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行为,以减少置管后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老年医院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183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3名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CVCRI )预防知识得分6~19分,平均(13.61±2.47)分。 CVCRI预防知识平均正确率为68.06%。不同职称、不同科室、不同学历护士之间CVCRI预防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964,19.388,6.705;P<0.01)。护士对CVCRI预防相关态度得分27~40分,平均(32.55±3.79)分。护士预防CVCRI相关的护理行为得分58~79分,平均(71.99±4.48)分。接受调查的护士中,95%的护士在过去的3个月参与过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与使用;67.8%的护士能够严格执行更换敷料时戴清洁或无菌手套;59.5%的护士能够做到应用碘剂消毒液消毒之前用75%乙醇预先清洁皮肤;只有21.3%的护士经常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培训。结论临床护士对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预防态度均较好,但对其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掌握尚需进一步提高,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知识培训时应有针对性地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改存 《全科护理》2021,19(23):3217-322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ICU病人的CVCRI的防治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ICU住院治疗期间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的51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监测CVCRI发生情况,观察入住ICU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结果:共59例发生CVCRI,感染率为11.57%,其中42例导管病原菌定植、12例导管局部感染、5例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CRBSI),感染率分别为8.24%、2.35%、0.98%;CVCRI病人共分离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革兰阳性菌26株、真菌8株,分别占53.43%、35.62%、10.96%,主要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分别占19.18%、13.70%、12.33%、9.59%;CVCRI病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分别为(73.23±24.68)分、(7.86±3.94)分,明显高于无CVCRI病人的(63.35±23.79)分、(6.18±3.47)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64例病人死亡,其中CVCRI病人病死率为44.07%,无CVCRI病人病死率为8.4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人CVCRI率与APACHEⅡ评分和MODS评分、病死率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ICU病人容易发生CVCRI,其中导管病原菌定植率最高,CRBSI率相对低,CVCRI病人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州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对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认知及行为。[方法]运用《预防CVCRI认知及行为问卷》,采用分层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100名在职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结果]100名临床护士预防CVCRI知识评分为11.73分±3.22分,处于较低水平;预防CVCRI行为评分为38.41分±3.80分,处于较高水平。既往是否受接受预防CVCRI培训等是影响肿瘤专科护士对预防CVCRI认知及行为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肿瘤专科护士应重点加强CVCRI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定期考核,执行标准化无菌操作流程,从根本上提高认识,才能改变不良行为,从而达到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实行中心静脉置管术且置管时间>48 h的122例CVCRI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特征,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22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 122例CVCRI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4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55.71%)、革兰阳性菌52株(37.14%)、真菌10株(7.14%)。CVCRI病原菌检出率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50.00%)、普外科(15.71%)、肾内科(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米诺环素较为敏感,耐药率为10.71%,对其余药物均显示中高度耐药;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均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表现出100.00%的敏感度。多药耐药菌共检出53株(37.86%),以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5.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是指从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获得静脉通路的导管,常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长期静脉治疗及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等~([1])。因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安全、无痛、不限制患者日常生活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随着PICC置管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许多血液透析临床实践指南都推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漏作为血管通路,而不主张长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但中心静脉导管使用仍然较多,特别在高龄患者。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数据,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逐年增多,2013年底为9.2%,并另有17.7%的患者使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2012年美国长期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80~89岁患者80%,90岁以上患者90%[1]。  相似文献   

7.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在危重病患者中应用广泛,而中心静脉导管作为患者输液、输血及营养支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通道的同时,也使患者处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高风险之中。研究发现,CRBSI可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多、病死率增加及医疗成本增加,其中中心静脉CRBSI的问题最严重,占所有血管内置管相关性感染的90%。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规范来防止CRBSI的发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显示,施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能有效减低CRBSI。本次研究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实施在预防CRBSI方面的作用和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ICU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发病情况及探讨导管相关感染性疾病的产生原因、高危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共收集60根导管,其中19根导管细菌培养阳性,其阳性率为31.7%,培养出阳性菌株20例;平均每天每1000根导管感染术数为15.9次。针对上述试验中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汇总,对常见的几种致病菌的治疗处理方法加以讨论,同时就相关性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提出观点。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注重操作的无菌性及正确性,同时有效预防能够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临床上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日益增多,解决了患者血管条件差,多次造瘘失败而无血管通路的问题,但因留置时间长带来的相关性感染概率也增高。为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治措施,对我院在2006-01/2008-06应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维持建立通路长期血透1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大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61-2561
针对我院老年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PICC)日益增多及中心静脉导管的特殊要求,尤其是PICC置管后如何保护、活动指导、导管观察;带管回家后如何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并配合等,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我院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应符合老年的特点,同时还要关注到患者家属,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唐琦  石春凤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208-2208,F0003
中心静脉置管是危重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肿瘤术后患者,既满足了患者病情的需要,也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对于导管的放置及留置期间的护理,临床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拔除导管过程中并发症报道的文献不多。中心静脉拔管后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过程称为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老年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30例高龄老年患者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本组30例老年病患者均获得成功,置管时间为48—223天。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病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室科学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建立中心静脉导管室,解决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及导管维护问题,有效改善静脉置管质量。方法确定中心静脉导管室的设置,人员组成及岗位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各项规章制度,质控标准,进行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健康教育、院内外会诊、规范化教学、全院静脉输液质量监控等工作。结果开设中心静脉导管室后完成中心静脉置管7667例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96%以上,总成功率100%,患者满意度98.3%;院内外护理会诊492例次,接受四川省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学员59名,院外进修护士10名,院外参观学习300余人。结论成立中心静脉导管室有效解决了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及导管维护问题,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保证了导管室工作的良好开展,提升了静脉输液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故障及并发证的护理。方法对256例介入治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穿刺局部血肿2例、穿刺口渗血24例、渗液6例,导管脱落8例,导管阻塞9例,中心静脉相关性感染6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时缝线固定防止导管脱落,生理盐水冲管后再封管能预防导管阻塞,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和保护能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ICU 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原因,探讨预防ICU 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对策.方法:对我科ICU收治的患者中,15例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脱出与医护、患者、导管固定、输液管道因素相关.结论:加强医护配合,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妥善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及保证适宜的输液管道的长度是防范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任品芬 《华西医学》2010,(4):819-820
目的探讨改进胃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可行性。方法从2009年开始对胃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流程、导管附件、贴膜及贴膜更换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结果 180例胃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明显减少,特别在导管相关性感染方面取得很好效果,无大批感染。结论改进胃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可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03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维护督查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过程中的不规范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2010年8月-2011年7月,对269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实施导管维护集束干预策略,包括置管部位皮肤清洁、手卫生、敷料选择及更换、输液接头消毒及更换、导管评估、导管维护培训及督查、患者教育等,269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总置管日7 483 d,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例发生,有效控制了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感染率由3.6%降至0.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体温测量部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比较恶性肿瘤患者经锁骨下静脉和经周围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发生血栓性导管堵塞的差异,探讨导管堵塞后应用尿激酶溶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226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经锁骨下静脉组(A组)113例和经周围静脉组(B组)113例,按常规方法置管及进行导管护理,对发生导管堵塞者记录堵塞时间、尿激酶溶栓时间、溶栓效果。结果 A组发生导管堵塞23人次,发生率20.4%,B组发生导管堵塞5人次,发生率4.4%,总计28例堵管发生的患者中有27例溶栓成功,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肿瘤患者经周围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堵塞的机会较经锁骨下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低;尿激酶用于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后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线导管静脉输液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5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外周静脉导管置管,根据外周静脉导管置管方式分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组(n=20)和中线导管组(n=1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操作时间、一次操作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中线导管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导管组患者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次操作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导管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线导管可用于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相较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线导管操作时间缩短,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由于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同时因为老龄和伴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及其他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的透析患者血管耗竭,导致内瘘建立困难,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T)作为血液透析的长期血管通路呈增加趋势,而因此导致的CVT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当感染、导管丧失功能等经积极治疗无效时,则需更换导管.本中心改良带袖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