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涎腺疾病     
多西紫杉醇对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增殖的影响;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8例临床分析;大涎腺上皮性肿瘤212例临术分析;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细胞纤连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mRNA的表达;紫杉醇及β-榄香烯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  相似文献   

2.
涎腺疾病     
20051965 紫杉醇及β榄香烯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细胞毒作用的研究;20051966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与P53基因的修复;20051967 腮腺癌术后放疗的评价;20051968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53、PCNA评分和Bcl-2表达与病理分型和复发的关系;20051969 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症的供体制备;20051970KAT性腮腺炎8例报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紫杉醇及β-榄香烯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的细胞毒作用。方法应用药物敏感性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FC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初步探讨紫杉醇与β-榄香烯(浓度比1:1)联合应用诱导SACC-83细胞凋亡及其与G期阻滞关系。结果①应用MTT比色法,紫杉醇与β-榄香烯联合(浓度比1:1)作用SACC-83细胞24小时后,其抑制率呈现出明显协同效应,并具有浓度依赖性。②流式细胞仪分析,25ug/ml紫杉醇与25ug/m β-榄香烯协同作用SACC-83细胞24小时后诱导SACC-83细胞发生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③电镜观察,协同用药对SACC-83细胞作用24小时后,染色质沿皱缩的核膜下凝聚,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结论紫杉醇与β-榄香烯(浓度比1:1)对SACC-83细胞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并诱导其产生凋亡,G1期阻滞能诱导SACC-8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杉醇及β-榄香烯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的细胞毒作用。方法:应用药物敏感性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探讨紫杉醇与β-榄香烯(浓度比1:1)联合应用诱导SACC—LM细胞凋亡及其与G,期阻滞关系。结果:1)应用MTT比色法,紫杉醇与β-榄香烯联合(浓度比1:1)作用SACC—LM细胞24h后,其抑制率呈现出明显协同效应。2)流式细胞仪分析,25μg/mL紫杉醇与25μg/mL β-榄香烯协同用药作用SACC—LM细胞24h后诱导SACC—LM细胞发生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3)电镜观察,协同用药对SACC—LM细胞作用24h后,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结论:紫杉醇与β-榄香烯(浓度比1:1)对SACC—LM细胞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并诱导其产生凋亡,G1期阻滞能诱导SACC—LM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涎腺最常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嗜神经侵袭和肺转移特性,手术、放射及化学药物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外在其基因及分子水平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以期探讨其侵袭转移机制,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本文就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比了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salivary adenoid carcinoma lung metastasis,SACC-LM)与低转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中蛋白激酶CK2-β的活性,探讨蛋白激酶CK2-β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肺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涎腺疾病     
涎腺肿瘤中hTERTmRNA表达的研究;PCNA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Genistein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力学刺激对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中E-cad/cat复合体的影响;DNA po1β启动子和CMV启动子调控的p5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表达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发生于涎腺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重要特质是嗜神经侵袭,这一特质是其在临床手术中很难被彻底切除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肿瘤细胞的残留易导致肿瘤术后复发,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因此,深入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这一特性的分子机制对克服这一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腺样囊性癌多发生于涎腺,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主要是采用以手术为主,辅以术后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但是该治疗方案对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控制效果尚不理想.本文主要从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基因分子治疗等方面介绍涎腺腺样囊性癌治疗的新进展,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细胞外基质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方法 通过肿瘤手术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细胞系体外粘附实验及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并采用整合素受体抑制剂精氨酸-天冬氨酸进行体外及荷瘤动物体内实验,观察其预防及治疗肺转移的效果。结果 肿瘤团索周围的基膜样物质呈多层、溶解或断裂现象。出现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患者的肿瘤标本组织蛋白酶D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率(75%)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43.8%)。肺高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对人工重组基膜的侵袭细胞数明显高于其相应的非高转移细胞系。精氨酸-天冬氨酸在体外能抑制肺高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对人工重组基膜的侵袭,在体内能显著延长涎腺腺样囊性癌实验性肺转移动物的生存期。结论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与细胞外基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080710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趋化因子4、整合素β1表达的意义/黄静…∥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21(2).-122~125  相似文献   

12.
c-ki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是涎腺最常见的恶性度相对较高的肿瘤之一,具有鲜明的组织学特点:肿瘤嗜神经和早期肺转移。下面就酪氨酸激酶家族Ⅲ类成员之一的c-kit基因与SACC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腺样囊性癌是涎腺癌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且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不仅手术后易局部复发,而且容易发生血行转移、沿神经纤维转移。目前对涎腺腺样囊性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仍是手术和放射治疗。我院自2002年10月~2008年12月,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合作,术后放射性粒子125Ⅰ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1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涎腺疾病     
水通道蛋白-1,5在干燥综合征小鼠下颌下腺中的表达;:17β-雌二醇对涎腺黏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Mc3黏附、侵袭和移动力的影响;治疗角结膜干燥症自体颌下腺移植的血管处理;雌二醇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作用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对SD大鼠原代颌下腺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Dermo-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Dermo-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ermo-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20例正常涎腺组织作对照。结果 Dermo-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P〈0.05)。Dermo-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分型、嗜神经侵袭、术后复发及远位转移有关(P〈0.05)。结论 Dermo-1蛋白表达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分化调节、嗜神经侵袭及远位转移有关系,检测Dermo-1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明国  陈关福 《口腔医学》2007,27(6):320-322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生长缓慢但恶性度高的涎腺上皮性肿瘤,好发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腭腺等小涎腺,其具有局部侵袭性强、血行性转移率高、长期预后较差等典型生物学特征,是近年来口腔颌面部肿瘤研究的热点,该文对国内外涎腺腺样囊性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涎腺疾病     
热化疗对颌面部鳞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表达失衡与涎腺恶性肿瘤浸润生长的关系,细胞外基质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顺铂诱导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不同转移力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系及其高转移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MP-1在ACC-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ACC-2细胞。结论: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头颈部较少见的恶性肿瘤,但却是涎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局部侵袭性生长,早期易沿神经扩散,且容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转移的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鉴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独特生物学特性,本文对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学、诊断检查及治疗和预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涎腺腺样囊性癌p16基因失活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p16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失活机制。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及口腔医院口腔 颌面外科涎腺腺样囊性癌新鲜标本53例,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及甲基化特 异性PCR(MSP)技术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突变及甲基化。结果 53个病例中16例 (30·2%)纯合性缺失,4例(7·5%)突变,26例(49·1%)高甲基化。结论 p16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主要失活 机制是启动子高甲基化和纯合性缺失,而基因突变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