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尽管利用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进行面部脂肪容量重塑有日趋增加的趋势,但就回植前处理获取脂肪的最佳方式,目前仍无共识的标准可依.依据新近报道的脂肪移植类文献.笔者对脂肪移植术后临床效果,通过对简单的过滤、冲洗方式与通过分离纯化获取的脂肪进行对比.方法 本研究对2006年1~6月收治的25例健康患者行有关面部脂肪移植的前瞻性双盲研究.对照手术在同期进行,同一患者的一侧面部注射简单过滤、冲洗的脂肪,而另一侧面部注射分离纯化获取的脂肪.对术后效果分别进行主观、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包括一份面向所有患者的调查问卷表,以及一份相对应的解释说明书.客观评价由3个评委共同对术前、术后对比照片进行评价得来.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脂肪提纯方式无显著差别.长期随访效果显示,两侧面部移植区域效果相当.结论 经长期临床验证,结合文献报道的相关信息,笔者在脂肪移植时会选择简单过滤处理的脂肪,而不是离心处理的脂肪.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在面部的研究与实践,探讨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不同观点。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面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已日趋成熟,应用在面部不仅能调整面部轮廓比例、恢复组织容量,还能改善局部皮肤质地,用于面部填充、面部年轻化等治疗,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目前在供区选择、颗粒脂肪采集方法、纯化处理技术等具体操作方面尚存在争议,但所采取的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的基本原则一致。结论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在面部应用的临床经验很多,但是客观证据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对80例面部容量缺失或面部老化的求美者行自体脂肪移植术,其中65例接受1次面部自体脂肪移植,15例接受2次面部自体脂肪移植;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求美者随访3~12个月,术后面部老化特征明显改善。求美者和医师评价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和98.75%。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局部结节、钙化等并发症。结论面部自体脂肪移植能够自然恢复面部容积,有效地改善面部老龄化,是一项简单、安全且有效的面部抗衰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充填矫治面部凹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一  李伟  邓颖 《中国美容医学》2008,17(2):180-181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移植充填矫治面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利用注射器抽吸脂肪颗粒。过滤纯化后将脂肪颗粒注射在面部凹陷部位。结果: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面部凹陷153例,注射1~3次均获良好效果。结论:利用自体脂肪移植充填矫治面部凹陷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自体脂肪面部移植的年轻化治疗更加符合面部美学形态,提高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郑州美莱医疗美容医院要求面部年轻化女性患者425例,年龄18~55(33±6)岁。按额颞部美学分区指导行自体高密度脂肪面部移植治疗。结果:425例患者术后3个月评估效果,填充1次外观形态满意376例(88.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含脂肪干细胞的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个性化假体置入治疗面部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8月收治5例面部局限性硬皮病引起的面部萎缩性缺损,对其先进行含脂肪干细胞的自体脂肪移植,然后再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置入假体模型,依据模型制作填充假体,尽量恢复面部组织正常解剖外观。结果:本组5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皮肤的颜色质地均接近周围正常皮肤,其组织的缺损得以纠正,基本恢复面部的正常外观形态,患者满意。结论:含脂肪干细胞的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个性化假体置入治疗面部局限性硬皮病是一种理想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面部自体脂肪移植结合化妆光影原理改善面部轮廓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术的43例女性患者,依据面部化妆光影原理中的"视错觉"效应进行患者脸形的术前评估,标记出面部高光区和修容区。采取Coleman脂肪处理并依据面部各脂肪室分区对其高光区进行各分区的自体脂肪填充,收集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患者的照片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43例患者术后获随访6~24个月,其中单次注射32例,二次注射8例,三次注射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无脂肪液化、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发生,面部饱满程度上得到改善的同时在面部年轻化效果上也有一定改善,患者总满意率达93.02%。结论将化妆光影原理应用于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术前美学设计中可以依据不同脸形更加准确地判断填充区域及范围,使手术效果立体精致、过渡自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恒压恒量微创匀速助推器(以下简称"助推器")辅助下面部精细脂肪移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8月,根据面部网格化美学分区进行评估,采用助推器辅助下实施面部自体脂肪注射精细移植46例。男7例,女39例;年龄21~65岁,平均34岁。填充1个美学单位者3例,2个者7例,3个者5例,4个者3例,5个者8例,6个者4例,7个者2例,8个者10例,9个者4例。注射脂肪量为2~110 m L,平均47 m L。结果受术者术后面部肿胀5~15 d,平均7 d。无1例发生感染、囊肿、血管栓塞等不良反应。受术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个月,平均3个月。均取得了良好的面部年轻化效果,受术者均自觉满意。结论面部网格化美学分区有助于自体脂肪注射术前评估,助推器有助于实现面部精细自体脂肪移植,获得更理想的面部年轻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自体脂肪移植行面部年轻化手术中脂肪移植的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5例行面部自体脂肪移植的求美者的术后情况。选择大腿前外侧部作为脂肪供区,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脂肪,再经提纯等处理后,联合适量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于面部凹陷处。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发生感染、血肿、不对称等并发症。术后面部填充部位外观饱满、自然,皱纹明显减轻或消退,求美者对外形满意。结论:随着促血管化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术后移植脂肪存活得到有效提高,适合于面部凹陷的美容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3D成像技术应用于注射隆下颏的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测量,为临床颏部注射填充效果评估提供更完善的数据参考。方法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以脂肪干细胞胶(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gel, SVF-gel)注射隆下颏进行面部轮廓重塑,符合入组条件32例,年龄18~45岁,用Artec Eva 3D扫描仪对颏部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采集3D成像数据,并从线距、角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患者注射隆颏后未出现并发症,失访2例,共收集数据30例,对颏部塑形效果均较满意。基于本研究组制定的颏部3D成像测量评估指标,30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下颏冠状位、矢状位的线距、角度等数据变化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3D成像技术测量和评估颏部注射SVF-gel塑形手术的术后效果,较传统方法更直观、精确和客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矫正面部老化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78例,采用肿胀吸脂技术抽吸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颗粒脂肪经过离心、提纯后均匀注射于面部老化的标记区域,多层次多隧道注射,以补充面部丢失的软组织容量,改善老化面容。结果所有受术者随访3个月至3年,面部老化改善满意,无脂肪液化、感染、破溃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持久。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面部软组织填充手术技术,可以有效地取得改善面部老化、除皱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重度凹陷畸形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12例面部重度凹陷畸形患者,Ⅰ期切取腹部真皮-脂肪组织块,填充于面部凹陷区,半年后进行重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其中3例重复注射3次,6例2次,3例1次.每次间隔3~6个月.通过术前、术后照片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中,1例于Ⅰ期移植术后出现血肿予以清除.随访6个月至2年,面部凹陷改善均较满意.结论 游离真皮-脂肪块联合重复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面部重度凹陷畸形,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远期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7例面部凹陷患者,均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进行填充修复,供脂区主要选择在大腿外侧、臀部、下腹部等脂肪含量丰富部位。术后设定随访期1~2年,根据手术前后患者不同角度的面部照片对比情况初步评估手术修复效果,术后随访期间重点观察表情恢复、脂肪吸收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面部整形满意度调查。结果:本组87例患者随访8个月~2年,平均(14.6±4.8)个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共注射115次,平均注射约1.3次。术后未出现血肿、局部硬结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时脂肪吸收基本趋于稳定。截至随访末期,本组患者手术整形总有效率为97.70%(85/87),患者有面部丰满匀称、皮肤平整和表情恢复自然等变化。对整形效果、手术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自我评估满意度分别为64.37%(56/87)、78.16%(68/87)、80.46%(70/87)。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具有脂肪吸收低、并发症少、移植填充效果显著等优点,远期疗效值得肯定,是一种安全、简单、可靠的面部凹陷填充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自体脂肪移植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南充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将60例面部老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组),两组均进行自体脂肪移植,制备nanofat填充眶周凹陷,脂肪颗粒填充面部其余凹陷处,观察组在自体脂肪移植结束同期行全面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乳化脂肪在面部皱纹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例面部皮肤软组织老化萎缩凹陷患者,在其腹部或大腿抽吸脂肪颗粒,经离心纯化乳化后,注射移植填充面部皱纹,术后定期观察填充效果。结果:20例(42个部位)中15例接受1次乳化脂肪注射移植,4例接受2次注射移植,1例接受3次注射移植;术后随访6个月,面部皱纹、肤质明显改善,未发现感染、硬结、肉芽肿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患者满意率为75%,术者满意率为80%,不满意率为5%。结论:自体乳化脂肪注射移植填充面部皱纹,效果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6.
面部脂肪移植是面部容量恢复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面部脂肪被分割成很多独立的脂肪室,脂肪室内组织随年龄逐渐老化,深层脂肪逐渐萎缩而浅层脂肪肥大,临床上将自体脂肪以面部脂肪室的解剖为基础进行精准注射联合面部提升术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效果较好,不仅使面部结实紧绷,而且面部容量增加,改善皮肤质地,使面部轮廓更加自然美观。本文对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填充面部凹陷畸形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下腹部、大腿前外侧部、臀部作为脂肪供区,在静脉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脂肪抽吸术,将抽吸的脂肪经生理盐水冲洗直至清亮,静置后将脂肪注射移植于颞部、面颊部、鼻唇沟等部位,注射量视局部情况而定.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共对30例求美者行自体脂肪颗粒面部注射移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 本组共30例求美者,术后填充部位充盈,质地柔软,局部无硬结、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外观自然,效果满意.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是矫治面部软组织凹陷及皱纹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通过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悬吊,并行面部脂肪抽吸和面部脂肪颗粒移植将面部脂肪组织移位、塑形的面部除皱术的效果.方法 对12例面部老化者,先用脂肪抽吸术将面部脂肪提取,并行SMAS悬吊除皱术后,再将游离的脂肪颗粒重新移植于提升术后的面部其他区域,以达到对面部软组织年轻化重塑.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面部软组织提升,并且面部因老化流失的软组织量得到补充,获得显著的面部年轻化效果,12例受术者均较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脂肪组织重塑结合SMAS悬吊的面部提升术,在提升松弛软组织的同时,还针对面部流失的软组织量进行修复,解除了导致面部老化的多种因素,是面部除皱比较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体脂肪移植是当今整形美容学科中的重要手术方式,其改善患者外形轮廓的效果远远超过其他填充材料。然而自体脂肪移植术后脂肪细胞存有一定程度的吸收率和坏死率,可导致术后效果难以准确评估,且影响美观。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将脂肪中存在的脂肪干细胞提取扩增后应用于脂肪移植,大大提高了脂肪移植的成活率。目前,将脂肪来源干细胞应用于脂肪移植手术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应用方式也不尽相同。现通过汇集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自体脂肪移植中的应用,并探讨该技术的缘由、机制,包括未来的前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面颈部的堆积脂肪移植于面部凹陷部位行面部轮廓塑形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对55例求美者采用注射器负压抽吸法抽吸面颈部的堆积脂肪,然后将吸出的脂肪移植于面部凹陷处,并对术后临床效果及求美者的满意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5例求美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2例吸脂区欠平整,边缘欠平滑,行再次脂肪抽吸后效果满意;27例经2次移植填充;7例经3次移植填充;2例第1次移植后自觉填充效果一般,但未再进行处理;1例移植区扪及结节;3例移植区扪及条索,外观无明显影响;4例均于6~12个月后逐渐消失。结论采用面颈部脂肪抽吸结合脂肪移植改善面部轮廓,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较快,在面部轮廓塑形中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