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报告用国产一敷灵创伤愈合海绵对犬肾脏止血的实验研究和泌尿外科的58例临床应用结果,表明一敷灵创伤愈合海绵具有明显止血作用和抗感染促愈作用。临床对深部创面出血有良好止血作用,对感染伤口有保护创口,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几种用于创伤修复研究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创伤是整个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创伤愈合的研究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中建立符合临床发病过程和建立符合影响创面愈合主要因素的动物模型又是研究创伤愈合机理与评价创伤修复药物的基础。现根据我们自己的工作实践,并结合国外有关报道,介绍几种用于创烧伤创面修复实用的动物模型。一、急性创伤修复模型该类模型应反映出创伤发病急、有明确致伤因素、创面为急性炎症反应以及愈合快等的特点。1.皮肤切线伤模型 利用利刀切割动物皮肤,产生线状切口,可深至皮下。此类模型切口可选在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或腹部,长度以2~…  相似文献   

3.
大鼠小面积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是研究创伤愈合过程和一些药物对创伤愈合影响常用的动物模型。模型中创面大小、形状和深度的一致性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前提条件。我们参考文献报道的几种致伤创面的方法,制备了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之间具有较好的均一性。现将制备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含有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对于大鼠创面新生血管的生成以及创伤愈合的影响,为基因工程生物膜用于临床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方法:实验大鼠分为3组3个时相,分别为实验组Ⅴ:创面覆盖含有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后常规包扎;对照组B:创面覆盖生物膜后常规包扎;对照组O:创面进行常规包扎.术后7 d、14 d、29 d分别取创伤皮肤组织进行创面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大鼠皮肤组织创面的新生血管量,同时观察创伤愈合的过程、通过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实验大鼠组织的VEGF蛋白表达.结果:Western印迹证实应用hVEGF制备的基因工程生物膜能使大鼠皮肤创面持续表达VEGF,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VD计数表明创面覆盖含有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后新生血管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我室研制的基因工程生物膜能促进创面新生血管生成,以达到减少瘢痕形成、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创伤的异常愈合是临床和基础医学的一大难题,关于其形成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更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创伤的异常愈合以创面肉芽组织中有效细胞数目及细胞外基质量的改变为病理特征.近年,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发现创伤的异常愈合与创面肉芽组织中细胞成分的凋亡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就创伤愈合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情况及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创面愈合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复杂过程,难愈或不愈创面是整形外科的一大挑战.随着人们对脂肪干细胞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利用脂肪干细胞来提高创面愈合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在此就脂肪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治疗策略的改进、细胞移植途径及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用32只家兔,制造感染创面模型,观察在创伤愈合中血浆纤维结合(Fn)和创面Fn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外用中药对其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血浆Fn与创面愈合时间呈显著性相关。创面Fn则为显著性负相关。外用中药可使创面Fn明显增加,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外用中药是创面Fn的良物调节剂;在创面愈合中可提高创面Fn含量,进而增强局部抗感染和损伤修复能力而达到加速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8.
伦敦大学Winter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湿法创伤愈合理论,此后烧伤创面敷料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烧伤创面敷料大多被划分为二类或三类医疗器械,上市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研究,以评估拟上市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细胞粘附分子与创面愈合作者单位:453002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路庆龙随着创伤愈合基础研究的逐步深入,细胞外基质(ECM)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日趋受到重视[1]。细胞粘附分子作为ECM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各种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制作创面、溃疡两种创伤伤口,将该药物外涂于创面,计算创伤面积及愈合时间。结果 荆黄汤熏洗液能将创面、溃疡模型家兔的创伤愈合时间缩短约5.82天、5.29天。结论 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的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急慢性创面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创面修复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材料学与组织工程的发展, 越来越多由天然成分制备的生物材料被用于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 此类材料可作为创面组织再生的模板, 诱导自体细胞黏附、迁移, 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对创面修复领域中目前研究热门的天然生物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旨在为新型创面敷料及组织工程皮肤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各种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制作创面、溃疡二种伤口,将荆黄汤熏洗液外涂于创面,计算创伤面积及愈合时间。结果荆黄汤熏洗液能将创面、溃疡模型家兔的创伤愈合时间分别缩短约5.82、5.29d。结论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的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是一种多效能的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血管生成,创伤愈合与组织修复,促进骨、软骨的生长,神经再生作用.在细胞分化和机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基础,生物学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急性或慢性创面是常见的临床问题。胶原蛋白因具有来源丰富、生物相容性良好、免疫原性低以及可生物降解等诸多优点, 被广泛用于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简要回顾胶原蛋白在创面愈合相关的不同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 对胶原蛋白的来源进行了概述;此外, 该文还总结了基于胶原蛋白的创面敷料在创面修复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中,各种缝合术、清创术、皮肤移植术及抗感染等治疗均可保证伤口的正常愈合,但难治性溃疡,如糖尿病皮肤溃疡、烧伤、褥疮、脉管炎等所致的慢性创面难以愈合.1974年,Z Gospodorowic等从牛垂体中提取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并发现bFGF对经久不愈的创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现就bFGF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结合国内外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外源性透明质酸对创面愈合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外源性透明质酸对创面愈合组织中生化组分的影响,以期探索外源性HA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小型猪背部的去中厚皮创面上应用不同浓度和剂型的外源性HA,并于术后第3、7、14、21、28天切取创面组织及正常皮肤,测定其糖胺多糖、HA及Ⅲ型胶原的含量变化。结果: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创面愈合组织中的GAG、HA含量逐渐升高,1周时达峰值并能维持3周;创面对照组术后3天也见增高,但随后即迅速下降。实验组的Ⅲ型胶原含量也始终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1.0%、2.0%HA组最高。结论:外源性HA能显著增高愈合组织中HA、Ⅲ型胶原含量并能维持较长时间,从而有利于创伤愈合及减轻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7.
微量元素与细胞外基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论述微量元素对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探讨创伤愈合的生理和相关病理机制。方法 以基础研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微量元素与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关系。探讨创伤修复机制。结果 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微量元素通过参与酶的构成与激活、构成体内重要的载体及蛋白质成份、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以及调控自由基水平等功能,广泛参与到胶原蛋白和其它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分解、沉积与重建过程中。结论 微量元素对细胞外基质的代谢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创伤愈合是一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多年来对急、慢性创面的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一方面因为各种因素(如糖尿病、相关组织疾病、血管化不良等系统性原因,以及感染、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的局部性原因)致使创面难以愈合,甚至发展成为恶性;另一方面,即使伤口愈合,在上皮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生长因子应用于临床创伤修复--十年的主要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目的回顾研究和评价10年来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创面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的应用实践. 方法从文献和互联网检索近10年来发表的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治疗急慢性创面的报告,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临床应用生长因子显著加速了急慢性创面愈合速度,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愈合质量,尚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应用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已显示出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将来更好地临床应用,尚有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愈合的创面。由于存在原发性疾病或者初期处理不当以及其他原因,常造成创面的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面愈合的研究始终是创面修复领域的重点。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针对难愈性创面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研究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基础研究领域和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炎性反应、细胞增殖/结缔组织形成、创面收缩与重塑几个阶段。组织损伤后,创面周围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