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吸痰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从吸痰管的选择、插管深度、吸痰负压、吸痰方法的选择、氧供和膨肺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有关吸痰方法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
两种吸痰管及吸痰程序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择4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双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B组用单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  相似文献   

3.
两种吸痰管及吸痰程序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双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B组用单侧孔吸痰管分别采用常规吸痰法和试验吸痰法吸痰。结果显示:常规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试验吸痰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吸痰管对吸痰效果的影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4.
不同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病人吸痰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雅丽 《家庭护士》2009,7(10):862-863
[目的]对比观察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病人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及痰液喷出情况等.[结果]吸痰后B组SpO2恢复时间较快;B组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及痰液喷出情况少于A组(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为适宜于机械通气病人的吸痰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吸痰时机、时间,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的负压,吸痰方式,吸痰方法及密闭式吸痰等方面对气管内吸痰术的研究共识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吸痰护理操作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吸痰流程吸痰效果。[方法]将80例需吸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改良吸痰流程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流程吸痰.观察两组吸痰所用时间、吸痰管污染情况及吸痰效果。[结果]实验组吸痰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吸痰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吸痰流程是缩短操作时间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流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开放式吸痰和闭合式吸痰两组,每组各40人。监测吸痰前后患者颅内压、心率、痰鸣音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开放式吸痰组颅内压升高幅度大于闭合式吸痰组(P0.05),开放式吸痰组比闭合式吸痰组更易发生低氧血症(P0.05),而患者的痰鸣音及心率影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的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吸痰在临床上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技术,也是最基本的护理技术.对于不同病情吸痰的方法、指征、吸痰管的选择以及能否配合等,均可影响吸痰的效果.本文对比进行综述,以期能为护理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痰枕干预中风患者对抗吸痰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中风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体位,试验组应用吸痰枕吸痰,观察比较两组吸痰效果。结果:试验组吸痰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2.22%(3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插入呼吸道成功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道黏膜出血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痰枕干预对抗吸痰的中风患者,可实现安全的深部吸痰,减少气管损伤及切开率。  相似文献   

10.
从吸痰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吸痰负压、吸痰深度、湿化方法等方面对人工气道病人的吸痰护理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相关理论及进展,阐明了正确吸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吸痰是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从人工气道吸痰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吸引负压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吸痰是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从人工气道吸痰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吸引负压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小儿吸痰方法。[方法]将268例需要吸痰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33例,采用常规吸痰方法,试验组135例,采用新方法吸痰,均留取吸取物测试pH值,比较两种吸痰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吸痰有效164例次,无效136例次,试验组有效252例次,无效62例次。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吸痰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晓敏  徐碧英 《全科护理》2009,7(33):3021-3022
[目的]观察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婴儿吸痰中的效果。[方法]将360例需要吸痰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78例采用常规吸痰法,试验组182例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吸痰,对比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鼻黏膜损伤例数、阻塞堵管例数。[结果]对照组吸痰后有效311次,无效78次,试验组有效384次,无效17次;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2,P〈0.05)。[结论]婴儿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吸痰效果优于常规吸痰方法,可缩短婴儿肺炎的病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对照组经口、鼻吸痰。结果实验组患者吸痰后的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肺部听诊痰鸣音减少或消失,血气分析值明显改善。结论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效果优于经口、鼻吸痰。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护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玉琼  王红红 《护理研究》2006,20(33):3009-3010
综述了气道湿化、吸痰方法、胸部物理疗法、预防并发症、气管套管的管理以及营养、瘘口、脱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护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玉琼  王红红 《护理研究》2006,20(11):3009-3010
练述了气道湿化、吸痰方法、胸部物理疗法、预防并发症、气管套管的管理以及营养、瘘口、脱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两种吸痰负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气道压和心率(HR)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吸痰负压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ARDS病人42例,每例病人均使用小负压(10~20kpa)和大负压(20~30kpa)吸痰,吸痰负压顺序随机选择.观察病人在不同吸痰负压下,吸痰前、吸痰后即刻、吸痰后15s、30s、1min的SPO2、平均气道压和HR的变化,记录SPO2下降的最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恢复至基线的时间.结果 两种负压吸痰前后病人SPO2、平均气道压和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负压吸痰后SPO2下降的最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负压吸痰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 两种负压吸痰均能引起ARDS病人SPO2相对下降,HR相对升高.建议ARDS病人采用小负压吸痰,以缩短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病人吸痰吸引负压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丰亦 《护理研究》2006,20(5):387-388
介绍了国内外机械通气病人吸痰时吸引负压的选择。提示护士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肺不张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密闭式吸痰(CS)组(n=13)和开放式吸痰(OS)组(n=11)。观察两组吸痰前1min及吸痰后3min、20min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OS组吸痰后3min、20min与吸痰前1min比较,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组吸痰前后上述参数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S组同时段比较,OS组吸痰后PaO2、Sa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不张病人选择CS方式吸痰能较好地维持机体氧合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