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不同移植血管材料的远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5 a以上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以及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共移植血管231支,其中移植左乳内动脉71支,右乳内动脉11支,桡动脉15支,胃网膜右动脉9支,大隐静脉125支;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移植血管通畅157支(通畅率67.97%),狭窄19支(狭窄率8.23%),闭塞55支(闭塞率23.81%);左乳内动脉通畅率83.10%,右乳内动脉通畅率63.64%,桡动脉通畅率73.33%,胃网膜右动脉通畅率66.67%,大隐静脉通畅率59.20%.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移植左乳内动脉有良好远期通畅率,明显高于大隐静脉.  相似文献   

2.
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71例(男56例,女15例)冠心病患者,年龄32~71岁,平均52.5岁。心绞痛Ⅲ~Ⅳ级者69例。多支出血管病变占92%,左心室射血分数〈50%者21例(20%)。全部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施术,共移植血管206支,平均2.9支/例。其中左乳内动脉移植血和75支,游离右乳内动脉移植血管43支,大隐静脉移植血管88支。旁路移植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综合策略对冠心病再血管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脱泵搭桥450例(转为体外循环下搭桥17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搭桥417例,常温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不停跳搭桥33例.共移植血管2 579支(平均2.9支/例),其中左乳内动脉893支,游离右乳内动脉118支,左桡动脉232支,右桡动脉82支,大隐静脉1 254支;全动脉化130例.863例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死亡37例.结论: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能够完成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otal arterial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TACR)的手术方法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46例行TACR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左乳内动脉、游离右乳内动脉、左/右桡动脉为桥血管,其中左乳内动脉+左桡动脉14例,左乳内动脉+左桡动脉+右桡动脉14例,左乳内动脉+游离右乳内动脉6例,左乳内动脉+游离右乳内动脉+左桡动脉12例;共移植116支血管桥,其中序贯桥58支,单支桥52支,"Y"型桥6支;体外循环7例,非体外循环33例,体外循环并行辅助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6例;均采用心包开窗-胸腔引流术;观察手术近期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脑卒中等发生,随访2~25个月,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42例、明显改善4例;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和移植血管供应区域心肌灌注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胸骨切口愈合良好,无筋膜室综合征或手臂缺血发生,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心包填塞发生。结论采用TACR治疗冠心病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体外循环并行辅助心脏不停跳、心包开窗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左乳内动脉旁路移植以疗效可靠、远期通畅率高而成为冠心病外科治疗的首选和标准技术.但左乳内动脉是否合适行序贯吻合及序贯血管的血流量是否能满足人体需要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探讨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左乳内动脉原位与游离状态的血流量之间的差别.方法:选择2008-03/2009-03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56例,术中先游离出左乳内动脉近端一小段无蒂光滑区,待循环稳定后,利用即时血流检测仪先进行左乳内动脉原位血流测定,再将左乳内动脉所有侧支完全离断,在远端离断之前,进行左乳内动脉原位游离状态的流量测定.结果与结论:56例冠心病患者左乳内动脉主干原位血流明显好于游离状态的主干原位血流[(32.0±5.0),(10.0±1.2)min,P<0.01],表明左乳内动脉主干血流与其分支数目有关;左乳内动脉具有一定的流量储备,可为冠脉搭桥序贯吻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在阻塞的冠状动脉远端和升主动脉之间作血管移植,以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等是CABG所采用的血管桥材料。血管桥的选择和处理是关系CABG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血管桥采取积极的抗痉挛策略是提高CABG远期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我院1997年10月-2005年12月行CABG128例,共移植血管桥367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低高龄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在我院行CABG的41例年龄大于70岁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On—pump手术32例,Off-pump手术9例。On—pump手术采用顺逆灌冷氧合血心肌保护法。40例术中使用左侧乳内动脉与大隐静脉做旁路移植材料,行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大隐静脉与其余病变冠状动脉吻合。围手术期应用预防性治疗方案。结果1例病人术后2周突发腹膜后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余均治愈出院,术后心绞痛缓解。术后哮喘发作2例,房颤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脑栓塞致左侧肢体偏瘫1例。结论综合性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高龄冠CABG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缺血症状,但静脉桥CABG后10年通畅率约为50%,不利于患者的长期预后。CABG桥血管常选用原位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及桡动脉等,但左乳内动脉长度有限,桡动脉不易获取、易痉挛等,大隐静脉是目前最主要的血管移植物材料之一。大隐静脉的获取技术是影响静脉桥中远期通畅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应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带蒂大隐静脉,即保留大隐静脉周围部分组织及血管外膜、保持静脉结构的完整性,然后作为桥血管应用于CABG,可取得与左乳内动脉桥相似的中远期通畅率。本文就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及在CABG中的应用情况、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目前几种常用旁路材料的临床应用。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3月连续 5 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旁路材料包括左乳内动脉 (5 6根 )、游离右乳内动脉 (2 1根 )、桡动脉 (3 2根 )和大隐静脉(4 3根 )。回顾分析不同旁路材料的手术结果。结果 :桡动脉移植后旁路血管“线样征”1例 ;无胸骨、前臂并发症 ;下肢切口感染 2例 ,均为糖尿病、大体重患者 ,治疗后痊愈 ;死亡 3例 ,与旁路材料无关 (非体外循环手术因循环状态不稳死亡 1例 ,鱼精蛋白过敏 1例 ,顽固性心律失常 1例 )。结论 :注意旁路材料的取制技巧 ,针对不同病变冠脉血管选取应用不同旁路血管 ,以及术后及时监护处理是保证良好手术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我院自 1995年 9月~ 2 0 0 0年 1月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0例 ,现就术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0例 ,均为男性。年龄 3 9~ 69岁 ,平均 5 8岁 ,其中有心肌梗死史、合并高血压 5例。均有心绞痛史 ,按CCSS分级 ,心绞痛Ⅱ级 1例 ,Ⅲ级 5例 ,Ⅳ级 4例。 2支血管病变 4例 ,3支血管病变 6例。本组无死亡。2 方 法在中低温 ( 2 6~ 2 8℃ )体外循环下 ,取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均为连续缝合法。 3支血管桥 5例 ,4支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检查冠脉搭桥术后桥管的显像方法及血流状态。方法采用经胸超声冠脉血流显像与高频血管显像相结合对左乳内动脉原位转流至左前降支、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及大隐静脉-左回旋支桥管进行检查。结果左乳内动脉桥管、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及大隐静脉-左回旋支桥管显示率分别为100%、93.75%和20%。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桥管的血流均为舒张期为主的双期血流;左乳内动脉桥管的舒张期血流速度及流速时间积分大于大隐静脉桥管(P〈0.05)。结论经胸超声是术后桥管检查的较好方法,可用于无创的评估术后桥管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评价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No—touch)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5例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68--76岁,平均70.2岁。5例均采用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OPCABG)。2例行双侧乳内动脉原位移植,3例以左乳内动脉为唯一的供血来源,大隐静脉近端与左乳内动脉端侧吻合。所有患者未在升主动脉上进行任何操作。结果5例患者共移植血管13支,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无院内死亡。手术后所有忠者心绞痛均消失,心功能改善I~II级。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采用OPCABG结合升主动脉不接触(No—touch)技术,可使病变冠脉完全再血管化,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评价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No-touch)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5例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68~76岁,平均70.2岁。5例均采用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OPCABG)。2例行双侧乳内动脉原位移植,3例以左乳内动脉为唯一的供血来源,大隐静脉近端与左乳内动脉端侧吻合。所有患者未在升主动脉上进行任何操作。结果 5例患者共移植血管13支,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无院内死亡。手术后所有患者心绞痛均消失,心功能改善Ⅰ~Ⅱ级。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采用OPCABG结合升主动脉不接触(No-touch)技术,可使病变冠脉完全再血管化,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目前几种常用旁路材料的临床应用。方法:2000年1月-2002年3月连续5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材料包括左乳内动脉(56根)、游离右乳内动脉(21根)、桡动脉(32根)和大隐静脉(43根)。回顾分析不同旁路材料的手术结果。结果:桡动脉移植后旁路血管“线样征“1例;无胸骨、前臂并发症;下肢切口感染2例,均为糖尿病、大体重患者,治疗后痊愈;死亡3例,与旁路材料无关(非体外循环手术因循环状态下不稳死亡1例,鱼精蛋白过敏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1例)。结论:注意旁路材料的取制技巧,针对不同病变冠脉血管选取应用不同旁路血管,以及术后及时监护处理是保证良好手术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4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2001年5月~2004年6月,我院对42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主干病变4例,单支病变3例,双支病变10例,三支以上病变25例。全部胸骨正中切口,23例在体外循环下进行,19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乳内动脉搭桥40根,大隐静脉搭桥81根,人均搭桥2.9支。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术后心绞痛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2~48个月效果良好。结论: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选择病人,妥善围手术期处理,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不断提高外科操作技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在阻塞的冠状动脉远端和升主动脉之间作血管移植,以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等是CABG所采用的血管桥材料.血管桥的选择和处理是关系CABG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1],对血管桥采取积极的抗痉挛策略是提高CABG远期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2].我院1997年10月-2005年12月行CABG 128例,共移植血管桥367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再次发作心肌缺血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发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为156例(28.6%),较非糖尿病患者搭桥术后心绞痛复发时间短(P<0.05).266例患者药物治疗(48.8%).247例接受再次介入治疗(45.3%),32例行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1个月内复发症状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乳内动脉闭塞37.5%,1~12个月大隐静脉桥狭窄16.3%,闭塞15.2%,左乳内动脉狭窄15.3%.>1年后症状复发桥血管闭塞以静脉桥为主.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搭桥血管的类型影响再次冠状动脉治疗的必要性和倾向性.  相似文献   

18.
黄红莲  金玉爱 《现代护理》2002,8(6):445-445
大隐静脉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采用的血管之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阻塞的冠状动脉远端和升主动脉之间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以改善心肌缺血状态。我院自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10月用大隐静脉作移植血管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2 4列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5 2~ 77岁 ,平均 6 2岁 ,均有心绞痛病史。其中心肌梗塞史 2例、合并高血压病19例、糖尿病 3例 ,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 :2支病变者 2 0例 ,3支病变者 4例 ,其中左主干病变者 2例。用双侧大隐静脉 3例 ,用单侧大隐…  相似文献   

19.
同顾性分析25例2005-01/2007-01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用乳内动脉和桡动脉进行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取左乳内动脉25例:左侧桡动脉15例,右侧桡动脉6例,双侧桡动脉4例;人均重建旁路3.14(2~4)支.出院后1,3,6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半年1次,术后随访11~35个月,血管通畅率良好,取桡动脉侧无前臂运动障碍及缺血并发症.结果说明自体桡动脉是冠状动脉搭桥理想的第2种动脉移植物,重建血管后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术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采用左乳内动脉和(或)大隐静脉作移植血管。结果 死亡3例(4.3%),术后随访1个月-10年,心胶痛消失率为94.3%。心功能改善至I级61例,Ⅱ级6例。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对解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