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中期、晚期手术治疗老年性急性胆囊炎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按手术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即早期组(发病至手术时间72h,n=48)、中期组(发病至手术时间72h-7d,n=40)与晚期组(发病至手术时间7d,n=32)。比较各组手术情况,统计各组并发症发生率,各组均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调查,记录复发率,比较各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①早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中、晚期组(P0.05),中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晚期组(P0.05);②术后早期组、晚期组单纯性胆囊炎所占比例高于中期组(P0.05),早期组化脓性胆囊炎比例多于中期组(P0.05),早期组、晚期组坏疽性胆囊炎均低于中期组(P0.05);③早期组切口感染、感染性休克、肺内感染发生率均略低于中期组与晚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肺内感染发生率略高于中期组,中期组胆瘘发生率略高于晚期组、早期组,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3、6、12个月,各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早期组上升幅度高于中期组、晚期组,中期组评分上升幅度又高于晚期组(PO.05);⑤早期组复发率略低于中期组、晚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急诊胆囊炎伴胆总管结石患者多建议在发病72h内接受早期手术处理,以改善患者术后病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与首次发病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效果分析。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急性胆囊炎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其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50例为慢性组,首次发病急性胆囊炎50例为急性组。对两组患者均于发病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或造瘘率、胆囊完整切除率、手术并发症(胆管损伤和术后胆瘘)及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慢性组(94.16±31.05)min,急性组(70.06±23.46)min;术中出血量:慢性组(100.00±30.67)m L,急性组(60.00±15.83)m L;术后住院时间:慢性组(6.30±2.78)d,急性组(4.50±1.23)d。慢性组与急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手术:慢性组3例,中转率6%(3/50),急性组0例,中转率为0;中转腹腔镜胆囊造瘘术慢性组3例,急性组1例。变更手术方式(中转开腹+造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胆管损伤、术后胆瘘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未完整切除,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慢性组10例,急性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发病急性胆囊炎患者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囊完整切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上均优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但在中转手术方式及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2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5例,观察组12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2.16±10.31)min、住院时间(6.75±1.23)d、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7±1.0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61.15±14.32)mL、并发症发生率(7.09%),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8.43%vs96.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技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的急性胆囊炎86例.根据手术时患者的发病时间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分别于起病72小时内或72小时后行腹腔镜胴囊切除术. 结果 早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晚期手术组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胆漏2例,切口感染4例,术后出血1例,腹腔脓肿2例.早期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 结论 急性胆囊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其中术中胆囊三角的显露、正确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及时中转开腹时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早期及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将93例接受LC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早期组51例和延期组42例。2组均在发病7 d内入院治疗。早期组在入院1~3 d内行LC。延期组先行抗感染治疗,症状改善后6~8周行LC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延期手术治疗相比,早期LC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分析两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明显,并且手术创仿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为2组,每组50例。腹腔镜组实施LC,开腹组实施传统开腹囊胆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对CRP水平的影响。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均有程度不等的增高,其中腹腔镜组升高幅度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LC治疗急性胆囊炎,创伤小、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能减轻术后炎症因子对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硬化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硬化病人92例,其中48例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为LSTC组(研究组),44例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为LC组(对照组)。分析并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间为(32.13±17.52)分钟、术中出血量为(92.52±35.67)ml,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间为(49.11±23.26)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59.18±45.26)ml,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安全可行,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硬化(Child A、B级)病人可行的一个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特殊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88例特殊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4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大部切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治疗特殊性胆囊炎,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2组:单切口组行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切口组行三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三切口组相比,单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略长,切口疼痛评分较低,主观满意度高(P0.05),但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腔感染、胆管损伤、胆瘘及切口感染),以及术后的T细胞亚群比例(包括CD3、CD4和CD8 T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包括IgA、IgG和IgM)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相当,但该手术的难度大,适应证选择应谨慎,更适合应用于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9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PTGD与LC的时间间隔分为早期组(2个月)、中期组(2~4个月)及晚期组(4~6个月)。术前行B超检查测定胆囊壁厚度,检测白细胞计数,对比中转例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早期组患者术前胆囊壁厚度、白细胞计数、中转率高于中、晚期组,晚期组中转率、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中期组;早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高于中、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中期组(q=4.563、9.345、6.334;P=0.004、0.000、0.001);成功行LC的患者胆囊壁厚度小于中转开腹的患者(t=7.777,P=0.000),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中转开腹患者(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于PTGD治疗后2~4个月行LC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早期行腹腔镜切除术和推迟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名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50例急性发作的胆囊炎患者在入院3 d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作为早期手术组;另一组为50例急性发作的胆囊炎患者药物保守治疗3个月后行手术切除,作为推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患者的年龄、性别、体温、白细胞计数、ALT等一般资料,用(x珋±s)表示,t检验进行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使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在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24 h疼痛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平均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所需方面,早期手术组分别为(6.9±2.1)d、(12.4±3.7)d明显短于推迟手术组(14.5±5.3)d、(25.8±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09、13.062,P0.05)。结论在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手术的前提下,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相较推迟腹腔镜切除患者而言,在医疗及经济效益等层面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LC。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时机选择进行分析。方法将7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在入院3 d后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患者入院3d内实施手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上,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在患者入院3 d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并发症少且预后良好,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6—2016-06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采用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10例,作为腹腔镜组;将同期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92例,作为开腹组,对2组治疗后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也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较高安全性,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9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LC,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中2例中转开腹,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快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因急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1天VAS评分和术后3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和术后疼痛轻的优势,且患者受到的创伤较小,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比较急性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行早期及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18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早期LC组及延期LC组术前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术后恢复情况。早期LC组80例,延期LC组10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既往上腹部手术史、合并其他疾病、吸烟史及BMI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延期手术组的中转开腹率更高,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LC组平均住院天数更短[(5.56±2.44)d比(7.82±1.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胆囊炎早期行LC安全、可行,且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60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10例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组),250例行"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均获成功,A组手术时间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是安全可行的方法,术后康复快,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