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措施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对降低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2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主要针对电解质紊乱、术前合并有基础病、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低血色素、低氧血症、疼痛等相关因素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综合预防干预。结果通过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7.48%,控制组中麻醉时间、术后电解质失衡的发生率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的识别和积极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和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国人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20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心参加该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例和52例。观察组中男30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动力髋螺钉(DHS)9例;女38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7例,DHS4例。对照组中男21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DHS1例;女31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5例,DHS1例。结果 除观察组与对照组女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6.68)。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同时对于已发生的DVT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术前访视患者,术后当天,术后1、2、3d密切随访患者,用谵妄评定法进行谵妄评估.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库存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谵妄的发生情况,建立数据库.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对照组.结果 术后发生谵妄28例,发生率为23.33%.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高龄、术前合并肺心病、术前合并肺部感染、全身麻醉、术后低氧血症为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术前合并肺心病、术前合并肺部感染、全身麻醉、术后低氧血症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某些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 3 8例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年龄大于或等于 65岁患者的心脏状况、术后失血与补充及出现急性精神错乱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 5例痊愈 ,死亡 3例 ,2例死于心梗 ,1例死于急性肺栓塞 ,12例出现心肌缺血 ,2 8例出现中度贫血 ,2 3例出现中度低蛋白血症 ,5例出现急性精神错乱。结论 :认真、细致纠正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问题是保证患者安全渡过手术风险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赟  赵晶  张军  王昕 《护理学杂志》2022,27(13):26-29
目的 降低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苏醒质量。 方法 以择期手术的1 028例全身麻醉患者为对象,监测、记录其术后转入麻醉苏醒室的血氧饱和度及基本信息、术中麻醉情况、各项检验指标等。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的预测模型。 结果 21.79%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体重指数≥25、ASA分级Ⅱ级及以上、胸部手术是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麻醉苏醒室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高龄、肥胖、ASA分级Ⅱ级及以上及胸部手术患者应进行重点关注,以降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术后加速康复(ERAS)的背景下,临床上开始关注术后早期经口进食(EOF)对肠道功能恢复的益处和对于改善预后的重要性。与传统进食比较,EOF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但是EOF带来获益的同时,是否会增加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以及术后低氧血症和反流误吸的发生尚无定论。目前,EOF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腹部手术,骨科手术相关研究甚少。关节置换术本身对胃肠道功能干扰小,这类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对于术后肌肉功能恢复、良好的功能锻炼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对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及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术前教育减轻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术前教育减轻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以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纳入文献10篇。术前教育使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减轻0.2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教育可以使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3d)减轻0.37,而对于术后慢性疼痛无明显效果。结论术前教育可减轻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8.
背景:围手术期发热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十分常见,但关节术后感染尤其是假体周围感染可产生灾难性后果,因此骨科医师对其患者术后发热仍难免特别担心。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的相关特点和趋势,以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与感染等因素的潜在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7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术前1 d至术后10 d每天的最高体温,术后血红蛋白丢失量、是否输血、麻醉方式、是否发生感染及感染类型等。 结果:351例(50.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现术后发热。在发热患者中,第1次发热症状最常出现在术后第1天(204例,占所有发热病例数的58.1%),手术当日(55例,15.7%)和术后第2天(62例,17.7%)次之。整个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最常出现在术后第1天(168例,47.9%)、第2天(125例,35.6%)。25例(3.6%)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事件,术后发热与感染事件、输血显著相关;与年龄、性别、血红蛋白丢失、麻醉方式等因素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感染事件中,呼吸系感染最易引起术后发热。 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热与感染事件、输血明显相关,而连续发热、超过39℃的发热尤其需要引起医师对术后感染的警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氧血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75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通过采取保暖、氧疗、抬高床头、辅助咳痰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其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75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中23例(占30.67%)合并低氧血症,通过上述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有效的纠正了低氧血症,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结论]做好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氧血症的预防及护理,是保证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体输血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人工髓、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较大,尤其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引流量达600~800ml,常需输血治疗。而异体输血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自体输血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自体输血的初步经验。方法自1991年起,我院骨关节科共对433例施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了自体输血技术,主要方法包括术前预存自体血和术后引流血回输技术。结果单纯依靠术前预存自体血输血组,术后约有69%(258/374)的患者无需异体输血而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其中93.4%(241/258)为单侧关节置换患者,6.6%(17/258)为双膝、双髋或单侧膝髋同时置换的患者;而在单纯术后引流血回输组和两种方法结合组,这一比例则分别为36%(5/14)和75.6%(34/45)。结论采用术前预存自体血加术后引流血回输的方法,可使多数施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例避免了异体输血及由此带来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