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下颌畸形患儿下颌神经管的CT解剖特征.方法 在36例小下颌畸形患儿下颌骨冠状位CT图像上,分区测量下颌神经管内缘与下颌骨舌侧骨壁(舌侧指数)、外缘与颊侧骨壁(颊侧指数)、下缘与下颌骨下缘(下缘指数)间的距离.结果 第2前磨牙下颌神经管舌侧、颊侧和下缘的骨壁厚度指数为(4.71±1.25)、(2.77±1.02)、(2.92±0.83)mm,第1磨牙区为(2.64±0.99)、(4.33±1.12)、(2.38±0.72)mm,第2磨牙区为(2.44±0.76)、(4.20±0.89)、(3.38±1.31) mm,以上指数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下颌第2前磨牙区至第2磨牙区,神经管偏舌侧走行68侧(94.4%),偏颊侧4侧(5.6%);颏孔开口于第2前磨牙区17侧(23.7%),开口于第1前磨牙区与第2前磨牙间55侧(76.3%);下颌神经管分支2侧(2.8%).结论 小下颌畸形患儿下颌神经管大体走向为起于下颌孔,偏舌侧和下颌骨下缘走行,止于颏孔;存在下颌管分支、走行偏颊侧、颏孔后移等变异,应引起手术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2.
下颌角整形术安全平面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通过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和下颌管走行特点的解剖观察,探讨下颌角整形术的安全平面.方法 选取10例(20侧)成人头颅标本.在下颌骨各特定截面上测量下颌管后缘与下颌骨升支后缘以及下颌管下缘与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各数据计算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下颌后静脉距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为(3.00±0.56)mm,距下颌角的距离为(12.20±1.09)mm.面动脉、面静脉在下颌骨下缘水平距下颌角的距离分别为(30.06±4.25)mm、(27.55 4±4.02)mm.第三磨牙外缘下颌管下缘距下颌角、颏孔处距下颌骨下缘分别为(16.64±0.88)mm、(15.22±1.29)mm.结论 下颌角区域血管和下颌管解剖结构关系复杂,但又有一定规律;综合以上因素确定安全平面,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下颌角肥大直线截骨的特点及其与下颌角相关解剖结构的关系,为手术及手术辅助器械的设计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择100例咬牙 合关系正常伴不同程度下颌角肥大的成人头颅侧位X线片,以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临面对应的下颌骨下缘为起点向后上方直线截骨将下颌角恢复到125°,对截骨线及其与下颌角相关解剖结构的关系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截骨线长度及截骨线到下颌角的距离与原下颌角度呈负相关(P <0.01).截骨线长度为(60.0±5.2)mm;截骨线长度到下颌角的距离为(10.5±1.5)mm.下颌角区截骨线到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与原下颌角度呈正相关(P <0.01),截骨线到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为(10.3±1.5)mm.新下颌角到磨牙咬牙合平面的距离与原下颌角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距离为(16.9±1.4)mm.结论 以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临面对应的下颌骨下缘为起点向后上方做直线截骨将下颌角恢复到125°时,截骨线与下牙槽神经血管神经束有相对安全的距离,下颌角截骨量比较充分,能够有效改善下颌角形态.新下颌角距磨牙咬牙 合平面的距离相对恒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检查对下颌管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为避免在外科手术中造成对下牙槽血管神经束的损伤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对50例(男28例,女22例)牙列部分缺损的种植患者(年龄19~76岁,x±s=39.76±14.07)进行颌骨CBCT检查并测量下颌后牙区下颌管的三维位置。结果:通过测量得到下颌管同以下指定区域的距离得出:下颌骨的高度从前往后逐渐降低,宽度逐渐增厚,磨牙区下颌管在下颌骨的舌侧行走,在前磨牙区逐渐向颊侧移行,下颌管到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8.45±2.29)mm,下颌管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为(14.90±2.95)mm。结论:通过CBCT测量得到下颌管及下颌骨的形态学数据,对种植术前确定下颌管的解剖位置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CTA影像测量下颌角周围动脉与下颌角手术的解剖关系,为避免手术中损伤下颌角周围动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30名正常成人下颌角及周围血管CTA扫描图像,应用ADW4.2图像处理软件测量面动脉距下颌角点;颈外动脉距下颌角点、颈外动脉距下颌骨升支后缘各点的三维解剖位置。结果:面动脉距下颌角点的距离为(28.26±8.34)mm;颈外动脉据下颌角点的距离为(18.66±6.34)mm;颈外动脉在下颌角点上10mm处距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为(12.28±5.12)mm;在下颌角点上20mm处距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为(9.58±5.42)mm;在下颌角点上30mm处距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为(6.38±4.12)mm,在下颌角点上40mm处距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为(3.46±2.56)mm,左右侧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下颌角截骨或磨削手术时应注意面动脉和颈外动脉的损伤,位置越高颈外动脉距下颌升支边缘越近。手术安全范围应控制在距下颌角点上30mm以内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汉族青年女性下颌神经管的三维CT定位测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定位测量下颌神经管在青年女性下颌骨体内部的走行,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汉族青年女性60例。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定点后测量下颌神经管下缘在各点距下颌骨体下缘的距离,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神经管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在下颌第3磨牙后缘与第1磨牙和第2双尖牙之间的对应点之间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下颌神经管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在下颌第2双尖牙前后缘对应点之间与下颌骨下缘基本平行,为最小处。此后至颏孔,下颌神经管距下颌体下缘的距离又增大。结论下颌角截骨整形时注意下颌第2双尖牙前后缘之间的下颌神经管,为易损伤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锥束CT在下颌角肥大整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例青年女性行锥束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的三维重建数据,将数据导入Invivo 5 软件,显示下颌神经管走行,并测量下颌神经管距下颌升支后缘及下颌骨体下缘的距离.选择临床11例下颌角肥大的患者,术前进行锥束CT扫描,定位下颌神经管,并进行弧形截骨线设计,指导临床操作.结果 下颌神经管与下颌后缘及下缘的距离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下颌升支前缘水平至第一磨牙水平所对应的距离逐渐减小,至第一磨牙后缘水平所对应的距离最小,左侧为(8.93±1.78)mm,右侧为(8.16±1.51)mm,之后距离逐渐增加.下颌神经管距下颌角最短距离,左侧为(19.25±3.79)mm,右侧为(19.15±3.17)mm.临床应用CBCT可术前准确定位下颌神经管,并辅助截骨设计,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锥束CT可为下颌角肥大整形提供准确的下颌神经管解剖影像,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利用曲面断层摄影、螺旋CT与实体测量的方法,对下颌骨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下缘距离与该区下颌体高度比值进行比较,对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走行进行定位,为避免在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手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16具下颌骨标本进行曲面断层摄影和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至下颌下缘距离与该区下颌体高度比值,再经该部位将下颌骨依冠状面锯开后进行测量,比较三者的差异.结果 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下缘的距离与下颌体高度比值在曲面断层摄影、螺旋cT扫描和实测值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术及其他下颌骨的手术前,通过曲面断层摄影测量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体下缘距离与下颌体高度的比值,可以为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颊侧骨板的表面定位提重要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下颌角毗邻解剖结构的定位测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下颌角毗邻的解剖结构进行定位测量,为下颌角整形术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 解剖成人头面部尸体标本,从下颌角整形术的角度,对口内、口外入路所涉及的下颌角毗邻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并定位测量,得出平均数据.结果 面横动脉距颧点(72.0±3.0)mm,距下颌角(60.0±2.0)mm;腮腺导管距颧点(62.0±2.0)mm,距下颌角(45.0±5.0)mm;面神经上颊支距颧点(54.0±2.0)mm,距下颌角(19.0±2.0)mm;面神经下颊支距颧点(16.0±2.0)mm,距下颌角(13.0±4.0)mm;面动脉距下颌角(28.0±3.0)mm,距口角(45.0±3.0)mm;翼内肌与咬肌交叉附着于下颌支前、后缘及下颌角咬肌粗隆长(66.0±2.0)mm.结论 下颌角毗邻解剖结构的定位测量,可为下颌角整形手术提供形态学及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CTA影像测量面静脉及颌后静脉位置与走行以及与下颌角的位置关系,为下颌角成形手术提供临床指导,避免因损伤面静脉及颌后静脉造成术中、术后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方法 选择30例正常成人进行下颌角及周围血管CTA扫描图像,应用ADW4.2图像处理软件测量面静脉及颌后静脉距下颌角处颌骨各边缘的三维解剖位置关系.结果 面静脉在下颌骨的投影与下颌骨边缘交点距下颌角点的距离为(31.26±3.34)mm;颌后静脉距下颌角点的距离为(11.26±2.34)mm;距下颌角点上10mm处下颌升支后缘为(8.18±2.12)mm;距下颌角点上20mm处下颌升支后缘为(6.38±2.12)mm;距下颌角点上30mm处下颌升支后缘为(3.18±2.12)mm;距下颌角点上40mm处下颌升支后缘为(2.18±1.16)mm.结论 下颌角成形手术时,操作位置越高,颌后静脉距下颌骨越近,越容易损伤颌后静脉.参照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可为下颌角成形术提供手术安全范围,避免损伤面静脉及颌后静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颌缘全长截骨治疗单侧下颌骨过度发育的疗效。方法:因美容需要进行单侧下颌骨过度发育整形手术患者5例,术前根据头颅X线正侧位片、下颌全景牙片及下颌骨CT三维重建检查对患者的下颌骨形态进行分析,并征求患者需要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法:5例全部采用下颌缘全长截骨,3例同时行双侧下颌角区外板截除。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h左右,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经过6月~2年随防,所有患者面部轮廓改善明显,双侧基本对称,咬合关系正常,疗效明显。结论:下颌缘全长截骨对单侧下颌骨过度发育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下颌骨截骨术后形成的第二下颌角的临床效果。方法199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下颌骨截骨术后产生第二下颌角伴下颌边缘不流畅或双侧不对称患者39例,男8例,女31例,年龄18~40岁。通过CT行全头颅扫描,应用Mimics 13.0软件建立颅骨三维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下颌骨截骨线,根据设计线进行二次截骨,并于术后6个月时再次行下颌骨三维重建。在重建图像上测量修复前、设计后及术后6个月时下颌角角度,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侧对称性及设计结果与最终结果的相符程度,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15 d出现血肿,经口腔换药清洁、引流、加压包扎,术后2周B超下观察血肿已吸收,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及颏突意外骨折。术后随访6个月,39例患者的下颌角角度由术前左侧118.12°±18.08°、右侧114.60°±16.01°改善至左侧121.28°±6.96°、右侧121.32°±5.88°,术前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4,P=0.045),术后6个月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4,P=0.529)。比较各例设计后下颌角角度与术后6个月患者的实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7,P=0.601),且患者均对第二下颌角及面型改善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下颌骨截骨术后形成的第二下颌角,既可避免术中损伤下齿槽神经血管束及颏神经,亦可有效改善患者面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颌面美容整形手术器械——颌面肥大塑形器(专利号:ZL02235963)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2002年6月~2008年9月,笔者对512例下颌角肥大求术者在局麻下使用该专利器械施行下颌角肥大矫正术,手术完全采用磨削法对肥大下颌角进行塑形。观察统计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面部轮廓改形效果。结果:512例求术者中无一例神经、血管意外损伤发生。术中便于操作,术后恢复快、改形效果好。结论:颌面肥大塑形器设计合理,安全性高,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危险系数,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described for the surgical correction of mandibular prognathism. Current techniques favour surgical correction at the site of the anomaly itself and in the case of skeletal mandibular prognathism it is the mandibular body that must be cut and shortened. The authors describe two methods of oblique ostectomy and of sagittal splitting with ostectomy of the mandibular body, by which a planned and measured reduction of the size of the mandible can be achieved. The techniques provide a functionally stable osteosynthesi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post-operative bone healing and so reduce the period of intermaxillary immobilisation. The special problems of articular derangements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ue to a stable osteosynthesis can be avoided by the combined use of zygomatico-mandibular positioners and occlusal splints.  相似文献   

15.
Four patients suffered from trauma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TM) joints. They were examined by routine x-ray procedures. The x-ray films failed to demonstrate a chip fracture of the head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A cor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CT) view established the fracture shortly after the trauma in three patients. These patients improved clinically after physiotherapy. The fourth patient was retrospectively diagnosed as having a chip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head. She underwent CT scan 10 months posttrauma, and ankylosis of the TM joint was established. The mechanism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is injury, which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described, are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6.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