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孤立性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8-04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3例孤立性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末次随访时采用HSS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4(12~2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10~16)周。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根据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6例。术后1年随访时均未见明显关节面复位丢失。术后即刻X线片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7.3±0.5)°,术后1年为(87.7±1.2)°。术后即刻X线片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为(7.3±0.7)°,术后1年为(7.5±1.2)°。术后1年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25.5°(105°~13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2例,良9例,可2例。结论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孤立性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可清晰地显露骨折部位并完成有效固定,较好地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杂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41例复杂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龄19~65(35.3±19.8)岁。根据术前影像学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后内侧手术入路为主结合其他辅助切口;采用后内侧倒“L”入路18例,后内侧入路+前外侧扩展入路19例,后内侧入路+前外侧入路+外侧髁截骨4例。观察关节面和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4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13.3±6.8)个月。29例和10例患者分别在术后6、12个月获得完全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13(5.0±3.7)个月;2例患者出现后内侧内固定失效、膝关节内翻畸形,经二次手术后骨折愈合、内翻畸形纠正。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118±29)°,Lysholm评分(83.0±16.0)分。结论:复杂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应合理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外侧平台骨折特点是选择手术入路的重要参考,应充分重视后内侧骨块的有效固定,治疗结果总体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累及胫骨平台后侧部分骨折的患者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242012年4月收治的累及胫骨平台后侧部分骨折的患者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2457岁,平均(41.6±2.3)岁。按"三柱理论"分型:单纯后柱骨折4例,双柱骨折17例,三柱骨折13例。单柱骨折予以单纯后路倒"L"型入路,双柱骨折予以后路倒"L"型或联合前外侧入路,三柱骨折予以后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随访期间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7岁,平均(41.6±2.3)岁。按"三柱理论"分型:单纯后柱骨折4例,双柱骨折17例,三柱骨折13例。单柱骨折予以单纯后路倒"L"型入路,双柱骨折予以后路倒"L"型或联合前外侧入路,三柱骨折予以后侧联合前外侧手术入路,随访期间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5±3.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6个月,平均(18.5±3.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3周,平均(16.3±1.8)周。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117.5°±8.6°,所有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无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19例(55.9%)、良10例(29.4%)、一般3例(8.8%),差2例(5.9%),优良率为85.3%。[结论]对于累及后侧份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按照"三柱理论"进行分型及治疗,可获得稳定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手术方式,分析比较应用不同手术径路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29例,其中采用后内侧、前侧联合入路10例(posteromedial plus anterior approach,PMA组),前侧入路19例(anterior approach,AA组),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翻角、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了解不同径路术式与骨折愈合、复位效果、复位稳定性及膝关节功能的相互关系。结果PMA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AA组。PMA组、AA组的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而骨折复位效果、复位的稳定性及膝关节功能恢复两组术式并无差别,应依据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块的大小、位置以及骨折断端的走向、移位选择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即刻、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本组均获12~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73~92分,平均(82.4±6.8)分,ROM平均为(121.6±1.2)°。术后即刻与12个月TPA、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可治疗广泛而复杂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双切口对于后内侧和后外侧骨折复位和固定都较充分,对软组织创伤较小,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后外髁,对骨折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13~19个月。1例膝关节伸直轻度受限(-5.0°),其余患者无膝关节伸直障碍。膝关节总伸屈度95.0°~135.0°(122.6°±12.8°)。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6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术后即刻13~18(16.2±2.7)分,末次随访时11~18(15.5±3.2)分。后倾角:术后即刻6.0°~9.0°(7.8°±1.5°),末次随访5.5°~10.0°(7.6°±1.8°)。HSS膝关节评分65~98(83.9±8.2)分。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尽管暴露范围较局限,但可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位置,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后内侧、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5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8例;年龄22~76岁,平均46.4岁.骨折按AO/OTA分型:41-B1型4例,41-B2型6例,41-B3型15例;按Luo等提出的三柱分型均为后柱骨折.1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15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后方骨折使用支撑钢板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2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3.2个月(10 ~ 24个月)随访.术后即刻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评分为13~18分,平均16.5分;其中优20例,良4例,可l例,优良率为96.0%.25例患者完全负重下无疼痛感,X线片示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3.9周(12~18周).末见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1分(74~97分),其中优17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膝关节活动度为0~ 125°.结论 对于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改良后内侧、后外侧入路能较好地暴露骨折部位,且允许直视下复位骨折和采用后方支撑钢板固定骨折,对周围软组织损伤较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后内侧倒L形联合前外侧入路与传统前内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17例),观察组行后内侧倒L形联合前外侧入路,后外和后内侧骨块均采用支撑钢板固定;对照组行传统前内外侧入路,后内侧骨块采用侧方或后方支撑钢板固定,后外侧采用排筏螺钉固定。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30个月。两组失血量、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与胫骨平台后倾角(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但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可以处理大多数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显露清楚、软组织损伤小、后方支撑固定牢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笔者自2010-10—2015-03采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41例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术后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价手术复位效果,骨折完全愈合后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41例均获得随访14~31个月,平均17.4个月。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平均15.4(11~18)分;优17例,良20例,可4例,优良率90.2%。术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1.5(57~95)分;优16例,良2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7.8%。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及骨折均顺利愈合。结论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近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后侧手术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17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中,9例行后内侧入路,6例行后外侧入路,2例行后内后外侧联合入路。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术后X线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进行评估,术后12个月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方法(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30周。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平均15.80(13~18)分。HSS评分平均86.50(73~96)分。术后3例患者发生切口问题,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末次随访无1例发生感染、骨不愈合、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膝关节不稳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应用后外侧入路,后内侧髁骨折应用后内侧入路,后内后外侧髁均骨折可以应用后内和后外联合入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时采用后正中S形入路;直视下进行平台的复位和固定,允许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膝前外侧和后内侧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住院的3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入路治疗,其中SchatzkerⅤ型24例,Ⅵ型8例,术后随访122010年3月收住院的3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入路治疗,其中SchatzkerⅤ型24例,Ⅵ型8例,术后随访1228个月,观察术后有无感染、皮肤愈合状况及骨折愈合时间,根据膝关节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术后关节功能,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1周内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与术后1年有无差异。[结果]2例浅表感染,4例深部感染,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83±0.69)个月。按照膝关节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2%,术后1周内TPA、PA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前外侧和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充分暴露膝关节内结构及胫骨平台关节面,可使关节面得到有效准确地复位,且具有良好的手术操作空间。术后关节面复位丢失率低,骨折愈合状况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膝关节前外侧和后内侧双切口人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10年5月对42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和后内侧双切口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其中Schatzker V型骨折29例,Schatzker VI型骨折13例.随访时间16~27个月.观察切口感染和骨折愈合时间.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初次和末次随访骨折复位及复位丢失放射学Rasmussen评分.随访末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切口感染7例,其中浅部感染2例,深部感染5例,感染率16.67%.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60±1.27)个月.术后初次放射学Rasmussen平均评分(13.86 ± 3.23 )分,随访末期(13.71±3.26)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 >0.05).随访末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为(74.33±12.34)分,优10例,良22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76%.[结论I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和后内侧双切口手术人路可充分暴露膝关节内结构及胫骨平台双裸骨折端,为骨折直视下精确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关节面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术后骨折复位丢失率低、骨折愈合率高,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适合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2):2034-2037
[目的]总结近年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对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方法]2010年7月~2013年2月,共对5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行手术治疗。排除失随访者(9例),资料完整者42例。男38例,女4例,年龄29~65岁,平均41.6岁。按照Schatzker骨折分型:V型33例,VI型9例。按照三柱理论分型:双柱骨折37例,其中外侧柱+内侧柱14例,外侧柱+后柱12例,内侧柱+后柱11例。三柱骨折5例。所有患者均在完善术前准备后接受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予以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影像学评分。术后6个月,1、2年予以膝关节HSS评分以及Satku关节炎放射学评分。[结果]术后随访24~52个月,平均33.8个月。术后即刻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影像学评分为(14.2±2.7)分(10~18分)。术后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为(81.9±7.3)分(65~92分),Satku膝关节关节炎影像学评分为(1.5±0.7)分(1~3分)。术后1年的HSS评分为(84.3±7.2)分(70~96分),Satku膝关节关节炎影像学评分为(1.9±0.9)分(1~4分)。术后2年的HSS评分为(82.5±6.6)分(67~96分),Satku膝关节关节炎影像学评分为(2.6±1.5)分(1~6分)。术后6个月,1、2年的膝关节HSS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F=1.290,P=0.279)。[结论]采用联合入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内固定,稳定性良好,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腓骨头上方入路联合自制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筛选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3~66岁,平均(48.5±11.7)岁。按胫骨外侧平台三维CT分区概念细化:累及Ⅰ区的12例,累及I区+Ⅱ区的11例,累及Ⅰ区+Ⅱ区+Ⅲ区的5例。均采用腓骨头上方入路联合自制解剖钢板进行显露复位固定,术后定期复查,指导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根据Rasmussen放射评分标准评估骨折复位内固定情况,临床疗效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46~65 min,平均(51.5±5.9)min;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0~31个月,平均(13.5±6.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或移位,未出现膝关节不稳、关节面再塌陷、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按Rasmussen放射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骨折于术后9~12周达到临床愈合,平均(10.8±1.2)周。8例于术后11~18个月顺利取出内固定,平均(13.5±2.2)个月。末次随访根据HSS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1.7%。结论腓骨头上方入路显露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具有简单安全、创伤小、无血管神经损伤风险等优势,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可以对后外侧髁骨折块起到直接有效的支撑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值得借鉴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前侧联合后侧入路治疗累及后侧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侧联合后侧入路对17例累及后侧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测量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末次随访时采用Rasmussen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17例均获随访13~28个月,平均19.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9周,平均14.7周。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25.3±3.1)分。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后侧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光华  郑啸  陈康 《中国骨伤》2017,30(1):89-92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采用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SchatzkerⅣ、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4例,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18~67岁,平均34.9岁;左侧19例,右侧15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1例,Ⅴ型15例,Ⅵ型8例。按三柱分型:双柱骨折23例,三柱骨折11例。记录X线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后即刻、6、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术后3、6、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2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1.6±8.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X线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4.5±3.6)周;膝关节活动度105°~135°,平均(121.5±5.5)°。术后即刻、6、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分别为(84.3±1.8)°,(85.1±1.3)°和(85.6±1.6)°;后倾角分别为(7.8±1.6)°,(7.8±1.3)°和(7.7±2.3)°;术后即刻、6、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1.4±1.4,76.7±1.7和81.6±1.2;术后3、6、12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例早期膝关节僵硬,经积极功能锻炼,术后1年膝关节伸直受限范围6°;1例术后前外侧伤口裂开,经换药后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4例天气变化时出现疼痛。末次随访,无膝关节不稳、膝关节外翻、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发生。结论:后内侧倒"L"形辅助前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充分显露手术区域,直视下精准复位骨折,同时对塌陷平台进行足量植骨,从而恢复了关节面的平整性,固定牢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骨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骨折的骨折类型、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采用后方入路治疗且随访完整的8例胫骨平台后方骨折,男5例,女3例;年龄23~55岁,平均41.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2例胫骨平台后方冠状面骨折伴后交叉韧带撕脱和1例后外侧平台劈裂伴塌陷骨折采用正后方"S"形入路,2例后内侧平台骨折采用后内侧倒"L"型入路,3例同时累及胫骨平台前后侧及胫骨干骺端骨折者采用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0个月。全部病例获得影像学上的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21周,平均14.5周。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所有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内外侧平台后倾角(PA)度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末次随访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为19~29分,平均25.60分,其中优4例,良3例,可1例。术后末次随访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4~18分,平均17.25分,其中优6例,良2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以后侧为主时,后方入路能得到很好的骨折端暴露,有利于直视下复位固定,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膝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中的应用. 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8例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0例,女8例;年龄28 ~62岁,平均34.5岁.骨折按AO分型:41 B3型12例,41C1型9例,41C3型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对骨折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术后3、6、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并对术后即刻、6个月及12个月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5.7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所有患者术后3、6、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6个月及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手术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无感染、内固定失效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改良的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能够充分显露手术区域,同时保护局部软组织和韧带组织,并保留骨折块周围附着的软组织从而保护骨折端血供,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对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3~22周。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换药后痊愈。患者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均恢复良好,膝关节HSS评分为74~96分,优良率为93. 3%。结论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精确复位和足量植骨以及坚强内固定,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朱荣耀  胡文跃 《中国骨伤》2019,32(4):355-359
目的 :探讨经腓骨小头上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塌陷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经腓骨小头上入路治疗1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塌陷患者,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5~60岁,平均39.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10 d,平均6.5 d;均为闭合性损伤。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并于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采用X线片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13个月。手术时间55~90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7~12周。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S膝关节评分80~93,其中优6例,良5例。结论:经腓骨小头上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塌陷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