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索我国护理学博士核心课程的设置及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设计。[方法]邀请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院校资深护理领域专家参与两次主题项目讨论会,根据讨论提纲,共同探讨适合我国现阶段护理发展状况的护理学博士核心课程,以及在校际间对核心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结果]共确立了3门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核心课程:护理哲理和理论构建、高级质性研究和高级循证护理。校际间开展护理学博士核心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由两个教学环节构成:在线教学和翻转课堂,并构建与设计了3门课程线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在线平台以及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结论]构建了我国护理学博士核心课程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高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门护理博士核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华医学基金会中国护理网8所院校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自制问卷描述记录3门护理博士核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2轮实施情况和8所院校护理研究生的参与情况,以及参与学习的研究生对每门护理博士核心课程线上课程、翻转课堂以及混合式教育模式的评价与反馈。结果共有35名研究生(26名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第1轮的课程学习,28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第2轮的课程学习。研究生一致认为3门护理博士核心课程的内容科学、资源丰富,组织形式合理,评价方式综合全面,在线平台易操作,翻转课堂的内容具有整合性,提高了对课程的深入理解,时间和生活安排较为合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非常深入。总体上认为3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理研究生的综合学术能力。此外,研究生对3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也提出了建议。结论护理博士核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2轮教学实践促进了校际护理博士核心课程体系的共建,培养了护理研究生的综合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护理学博士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课程内容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该课程的实施效果。方法由2所护理学院教师组成核心课程团队,通过研讨形成课程内容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并在8所院校实施,采用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学习效果。结果自2015年3月—2018年1月共实施4期课程教学,102名学生参与线上及翻转课堂的课程学习并填写问卷。82.4%(84/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哲学课程非常有必要,88.2%(90/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理论构建课程非常有必要。4期学员对课程学习内容大部分掌握或完全掌握的比例为44.1%~89.2%。结论该课程促进了研究生对护理以及护理哲学与护理实践的理解,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促进我国护理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7月22日,第二期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核心课程——高级质性研究、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和高级循证护理3门核心课程的混合模式教学圆满完成。在完成为期4个月的在线学习后,7月6日—7月22日,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及中山大学的8所护理院校共28名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在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完成了为期3周的翻转课堂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雨课堂在护理学实训课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级专科护理1班58名学生为观察组,使用雨课堂进行课前实训预习,包括视频、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抽取2016级专科护理2班6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实训课常规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成绩、学生满意度、学习能力及教师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实训考核成绩为(88.45±5.28)分,对照组实训考核成绩为(82.33±8.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及学生学习满意度高均都优于对照组(P0.05);教师对基于雨课堂的护理学实训课翻转混合式教学有较高的满意度,认为基于雨课堂的护理学实训课翻转混合式教学可有效提高实训操作能力,实现护理学实训课的翻转混合式教学。[结论]基于雨课堂的护理学实训课翻转混合式教学能够实现较好的教学管理,能够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训成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实现护理学实训课的翻转混合式教学,实现护理学实训课的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设护理博士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构建护理学博士核心课程高级质性研究,以8所院校护理学博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对象,以混合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从学生线上参与情况、课程成绩、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总结与反思4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3期学生课程访问次数分别为2 274次、2 679次、1 776次;参与讨论发文402次、428次、524次。学生课程平均成绩为78分、74分、79分。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给予较高评价,认为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对学生质性研究学习及实践训练有极强的帮助,提高了学生对质性研究的评判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结论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在国内率先启动和实施了护理质性研究课程教学及实践训练,弥补了国内各院校护理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自主性较大、缺乏统一标准的不足。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质性研究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周萍  宋洁 《全科护理》2016,(24):2485-2487
[目的]构建老年护理内容融入本科护理核心课程的框架。[方法]通过电子邮件对9名高等医学院校老年护理专家及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家及任课教师普遍认为,培养护生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不能仅依靠单列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有必要在教学内容、能力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将老年护理相关内容整合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本科护理核心课程教学过程。[结论]该框架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但其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8.
赵宏宇  王名铭 《全科护理》2020,18(3):375-377
[目的]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基础护理实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该模式在高职基础护理实训课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两组学生采用统一考核方法和标准进行期末操作考核,统计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期末考核平均成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过程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的基础护理实训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提高高职护生实训课学习效果,学生认可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为进一步优化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国内26所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招生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课程类型多样,以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为主;26所院校平均设有15.42门课程,院校间学分要求差异较大,平均为21.29分;课程内容主要涵盖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发展前沿和科研写作六大类,但护理专业类课程较少,平均仅为2.38门,有9所院校尚未开设此类课程。结论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尚未形成具有护理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缺乏护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标准。各护理学博士学位点院校需加强护理专业课程建设,确定合理的学分数量与分配。同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明确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以进一步优化护理学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内外部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最佳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应用SWOT方法分析国内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自身优势、劣势及其外部机遇和威胁。[结果]优势: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护理博士就业前景与发展空间巨大;劣势:护理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完善,培养目标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机遇:护理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带来政策支持,有国外完善的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威胁:无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整体师资力量薄弱,招生方式较为单一,培养机制不够健全,目前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不高。[结论]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尚需综合考虑自身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及威胁来制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教学,以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方法采取CMB八校合作方式构建护理博士核心课程之一《高级循证护理》,以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教学内容笔记、主题讨论、阅读材料及小组作业作为教学和考核方式,以复旦大学elearning系统作为网络平台,联合专题研讨为主的翻转课堂,构建全新的护理博士联合培养模式,并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24位博士参与《高级循证护理》混合模式的教学,课程团队构建了完善的教学资源,在14周的线上教学和1周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课程前后,对循证护理的知识掌握急剧增加,态度积极,并达成了对学习循证护理的期望。结论高校联合培养的混合模式教学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应采取措施应对该模式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为加速与规范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8所院校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所院校已开展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各院校护理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研究方向具有较多共同点;学制多为全日制3年,以哲学博士(PhD)为主;各院校对护理博士课程设置仍具有较大自主性,在护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尚缺乏统一标准;博士学历的护理师资占8所院校博士学历教师总数的75%,各院校师资力量结构不均衡.结论 应使博士教育与高级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探索联合培养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设置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与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组建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陈沁  岑慧红  梁敏余 《全科护理》2014,(18):1715-1717
[目的]调查分析美国部分护理院校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为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美国2011年护理院校排名选取排名前10位的院校,采用网络信息调查法调查分析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结果]各院校按照美国学科专业目录(CIP2010)及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课程标准护理硕士教育基本要素,以核心课程、高级护理核心课程和专科课程为框架设置课程。[结论]美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现学科专业方向特色,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特点,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合理设置护理学二级学科及专业方向,制订课程设置总体要求和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析融入心理情景剧翻转教学的《精神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试验的研究设计,以本科二年级护理学生对授课对象,以选课班为分组单位分成混合式教学试验组(42名)与传统课堂教学对照组(84名)。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包括12课时传统课堂教学、8课时在线学习、8课时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融入心理情景剧与以问题为导向学习的课堂设计。采用课程闭卷考核成绩反映学生的精神科知识掌握度,心理负荷量表评价课程学习难度与体验,课程满意度评价表评价学习满意度。结果 126位护理学生均完成课程学习和期末闭卷考核,试验组考核成绩为(27.99±4.05)分,对照组为(25.83±4.17)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6, P =0.016)。课程学习心理负荷水平,试验组为(47.51±13.55)分,对照组为(58.83±11.10)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 P <0.001);课程满意度评价试验组为(52.98±7.93),对照组为(52.96±7.29),组间不具统计学差异(t=0.011, P =0.991)。结论 以心理情景剧翻转教学为核心设计的《精神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在减轻学习负荷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课程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开展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共56名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围绕选定的教学内容写了7个脚本并录制成微课视频,设计了6个典型教学分析案例,建设了网上精神科护理学题库。课前将微课视频、案例和课件放在e-Learning教学平台上,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学;在翻转课堂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汇报;利用平台的网上题库,组织学生做每课练习与定期测验。教学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状况、综合考核成绩,及其对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很高,课程总体成绩为81.13±7.14;学生对本课程的课程组织与教学方式总体满意程度较高(98.1%)。结论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对于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成人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成人护理学课程中5个疾病单元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4个环节推进。有44名护理本科生学习该课程,采用教学考核、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在线翻转课堂评价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学生课前快速测试成绩(7.07±0.84)分,在线学习时长2.27~17.71 h,案例讨论成绩(91.78±2.36)分;教学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维度得分高于教学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堂满意度得分(3.89±0.58)分。结论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具有可行性,翻转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认可该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5级护理本科生7个班级24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然班级为单位,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n=113)。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依托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翻转课堂的混合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成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采用自制问卷描述观察组学生对线上课程、翻转课堂以及混合式教育模式的评价与反馈。[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84.56±8.76)分及成绩优良率为35.4%,对照组为(79.60±9.61)分和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测评显示,课程结束后,观察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信息能力得分、学习合作能力得分及自主学习能力总得分分别为(39.91±6.20)分、(47.50±3.48)分、(17.77±4.96)分、(104.44±7.56)分,高于实施前各项得分[(36.99±5.56)分、(44.06±5.58)分、(12.83±5.16)分、(95.23±8.94)分](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实施后各项得分[(36.00±6.20)分、(43.50±7.08)分、(14.97±5.06)分、(94.45±10.01)分](P0.05);观察组学生一致认为教学的内容科学、资源丰富、组织形式合理、考核方式综合全面、在线平台易操作、翻转课堂的内容具有整合性、提高了对课程的深入理解、时间安排较为合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非常深入,并对混合式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也提出了建议。[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对改善带教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在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137名全日制本科生,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线上课前教学和线下课内教学两个部分。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学平台的教学视频、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等进行自主学习,课内通过反馈和答疑、课堂测验、病例讨论及总结评价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完成知识内化。结果:线上课前教学中教学视频及在线讨论的参与率为100%,在线测试的正确率较高;课堂小组测验的正确率为100%。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适用于本次教学,教学内容的设计非常好或比较好,该教学模式对学习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改善学习态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京津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学导论》课程设置与校际合作态度。[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3所院校的《护理学导论》课程设置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院校资料、《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校际合作态度与参与意愿。[结果]3所院校所属部门、本科录取批次、招生人数不同,在《护理学导论》课程学时安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所院校对《护理学导论》校际合作态度和参与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京津冀高等护理院校在《护理学导论》教学内容上各有所长,校际合作态度和参与意愿较强,具备进一步开展校际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理实一体化翻转课堂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理论课采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实验课采用传统教学;选取2020级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采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理实一体化翻转课堂。通过过程性评价成绩、终结性评价成绩、教师观察和学生反馈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过程性评价成绩(除线上学习外)、期末实训考核成绩、课程结业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教师和学生对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理实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整体评价均良好。结论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理实翻转可促进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技能和综合能力,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