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LPN)与根治性肾切除(LRN)治疗T1期肾癌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后腹腔镜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方法纳入解放军第九八三医院198例T1期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LPN组102例,LRN组96例。收集临床资料并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根据术中是否中转开腹,将患者分为中转开腹组17例,非中转开腹组181例。分析影响手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结果(1)两组患者均以透明细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每组均有2例T1bN0M0分期患者。与LRN组患者相比,LPN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术后排气时间较短,引流量较少,术后VAS评分也更低(P<0.05)。(2)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四个时间点,LRN组的血肌酐水平始终显著高于LNSS组(P<0.05)。(3)LPN组与LRN组的总体生存率(OS)为95.1%、96.9%,无病生存率(DFS)为91.2%、93.8%。Log-rank检验发现,两组患者DFS(P=0.633)、OS(P=0.6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BMI、腹部手术史、肿瘤直径是影响后腹腔镜治疗T1期肾癌中转开腹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 结论与LRN组比较,LPN能在取得相似远期疗效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患者肾功能。对可能导致术中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如患者术前BMI、腹部手术史、肿瘤直径等因素,应予以更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RLRN)治疗复杂性T1b期肾肿瘤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复杂性T1b期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RLPN组和RLRN组,每组34例。RLPN组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RN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肾功能情况及生存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方法在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eGFR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RLPN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eGFR水平高于RLRN组;随访期间,Kaplan-Meier分析显示,RLRN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8.2%,无病生存率为85.3%;RLPN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91.2%,无病生存率为82.4%,两组患者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8、0.082,P=0.664、0.774)。 结论RLPN安全有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肾组织,保护肾功能,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且具有与RLRN相当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在我院治疗的T2a期肾癌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及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伊犁州友谊医院泌尿外科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8例T2a期肾癌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56例,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者5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住院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第3、6个月血肌酐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组术后第12个月及36个月血肌酐显著低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3年,其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组复发率为7.14%,根治术组复发率为9.62%,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相比较,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T2a期肾癌时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同时能够充分地保护肾功能,在情况允许时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麻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临床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86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局麻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局麻联合丙泊酚),各43例。记录麻醉前(T0)、经尿道膀胱镜下输尿管导管置入时(T1)、手术30分钟(T2)、手术60分钟(T3)及术毕(T4)时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及Ramsay评分。结果 T1T3时,A组Ramsay评分高于B组(P<0.05),Sp O2高于B组(P<0.05),MAP及HR低于B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术中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术中镇静程度满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T2WI在T2期、T3期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于焦作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前均行标准化MRI检查(包括T1WI、T2WI、DWI及增强扫描)的107例直肠癌患者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T2WI及T2WI联合DWI对T2期、T3期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WI联合T2WI诊断T2期、T3期直肠癌的准确率(93.94%和90.77%)均高于单独T2WI检查(57.58%和86.15%),P <0.05。结论:与单独T2WI相比,DWI联合T2WI用于诊断T2期、T3期直肠癌术前分期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去氧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混合液(新肾合剂,每毫升含去氧肾上腺素80μg、肾上腺素2μg)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丙泊酚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24例,随机均分为"新肾合剂"组(PE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麻醉诱导过程中在开始输注丙泊酚的同时PE组和P组分别给予"新肾合剂"和去氧肾上腺素(100μg/ml)1 ml。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2 min(T2)、3 min(T3)、插管前(T4)、插管后即刻(T5)、插管后2 min(T6)、5 min(T7)、10 min(T8)时的HR、SBP、DBP、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和HR、BP的乘积(RPP)。结果 T0~T8时两组HR、SBP、DBP和RP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T5时P组CI、SVI显著低于T0时和PE组(P<0.05)。结论 "新肾合剂"在CABG丙泊酚诱导过程中能更好地维持冠心病患者心脏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175例局限性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治疗局限性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6月至2008年11月因肾细胞癌而施行NSS治疗的1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为绝对适应证,50例为相对适应证,102例为选择性适应证。手术方式均为肾部分切除术,159例行术中阻断肾蒂,平均阻断时间15 min,最短5 min,最长30 min。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肾透明细胞癌16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嫌色细胞癌6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8 cm(0.5~7.0cm),其中T1aN0M0153例,T1bN0M022例。手术切缘距肿瘤0.1~2.0 cm,平均为0.7 cm。所有病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围手术期未见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3~119个月),1例局部复发,1例出现远处转移,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5%和95.9%。结论对于局限性肾细胞癌,NSS对肿瘤控制的疗效满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部分保留了患肾功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腹腔镜手术下血浆心钠素(ANP)及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均分为两组:研究组(S组),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P组),术中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气腹即刻(T3)、气腹15min(T4)、气腹结束(T5)、手术结束(T6)时的MAP、HR。检测T0、T3~T5时两组血浆ANP和ET的含量。结果 T3时P组的MAP明显高于T1、T2、T5时(P<0.05);T6时S组HR明显快于T3时(P<0.05);P组T3~T5时ET、T5时ANP明显高于T0时和S组(P<0.05)。结论七氟醚能够减轻气腹状态下ET分泌,稳定ANP,抑制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ERCP监护性麻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监护性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ASAⅠ~Ⅲ级、年龄35~79岁拟在监护性麻醉下行ERCP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瑞芬太尼组(R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组(RM组)。R组首先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5min,随后减为0.15μg·kg-1·min-1,RM组在手术开始前静注咪达唑仑0.02mg/kg,其余用药同R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 min(T2)、10min(T3)和术毕(T4)时MAP、HR、RR、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改良Aldrete镇静评分、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和麻醉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R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T2~T4时两组HR均明显加快,T1时R组HR明显快于T0时和RM组。T1~T4时两组BIS均明显低于T0时,且T1~T3时RM组BIS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RM组遗忘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R组手术操作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RM组(P<0.05);术毕时R组的改良Aldrete评分明显高于RM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用于ERCP实施监护性麻醉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术中输液加温对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组织氧合灌注和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ASA分级Ⅰ或Ⅱ级拟开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其分为对照组、输液加温组(加温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保温措施;加温组患者在常规保温措施的基础上术中使用输液加温仪持续输液加温,温度设置为41℃。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1 h(T2)、手术开始2 h(T3)、术毕(T4)时的鼻咽温、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动脉血乳酸(ABL);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寒颤、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RS)、Ramsay镇静评分(RSS)及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 加温组T2、T3、T4时的鼻咽温、ScvO2均较对照组高(P < 0.05),ABL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加温组麻醉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寒颤、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躁动评分(RS)更低、Ramsay镇静评分(RSS)及患者麻醉满意度更高(P < 0.05)。结论 术中输液加温可保证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良好组织氧合灌注,有利于快速麻醉复苏,明显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寒颤及躁动发生,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行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并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术中自体血回收,手术结束前回输PRP;Ⅱ组:仅行术中自体血回收,未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Ⅲ组:未进行血液保护措施。测定Ⅰ组手动提取PRP中血小板计数(Plt),于麻醉诱导前(T1)、自体血小板分离后10 min(T2)、输自体回收血及PRP前10 min(T3)、输自体回收血及PRP后10 min(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各时点测Hb水平、凝血功能、Plt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48 h切口总引流量、术中及术后48 h异体血输入量。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三组Plt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低于T1时(P<0.01)。与Ⅰ组比较,T5、T6时Ⅱ、Ⅲ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降低(P<0.05),术后24、48 h切口总引流量明显增加(P<0.01),术中及术后48 h内输异体血总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自体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显著改善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后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切口引流量及异体血输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癌肾部分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对比手术及靶向药物治疗的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肾癌肾部分切除术875例,术后局部复发的19例肾癌患者病历及随访资料。男10例,女9例;中位年龄55(28~ 72)岁。患者首次复发中位间隔时间为18(3~54)个月。pT1a期6例,pT1b期12例,T2期1例。Fuhrman Ⅰ~Ⅱ级5例,Ⅲ级10例,Ⅳ级4例。初次手术入路方式:腹腔镜12例,开放7例。二次治疗方式:手术+靶向药物治疗11例,单纯靶向药物治疗8例。二次手术采用腹腔镜手术3例,开放手术8例;重复肾部分切除2例,根治性肾切除9例。 结果PN患者首次复发率为2.2%(19/875),二次手术复发率为36.4%(4/11)。本研究11例二次手术患者中位手术时间215(105~270) min。中位出血量270(100~1 800) ml。术后并发症Ⅰ级5例,Ⅱ级3例,治疗后好转。13例患者(68.4%)出现舒尼替尼副反应,调整用药后好转。1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3~54)个月,失访3例,死亡5例。单纯靶向药物治疗组患者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2.5%,手术+靶向药物治疗组为81.9%;两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1.2%,40.0%。手术+靶向药物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6个月,长于单纯靶向组18个月,两者总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 结论肾癌肾部分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可选择靶向或手术治疗,对比单纯靶向治疗,手术+靶向综合治疗方式并未使患者取得明显生存获益,需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术后自体血回输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自体血回输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自体血回输组术后应用血细胞回输仪进行血液收集、回输。两组均于手术前(T1)、术毕时(T2)、术后6小时(T3)、术后12小时(T4)4个时间点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回收血量,异体悬浮红细胞量及血浆用量。结果自体血回输组术后输注异体血以及血浆用量均较对照组减少(aP<0.05);两组患者在T2、T3、T4时TNF-α、IL-6、CRP的浓度与T1时比均增高(bP<0.05);与A组比较,B组TNF-α、IL-6、CRP在T3、T4时显著增高(aP<0.05)。结论全膝置换术后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减少异体血及血浆用量,而且还可以减轻炎性因子TNF-α、IL-6、CRP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分别复合七氟醚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麻醉(30例);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30例)。记录2组患儿术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麻醉前(T0)、诱导后(T1)、气腹5 min(T2)、拔管后(T3)各时间段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等应激指标,术后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和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以及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瑞芬太尼组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均小于丙泊酚组(P<0.05);与T0相比,2组患儿T2、T3的MAP、心率、SpO2均逐渐降低(P<0.05)。在相同阶段对比中,瑞芬太尼组T1、T2、T3的MAP、心率波动均小于丙泊酚组(P<0.05),SpO2高于丙泊酚组(P<0.05);瑞芬太尼组术后PAED评分低于丙泊酚组(P<0.05);苏醒6 h(t2)、苏醒12 h(t3)时刻较苏醒时(t0)时刻2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瑞芬太尼组t0~t3的FLACC评分均低于丙泊酚组(P<0.05);瑞芬太尼组总不良反应低于丙泊酚组(P<0.05)。 结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股沟斜疝腹腔镜术中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优于丙泊酚组,缩短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和躁动程度,减轻对患儿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全麻后恢复期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86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5岁),随机均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10min(缝皮时)D组以Dex0.5μg/kg稀释至10ml并以恒速10min输注完毕,C组以同样方法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10min(T2)、拔管时(T3)、拔管后5min(T4)、30min(T5)记录两组患者MAP和HR;并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浓度;以频域分析法测定HRV各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同时计算LF/HF。结果 T2~T5时C组MAP、E、NE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T0时和D组(P<0.05);T3、T4时D组Cor明显高于T0时,且T2~T4时C组高于T0时和D组(P<0.05)。T2~T5时TP、LF、HF两组均高于T0时;D组HF升高更明显,T3~T5时C组TP、LF高于D组,T2~T4时C组HF明显低于D组,T2~T5时C组LF/HF明显高于T0时和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全静脉麻醉恢复期,可有效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促进HRV的恢复、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16.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肾癌晚期治愈率较低,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肾癌对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不敏感,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T1期肾癌的推荐术式[1]。肾癌发生于解剖性或功能性的孤立肾,或肾癌对侧肾存在某些良性疾病的早期肾癌,可行肾部分切除术。目前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已由之前的T1a期逐渐过渡到T1b,甚至T2期局限性肾肿瘤也可以行肾部分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较根治性肾切除和开放性手术对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就目前微创技术在肾癌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心肺转流(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CPB前10 min颈内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T1)、主动脉开放10 min(T2)、停CPB即刻(T3)、术后2 h(T4)、6 h(T5)、18 h(T6)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进行静脉血气分析和血糖、血乳酸监测。结果 T2、T3、T5时P组血糖和乳酸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3~T5时P组血浆IL-6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预先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可减轻围CPB期应激反应,可能与整体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使其趋于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脑电双频指数(BIS)对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BIS指导下TCI丙泊酚组(B组)与常规TCI丙泊酚组(T组),均以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维持术中镇痛。记录入室后(T0)、气管插管后(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0.5 h(T3)、手术结束时(T4)的BP、HR、BIS值,同时取动脉血测定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浓度。结果与T组比较,B组丙泊酚用量减少12%(P<0.05);T2~T4时T组MAP、BIS值显著低于B组(P<0.05),应激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IS能有效减少TCI丙泊酚的用量,而对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纳布啡静脉麻醉在血液病患儿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手术室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血液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丙泊酚联合纳布啡)和对照组(单纯丙泊酚),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联合纳布啡麻醉,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穿刺时体动发生率、呼吸抑制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清醒时间;记录患儿术后清醒即刻(T1)、术后30 min(T2)、2 h(T3)和6 h(T4)躁动及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穿刺时的体动发生率和手术时间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在T1和T2时刻的躁动和镇静评分较对照组更加理想,在T3和T4时刻两组躁动及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联合纳布啡静脉麻醉在血液病患儿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安全可行,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降低了术后躁动发生率,且不影响患儿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后腹腔镜下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与肾动脉全阻断治疗T1a期肾透明细胞癌(4c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55例T1a期肾透明细胞癌(4cm)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组27例和肾动脉全阻断组患者28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肾功能(术后24小时肌酐)、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生存随访情况等,研究分析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肾功能(术后24小时肌酐)、术后并发症及生存随访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动脉高选择性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较肾动脉全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具有肾动脉阻断时限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肾功能影响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后腹腔镜肾动脉高选择性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