及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切口感染、皮下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和吻合口瘘方面,肠内营养组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外营养组死亡率为0.92%,肠内营养组为0.00%(P<0.05)。肠内营养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59.8±8.5)h,低于肠外营养组肠的(74.4±6.3)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0,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后肠道内外营养方法疗效有无差别。方法 221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后随机分成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尽早即予以肠内营养。PN组术后予以周围静脉营养支持。监测两组患者其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现瘘管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所需费用。结果两组间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所需费用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术后瘘管并发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予以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营养,减少并发症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2.
吴晓燕  鲁铭  田辉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510-15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通过经空肠造瘘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  方法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178例, 其中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 80例患者行全静脉营养支持,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10天测定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  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10天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均高于静脉营养组(P < 0.05);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静脉营养组。  结论  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 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甘油三酯肠内营养(GMEN)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胃癌术后需要营养支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其中EN组选用含谷氨酰胺和中链甘油三酯的肠内营养液,实施早期营养.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营养评定指标体重、血清白蛋白(A1b)、血红蛋白(Hb)和氮平衡,免疫评定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CC)、IgA、IgG、IgM、CD3、CD4、CD8、CD4/CD8、前列腺素E-2(PGE-2)和C反映蛋白(CRP).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在体重、血红蛋白的恢复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305,P=0.057),但EN组的白蛋白及氮平衡恢复较PN组为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0).反映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IgA、IgG、CD4、CD4/CD8在术后EN组较P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术后CRP在EN组明显低于PN组(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N组为46.7%,EN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肛门恢复排气时间EN组为(2.46±0.56)天,PN组为(3.66±0.8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应用GMEN可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机体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实用有效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胰腺癌病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营养(EN)支持的重要作用.方法 将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PN)支持,比较分析两组病人营养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经术后9天治疗两组病人营养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EN组肠道蠕动恢复较早,且并发症、炎性反应指标及治疗费用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EN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胰腺癌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N) on postoperative nutritional status,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and immune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or cardiac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or cardiac cancer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07 to December 2010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N group (n=50)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group (n=46) based on the nutrition support modes. The body weight, time to first flatus/defecation, average hospital stay,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after the surgery as well as the liver function indicator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the days 1, 4 and 7 after surgery. The plasma diamine oxidase (DAO) activity and D-lactate level were determined to assess the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The plasma endotoxin levels were determined using dynamic turbidimetric assay to asses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N on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The postoperative blood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immunoglobulins were determined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After the surgery, the time to first flatus/defecation, average hospital sta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in the E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PN group (P<0.05), whereas the E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albumin levels than the PN group (P<0.05). On the 7th postoperative day, the DAO activity, D-lactate level and endotoxin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E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PN group (all P<0.05). In addition, the E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IgA, IgG, IgM, and CD4 levels than the PN group (P<0.05) but significantly lower IL-2, IL-6, and TNF-α levels (P<0.05).

Conclusion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or cardiac cancer, early EN after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protect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by reducing plasma endoxins), and e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Key Words: Enteral nutrition, nutritional status,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endotoxin, immune function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肝移植病人术后的营养治疗方法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3天采用全肠外营养(TPN),辅以人白蛋白、血浆;术后4—5天肠内营养(EN)结合肠外营养(PN);术后6~10天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术后12~18天完全经口进食。术后常规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4~7天。结果除2例病人分别死于脑出血、呼吸衰竭外,余9例恢复顺利。结论适当的营养治疗有利于肝移植病人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耿勇  周波 《陕西肿瘤医学》2012,(10):2127-212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时机、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51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n=26)和肠外营养组(PN组,n=25)。肠内营养组(EN组)采用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及胃肠减压管,术后12小时开始进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PN组)采用术中仅放置胃肠减压管,术后常规"三升袋"静脉高营养。两组分别监测术后第1天、第10天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A、G、M)、白细胞总数、早期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EN组术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水平较PN组恢复迅速,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EN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PN组缩短。EN组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与减少住院费用方面也较PN组具有优势,差异显著(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时机上是安全、恰当、可行的,对改善术后早期机体营养状态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明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与费用。  相似文献   

18.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癌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强谱  邢月利  欧琨  赵红梅 《癌症》2001,20(3):294-29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癌患者术后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胃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 3组:对照组、肠外营养组( parenteral nutrition, PN组)、肠内营养组( enteral nutrition, EN组),分别给予普通静脉输液、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 8天。术前、术后第 1、 3、 6、 9天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 APAAP)法测定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CD8)变化。结果:对照组和 PN组术后 1, 3, 6, 9天 CD3、 CD4阳性细胞数及 CD4/CD8比值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 , CD8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 EN组术后第 1天 CD3、 CD4阳性细胞数及 CD4/CD8比值明显降低,但自术后第 3天起即开始上升,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 3、 6、 9天 CD3、 CD4阳性细胞数及 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 PN组( P< 0.05) ,而 CD8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 PN组 (P< 0.05),术后第 9天时 CD4/CD8比值且明显高于术前水平。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纠正胃肠癌患者术后的 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促进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