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肝声触诊弹性成像(STE)图像标准化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超声科成立品管圈小组,于2021年7月至12月开展以“提高肝STE图像达标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随机抽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本科室行肝STE检查的100例患者共500张STE图像进行解读,通过标准化指标对图像进行评分,并计算图像达标率。绘制鱼骨图、柏拉图分析造成图像不达标的原因,然后拟定对策、确定标准化等对图像质量进行持续改进。随机抽取品管圈实施后(2021年8月至12月)完成肝STE检查的100例患者共500张图像进行评分,计算图像达标率、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采用χ2检验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肝STE图像达标率的差异。最后确认效果及标准化持续实施。 结果实施品管圈后,肝STE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图像达标率由实施前的64.6%(323/500)提高到实施后的87.4%(437/500),目标达标率为110.7%,进步率为35.3%,实施前后图像达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5,P<0.001)。 结论品管圈活动通过团队协作促进肝STE检查标准化,有效提高了图像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腔心切面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11~13+6周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行孕期检查的9756例孕妇,分别于孕 11~13+6周及孕16~24周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采用四腔心切面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筛查心脏畸形,采用标准化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孕16~24周胎儿心脏畸形,并对分娩后所有新生儿及引产胎儿进行随访。 结果9756例胎儿孕11~13+6周超声筛查发现心脏畸形38例(51.4%,38/74),其中非严重心脏畸形5例(14.2%,5/35),严重心脏畸形33例(84.6%,33/39)。出生或引产后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74例,其中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39例,非严重心脏畸形35例。 结论运用四腔心切面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筛查出大部分严重胎儿心脏畸形,可为临床咨询、预后提供及时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孕11~13+6周胎儿结构畸形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孕11~13+6周胎儿超声规范化筛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4853例孕妇的孕早期(11~13+6周)胎儿行颈项透明层(NT)厚度测量,同时行胎儿主要结构超声筛查,显示胎儿正中矢状切面、颈项矢状切面、颅脑横切面、心脏四腔心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腹部横切面、膀胱切面、上肢切面、下肢切面,并保存图像。对超声检查后继续妊娠的孕妇均行中孕期Ⅲ级和晚孕期Ⅱ级超声检查,所检病例均追踪随访至出生后6周,引产胎儿均行病理检查,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孕11~13+6周超声筛查的4853例孕妇中单胎4500例,双胎353例,共5206例胎儿,发现胎儿结构异常85例,检出率为(1.6%,85/5206),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异常28例,前腹壁异常9例,心脏异常6例,泌尿系畸形3例,骨骼系统畸形2例,多房性水囊瘤及水肿胎35例,双胎之一结构异常2例。85例结构异常胎儿中6例在孕14周后复查无异常,正常出生;79例结构异常胎儿超声诊断后孕妇均选择引产;其中孕14周前选择引产73例,孕14周后超声复查及染色体检查证实胎儿畸形后孕妇选择引产6例;仅9例孕妇选择绒毛膜穿刺或羊水穿刺,胎儿核型分析3例正常,3例为18-三体综合征,3例为45X综合征。产后检查证实胎儿结构异常110例,与产后检查结果对照,早孕期超声漏诊胎儿结构异常25例(22.7%,25/110),中晚孕期补充检出胎儿结构异常22例,产前超声共诊断胎儿结构异常107例,仅漏诊3例,出生后检查新生儿室间隔缺损2例、小耳畸形1例。 结论孕11~13+6周超声结构筛查可使胎儿畸形筛查时间提前,为致死性胎儿畸形的孕妇提供较早终止妊娠的机会,有效减少结构异常胎儿出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髋关节超声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抽查2017年7至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行髋关节超声检查婴儿150例300髋,进行图像质控评分,以图像评分≥90分为甲类图像标准,针对甲类图像率不达标的情况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髋关节图像质量进行改进,对2018年1月至6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行髋关节超声检查婴儿250例500髋进行图像评分,对PDCA循环前、后的甲类图像占比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PDCA循环实施前髋关节甲类图像占比82%(246/300),实施后髋关节甲类图像占比96%(480/500),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79,P<0.01),检查者对标准切面的掌握情况明显提高;PDCA循环前、后图像的扣分项目构成比变化反映了检查者规范存图意识的增强。 结论PDCA循环法的运用有效提高了髋关节超声图像质量,值得在质控过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超声检查联合四维彩超筛查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产检的17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孕11~13+6周时进行NT超声检查,之后继续妊娠至22~28周,开展四维彩超检查。以引产或分娩结果为“金标准”,分析NT超声检查与四维彩超筛查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准确率。结果 170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分娩结果确诊胎儿畸形7例,NT超声检测出胎儿畸形5例,诊断准确率为71.43%(5/7);四维彩超检测出胎儿畸形7例,诊断准确率为100%(7/7)。结论 NT超声检查在孕早期胎儿畸形筛查中的效果较好,四维彩超能提升孕中期胎儿畸形检出率,二者联合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颈项透明层(NT)测量是妊娠11~13+6周胎儿超声检查的常规项目,NT异常增厚是胎儿遗传学异常、结构异常及其他病理状况的重要超声标记物之一。既往针对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检查主要为细胞水平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及分子水平的拷贝数变异检测。近年来,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将NT增厚的遗传学病因研究深入到基因层面,给NT增厚胎儿的产前诊断带来了新的选择。本文就胎儿NT增厚的产前诊断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出生缺陷的产前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11~13+6周正常胎儿颈项透明层(NT)与胎儿生物学生长参数的相互关系,从而量化NT的Z评分(Z-score)参考范围。 方法应用超声检测1 000例孕龄为11~13+6周胎儿的顶臀径(CRL)和孕周(GA),应用SonoNT半自动测量软件测量NT,以CRL、GA为自变量,NT作为因变量建立最佳模型,再分析标准差(SD)与自变量CRL、GA的关系,运用公式计算Z-score的参考范围。 结果直线回归方程能够很好地反映胎儿生物学生长参数CRL、GA与胎儿NT之间的相关性,NT的SD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也呈线性关系,运用绝对残差的加权回归消除SD的异方差性,建立直线回归模型,并据此计算出不同CRL、GA范围时胎儿NT的Z-score参考值。 结论通过胎儿CRL、GA计算NT的Z-score正常参考范围,可为胎儿NT测量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早孕期(孕8~13+6周)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S)的超声表现及自然病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诊断并经引产后或产后病理证实的早孕期TRAPS 75例,总结其早孕期超声特点及妊娠结局。 结果75例TRAPS中70例为双胎妊娠,5例为三胎妊娠。早孕期TRAPS超声声像图特点为:4例孕8~10周误诊为单胎妊娠,孕12~13+6周随访检查时诊断为双胎之一无心畸形。5例孕9~10+3周外院超声提示双胎之一“停育”,随访观察双胎之一“停育”的胎儿体积增大,与泵血儿(与孕龄相符)相比小0+4~2+1周,增大的胎儿可见胎动或肢体活动。无心畸胎儿58例无心脏结构及心管搏动,胎儿结构少伴多种严重畸形,17例有心脏遗迹和心管搏动,胎儿结构发育相对较好。17例无心胎儿淋巴水囊肿,3例颈项透明层增厚,55例未见明显水肿。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39例无心畸胎通过单一脐动脉反向灌注朝向无心畸胎儿体内。14例无心畸胎后期(妊娠12+3~16周)复查出现血流自然阻断,表现为无心畸胎与胎盘间细线样结构。泵血儿67例解剖结构正常,5例合并心脏畸形,1例唇裂,2例水肿,17例心功能不全(1例后期好转)。结局及预后为:75例TRAPS中,正常分娩15例泵血儿,其中12例泵血儿存活,3例新生儿死亡;19例因孕12+5~19周宫内双死胎、16例因心功能不全、1例因孕17周胎膜早破、8例因合并泵血儿畸形最终均引产,另16例家属选择引产。 结论早孕期TRAPS有其特征性的超声表现,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的特殊血流表现及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正常妊娠11~13+6周胎儿侧脑室脉络丛相关参数及其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行早孕期胎儿结构筛查的正常胎儿277例(妊娠11~13+6周),测量胎儿双侧侧脑室脉络丛长径、面积及大脑镰长度(CF-L),侧脑室脉络丛长径、面积,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左、右侧有无差异;侧脑室脉络丛平均长径(CP-L)、侧脑室脉络丛总面积(CP-A)、CP-L/CF-L与头臀长(CRL)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CRL作为自变量,CP-L、CP-A、CP-L/CF-L作为因变量,应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CRL与相关参数测量值的线性回归方程;同时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行早孕期胎儿结构筛查发现的侧脑室脉络丛异常的11例胎儿(妊娠11~13+6周)的侧脑室脉络丛参数。 结果正常妊娠11~13+6周胎儿左侧与右侧侧脑室脉络丛长径、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P-L与CRL呈线性正相关(r=0.681,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CP-L=0.134×CRL+0.577;CP-A与CRL呈线性正相关(r=0.736,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CP-A=0.251×CRL-0.267;CP-L/CF-L与CRL呈线性负相关(r=-0.514,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CP-L/CF-L=-0.047×CRL+1.011。早孕期侧脑室脉络丛异常者共11例,其中3例为双侧侧脑室脉络丛融合,1例为无侧脑室脉络丛,1例为侧脑室脉络丛不对称,另6例为侧脑室脉络丛小。 结论妊娠11~13+6周时,CP-L、CP-A、CP-L/CF-L与CRL呈线性相关,为侧脑室脉络丛检查提供一个可参考范围,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11+0~13+6周胎儿心轴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评价早孕期测定胎儿心轴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行早孕期超声检查的孕妇1639例,均为单胎妊娠,于早孕期超声检查时显示标准四腔心切面,于收缩期(房室瓣完全关闭时)测量心轴角度。 结果1631例正常胎儿心轴测量值范围为10.26°~74.02°,平均为(43.79±10.10)°。按照不同孕周将1631例胎儿分为11+0~11+6周、12+0~12+6周、13+0~13+6周3组,其胎儿心轴角度分别为(43.40±10.82)°、(43.91±9.88)°、(43.65±9.96)°,3组胎儿心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0375,P>0.05)。本研究采用普通人群中胎儿心轴角度的95%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参考值范围,得出1631例早孕期胎儿心轴角度正常参考值范围为23.99~63.58°。1639例胎儿中,8例于早孕期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6例心轴角度测量值异常(4例心轴向左侧偏移,1例心轴向右侧偏移,1例心轴无法测量)。 结论早孕期胎儿心轴角度测量及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对于早孕期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早孕期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医疗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8个亚专业组组长组成品管圈小组,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10名住院医师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订相应措施及实施方案,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20年11月)、实施中(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及实施后(2021年3月)住院医师的工作终质量的差异,各个月份之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moi检验。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医师的工作终质量有显著提高,各月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5.047,P<0.001)。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工作终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64.38±2.54)分 vs(44.21±1.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0.01);品管圈活动实施中各月(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的工作终质量持续上升[(52.20±1.71)分 vs(57.22±2.31)分 vs(62.35±2.2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1);品管圈活动实施结束月(2021年2月)与实施后(2021年3月)的工作终质量[(62.35±2.24)分 vs(64.38±2.5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住院医师工作终质量,改善医疗质量,提升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面部五切面法在早孕期胎儿颅面部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行早孕期超声检查的孕妇9183例,所有孕妇均于孕11~13+6周行超声检查,应用颅面部五切面法观察胎儿颅面部形态、结构等,并对分娩后新生儿及引产后胎儿进行随访。 结果9183例孕妇均可获得满意的颅面部五切面,最终诊断颅面部异常52例,孕11~13+6周检出42例(80.7%,42/52),其中无叶全前脑15例(喙鼻9例,独眼4例),唇腭裂畸形5例,露脑畸形12例,无脑儿4例,脑膜脑膨出3例,开放性脊柱裂3例,42例均经引产后尸解或临床随访证实胎儿颅面部异常。10例早孕期未检出,于孕中期超声检查检出,包括小眼畸形2例,小耳畸形3例,单纯唇裂畸形3例,面裂畸形1例,鼻翼部分缺损1例。 结论胎儿颅面部五切面法能较全面评价胎儿颅脑及颜面部,是早孕期筛查胎儿颅面部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符合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确定活动主题、计划拟定,收集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进行新生儿胆道闭锁筛查的28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结果或胆道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超声诊断符合率调查和漏误诊原因分析;设定活动目标并拟定对策,于2019年4月至11月实施拟定对策、确认效果并持续实施;对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改善前)与2019年8月至11月(改善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发现,超声报告有对应病理或胆道造影的病例数为35人次,其中超声诊断与病理或胆道造影符合的病例数27人次,超声诊断与手术或胆道造影不符合的病例数8人次,胆道闭锁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7%,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中符合率由品管圈活动改善前的43%升至改善后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0,P<0.05)。 结论品管圈可有效提升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符合率,提升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提高老年科住院患者静脉用药知晓率的效果。 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选题方案,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 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对静脉用药知识宣教的主动性高于实施前,患者静脉用药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实施前(χ2=26.736,P<0.001)。 结论 应用品管圈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静脉用药的知晓率和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丘脑水平横断面超声评估孕11~13^(+6)周胎儿中脑导水管及其与头臀径的关系的价值。方法选取216名孕妇,并根据孕周将其分为3组:A组(n=50)孕11~11^(+6)周,B组(n=103)孕12~12^(+6)周,C组(n=63)孕13~13^(+6)周;并于胎儿丘脑水平横断面超声观察中脑导水管及与头臀径的关系。结果216胎中,204胎(A组45胎、B组99胎、C组60胎)中脑导水管显示良好,产前超声检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均未见明显异常,且各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7,P=0.286);12胎中脑导水管显示不清,其中10胎未见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梗阻性脑积水、开放性脊柱裂合并脑积水各1胎,后均终止妊娠,胎儿尸体解剖检查结果与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一致。214例出生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相关性及回归分析显示胎儿中脑导水管左右径与头臀径呈线性负相关(r=-0.168,P<0.05)。结论于丘脑水平横断面超声观察孕11~13周^(+6)胎儿中脑导水管及与头臀径的关系可为预测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异常提供参考依据;胎儿中脑导水管显示不清提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规范化早孕期超声筛查单胎胎儿巨膀胱的方法及临床价值。 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16 586例,于妊娠11~13+6周行规范化早孕期超声筛查,并测量胎儿膀胱大小,彩色多普勒显示双脐动脉;对超声检出巨膀胱的胎儿均追踪妊娠过程及临床结局。 结果产前超声检出单胎巨膀胱胎儿8例,5例胎儿染色体检查,1例核型为18-三体,4例核型均正常;早孕期超声检查合并的畸形为颈项部透明层增厚、胎儿中肠疝、右上肢腕关节过度屈曲、未见胃泡;超声随访至中孕期检查合并的畸形为先天性心脏病、肾积水、无羊水;3例胎儿早孕期引产终止妊娠,1例孕15周胎儿自然胎死宫内,4例胎儿中孕期引产终止妊娠;引产胎儿病理检查诊断:梅干腹综合征2例,尿道闭锁1例,后尿道瓣膜1例。 结论规范化早孕期超声结构筛查可检出胎儿巨膀胱,早孕期检出的巨膀胱胎儿妊娠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智慧医疗提升医学影像信息化服务流程构建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接受检查的6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医学影像科信息平台和“品管圈”管理,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评估品管圈活动前后医学影像科检查患者的服务模式和各项指标。结果患者应用品管圈前检查服务模式为预约→开单→缴费→检查→取结果→会诊→手术,应用品管圈后检查服务模式为患者诊间预约→网上缴费→检查→云胶片→远程会诊→急诊绿色通道→交流手术;应用品管圈后患者取结果等候时间、登记员整理胶片时间、二次补打胶片率、CT预约检查患者排队次数、卒中绿色通路影像检查时间显著低于应用品管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智慧医疗提升医学影像信息化服务流程构建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简化工作流程,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同时远程医疗诊断可节约患者的就诊时间和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