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测量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解剖学数据,为临床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30例成人尸体膝部标本。屈膝120°关节镜下经前内辅助入路(AMP)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并用克氏针标记。去除标本的软组织,正中劈开股骨髁。测量股骨隧道长度;测量隧道内口至股骨后髁皮质边缘的距离与股骨髁间窝顶的垂直距离,记录隧道内口分位点位于髁间窝的钟点位置;测量隧道外口与股骨外髁的相对位置。结果:股骨隧道长度平均(36.35±3.14)mm(30.65~42.35 mm);隧道内口至股骨后髁皮质边缘的距离(17.84±3.35)mm(14.02~23.49 mm),至股骨髁间窝顶的垂直距离(14.05±2.32)mm(9.17~20.08 mm)。根据表盘法,隧道内口位于左膝02∶30±00∶10(01∶50~02∶50),右膝09∶30±0∶15(08∶30~10∶40);股骨隧道外口位于股骨外上髁近端(3.16±2.51)mm(1.61~6.30 mm),后方(4.25±2.16)mm(1.73~8.52 mm)。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各向同性3DTSEMRI测量股骨髁间窝和前交叉韧带(ACL)断面的大小,分析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方法 采集40名年轻健康志愿者40侧膝关节的3DTSEMRI容积数据,在工作站上重建并测量ACL和股骨髁间窝断面大小.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或偏相关分析,男女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男性ACL断面面积与髁间窝断面面积(r=0.733.P=0.000)、身高(r=0.564,P=0.028)相关,女性髁间窝形态指数与体重(r=0.482,P=0.037)弱负相关,男(r=0.457,P=0.043)女(r=0.768,P=0.000)身高均与体重相关;男女髁间窝和ACL大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年轻人群中男性的髁间窝和ACL较女性的大;男性髁间窝愈大、身材愈高,则ACL愈粗;女性体重愈重,髁间窝形态有稍高而窄的倾向.各向同性3DTSEMRI可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对活体股骨髁间窝和ACL进行精确评价.  相似文献   

3.
基于MRI二维影像下股骨髁间窝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MRI二维影像对股骨髁间窝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探讨虚拟股骨髁间窝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9月-12月募集健康志愿者30名,男、女各15名,年龄20~30岁,身高150~185 cm,体重45~74 kg。排除膝关节疾病和手术史。根据性别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并将同性别的膝关节分为左膝及右膝2个亚组。对30名志愿者行双膝关节MRI扫描,将MRI二维图像导入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10.01,并对膝关节进行三维重建,通过三维图像测量获取髁间窝相关解剖学数据:髁间窝宽度(notch width,NW),内、外股骨髁宽度(condylar width,CW),髁间窝指数(notch width index,NWI)。收集2010年1月-3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患者膝关节三维图像,筛选出4例髁间窝狭窄(NWI≤0.2)的患者,在患者膝关节三维图像上虚拟髁间窝成形术,计算截骨厚度,并在ACL重建术中实施,评估移植物与髁间窝的撞击情况。结果男性组与女性组双侧股骨髁间窝三维模型的NW、C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内及女性组内左、右膝股骨髁间窝三维模型的NW、CW、NW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CL重建术中,根据术前测量结果行髁间窝成形术后患者的NWI达正常值(NWI>0.22),韧带重建后关节镜观察以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行基于MRI二维图像的数字化三维重建膝关节模型并测量发现重建韧带与髁间窝无撞击。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模型与实体的髁间窝形态有较高相似度,NWI可较好地反映髁间窝狭窄程度;计算机虚拟髁间窝成形术可为ACL重建提供术前参考,以避免术后移植物与髁间窝的撞击。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解剖重建单束前交叉韧带(ACL)的位置、形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ACL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应用解剖重建技术行单束ACL重建术,移植物应用自体腘绳肌腱。术后行X线、MRI检查,了解骨道情况,观察移植物形态及张力,并与11例健侧膝关节的正常ACL进行对比。应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股骨隧道内口位于髁间窝顶与股骨后缘皮质线交叉点前缘,胫骨隧道内口位于髁间窝顶后方。MRI显示所有重建ACL张力良好,ACL上倾角为50.82°±4.57°,胫骨平台止点至前缘距离与平台纵径比值为0.50±0.04,两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3~44个月。Lysholm评分术后为92.20分±4.29分,明显高于术前的64.76分±7.16分(P0.01)。结论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解剖重建ACL的位置及形态接近解剖结构,早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由外向内法(OI)与经前内侧入路法(AM)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隧道相关参数及隧道长度与股骨髁部大小的关系,探寻二者区别。方法取15具新鲜解冻膝关节标本,测量股骨髁部左右径及股骨外侧髁前后径大小,采用自行改进的内钩槽游标卡尺,定位ACL股骨侧止点中心,分别模拟采用OI法与AM法定位股骨外侧壁隧道口点。测量隧道长度、隧道口点与股骨外上髁位置关系。正侧位X线位上股骨隧道与膝关节线、股骨纵轴夹角。结果 OI法股骨隧道长度为(36.9±2.5)mm,AM法为(35.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I法与AM法股骨外侧壁隧道口点均位于股骨外上髁近前侧。 OI法较AM法偏近心端分布,但AM法更为集中;股骨髁部越大,隧道长度越长。 OI法较AM法隧道更为垂直。结论采用OI法与AM法均可满足ACL重建术对股骨隧道长度及位置的要求。 OI法相比下更随意,不受屈膝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背景:前交叉韧带(ACL)单束重建中股骨隧道创建的方法较多,但经前内侧入口(AMP)与辅助前内侧入口(AAMP)创建股骨隧道的临床疗效分析较少。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中AMP与AAMP创建股骨隧道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接受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单束重建治疗的63例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经AMP创建股骨隧道的33例为AMP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19~54岁,平均(32.7±18.2)岁。经AAMP创建股骨隧道的30例为AAMP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0~56岁,平均(34.0±17.5)岁。测量两组股骨隧道长度、ACL股骨隧道位置、股骨隧道冠状位倾斜角;Lysholm评分、IKDC评价膝关节功能,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结果:随访时间为9~24个月,平均(13.2±5.5)个月。AMP组和AAMP组股骨隧道长度分别是(37.8±3.4)mm和(40.0±3.6)mm(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股骨隧道冠状位倾斜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隧道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复查均显示重建的ACL完整。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AMP组23例阴性、10例阳性,AAMP组24例阴性、6例阳性;Pivot-shift试验AMP组24例阴性、9例阳性,AAMP组25例阴性、5例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中经AMP与AAMP创建股骨隧道,均能重建ACL股骨止点。经AAMP创建的股骨隧道更长,股骨隧道位置更接近解剖位点,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更优,建议行ACL单束重建时首选AAMP创建股骨隧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2):1118-1120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于胫骨止点处的解剖形态以及测量髁间窝顶线与胫骨平台交汇点至后交叉韧带前缘的距离对胫骨骨道定位的解剖学意义,为ACL重建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8例,仔细剔除关节周围肌肉、后关节囊等结构,保留前后交叉韧带及两侧侧副韧带,保证膝关节正常屈伸范围。在屈伸膝关节时按照ACL纤维张力区将其分为前内束和后外束,在胫骨附着处将ACL切断制备ACL损伤模型。用测量工具和Phontoshop软件获取ACL基本解剖参数以及髁间窝顶线与胫骨平台的交汇点、ACL前缘、ACL胫骨止点的中心点分别至后交叉韧带前缘的距离。[结果]ACL平均体部直径为(11.21±0.76)mm,ACL在胫骨止点处的平均最大横径为(11.34±0.79)mm,平均最大前后径为(16.54±0.82)mm。前内束和后外束在胫骨止点处的平均面积分别为(113.35±29.65)mm~2和(83.29±16.99)mm~2。髁间窝顶线与胫骨平台的交汇点、ACL前缘以及ACL胫骨止点的中心点至后交叉韧带前缘的距离分别为(12.13±0.96)mm,(21.14±0.83)mm和(8.82±0.77)mm。[结论]利用胫骨平台骨道定位ACL在股骨的解剖止点现实可行,在ACL重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股骨髁间窝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如何完善髌韧带中1/3重建前叉韧带术式,防止重建韧带撞 现象的发生。方法 测量42例和73例正常干、湿性股骨髁间窝标本的横径、纵径及其相关值;通过对湿性膝关节标本股骨髁间窝与前交叉韧带和重建韧带解剖关系的观测,确定膝关节伸展时髁间窝与韧带发生撞击的部位,在髌韧带中1/3重建前叉韧带的模拟和临床手术中, 切除股骨髁间窝前外侧壁及顶部部分骨质,加宽加深髁间窝,保持重建韧带与其有5mm间距。结果 临床应用19例中随访1年以上者11例,无1例出现重建韧带撞击现象,膝关节稳定性恢复良好。结论 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能有效地防止髁间窝对髌韧带的撞击,保证其顺利地替代前叉韧带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单束重建(single-bundle reconstruction)与双束重建(double—bundle reconstruction)是目前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的两个学术流派。传统的ACL重建将ACL视为一个整体,采用自体或异体材料作为整体进行单束的重建。目前ACL重建一般采取等长重建。等长重建是指屈膝30°,骨隧道关节内定点在胫骨髁间隆起前内缘和股骨髁间窝外侧壁的后上缘(右膝11点钟,左膝1点钟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股骨髁间窝的形态及大小,以及与前交叉韧带损伤、性别、身高、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屈膝45.后前位投照法对62个正常人膝关节行股骨髁间窝穿通位摄片.在肌腱沟水平测量股骨髁间窝宽度及股骨髁宽并计算股骨髁间窝宽度指数.结果:正常髁间窝形状呈倒“U”形.62个髁间窝宽为(18.9±4.8)mm,男为(19.8±3.8)mm,女为(18.3±5.3)mm,(t=1.29,P> 0.05).髁间窝指数平均为0.24±0.05.髁间窝指数与身高(r=-0.11)、体重(r=-0.13)、年龄(r=-0.28)不相关.结论:屈膝45.髁间窝穿通位像可完整显示髁间窝的形态与宽度.该测量可为临床上股骨髁间窝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放射学基础.术前对髁间窝进行影像学测量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膝关节内骨隧道开口位置的正确选择。从运动学上看ACL重建术中用于移植韧带通过的骨隧道关节内开口应尽量接近原韧带起止点的解剖位置(或等距离点位置)这样方可最大程度地重建和恢复移植韧带对膝关节的稳定作用。以往大量解剖和临床研究显示,在矢状面上,股骨侧骨隧道的理想开口位于股骨髁间后方1/4处,而在冠状面上,开口通常位于左膝的1点至2点位置之间或右膝的10点至11点位置之间。股骨侧骨隧道开口位置若过于正中(12点位置),可导致移植韧带的走向偏垂直后者虽然也可有效地控制前后方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人股骨外髁形态特点与前交叉韧带(ACL)股骨足迹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术中ACL个性化解剖双束重建的设计策略。方法60例成年膝关节标本,常规解剖膝关节测量股骨ACL纵轴长度,观察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形状,测量ACL股骨足迹中轴长度与股骨干之间的夹角。结果(1)人类股骨外髁内面大致分为三角形、梯形、过度形三种形态;(2)ACL股骨足迹纵轴长度以三角形最短,过渡型次之,梯形最长;(3)ACL中轴与股骨干夹角有分别为:三角形:(28.6°±2.2°);过度型:(19.8°±1.9°);梯形:(5.3°±1.3°),三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2.367,P〈0.01)。结论股骨外髁形态决定了ACL足迹轴线角度,对临床个体化ACL双束重建的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手术中,经胫骨隧道与髌下前内侧入路建立股骨隧道的长度、角度进行比较.[方法]在140例ACL移植重建患者中,70例采用经胫骨隧道、70例经前内入路建立股骨隧道,术中记录股骨隧道长度,术后行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X线检查,测量股骨隧道在冠状面与内外髁连线及矢状面与股骨干轴线夹角,并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胫骨隧道组及经前内人路组股骨隧道长度分别为(50.67±5.00) mm、(37.97±4.45) mm,后者股骨隧道长度短于前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冠状面股骨隧道角度两者分别为68.20°±6.92°;矢状面为45.45°±7.47°、32.81°±9.45°,无论在冠状面及矢状面,前内入路组股骨隧道角度均小于胫骨隧道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在关节镜下ACL移植重建手术中,采用前内入路制备的股骨隧道,长度短、角度小.它可以减小“雨刮效应”和“蹦极效应”发生的可能,最终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胫骨隧道无撞击重建区的定位。方法选用10具正常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膝关节完全伸直时,标记髁间窝顶延长线和ACL胫骨附着处的交点。膝关节屈曲90°时,测量ACL胫骨附着处上标记点与ACL前缘间的距离及标记点与胫骨棘间区后缘间的距离。然后,再测量标记点前部分的前后径、后部分的前后径和内外径,并计算后部分的面积。结果由ACL胫骨附着处前缘到胫骨棘间区后缘的前后径平均为(21.40±1.17)mm。ACL胫骨附着处标记点前部分的前后径平均为(8.90±0.74)mm(占总前后径的41.59%)。胫骨附着处标记点后部分的前后径平均为(12.50±0.85)mm(占总前后径的58.41%),内外径平均为(10.65±0.97)mm,面积平均为(133.80±21.01)mm2。结论ACL胫骨附着处上标记点的后部分是胫骨隧道无撞击区,位于胫骨棘间区的后缘中点与该点前12.50mm之间,在该区域行ACL重建可以避免移植物与髁间窝顶部的撞击。绝对撞击区位于ACL胫骨附着部前缘与其后8.90mm之间,应尽量避免在此区域内定位胫骨隧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隧道角度对兔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骨隧道愈合的影响。方法取4~5月龄健康家兔54只(雌雄不限,体重1.8~2.3 kg),随机分为3组(n=18)。3组均取右后肢自体跟腱制备ACL重建模型,重建时股骨隧道分别与股骨干纵轴在冠状位呈30、45、60°角定位;左膝关节作为正常对照。术后1、2、4周检测各组膝关节滑液中TNF-α含量,4、8、12周测量重建韧带最大载荷及骨隧道扩大率。结果与正常膝关节相比,3组术后各时间点膝关节滑液中TNF-α含量均显著增加,重建韧带最大载荷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各时间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隧道扩大,4周时达最高值,但各时间点3组间股骨隧道扩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ACL重建中当股骨隧道与股骨干纵轴在冠状位呈30~60°间变化时,在早期对骨隧道愈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技术是影响疗效的最重要因素。骨隧道定位,尤其是股骨侧隧道定位(解剖位点、定位方式和髁间窝成形)仍存在争议。ACL双束重建术因重建了双束的正常解剖结构,理论上可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尤其是旋转稳定性,故日益受到重视,但有关临床结果的报道不一,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移植物的初始张力尚无标准。固定方式的改进是近年重要的技术进展,可靠的固定有助于早期康复锻炼,但固定术后的骨隧道扩大值得关注,长期影响和预防措施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的印迹技术,尝试建立适用于关节镜下ACL解剖双束重建定位及测量系统,为临床实现个体化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0名志愿者,对其双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64排工作站(GE,Volume Share2-AW4.4版本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内侧壁三维模型,观察、圈画、标定ACL股骨止点双束印迹,定位股骨远端与股骨外髁滑车相交点O点;尝试测量ACL印迹长、短轴,两束中心点距离与股骨干之间夹角,双束中心点距离及印迹边缘至股骨髁软骨缘的距离等. 结果 采用DSCT技术再现的ACL股骨止点印迹为一凸起、平坦、形态不规则、灰度一致但与周围不同的区域;在股骨外髁三维模型上,成功建立了适用于关节镜下ACL解剖双束重建的“三点两角”定位系统.印迹长轴平均为(16.5±1.8) mm,印迹短轴平均为(8.0±1.3)mm,印迹角度平均为8 3°±4.9°,双束中心点距离平均为(7.8±1.0) mm,印迹边缘至股骨软骨远端最近距离平均为(1.6±1.5) mm,印迹边缘至股骨软骨后缘最近距离平均为(1.7±0.9)mm. 结论 采用DS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重建ACL股骨印迹;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形态、位置存在个体化差异,“三点两角”定位法更适用于关节镜下定位,实现ACL解剖个体化重建.  相似文献   

18.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临床最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关节镜下ACL重建术为目前治疗该损伤最有效的方法。股骨及胫骨遂道定位,尤其是股骨隧道定位,其准确性与ACL重建术的疗效密切相关。该文从ACL解剖、重建方法、骨隧道定位方法、骨隧道定位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对ACL重建术中骨隧道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前十字韧带移植重建后移植物撞击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双源CT三维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移植重建后的移植物和骨隧道,分析移植物撞击症。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双源CT对134例ACL移植重建后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扫描,三维重建股骨和胫骨隧道、ACL重建移植物等。其中单束重建118例,男83例,女35例;年龄15~64岁,平均32岁。观察重建术后移植物是否受到撞击、撞击来源并进行分类;分别测量股骨、胫骨隧道的相对位置,并对有撞击与无撞击组患者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基于双源CT移植物重建,根据ACL移植重建后移植物是否受到撞击分组,无撞击组39例(33%,39/118),有撞击组79例(67%,79/118)。存在撞击者再根据撞击部位分为髁间窝出口撞击组77例(占总数的65%,占撞击组的97%)和髁间窝顶中途撞击组2例(占总数的2%,占撞击组的3%)。进一步根据撞击来源不同,再对髁间窝出口撞击组分为3个亚型,即鸟喙撞击10例(3%,10/77)、胫骨平台撞击46例(60%,46/77)、钳夹撞击21例(27%,21/77)。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鸟喙撞击、胫骨平台撞击、钳夹撞击各组与无撞击组的股骨、胫骨隧道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基于双源CT三维重建ACL术后移植物扫描发现3种新的移植物撞击类型, 即髁间窝顶中途撞击、胫骨撞击和钳夹撞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个性化原位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技术与结果。方法该技术包括3部分内容,首先在术前进行膝关节三维CT与MRI扫描了解患者韧带足迹与排列特点,其次在术中对髁问窝和ACL在股骨与胫骨的足迹进行测量,以明确可以进行双束重建。最后,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进行个性化康复训练。手术前后采用KT2000、Lysholm评分、IKDC评分、拉赫曼与轴移试验进行手术效果评估。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择82例患者,男52例,女30例,评均年龄25.2岁。根据术前CT与MRI评估发现,股骨外侧髁3种形态:四边形、中间形、三角形3种,其中四边形髁最适合进行双束重建,三角形髁需要术中仔细测量;股骨与胫骨的ACL足迹均有2种排列:直行与斜行,术中可据此进行骨道钻制。本组术中将ACL足迹长度大于14mm,且髁间窝宽度大于12mm的患者入选进行双束重建。手术前后,ACL足迹测量结果完全相符者65例,髁间窝宽度相符者71例。82例均进行个性化双束重建。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术后三维CT显示骨道与术前设计相符,Lysholm评分由(49.3±9.2)分到(93.7±8.0)分,IKDC正常者77例,占94%。77例显示前后与旋转稳定均良好,4例双侧KT200检查显示3~4rnm前向松弛,但轴移阴性。1例失败需进行翻修。所有病例均对疗效满意。结论术前对股骨外髁形态、ACL股骨与胫骨足迹特点的判断对手术的设计至关重要,但手术中对髁间窝、ACL股骨与胫骨足迹的测量更具决定意义。采用个性化解剖位双束重建能较好地恢复患者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