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检测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和朊蛋白(PrP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白斑、口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OSCC(112例)、白斑(42例)及正常黏膜组织(11例)中Naa10p和PrP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Naa10p和PrPc在OSCC表达最高,白斑次之,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最低。Naa10p在3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rPc分别在白斑和OSCC组织,正常口腔黏膜与OSCC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Naa10p的表达水平与OSC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rPc表达仅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rPc在OSCC中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化程度下降而明显升高(P<0.05),而Naa10p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化程度下降而明显下降(P<0.05)。结论:Naa10p和PrPc与OSCC的发生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S100A4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OSCC组织及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S100A4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100A4蛋白的表达与OSCC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②MMP-2蛋白的表达与OSCC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S100A4蛋白与MMP-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6,P<0.05)。结论:S100A4蛋白及MMP-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两者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对口腔鳞癌进行转移的预测并为抗癌治疗提供新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PTEN、p53在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p53在口腔黏膜白斑(oral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癌(oralsquamouscellcancer,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役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5例口腔黏膜白斑(其中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15例,白斑不伴上皮异常增生10例)及32例口腔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和p53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正常口腔黏膜和白斑不伴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全部阳性表达;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 3%;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 9%,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 7%、75%和33. 3%,统计学分析表明PTEN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 05)。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蛋白阴性表达;白斑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OSCC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 3%,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 1%、58. 3%和50%,统计学分析表明p53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 05)。p53阴性表达的14例OSCC组织中有5例PTEN也阴性表达。结论:OSCC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异常表达,说明PTEN和p53基因突变或缺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Ez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癌旁组织和口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未接受放疗和化疗的OSC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50例、癌旁组织标本15例及口腔正常组织标本15例,用鼠抗人Ezrin单克隆抗体以及SP超敏试剂盒进行染色,采用半定量积分法判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在口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中,Ezrin表达分别为26.67%、53.34%、78.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在口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中表达逐渐增高,其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OSCC和癌旁组织、OSCC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zrin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1)Ezrin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2)检测OSCC组织中Ezrin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对OSCC是否具有淋巴结转移潜能进行预测。3)OSCC中Ezrin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RGS16蛋白在8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8例RGS16蛋白表达阳性,其表达强度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以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27(IL-2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OS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反应(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0例OSCC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IL-27水平。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OSCC患者血清中IL-2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Ⅲ、Ⅳ期OSCC患者血清中IL-27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IL-27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血清IL-27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OSCC)与口腔正常黏膜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B,TrkB)和生存基因蛋白Survivin的表达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人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0例,OSCC标本57例,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BDNF、TrkB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BDNF、TrkB和Survivin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肌层浸润组的OSCC组织中TrkB、BDNF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黏膜下层浸润组(P<0.05)。TrkB与BDNF高度相关且分别与Survivin高度相关(均P<0.01)。结论:BDNF/TrkB在OSCC中呈高表达,并与Survivin联合表达,可能对OSCC的浸润和转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aspin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鼠抗人Maspin单克隆抗体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OSCC、33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口腔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半定量积分法判断结果.结果 在正常口腔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67%(13/15)、72.73%(24/33)和37.78%(17/45).Maspin蛋白在OS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中表达逐渐增高,其中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OSCC组织和癌旁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蛋白的表达与OSCC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Maspin蛋白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OSCC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对淋巴结转移潜能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化物酶-2(COX-2)、细胞核因子KB(NF-κ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O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OSCC组织中MMP-9、COX-2、NF-κB表达的相关性;OSCC患者进行3年随访,采用Kaplan-Meier对生存情况进行分析,Log-Rank法检测组间生存差异;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组比较,OSCC组织中MMP-9、COX-2、NF-κB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OSCC组MMP-9、COX-2、NF-κB蛋白阳性表达增强(P<0.05);MMP-9与COX-2呈正相关(r=0.356,P=0.012),MMP-9与NF-κB呈正相关(r=0.312,P=0.005),COX-2与NF-κB呈正相关(r=0.619,P=0.000);MMP-9、COX-2、NF-κB表达与OSCC患者病理分级、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MMP-9阴性表达组总体生存率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COX-2阴性表达组总体生存率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NF-κB阴性表达组总体生存率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MMP-9、COX-2、NF-κB可能是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MP-9、COX-2、NF-κ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组织(OSCC)中NBS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OSCC病理分化级别的相关性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BS1蛋白在30例口腔鳞癌组织、9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②应用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NBS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OSCC与癌旁正常组织中,NBS1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显著,在口腔癌组织中均表达较高,并随着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NBS1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OSCC中表达水平的差别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其表达水平可成为判断口腔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 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表达水平及微淋巴管密度(LVD),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IF-1α,VEGF—C,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ic acid receptor--1,LYVE—1)的表达并计数LVD。结果:65例OSCC中有43例HIF-1α呈(66.2%)高表达,VEGF--C有34例(52.3%)高表达。HIF-1α和VEGF—C高表达的病例中都出现高淋巴管密度。HIF-1a高表达分别与VEGF--C高表达显著相关(P〈0.05,χ2检验),与高淋巴管密度显著相关(P〈0.01,Mann—Whitneyu—test),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χ2检验)而且也同UICCTNM分期相关(P〈0.05,χ2检验)。结论:OSCC中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来诱导淋巴管生成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RIP,NF-κB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9例口腔鳞癌﹑17例口腔扁平苔藓﹑19例口腔白斑﹑12例正常黏膜中RIP和NF-κB表达情况。结论:RIP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分别为50%(6/12),76.5%(13/17),84.2%(16/19),94.9%(37/39)(P〈0.05);NF-κB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也依次递增,分别为75%(9/12),82.4%(14/17),84.2%(16/19),92.3%(36/39)(P〈0.05)。结论:RIP,NF-κB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p73在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73在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了解p73在口腔鳞癌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白斑病理标本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病理标本31例,另取正常口腔黏膜1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观察p73的表达。应用SPSS11.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病变组织中p73的表达率分别为65%和90.3%,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20%),且随组织恶性程度增高呈明显上升趋势,正常黏膜上皮组、白斑组与鳞状细胞癌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73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癌变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口腔白斑癌变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口腔鳞状细胞癌及白斑人乳头瘤病毒16型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和白斑(LK)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感染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OSCC和5例LK患者的组织切片,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提取组织DNA,通过巢式PCR检测HPV-16感染情况。结果:HPV-16与TNM分级之间未见相关性,60岁以下女性患者的HPV-16感染率高于60岁以上女性患者(P=0.024),而男性患者未见HPV-16感染和年龄存在相关性(P=0.649)。结论:60岁以下女性OSCC及LK患者中出现较高的HPV-16感染率,提示这可能是新的致癌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5.
王永华  柳志文 《口腔医学》2009,29(8):419-422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白斑(OLK)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OLP、OLK癌变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OLP患者(单纯扁平苔藓19例,伴异常增生14例)、35例OLK患者(单纯增生14例、伴异常增生21例)、31例OSCC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口腔黏膜组织(NOM)中COX-2、VEGF的分布和表达。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X-2、VEGF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无表达或低表达;在单纯扁平苔藓组均为26.32%过表达;在扁平苔藓异常增生组分别为71.43%、64.29%过表达;在白斑单纯增生组过表达情况均为21.42%;在白斑异常增生组分别为80.95%、71.43%过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分别为93.55%、90.32%过表达;COX-2、VEGF在扁平苔藓异常增生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扁平苔藓组(P<0.05),低于OSCC组(P<0.05),与白斑异常增生组无明显差异(P>0.05)。COX-2的表达与VEGF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595,P<0.01)。结论COX-2、VEGF在NOM、OLP及OLK伴异常增生、OSCC的表达逐渐增高,表明COX-2及VEGF与OLP、OLK的异常增生及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ype-Ⅱreceptor,TβRⅡ)及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ype-Ⅲreceptor,TβRⅢ)在口腔黏膜白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临床收集的25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21例不伴上皮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组织、24例伴有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组织中TβRⅡ和TβRⅢ的表达。结果 TβRⅡ弥漫性强阳性细胞数正常组织中为40.0%,白斑不伴异常增生组织中下降到32.3%,白斑伴有异常增生组织中下降到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TβRⅢ弥漫性强阳性细胞数正常组织中为28.0%,白斑不伴异常增生组织中下降到19.1%,白斑伴有异常增生组织中下降到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TβRⅡ和TβRⅢ的表达下调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是一种频发现象,且可以发生在癌变的早期阶段即口腔白斑组织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erbB-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并评估其在OSCC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OSCC的石蜡包埋组织蜡块60例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蜡块3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C—erbB-2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结果C—erbB-2蛋白在OSCC、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7%、3.3%;扩增阳性率分别为28.3%、0;OSCC中C—erbB-2蛋白表达、基因扩增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SCC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基因扩增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相关(χ^2=10.808、17.100、4.627,χ^2=8.840、20.044、5.102,均P〈0.05)。结论C—erbB-2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以将其作为判断OSCC的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与口腔鳞癌(OSCC)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并研究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OSCC中TP的表达水平,利用CD34标记的血管进行MVD计数,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χ2检验分析TP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MVD间的关系,应用寿命表法完成对病例随访资料的生存状况评价。结果:TP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TP的表达与肿瘤的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TP表达阳性组的MVD高于TP表达阴性组(P〈0.05);TP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TP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TP阳性组,术后复发组的TP表达阳性率(90.9%)显著高于术后无复发者(50.0%)(P〈0.05)。结论:TP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血管新生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其一项不良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Id-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OSCC中Id-1,CD34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Id-1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65例OSCC中有49例Id-1呈(75.38﹪)阳性表达,其与OSC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Id-1的表达与MVD值显著相关(P〈0.01)。结论:Id-1的高表达可能在OSCC分化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