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切口更小、创伤更少、恢复更快,是外科医师追求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腹腔镜手术。然而,对行远端胃大部切除的胃癌患者,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胃十二指肠吻合在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2002年Kanaya等[1]提出一种新型全腹腔镜下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技术,该技术完全在腹腔镜下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残胃和十二指肠后壁的功能性端端吻合,吻合口内部的缝钉线呈三角形。其在腹腔镜下的操作具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胃远端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1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施的18例全腹腔镜胃远端癌根治术并残胃十二指肠吻合(三角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三角吻合是完全在腹腔镜下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残胃和十二指肠后壁的功能性端端吻合,再利用直线切割闭合器闭合共同开口后,吻合口内部的缝钉线呈现为三角形.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全腹腔镜下胃远端癌淋巴结清扫(D1+或D2)及三角吻合.手术时间(156.3±38.5) min,三角吻合耗时(24.6±11.2) min.肿瘤距上切缘(5.8±2.4) cm,距下切缘(4.1±2.7) cm,上、下切缘病理结果均未见癌残留.术中出血量(70.7±43.8) ml,淋巴结清扫数目(32.4±12.0)枚/例.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8±0.9)d,肛门排气时间(3.1±1.2)d,进食流质时间(3.6±1.7)d,术后住院时间(9.6±2.5)d.术后1例患者出现乳糜瘘伴腹腔感染;全组均未出现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瘘等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 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全腹腔镜下胃远端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常用的毕氏Ⅰ式手术类型有:全口胃十二指肠端端吻合,下端部分口胃十二指肠端端吻合,下端部分口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作者采用后两类。将胃行弧形或阶梯状切除,用胃大弯形成管,充分游离十二指肠至下曲。端端吻合时,为扩大十二指肠残端口径,将十二指肠残端斜切,在残端前壁垂直切开,或在其边缘作向内的弧形切口。端侧吻合时,十二指肠残端作斜的而不是直的切口,使胃后壁能复盖难于关闭的十二指肠残  相似文献   

4.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胃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的目的在于复习保留幽门式胰十二指肠切除 (pylorus preservingpancreatodenectomy ,PPPD)和胰胃吻合 (pancreaticogastrostomy ,PG)应用以来在胰腺外科的作用。1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 1 历史发展[1]1935年 ,Wipple等报道第 1例二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根治术获得成功。在第一期手术 ,作胃空肠吻合、胆总管远端结扎和胆囊胃吻合术减黄 ;第二期则切除了十二指肠第二部、Vater壶腹和邻近的胰头及胆总管远端 ,残端胰腺予以缝闭。由于使幽门和胃窦形成盲端…  相似文献   

5.
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漏是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至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1-2].Billroth Ⅰ式吻合后,可发生胃十二指肠漏.BillrothⅡ式吻合后,可发生胃空肠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或胃残端漏.近年来由于采取器械吻合的逐渐增多,胃十二指肠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下降,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约为1%[3].我们1997年2月至2007年2月共治疗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7例,现就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胃次全切除后采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的临床和实验体会.方法 Beagle犬12条,随机分成A、B两组,在胃窦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3个月后,以器械行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测量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并观察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直径及愈合情况.选择145例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71例,B组74例.胃次全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术,手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行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吻合口钡剂通过和2 h后残胃钡剂残留情况.结果 12条Beagle犬术后均恢复良好,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分别是(6.46±0.06)cm和(7.26±0.12)am;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及小弯侧三角处愈合均良好,A、B两组吻合口直径分别为(1.18±0.13)cm和(1.20±0.09)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5,P=0.804).1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术后1年,两组分别行上消化道稀钡造影,均显示吻合口无明显狭窄,钡剂通过顺利,2 h后残胃仅见少量钡剂残留.结论 胃次全切除后应用器械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能够在残胃的原位完成消化道重建,降低吻合难度,确保足够的胃切除,避免撕裂脾脏和脾周血管.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手术越来越受到外科医师的重视~([1-3])。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是腹腔镜下胃癌手术的难点之一。Kanaya等~([4])2002年报告了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技术,该方法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胃和十二指肠吻合。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至少5次直线切割闭合操作,成本较高。笔者团队以往提出的三枪法胃十二指肠切除吻合技术操作上较困难~([5]),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该方法做了改进,形成了四枪法胃优先离断胃十二指肠吻合,自2015年6-9月施行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后采用圆形吻合器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的实验与临床可行性。方法Beagle's犬12条,随机分成A、B两组,在胃窦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3个月后,以器械行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测量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并观察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直径及愈合情况。选择163例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成C、D两组,C组89例,D组74例。胃次全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术,手术后观察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行稀钡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吻合口钡剂通过和2h后残胃钡剂残留情况。结果手术后12条Beagle's犬术后均恢复良好,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分别是(6.46±0.06)cm,(7.26±0.12)cm。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及小弯侧三角处愈合均良好,A、B两组吻合口直径分别为(1.18±0.13)cm和(1.20±0.09)cm。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55,P=0.804)。1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术后1年,2组分别行上消化道稀钡造影,均显示吻合口无明显狭窄,钡剂通过顺利,2h后残胃仅见少量钡剂残留。结论胃次全切除后应用器械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能够在残胃的原位完成消化道重建,降低吻合难度,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适用于胰腺头部及壶腹部周围良(恶)性肿瘤的治疗,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术式在20世纪40年代获得了精炼和标准化[1-3]。尽管近些年来外科技术和医疗设备都在不断精进,使得PD围手术期病死率已明显下降至2%~4%,但是术后并发症率仍居高不下(30%~50%),其中罪魁祸首就是胰瘘[4-5]。尽管PD的胰腺残端重建技术命名繁多,但从根本上区分,主要包含3大类:①残端闭合,该术式由于术后出现胰瘘、胰腺炎及胰腺外分泌功能丧失的概率较高,目前已基本淘汰[6]。②胰腺-胃吻合,该术式被部分学者认为在胰瘘方面优于胰-空肠吻合。但是这些研究结论目前仍存在诸多矛盾与争议[7-9]。现有的文献报道表明,胰胃吻合使用的广泛程度远不及胰肠吻合[10]。③胰腺-空肠吻合,被多数学者认为是“标准化”的重建技术,并且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胰肠吻合日臻成熟并不断发展,仅2016年之前报道的胰肠吻合方式就多达50种以上。  相似文献   

10.
胰肠吻合口的重建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重要的组成步骤,也是影响其成败的关键。根据重建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胰腺-空肠吻合和胰胃吻合。根据胰腺残端与空肠吻合位置的不同,分为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在目前的随机对照研究中,胰腺-空肠吻合和胰胃吻合在胰漏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的差异。捆绑式胰肠和捆绑式胰胃吻合分别建立在经典胰肠(胃)吻合的基础上,操作简便,预防胰肠吻合口瘘效果确切。胰肠吻合口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包括胰腺质地和胰管大小等,胰管支撑管的放置可能有助于减少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消化道重建,应遵循简单、有效的原则,才能将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侧侧吻合与传统吻合方式(端侧吻合、端端吻合)对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4期)、Web of Science、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4月30日,收集侧侧吻合与传统吻合(端侧吻合、端端吻合)对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影响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符合标准的RCT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个RCT,共684例患者。纳入研究均存在较大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吻合方式(端侧吻合、端端吻合)相比,侧侧吻合降低了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RR=0.20,95%CI(0.11,0.36),P0.000 01],但在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RR=0.71,95%CI(0.43,1.19),P=0.19]和胃食管反流发生率[RR=0.74,95%CI(0.50,1.11),P=0.15]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食管胃吻合方式(端侧吻合、端端吻合)相比较,侧侧吻合可以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但对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及及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胰腺的主要吻合方式包括胰肠吻合与胰胃吻合两种。自1935年Whipple首先使用胰肠吻合完成第一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经历了长期的演变,目前已经愈加成熟,但其术后胰瘘发生率仍维持在5.0%~25.0%[1]。而较其稍后出现的胰胃吻合一直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胰胃吻合理论上可减少胰瘘发生的优势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支持,使得该技术逐渐得到外科医师的认可。本文结合最新的相关文献,对胰胃吻合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应用于胃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7-11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通外科对22例胃癌患者应用直线形吻合器进行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完成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并D2淋巴结清扫,其中12例应用改良三角吻合术(闭合共同开口时将原十二指肠吻合线一并移去的术式),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2例胃癌患者均于全腹腔镜下完成远端胃切除及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总手术时间(194.6±38.4) min,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时间(19.1±14.1) min。术中应用直线形吻合器钉匣(5.8±0.8)个/例。术中出血量(49.5±24.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32.8±12.4)枚/例,上、下切缘病理检查均未见癌残留。术后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9±0.7) d,恢复饮水时间(4.8±1.1) d,进食半流质时间(6.6±1.2) d,术后住院时间(10.1±2.3) d。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1%(2/22),但均未出现吻合口瘘、梗阻和出血等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简易、安全、可行,是胃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正>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消化道重建中,胰肠吻合备受关注,但研究胃肠吻合的文献不多。随着吻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PD术后胃肠吻合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PD术后残胃与空肠的吻合为其消化道重建的重要一环。目前常用的胃肠吻合方式主要有两种:胃断端大弯与空肠的端-侧吻合和胃后壁与空肠的侧-侧吻合。无论哪种吻合,碱性的胰液和胆汁必定首先反流入胃,引起胃内酸性环境的改变,不符合生理,病人术  相似文献   

15.
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有RouxY滞留综合征、倾倒综合征、碱性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以及胃排空延迟 ,多数由于胃和上部小肠动力功能异常所致 ,VanStieg mann和Golf采用不切断的RouxY型重建术 ,Arnow和Mori在胃、十二指肠间置入一段空肠以防十二指肠液反流和胃快速排空 ,但随访效果均不甚理想。朝鲜Chungnam国立大学医院外科Noh设计一新型重建手术 :在屈氏韧带下方 2 0cm处闭塞空肠腔 ,在其远侧 3cm处与残胃作结肠前胃空肠端侧吻合 ;在胃空肠吻合远侧 2 0cm处作一空肠十二指肠 (切端 )侧端吻合 ,用以部分排空胃内容物至十二指肠 ;在空肠十二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角吻合技术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中的应用与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施行的67例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三角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采取暴露术野、多方向置入直线切割器的方法使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更加简易、有效、安全。结果:6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淋巴结清扫(D2),并应用三角吻合完成食管空肠吻合。手术时间平均(180±30)min,三角吻合平均耗时(15±2)min;肿瘤距上切缘距离均超过2 cm,上切缘病理检查结果均未见癌残留。术中出血量平均(75±50)ml,淋巴结清扫数量均大于30枚。8例出现不同程度乳糜漏,2例出现十二指肠残端漏,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未出现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上消化道造影,均提示吻合口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完全腹腔镜食管空肠三角吻合法的手术技术通过改进后视野更好,吻合操作易于掌握,且真正达到了三角吻合的目的,吻合口径更大,还可降低吻合口出血及漏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4%,多发生于术后3~6d[1]。一旦发生该并发症,处理颇为棘手,病死率较高。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十二指肠残端瘘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徘徊在5%左右[2]。赣州市立医院2002年7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1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病人,本文就其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切除术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手术治疗的主要术式,在行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时因感染、局部缺血、手术技术差异等因素都会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严重者可因并发胰腺炎、败血症而死亡,是胃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由于其处理复杂,病死率较高,是外科手术处理的重点.造成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原因较多,目前十二指肠溃疡切除术和溃疡旷置术对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的影响仍存在争议[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保留幽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肠遮盖套入式端端吻合,胰管支撑外引流等术式、观察其疗效。结果:全组未发生胰瘘及胰断面出血。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组有1例术后发生胃潴留,其余胃功能正常。结论:PPPD只要操作得法,可避免术后胃潴留,胰腺遮盖套入式端端吻合操作简便,可有效防止术后胰瘘、胰断面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是胃癌根治术及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6%[1]。十二指肠残端瘘多发生于术后2~5 d,发病急、病情蕈、处理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