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间质瘤(GS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32例GST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 腹腔镜 GST 手术平均时间(65.5±9.8)min,术中出血量(49.7±7.5)mL,排气时间(24.8±3.7)h,进食时间(26.8±3.4)h,住院时间(6.3±1.1)d,随访1~25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GST行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多发性肾结石的治疗中,后腹腔镜下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输尿管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肾结石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行后腹腔镜肾盂切开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功能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等。 结果10例手术均成功,一期结石清除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143±2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8±39)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1.0)d。1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6 h肌酐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有1例患者发生尿瘘,保守治疗无效后于术后1个月再次行输尿管镜下双J管置入术,现已痊愈。所有患者术后复查腹平片未见结石残留,术后平均随访(10±5)个月,未发现吻合口狭窄,无继发性肾结石形成。 结论在选择性病例中,后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GST)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黄石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22例食管裂孔疝合并GS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联合胃镜下行瘤体切除,后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 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联合胃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03.1±15.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8.7±12.3)ml,平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4.3±3.5)h,平均术后恢复进食时间(1.9±1.1)d,平均住院时间(5.3±1.4)d。术后伤口轻度感染患者1例,其他患者术后均未见胃腔出血、肠管损伤、腹腔感染、食管或胃底溃烂穿孔、食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0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 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GST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无菌手套及切口保护器自制单孔腹腔镜通道,进行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并与常规三孔通道在应用价值、安全性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估。 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胃肠外科行单侧或双侧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16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自制单孔组(SIL-TEP)及三孔组(MP-TEP),各8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等。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单孔组(86.06±33.69)min、三孔组(89.36±36.30)mi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 VAS评分单孔组(1.89±0.84)分明显低于三孔组(2.36±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术后24 h VAS评分[(1.55±0.50)分vs(1.63±0.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孔组23.8%、三孔组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单孔组无复发病例,三孔组2例疝复发。 结论单孔腹腔镜TEP较三孔腹腔镜TEP的切口数量减少,术后即刻疼痛感减轻,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未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孔后腹腔镜解剖性切除治疗肾上腺囊肿的临床应用与疗效。 方法2010年7月至2015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共收治肾上腺囊肿患者12例,采用自制单孔多通道套管后腹腔镜下三个层面解剖性切除肾上腺囊肿。年龄36~67岁,平均(47±8),平均体质量指数(25.0±3.2)kg/m2。右侧5例,左侧7例。囊肿直径平均为(5.0±0.7)cm。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4例行肾上腺囊肿切除,8例行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64±14) min,失血量(30±8) 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8~12 h,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1.6±0.8),术后住院天数2~5 d,术后无肠麻痹、感染、继发出血等并发症,无输血。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囊肿。随访7~15个月,无囊肿复发。 结论单孔后腹腔镜解剖性切除肾上腺囊肿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C护理模式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术后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0例日间手术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围手术期采用4C护理模式,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其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3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9.45±11.53)min,平均住院时间(10.24±2.78)h,平均治疗总费用(7259.14±1053.91)元。术后切口疼痛患者2例,阴囊血肿患者1例,采取垫高阴囊后短期内自愈,无需穿刺;出现腹股沟区水肿患者2例,尿潴留患者1例。30例患者出院前、出院后1周、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改良巴式指数评价量表评分分别为(73.26±13.82)分、(79.11±14.05)分、(82.09±14.16)分、(84.17±15.83)分,出院后1周与出院前比较,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后1周比较,出院后6个月与出院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围手术期及出院后在4C护理模式下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腹腔镜下"紫砂壶型"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的尿控和肿瘤学预后。 方法以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连续进行的10例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9例,女1例,年龄(63±11)岁,极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癌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2~37个月。记录手术视频、术后90 d内并发症、随访期间患者的尿控恢复、分肾功能、上尿路影像学结构改变以及肿瘤学预后。 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下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手术时间(584±56)min,出血量(655±275)ml,术后进食时间1~3 d;1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切口疝修复术,其余无Ⅲ级以上并发症。5例(50%)患者术后6~12个月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分别为(6.3±4.5)ml/s、1.80(0.30)ml/s,术后新膀胱充盈尿量及残余尿量分别为(525±273)ml、161(227)ml,患者日间完全控尿9例(90%),夜间完全控尿8例(80%)。随访期间,发现4侧肾盂轻度扩张,监测分肾功能正常。1例患者术后18个月出现肺转移,其余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转移。 结论"紫砂壶型"回肠原位新膀胱是在Studer型、VIP型回肠新膀胱基础上的储尿囊成型技术改进,术后新膀胱功能良好,能有效保护上尿路形态,恢复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由我院同一治疗小组在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完成的39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1例,脾血管瘤5例,脾囊肿4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酒精性肝硬化脾亢、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淋巴瘤各1例。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手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脾长径(14.2±5.0)cm,手术时间(100.3±50.3)min,术中出血量5~1 500 mL(平均118.8 mL)。均留置脾窝引流管,术后24 h引流量10~1 000 mL(平均164.7 mL),拔管时间(3.64±2.12)d,术后住院时间(6.26±2.17)d。1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止血,术后康复。无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膈下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多种需行脾脏切除的疾病,而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一次手术行多部位病变切除而不需增加手术切口长度的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的9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SILS-TEP)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技巧。 结果95例SILS-TEP手术,2例中转为常规三孔TAPP手术。单侧手术时间(66.74±10.95)min。术后发生血清肿3例,脐部切口感染2例,无阴囊血肿、慢性疼痛、补片感染和脐部切口疝,随访期间无复发。主要技巧包括:对常规单孔Port进行改良/造和带吸引电钩有助操作;脐下缘弧形切口有利于隐匿瘢痕;左右手交叉操作;疝囊用电钩分离或分离钳接电后分离。 结论熟练掌握单孔条件下的手术技巧及规范操作的TEP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在造口旁疝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和腹腔镜行微创造口旁疝无张力修补术的18例患者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术后切口感染、麻痹性肠梗阻、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等,远期随访指标包括复发、补片感染、慢性疼痛。 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造口旁疝无张力修补术,合并行造口重建术4例(22.2%)。Sugarbaker法修补13例(72.2%),其中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2例,使用腹腔镜11例;Keyhole法修补5例(27.7%),其中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1例,使用腹腔镜4例。手术时间191~406 min,平均(276.8±71.3)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29.3±22.2)ml。术后第2天恢复流质饮食,第3天进食半流质;放置引流管病例,术后5~7 d拔除引流管;常规腹带束缚3~6个月。术后住院时间3~19 d,平均(8.2±4.7)d。术后复发1例(5.6%),切口感染1例(5.6%),麻痹性肠梗阻3例(16.7%),肺部感染6例(33.3%),切口感染及麻痹性肠梗阻病例均经过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补片感染、慢性疼痛。 结论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和腹腔镜进行微创造口旁疝无张力修补术均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