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汇总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循证资源“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网站及数据库中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由2名研究人员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独立评价,提取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进行最佳证据汇总。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6篇指南、7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围绕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管理的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足溃疡创面的评估和筛查、足溃疡创面的监测和治疗、创面的护理管理和预防、组建多学科创面管理团队、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管理6个方面汇总37条最佳证据。结论 总结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实践依据,也可为制定个性化的创面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更好地应用和转化证据,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HaiMed难愈性创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在创面测量中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2019年1至8月诊治的慢性创面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0~76岁,其中术后愈合不良创面9例,糖尿病足创面6例,压疮4例,肿瘤创面1例。分别采用传统的透明膜勾边法和HaiMed难愈性创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对20例创面面积进行测量。对2组创面面积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应用Spearman简单相关分析、Bland-Altman评价以及变异系数,对HaiMed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aiMed难愈性创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与传统测量工具相比,在创面面积测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7,P=0.060),2种方法的Spearman相关系数r=0.998,两者一致性好。Bland-Altman评价示所有散点均落于95%一致性界限内,HaiMed系统准确性可靠。透明膜勾边法组变异系数最小0.41%,最大4.03%,平均1.67%;HaiMed组变异系数最小0.15%,最大2.31%,平均0.60%,HaiMed系统较传统测量方法有更高的稳定性。结论 HaiMed难愈性创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测量创面面积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尤其对于浅表创面,可进行简便快捷的创面评估,是一套新型、可靠的创面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
2011年3-4月,笔者通过对大型综合医院医师、社区医疗机构医师、大型综合医院就诊的创面患者、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创面患者定性访谈,深入分析目前大型综合医院创面修复专科与社区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目前创面疾病双向转诊过程中面临着“上转”和“下转”困难、双向转诊过程中政策不完善和操作规范不明确、大型综合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间信息无法共享等问题.突破创面疾病双向转诊运行障碍的主要对策应包括:建立深层次的各级医院联动机制、建立药品对接通道、明确创面修复的双向转诊流程、建立医院间可共享的患者诊疗信息“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4.
电场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难愈性创面尽早愈合是外科医师一直探索的问题,临床应用的方法有很多:灌洗、负压、高压氧、涡流或者脉冲冲洗、超声、红外线、局部应用抗生素以及生长因子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1843Dubois-Reymond发现在人体皮肤伤口存在强度为1mA的电流.后来证实,伤口会产生电场,形成损伤电流(injury current),研究认为伤口电流的存在和维持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2002年电刺激(electric stimulus)疗法用于促进创面愈合在美国获得承认,主要用于常规创面愈合方案治疗无效的创面.本文对电场(流)与创面愈合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面部Noch区域创面修复手术技巧.方法:应用局部皮瓣等针对性手术方法,治疗43例患者,术后从面部外形、瘢痕及是否病灶复发等进行随访.结果:患者病灶无复发,均对术后瘢痕及外形满意.结论:面部Noch区域创面修复应选用针对性治疗方案以得到最佳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分析并采取措施减少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相关的并发症,使其在肢体创面的应用中更加成熟. 方法 回顾320例肢体创面的负压封闭引流疗效,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相应解决办法;且对四种常用封闭膜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引流通路阻塞309例(96.6%),为最多见并发症,应用通管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和预防;创面负压不够62例(19.4%),轮替夹闭部分管道可以解决.四种封闭膜中以"透明辅料"特性最好,以"外科手术膜"最为实用.严重创面36例,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1~2次后适合植皮或皮瓣术者35例(97.2%).结论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仍要勤观察,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并发症.该技术在严重创面的治疗中最能彰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创面流行病学的变化和人们对高质量创面愈合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重视对创面的系统诊疗。全国大规模的创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创面的主要病因学已经由创伤型转变为疾病型,需要创面治疗的人数在增加,创面的种类在增多,治疗难度也在加大。创面修复专业已向多学科协作转变,如烧伤科、骨科、显微外科、肿瘤整形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修复重建科、组织工程实验室等均参与其中。同时临床使用的修复方案、技术、设备、材料、药物等因需而生,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专科特色,已成为近年来逐渐发展并不断成长的一个临床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全面的数据检索及严格的筛选,纳入并汇总可用数据,评估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负压吸引疗法对慢性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电子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并根据预定的标准选择研究,包括所有关于PRP联合负压创面疗法和单用负压创面疗法治疗慢性创面的随机和非随机对照研究,评估研究的质量并总结结果后,使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纳入了27项研究,共1?687例慢性创面患者,实验组840例,均采用PRP联合负压引流法干预;对照组847例,均采用单纯负压引流法干预。通过对纳入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率、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疼痛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PRP联合负压吸引疗法治疗慢性创面较单独使用负压吸引疗法更具优势,但其作用机理需更多的研究来明确,此外该文章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尚有待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创面修复是外科学领域一个永恒的课题,加速创面愈合,减少因创面愈合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是外科学研究的目标之一.干细胞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已在较多领域开展.目前,国内外研究干细胞对创面修复的影响已有较多报道.干细胞对创面修复的影响途径很多,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复习,就干细胞对创面修复的作用方面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水动力清创系统(水刀)用于上肢电弧灼伤创面清创的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5年5月上海电力医院收治的53例上肢电弧灼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传统组(27例).观察组创面采用水刀技术治疗;传统组采用磨痂、削痂技术治疗.两组创面清创后均给予生物敷料(基因转染猪皮)覆盖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清创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与传统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愈后瘢痕增生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刀技术可缩短上肢电弧灼伤创面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情况良好,瘢痕增生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分娩镇痛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与应用前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 选择单胎、头位、有镇痛需求的初产妇425例,宫内孕37~40周,年龄22~30岁,BMI 22~28 kg/m2,ASA Ⅱ级,其中2018年1—6月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n=213),2018年8月完成信息化分娩镇痛管理系统建设,2019年1—6月分娩的产妇为研究组(n=212)。两组产妇均选择L3-4椎间隙穿刺置管,镇痛药配方为0.075%罗哌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镇痛模式为程控脉冲给药+自控给药。研究组产妇可以通过iPainfreeTM镇痛管理系统进行反馈,若VAS疼痛评分≥4分或半小时内自控按压≥2次,麻醉科医师给予补救镇痛。主要观察指标为分娩镇痛期间最高VAS疼痛评分和VAS疼痛评分≥7分的比例。次要指标包括镇痛泵按压次数、被动和主动补救镇痛次数,产妇满意度,以及产程时间、器械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最高VAS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7分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减少(P<0.05),有效按压次数、主动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增多(P<0.05),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两组产程时间、器械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分娩镇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减轻产妇的疼痛,增加产妇的满意度,提高分娩镇痛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对低年资护士实施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35名低年资护士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同时给予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包括建立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体系,制定并应用护理安全信息周报表,执行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并反馈等.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安全信...  相似文献   

13.
14.
马玲  张崎  张宏  梁俊  王俊玲 《护理学杂志》2021,36(20):52-55
目的 构建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平台,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及患者安全目标等构建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检查、培训整改及信息沟通4个模块的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平台;选取2个病区试运行成功后在全院开放应用.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平台应用后跌倒、非计划性拔管、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安全隐患上报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均P<0.01);应用平台的422名护士使用整体满意率达93.84%.结论 构建的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平台适用性良好,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为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数据交换、信息发布等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参考卫生信息相关数据(元)集标准相关标准和资料,权威教材与规范性文件,大型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模块,初步形成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体系框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框架进行修改、完善;对85张优化护理表单数据集进行分析,归类整理数据项,构建中医医院护理管理领域信息模型。结果初步构建了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体系框架,将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划分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财力与物力资源管理、护理业务资源管理三大业务域,建立20个基本数据集,其中涵盖63个数据子集,共提取1 474个数据元、35个值域代码。结论研制的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覆盖面广,彰显中医护理特色,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将规范中医医疗机构数据的采集行为,提高数据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系统中增加住院陪护管理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等信息系统,开发信息化住院陪护管理功能,包括流行病学史调查、免费核酸申请、电子陪护证办理、体温监测登记及上报和统计查询。该功能与医院智慧护理链接后全院应用。比较功能应用前和应用后的遵医嘱一患一陪达标率、有效陪护证达标率、体温监测并登记日上报达标率和陪护证使用追溯率,评价护士和管理者疫情防控管理的人均耗时以及对该管理功能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信息化陪护管理功能后,一患一陪达标率、有效陪护证达标率、体温监测并登记日上报达标率和陪护证使用追溯率显著高于应用前(均P<0.05);护士陪护管理人均耗时从(554.13±30.77)s降至(311.67±21.54)s(P<0.05);护士和管理者对该信息化陪护管理功能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信息化住院陪护管理功能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疫情期间陪护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了一线护士和管理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发与使用基于IPAD的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设计并应用基于IPAD的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每月对临床静脉输液进行质量督导。结果应用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后,静脉输液操作规范执行率、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正确率、使用刺激性药物静脉通路选择正确率、血管通路固定正确率及患者满意率显著提升,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应用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对静脉输液进行过程质量管理,可规范静脉输液流程、减少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疼痛管理质量指标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7)和观察组(n=484),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疼痛评估、镇痛处理及疼痛管理质控;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癌症疼痛管理质量指标监控,即确立疼痛管理质量指标,并将其与信息化系统联动,利用信息化平台对肿瘤患者进行三级质量监控并实施疼痛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实施疼痛管理后,观察组疼痛评估落实率、镇痛措施落实率、疼痛干预有效率、疼痛管理满意度4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依托护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疼痛管理,有助于实现疼痛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有效提高疼痛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提高术前物品准备准确率和效率。方法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在信息系统中增加物品准备模块,将各术式器械准备项目及各教授组的特殊器械、耗材分类输入电子信息系统,实现资料共享。比较启用信息系统前后各116例手术的物品准备准确率、准备时间、巡回护士出室取物次数、耗材回退件数及漏收费发生率、医护满意度。结果启用信息系统后物品准备准确率及医护满意度显著高于启用前,物品准备时间、巡回护士出室取物次数、耗材回退件数、漏收费发生率显著低于启用前(均P0.01)。结论利用信息化系统动态管理术前物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手术室高效运转提供了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