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定与双能X线(DXA) BMD测量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4例老年男性患者行腰椎QCT BMD测定和腰椎正位及髋关节DXA BMD测量,两项检查的时间间隔≤20 d。对比分析QCT测定BMD与DXA测量BMD对老年骨质疏松的检出率。结果DXA诊断84例老年男性腰椎、髋关节及腰椎或髋关节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分别为5. 95%、9. 52%、13. 10%;腰椎QCT测定椎体松质骨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35. 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腰椎QCT和DXA均可检测BMD,但腰椎QCT测定BMD的敏感性较腰椎正位及髋关节DXA测量BMD更好,更能准确反映出骨质代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螺旋CT技术的进步和定量CT( QCT)分析技术的发展,定量CT( QCT)骨密度测量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引起大家的 重视。美国放射学院(ACR)组织专家起草,并于2008年颁布了 ACR定量CT( QCT)骨密度测量操作指南。该指南的目的在 于制定临床工作中QCT检查实施和诊断的参考标准,包括其设备要求、质量控制、适用人群、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医生和技 术员资质要求,以及QCT测量规范和报告规范。该指南提出了对绝经后妇女和50岁及以上男性的QCT诊断参考标准。建议 脊柱QCT采用BMD绝对值诊断,即BMD >120 mg/cm3诊断为骨量正常,BMD 120 mg/cm3 -80 mg/cm3诊断为低骨量,BMD < 80 mg/cm3诊断为骨质疏松。QCT髋关节测量的T值可以根据WHO DXA标准来诊断骨质疏松。该指南对我国的QCT临 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常规查体、年龄50岁以上的男性138例。每例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骨密度测定。结果随年龄增加,QCT骨密度及DXA的股骨颈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P<0.05)。QCT方法检出低骨量69例(50.0%),骨质疏松27例(19.6%),而DXA方法检出骨量减少43例(31.2%),骨质疏松4例(2.9%),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年龄组,QCT均比DXA对骨量减少的检出率高,且随年龄增加检出率逐渐升高(P<0.01)。结论中老年男性QCT较DXA骨密度测定的骨量减少检出率更高,随年龄增加检出率增加,QCT的方法可能更适于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防治过程中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双能CT(DECT)及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评价利用双能CT测量骨密度(BMD)的可行性。方法对56名志愿者采用DECT检查,获得钙值图,测量骨钙CT值及骨髓CT值,同时应用QCT测量骨密度(BMD),分析骨钙CT值及骨髓CT值与BMD值的相关性。结果腰椎椎体骨钙CT值与BMD值呈显著正相关(L1-5椎体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r=0.715,0.692,0.739,0.673,0.686,P0.01);骨髓CT值与BMD值呈正相关(L1-5椎体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r=0.343、0.315、0.439、0.440、0.456,L5椎体P0.05,其余椎体P0.01)。结论 DECT所测量腰椎骨钙CT值及骨髓CT值与QCT所测BMD值密切相关,可定量反映腰椎BMD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法(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与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质疏松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老年RA患者73例为研究组,选取78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测定RA组与对照组血清中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BTM)水平,并分别行腰椎(L_(1-4))、髋部DXA及腰椎(L_(1-3))、髋部QCT检查,并对两者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QCT对RA组骨质疏松的检出率高于DX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QCT诊断RA组腰椎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灵敏度93.75%、特异性87.80%。③RA组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水平比对照组高,血清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 PINP)水平比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RA组患者腰椎QCT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值与β-CTX呈负相关(r=-0.81,P0.05),与PINP呈正相关(r=0.79,P0.05),而经腰椎DXA测得的BMD无此相关性。结论对于老年RA患者,QCT对骨质疏松检出率高于DXA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与BTM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QCT与DXA在藏族、汉族患者骨密度评估中的差异,探讨DXA、QCT在藏族骨质疏松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同时行腰椎DXA及腰椎QCT检查的患者一般诊疗信息及DXA、QCT检查结果,同时有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通过腰椎CT影像对椎体及相近附件行影像学诊断。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藏族平均腰椎DXA T值高于汉族(-0.19±2.44 vs-1.17±1.40,P0.05),但藏、汉两族QCT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1±24.10 mg/cm3vs 75.31±25.01 mg/cm3)。在藏族、汉族患者中QCT检出骨质疏松的例数均多于DX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慢性肾脏疾病患者DXA表现为高T值同时QCT可为正常骨量。结论对于体型肥胖、合并椎体退行性变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应选用QCT评估其骨密度,较DXA,QCT能更为准确地评估藏族患者骨密度。  相似文献   

7.
QCT椎体骨密度测定诊断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定量CT(QCT)椎体骨密度(BMD)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53例健康无症状中老年人和68例临床拟诊骨质疏松患者进行L1-L4椎体BMD测定.结果 健康中老年人BMD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以BMD≤x-2.0SD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有68例,且各年龄段的BMD值均明显低于骨量截断值;如以BMD≤x-2.5SD为诊断标准则有60例.结论 QCT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准确、重复性强,易于推广应用.以BMD≤x-2.0SD为诊断标准,更符合临床实际病例,并能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8.
骨折风险的预测指标除了骨密度(BMD)之外还有很多进展。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于2015年就DXA与QCT非BMD测量在预测骨折危险性方面的应用,包括骨小梁评分数(TBS)和髋关节几何测量的专题召开了共识研讨会。此外,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分析的新进展包括有限元分析、髋关节QCT、髋关节类DXA测量和随机筛查没有包含在ISCD以前的共识内。本次会上讨论的主题由ISCD理事会和科学咨询委员会提出,旨在解决临床实际需求。骨密度测量领域的国际专家小组对专题工作组提交的报告进行了审核。本文为共识研讨会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约占全部骨折的50%。初发椎体骨折可称为哨兵骨折,是骨质量严重下降的标志,患者初发椎体骨折后再骨折的发生率为27.4%~38.0%。椎体再骨折不仅增加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风险,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骨密度(BMD)下降是OVF及椎体再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MD评估在OVF的预防和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最常用的BMD测量技术包括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定量CT扫描技术(QCT),DXA易受脊柱退行性变的影响而不够精确,QCT易受设备及软件的限制而无法普及。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通过多种因素影响骨微结构和骨密度,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测定三维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 vBMD)优于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定的面积骨密度(area bone mineral density, aBMD)对T2DM患者骨折风险评估,还能发现松质骨的结构改变、皮质骨多孔性结构,对骨量细微改变具有高敏感性。将QCT与有限元分析法结合,通过骨密度、骨组织结构同时分析骨应力来评价骨强度,对T2DM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女性腰椎松质骨CT值与年龄、双能X线骨密度值的相关性。方法 103例女性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腰椎骨密度与腰椎螺旋CT检查,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1~4椎体骨密度(BMD)和T值。CT扫描分析腰1~4椎体松质骨CT值。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腰1~4椎体CT值、DXA测得BMD值及T值进行收集、整理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不同年龄段腰1~4椎体松质骨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2.5,P0.001);每两个年龄段间的CT值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腰1~4椎体之间的CT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按T值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3组(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组),各组间腰1~4椎体松质骨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8.6,P0.001)。组间两两比较,骨质疏松症组CT值骨量减少组CT值骨量正常组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腰1~4椎体的CT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腰1~4椎体BMD值与椎体松质骨CT值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女性腰椎椎体的松质骨CT值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低。DXA测得BMD值与腰椎椎体松质骨CT值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定量CT椎体骨密度测定诊断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椎体骨密度(BMD)测定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对53例健康无症状中老年人和68例临床拟诊骨质疏松患者进行L1-4。椎体BMD测定。[结果]健康中老年人BMD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以BMD≤x-2.0 SD为诊断骨质量疏松症标准有68例,且各年龄段的BMD值均明显低于骨量截断值;如以BMD≤x-2.5 SD为诊断标准则有60例。[结论]QCT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准确、重复性强,易于推广应用。以BMD≤x-2.0SD为诊断标准,更符合临床实际病例,并能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羊椎体标本评价快速千伏切换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测定的骨松质骨密度与QCT测定的骨密度的一致性。方法新鲜羊椎体骨3副(共23个椎体),在快速千伏切换的能谱CT机上进行能谱模式扫描,利用物质分离技术获得椎体骨松质的羟基磷灰石含量(骨密度),并在同一台CT机上对每副羊骨进行标准QCT扫描,用QCT骨密度分析软件获得对应感兴趣区内的椎体骨密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相关系数及Bland-Altman法进行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结果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测得的羊椎体骨密度值为(286.7±103.8) mg/cm~3,显著低于QCT测量的骨密度值(321.3±123.6) mg/cm~3,但二者高度线性相关(r=0.989,P0.001)。两种方法测量的骨密度值组内相关系数为0.974(P0.001)。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后应用Bland-Altman分析,差值大部分位于差值平均值±1.96标准差范围内,提示两种测量一致性好。结论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测定的羊椎体骨密度与QCT测定的骨密度的一致性及相关性好,有望用于临床患者骨密度的评价及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绝经后妇女L2-L4椎体及髋关节两个部位的定量CT骨密度(BMD )测量诊断骨 质疏松的效能。方法175例绝经妇女,年龄48-96岁,平均年龄为69 ±9岁。同时QCT测量L2-L4椎体的平均体积骨密度及髋关节类DXA的面积骨密度,右股骨颈和全髋二个感兴趣区(ROI )。 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 )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80 mg/cm3 )和WHO髋关节DXA骨密 度诊断标准即股骨颈或全髋感兴趣区的T值(-2.5 SD )进行骨质疏松诊断。比较二者诊断骨质疏 松的效能。结果175绝经后妇女中,QCT骨密度测量腰椎部位骨密度值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是44%( 77/175 )。如果采用髋部检查股骨颈部位为11%.( 19/175 ),全髋部位为14%.( 24/175 ),或二者任一 部位为18%_( 31/175 )。如果只做腰椎,不做髋关节,有7人漏诊,而如果只做髋关节,不做腰椎会漏 诊44人。结论采用QCT骨密度测量,绝经妇女腰椎检查骨质疏松检出率为44%_,而髋部检查检出 率为18%_。采用QCT骨密度测量,测量腰椎一个部位就可以诊断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5.
应用QCT探索骨质疏松症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应用QCT检测健康成年人腰椎骨密度 ,探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制造 60 0HQ的CT(单能 ) ,对 12个年龄段 (5年为 1段 ) 5 14名 (男 2 0 6人 ,女3 0 8人 )健康志愿者 (除外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及严重腰椎疾病者 ) ,进行L3松质骨BMD检测。结果①峰值骨密度位于 3 0岁年龄段 ,男性 (2 2 7 8± 2 7 0 )mg/cm3;女性 (2 40 9± 2 9 0 )mg/cm3。②峰值骨量过后BMD随增龄而逐渐降低 (P <0 0 1) ,至 45岁年龄段时 ,男女均进入骨量减少期 :女性 5 0岁、男性5 5岁年龄段时BMD均值进入骨质疏松期。③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有二 ,第一 ,BMD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BMD均值降低 2 5SD以上。第二 ,BMD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BMD减少 3 0 %以上可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④首次提出骨质疏松分 4级 (Ⅰ、Ⅱ、Ⅲ、Ⅳ级 )诊断标准及诊断量化表。结论 ①QCT诊断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②骨质疏松分级诊断标准 ,给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科研提供具体客观指标。③诊断量化表能帮助临床医师直接、准确、快捷的做出骨质疏松症的分级诊断并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骨密度测量技术诊断骨质疏松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矿密度(BMD)是诊断骨量减少(低骨量,骨质疏松),评价骨丢失率和疗效的重要客观指标。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用来定义骨质疏松(OP)的诊断标准。目前非创伤性骨密度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X线光密度法(RA),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双能x线吸收测定(DEXA),定量CT(QCT)。不同的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和临床意义不同,在此简要综述几种BMD测量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multi-detector CT volumetric helical,MDCT VH)扫描中添加骨密度检查内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进行腰椎检查的体检者80名(56-68岁老年女性),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与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两种方法测算受检者L2-L4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按照2007国际临床骨测量学会(ISCD)制定的QCT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对同组受检者诊断,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两组骨质疏松诊断结果:L2BMD值、L3 BMD值、L4 BMD值、平均BMD(mean BMD)值、T值、Z值进行一致性分析,对两者间出现的差异与可能影响因素如:年龄、体质指数、腹围、臀围、扫描层面夹角等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反映骨质疏松程度的meanBMD值、T值、Z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法测量BMD值、T值相关性较高,BMD值的相关系数=0.975(P0.05),T值的相关系数=0.97(P0.05)。结论腰椎MDCT VH扫描骨密度测量具有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获取内容丰富,能间接减少患者辐射剂量、节约医疗成本,临床实用意义高,可尝试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腰椎定量悦栽与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诊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 连续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干部科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共59例,年 龄54耀92岁。本组病例均行腰椎正位和髋关节DXA及腰椎QCT检查,且两项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 1个月。结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 )DXA -2. 5SD和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 )腰椎QCT < 80 mg/cm3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DXA诊断本组病例腰椎、髋关节及腰椎或髋关节任一部位骨质疏松 的检出率分别为0%_、. 5豫和8. 5豫。腰椎QCT诊断本组病例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35. 6豫。其中腰 椎QCT诊断为骨质疏松而腰椎正位DXA未诊断者21例,占35. 6豫,其中3例CT显示有骨质疏松性 椎体骨折;腰椎QCT诊断为骨质疏松而髋关节DXA或任一部位DXA未诊断者均为16例,占 27. 1豫。结论 腰椎QCT比髋关节DXA及腰椎正位DXA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更敏感。腰 椎QCT骨密度测量对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定量CT(QCT)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OP)诊断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及QCT评定RA患者骨量流失的影响因素,探讨QCT在RA患者合并OP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12例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QCT组(56例),双能X线组(5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QCT及DXA检测骨密度。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病程(月)、既往疾病和用药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RA相关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骨密度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QCT诊断OP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多重线性回归分析QCT组患者骨量流失与RA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的相关性。结果 ①经过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DXA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44.6 %,QCT测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51.9 %。ROC曲线分析显示QCT对RA合并OP诊断的灵敏度为0.739,特异度为0.618;③QCT组研究对象的骨量流失与RA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RA特异性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APF)相关。结论 QCT对RA合并OP的检出率高于DXA,有着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RA合并OP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定量CT( QCT)测量近段股骨面积骨密度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并对QCT和DXA近段股骨测量结果及T值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 来自前瞻性城乡流病研究(PURE)项目的103名女性和49名男性同一天进行髋关节QCT和DXA扫描。对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CTXA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为了减小QCT和DXA因体模不同造成的误差,用Mindways回归方程对QCT测量结果进行换算,并运用Bland-Altman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比较CTXA和DXA结果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QCT 全髋关节(TH)与股骨颈(FN)的面积骨密度均低于DXA测量结果,分别为21. 0%和17. 8%。而QCT测量值用Mindways回归方程换算后,减小了与DXA测量结果的差异。FN及TH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CTXA测量误差分别为0. 070和0. 024 g/ cm2及0. 030和0. 012 g/cm2,与DXA重复测量误差相近。经过Mindways校准方程换算后,Bland-Altman分析显示CTXA和 DXA的TH的偏倚为-0.002( SD =0.05) g/m2,而FN为-0.005 ( SD =0.06) g/m2。CTXA测量女性近段股骨的T值与DXA的T值相关性很好,FN的R2 =0. 809,TH的R2 =0. 883。结论CTXA测量的髋关节aBMD与DXA的测量的准确性相近,经过合适的调整,CTXA能够得出类似DXA的aBMD,对于老年女性其获得的全髋关节的T值与DXA结果相关性很好,从而能够用于诊断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