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牙反可以由上下牙槽骨或上下颌骨等因素引起。本文目的是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牙外科正畸(A组)及下颌升支截骨(B组)两种手术方法矫治前牙反(牙合)患者术后软、硬组织变化特点。结果显示A组患者术后软组织变化主要在上唇。而B组在下唇和颏部,B组患者术后侧貌变化明显。作者强调了术后软组织侧貌准确预测的重要性及两种手术方法适应证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辅助的黑龙江汉族正常He成人软组织侧貌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计算机建立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研究黑龙江省正常He成人软组织侧貌形态。方法:利用PentiumⅡ266PC机,ScanmakerⅢ扫描仪等硬件,在Windows98操作系统下,利用Adobe photoshop等图像处进软件及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该系统,并对黑龙江省107名(男50,女57)汉族正常He年青成人的软组织侧貌进行了分析。结果:本地区正常He年青成人的软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限元法分析女性前牙反He患者从替牙期到恒牙期软组织侧貌生长发育特点。方法:用专门建立的有限元分析软件,由作者一人完成节点的输入。结果,大多数单元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形态变化大于大小变化,鼻体部继续生长,以鼻尖部尤为明显,上唇唇珠变小,下唇基部和颏上部软组织长度和厚度增加,可能会进一步促使颏上部变长,颏唇沟点上移,反He面形加重。结论:用有限元法进行软组织侧貌分析是可行的,获得了女性前牙  相似文献   

4.
张学军  纪昌蓉 《北京口腔医学》1999,7(4):175-180,185
目的:本文引入极坐标表达体系,以进一步研究北京地区成人正常He面部软组织侧貌特征及制定极坐标表达体系项目的正常值,初步探讨极坐标表达体系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60例(男女各半)北京地区成人正常He为样本,进行了32个项目的面部软组织侧貌特征分析。结果:(1)极坐标表达体系面部软组织侧貌特征正常值的制定。(2)北京地区成人正常He面部软组织侧貌特征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结论:极坐标表达体系为临床提  相似文献   

5.
前牙反He矫治后的复发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通过电子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56名经早期矫治的替牙期前牙反He患者(男24,女32,治疗前平均年龄9.5岁,追踪观察时平均年龄16.9岁)进行了观察期为矫治完成后5-1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前牙反He矫治后影响长期稳定,产生复发的主要因素为家族史,乳牙反He史,治疗方法,ANB,MP-SN,LILIA-MP,颏角,覆He,覆盖,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专门建立的颅颌面形态的有限元分析系统,分析了80名恒牙早期前牙反He患者X线头颅定位片软组织侧貌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反He组鼻尖部较正常He者大,而鼻根部、鼻体部变化不明显,单元在小变化大于形态变化;男性上唇发育不足较女性明显,唇珠曾较正常He者小;下唇唇珠部较正常He者大,下唇基部发育较正常He明显;颏部形态异常主要表现在颏上部的变长,使颏部轮廓不清晰,而颏顶部和颏下部未见特征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离体磨牙不同洞型干髓术后抗折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离体磨牙制四种型模拟干髓术进行抗折裂负荷测试。方法 取离体完整后磨牙分成5组,每组32颗,A组为对照组(完整牙)B组,C组,D组和E组分别制备成He面洞,邻He洞,颊面洞和邻颊(舌)洞,模拟干髓术后进行银汞充填术,然后在10吨液压式无万能试验机进行裂负荷测试。结果 其抗折力分别为完整牙4324.17N(441.26kgf)He面洞型2023.41N(206.4kgf)邻He洞型1873.3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下颌前突畸形患者术后软组织侧貌与中国美貌人群的差异,分析其存在的美学缺陷,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术后6个月以上的下颌前突畸形患者52例(男31例、女21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测量,并与王兴所测中国美貌人群之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男女两组分别与美貌人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与美貌人群相比,男女两组下颌前突畸形患者术后软组织侧貌测量项目均有多点差异,主要表现为:(1)男性患者Ns、Prn、Cm及Sn X坐标值均较小(P<0.05),女性仅Ns点X坐标值较小(P<0.05),提示鼻根部较扁平;(2)两组颏唇沟角增大(P<0.05),Si点、UL点至"审美平面"距离减小(P<0.05),LL点基本位于"审美平面"右侧,为负值(P<0.05),提示术后颏唇沟变浅,下唇较突,颏部轮廓欠佳;(3)两组患者面中份与面下份软组织线距比减小(P<0.05),提示面中份与面下份比例不协调,面下三分之一长度相对较长;(4)两组患者C-Gn′软组织线距减小(P<0.05),同时C-Gn′/Sn-Gn′线距比减小(P<0.05),提示侧面观下颌缘长度减小。 结论患者上下颌发育不协调、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正畸治疗等均影响其术后的侧貌美观。下颌前突畸形患者单行下颌后退手术其软组织侧貌存在不同程度美学缺陷,有必要行进一步综合治疗以提高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前牙开He,前突,对刃He的外科正畸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成人前牙错He畸形患者153例,均为前牙多数呈开He、前突或对刃He者。这类患者手术时所做牙骨块较大,术后死髓率少,美容效果明显。内容主要为手术方法要点,并列举4个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0.
广东人正常He侧貌软组织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普查挑选广东人(汉族),五官均称,面部肌肉谐调,正常He150名,按不同年龄为三组,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侧貌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得出广东人侧貌软组织的面型结构特征:1.为凸面型;2Ricketts审美线(E线)分析测貌唇型,前位唇居多,占84%,3.和谐协调线(H线)及H角(NB-Pg′ul)与北京人比较,显示出广东人上下唇较北京人前突的面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模型间接测量法评价前牙拔牙同期位点保存6个月后牙槽嵴骨量及软组织量的变化。方法 纳入29名患者共32颗符合拔牙适应症的前牙,实验处理组牙拔除术后应用去骨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izedboving bone mineral,DBBM,Bio-Oss?)和可吸收生物膜(海奥)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照组行常规拔牙术后未予特殊处理。全部患者拔牙术前取石膏模型,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CBCT并再次取石膏模型,通过CBCT和模型测量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牙槽骨及软组织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 通过CBCT测量结果对比,牙槽骨高度在唇侧和腭侧牙槽骨的高度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后实验处理组唇侧和腭侧牙槽骨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16.31± 0.94mm和18.61 ± 1.10mm,牙槽骨宽度在根长的20%、70%测量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4.43 ± 0.32mm和4.79 ± 0.37mm,但在根长50%处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高度在上颌牙龈缘最高点及下颌牙龈缘最低点处对照组(9.26 ± 0.40 mm)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但在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处软组织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牙拔牙同期进行位点保存术处理,对拔牙后牙槽嵴高度、宽度和牙龈软组织的保存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替牙期轻中度和重度骨性前牙反患者,单纯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每例患者在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传统头影测量方法和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对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前方牵引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前牙反解除,建立了正常的覆覆盖关系,磨牙关系基本中性,Ⅲ类骨面型明显改善。结论:①同时伴有上颌骨后缩和下颌骨前突的重度骨性前牙反病例,应早期进行前方牵引。②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后,骨性变化(26%)明显小于轻中度组骨性变化(42%)。③单纯采用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病例,其软组织侧貌及骨骼改形均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E线B线H线评价侧貌美唇美学一致性,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E线,B线,H线对侧貌唇美学评价的一致性,敏感性,方法:30例侧貌美观的正常He及47例侧貌不协调的安氏I,Ⅱ,Ⅲ类骨性错He进行X线头影测量,测量唇到E线,B线,H线的距离,结果:对正常He组E线的一致性最好,安氏I类骨性双颌骨突变组B线的敏感性高,安氏II类1分类骨性He组B线对于上唇的敏感性较高,对于安氏Ⅱ类骨性错He组各线的判定不同,结论:E线在评价侧貌唇的美观上的一致性最好,B  相似文献   

14.
总义齿修复后颜面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30名戴总义齿无牙颌及39名中老年He关系基本正常的受测者进行了软组织侧貌外形的测量和分析,发现无牙颌总义齿修复后,尽管人工前牙的排列位置与天然牙较接近,但上下唇的丰满度降低,鼻唇颏软组织协调性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前后颅面结构变化,探讨Ⅲ类颌间牵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前牙反(牙合)的机制。方法: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前牙反(牙合)患者20名,其中男15名,女5名,平均年龄(14.36±1.06)岁。所有患者在牙列排齐和整平的基础上行Ⅲ类颌间牵引,测量前牙反(牙合)解除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上反映颅面结构的各项指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前牙反(牙合)解除后,SNB、L1-MP、OP-SN、NLA、ULP减小,ANB、MP-SN、NA-PA、U1-SN、U6-FH、L1-MP、L6-MP、ULL、LLL、LLP、UL-EP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牙反(牙合)解除前后SNA、U1-FH、LL-EP、I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恒牙期唇腭裂术后反(牙合)的患者,Ⅲ类颌间牵引在纠正上下颌牙齿及牙槽关系不调的同时,能掩饰颌骨矢状向Ⅲ类关系,使软组织侧貌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IIPP)后种植体周软组织变化与术中不同跳跃间隙的相关性,为临床对不同跳跃间隙患者的唇侧软组织轮廓的变化趋势及长期稳定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32名上颌美学区单颗牙缺失患者,均接受IIPP临床程序。根据跳跃间隙大小分为A、B、C组,A组:水平缺损间隙(HDD)≤2 mm;B组:2 mm3 mm,术后均即刻修复。使用Geomagic studio 2013对种植体周软组织轮廓体积、唇侧牙龈边缘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使用粉色美学评分(PES)进行最终美学效果评价。结果 所有种植体在术后6个月均产生骨结合,软组织轮廓平均厚度变化为0.62 mm±0.15 mm,美学评分指数平均为11.09±0.99。术后6个月3组牙龈黏膜水平的变化分别为(0.45±0.11)、(0.40±0.12)、(0.35±0.11) mm,术后6个月3组软组织轮廓体积平均厚度的变化分别为(0.77±0.16)、(0.63±0.17)、(0.54±0.11) mm。术中跳跃间隙大小和牙龈黏膜水平、平均厚度变化存在中度负相关关系,术中跳...  相似文献   

17.
对84例恒牙错He患者矫治前后咀嚼效率进行测定,其统计结果显示:全部病例矫治后比矫治前的咀嚼效率有显著改善(P〈0.01),矫治前后男女性别比较两组咀嚼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类错He矫治前后咀嚼效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类错He及个别前牙反He矫治后咀嚼效率均有显著性提高。拔牙组矫治前后咀喂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拔牙组矫治后咀嚼效率则有显著性提高(P〈0  相似文献   

18.
安氏Ⅱ类一分类错He的硬,软组织改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邵金陵  李东 《口腔医学》1996,16(1):12-13
本文运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用选出的17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对100例正常He人和60例安氏Ⅱ类一分类患者颌面硬、软组织进行了分析,观察到:氏安Ⅱ类一分类组患者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上下颌骨水平间距增大,上下前牙均前突,伸长,深覆He,面突度增加,呈上唇部前突,颏部后缩之突面型侧貌,上唇厚度 减小而下唇厚度则增加。  相似文献   

19.
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畸形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He的效果。方法:使用头帽颏兜,双侧共施加700-1000g的矫治力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He患者136例,通过治疗前后模型,计算每一患者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分析4个组虱的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疗程及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速度。结果;C1,C2,C3组患者(3-11岁)疗效明显,C1组患者(3-5岁)疗程最短。结论:应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方牵引矫治Angle Ⅲ类功能性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联合矫治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软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单纯前方牵引组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矫治组上、下颌软组织的变化均十分明显,能较快改善侧貌外形。而单纯前方牵引组侧貌改善较慢,一般需要半年以上。在矫治后上唇前移明显,下唇基部无明显后移。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对上下颌软组织矫治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