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家4代13例骨斑点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提高对家族性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先症者为偶然发现,对先症者及其家族进行手X线片检查。结果:共发现13人患骨斑点症,斑点骨好发于手足的掌、指、跖、趾骨、腕、肘、肩、踝、膝、髋关节、骨盆及长骨的干骺端,以手足短骨、腕、踝、骨盆、膝关节最多见,斑点骨大小不一,形态不一,分布不均。表现奇特。结论:斑点骨对人体无害,儿童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没发现斑点骨缩小、变少的病例。对先症者观察了37年,为国内观察最长的1例。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累及脊柱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疾病,病变以中轴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骨突关节,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严重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骨斑点症:附16例平片和CT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斑点症属硬化性骨发育异常,临床上极罕见,本文报告16例(男10例,女6例),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通常为多数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成串的、小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斑点,对称分布于关节端的松质骨内,最好发于长管骨的骨骺和干骺区,腕、跗骨、骨盆和肩胛骨,肋、销骨和脊柱罕见,CT扫描能明确显示斑点所在骨内的部位,病灶大多位于松质骨内,并与骨小梁的分布一致,少数可位于骨皮质内,或紧贴骨皮质的内或外表面,在儿童期,随访片显示病灶大小和多少,可增加或减少以至消失,对其发病机理、合并症和鉴别诊断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骨斑点症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骨斑点症的X线影像特征。方法:对1例骨斑点症患者分别摄取头颅、胸部、骨盆、双肩、肘、腕、髋、膝、踝关节X线片。结果:本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为咳嗽胸透时发现肩、肘、腕骨、掌骨、指骨、膝关节、骨盆髋臼及股骨颈部、粗隆部、趾骨、跖骨、踝关节等处见大量大小不等的结节形、类圆形、椭圆形,条形高密度斑点影,双侧对称,病灶密集分布于长骨干骺端,骨骺。越靠近关节病灶越密集,密度更浓,并融合成片;近病灶中央密度高,其边缘不甚清楚光整。其形态走行与骨的长轴走行一致;病灶侵及骨松质、关节软骨不受侵犯。结论:本症为无任何临床症状的罕见病症。X线平片为重要诊断依据。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骨骺的松质骨,靠近关节的周围。  相似文献   

5.
家族性骨斑点症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骨斑点症又称脆弱性骨硬化或斑点骨 ,属于无症状性骨硬化性发育异常。国内报告较少 ,我院遇到家族发病2例 ,报告如下。病例例1 ,男 ,32岁 ,因局部外伤后疼痛来我院就诊。X线表现 :双手各指骨骨端处、掌骨骨端、腕骨 ,双尺桡骨远端、肘关节各骨端附近 ,双肱骨头、肩胛骨 ,双侧股骨头、坐骨、耻骨、髂骨、双膝关节、踝关节各组成骨 ,双足跖骨、趾骨、跗骨 ,颈椎骨髓腔内均有分布不均 ,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致密斑点状骨硬化灶 ,密度与骨皮质相似 ,较均匀一致 ,有的病灶相互重叠 ,位于长骨的结节灶的长径与骨小梁平行 ,病灶不累及骨皮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斑点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本病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例骨斑点症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体检发现左髌骨可触及一质硬突起。摄X线片示:双侧锁骨远端、双肩胛骨、双肱骨上端、骨盆诸骨、双侧股骨及胫腓骨、双手多个指骨、腕骨和尺桡骨远端均可见大小不一的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影,骨皮质未见异常,未见骨质破坏。所见诸关节间隙不窄。诊断为骨斑点症。结果确诊后因患者无不适症状,未给予特殊治疗。结论骨斑点症属于慢性遗传性疾病,不影响健康,故不需特殊处理,否则不适当的诊断、治疗会引起患者不应有的焦虑和卫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对骨斑点症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简称骨显像)与脊柱MR检查对鼻咽癌脊柱转移瘤的检出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鼻咽癌伴有脊柱转移患者的骨显像和脊柱MR检查结果 ,以累及椎体个数为单位,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能力.结果 随访证实47例患者共187个椎体有转移灶.骨显像检出153个(153/187,81.82%),脊柱MR检出182个椎体(182/187,97.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58,P=0.000).结论 脊柱MR比骨显像更能有效地检出鼻咽癌的脊柱骨转移灶,可作为早期诊断脊柱骨转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骨母细胞瘤是很少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四肢长骨及脊柱是常见好发部位.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占全部良性骨肿瘤的3.5%,有45%的骨母细胞瘤累及脊柱[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脊柱骨巨细胞瘤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结果 9例脊柱骨巨细胞瘤中发生于胸椎2例,腰椎3例,骶骨4例,所有病例均累及椎体和附件,7例累及单个椎体,1例累4个椎体,1例累及2个椎体;其中2例术后复发.MRI 检查,其中4例可见明显肿块,5例椎体呈不同程度压缩性改变,5例可见多个小囊样改变;除1例因病灶内出血T1WI 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外,其余8例T1WI 序列为等、低信号, T2WI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中度到明显强化.结论 MRI能提供比较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对脊柱骨巨细胞瘤具有很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人脊柱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29例成人脊柱LCH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评估病变数目、部位、骨破坏形式、椎旁及椎管内情况、MRI信号及增强特点。结果 29例患者脊柱病变48处,其中颈椎26处、胸椎17处、腰骶椎5处;11例累及脊柱多节段。骨破坏累及椎体15例(15/29,51.72%),椎体和附件均累及14例(14/29,48.28%);34.48%(10/29)伴硬化边,13.79%(4/29)伴邻近骨硬化;75.86%(22/29)病变突破骨皮质;48.28%(14/29)合并椎体压缩,其中7例(7/29,24.13%)表现为扁平椎。T2WI呈等或低信号占57.89%(11/19),高信号占31.58%(6/19),混杂信号占10.53%(2/19);增强扫描94.12%(16/17)呈明显强化,5.88%(1/17)呈轻度强化。结论 成人LCH好发于颈椎;骨破坏以椎体为主;可累及多个脊柱节段、呈连续或跳跃分布,扁平椎不少见、骨破坏周围的骨硬化对提示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脊柱结核骨显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骨显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骨显像及CT资料。结果:21例患者累及颈椎9例、胸椎12例、腰椎10例、骶椎3例,7例患者同时累及2个以上脊柱节段。2例患者见单发病灶,其余19例见2个或2个以上病灶,其中呈比邻分布者18例。3例患者伴有脊柱外骨质受累,其中肋骨2例,股骨1例。41个病灶有CT对照,其中椎体型11个,椎间型14个,椎旁型9个,附件型7个。在放射性分布方面,椎体型、椎间型及椎旁型多累及相邻多个椎骨,单发病灶较少,而附件型单发病灶比例相对较高。在放射性形态方面,椎间型多为整个椎体放射性浓聚,附件型均为局灶性放射性浓聚。结论:脊柱结核的典型骨显像表现为放射性浓聚灶呈比邻分布且不伴肋骨或四肢受累,骨显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骶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骶骨肿瘤患者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结果 9例全身99mTc-MDP骨显像结果均为阳性且均累及其他部位,其中累及骨盆6例(位于骶髂关节处2例,骶髂关节处和髂嵴处3例,合并髋关节病变1例),累及骨盆和脊柱者2例(均位于椎体),累及骨盆和肋骨、颅骨、股骨1例。结论 99mTc-MDP骨显像对骶骨肿瘤诊断及骨病变累及范围的评估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4例属同一家族的三代男性行X线及CT检查,并作文献复习。结果:病变以手、足小骨、骨盆、长骨骨骺及骨端为好发部位,呈对称性,以松质骨为0.2-1.5cm散在多发的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阴影为特征。结论:骨斑点症X线、CT表现具有特异性征象,可明确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石骨症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影像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15例石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结果:影像主要表现为骨硬化、成型异常和骨中骨。全身大部分或所有骨骼密度增高硬化占80%,但下颌骨很少累及,颅骨亦较轻。骨硬化表现为无定形、横行带状或纵行长条状。硬化区骨结构消失而不能辨认。实验室检查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结论:影像检查是石骨症的主要检查方法,可显示病变的累及部位、范围和程度,对石骨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腰椎滑脱症分腰椎滑脱症分发育不良型脊柱滑脱、峡部型脊柱滑脱、退变型脊柱滑脱、创伤型脊柱滑脱、病理型脊柱滑脱五种类型,其中退变型脊柱滑脱占绝大多数,治疗方式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内固定、腰椎植骨融合术,目前最多见方法是: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减压与固定及融合一次手术完成。我院自1995年至今采用部分患者仅行单侧椎管减压、部分患者一侧减压另一侧椎板、横突、棘突间植骨融合术取得良好疗效。特别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风湿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中轴骨,通常是由骶髂关节开始向椎旁韧带、关节突及外周关节进展,最终导致严重的脊柱畸形、融合、关节强直、活动度减低甚至消失等[1-3]。AS患者由于脊柱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及脊柱僵硬,轻度的创伤即可引起脊柱骨折,其脊柱骨折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出50%[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骶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骶骨肿瘤患者的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结果 9例全身99mTc-MDP骨显像结果均为阳性且均累及其他部位,其中累及骨盆6例(位于骶髂关节处2例,骶髂关节处和髂嵴处3例,合并髋关节病变1例),累及骨盆和脊柱者2例(均位于椎体),累及骨盆和肋骨、颅骨、股骨1例.结论 99mTc-MDP骨显像对骶骨肿瘤诊断及骨病变累及范围的评估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骨母细胞瘤是很少见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四肢长骨及脊柱是常见好发部位。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占全部良性骨肿瘤的3.5%,有459/6的骨母细胞瘤累及脊柱[1]。笔者收集1例经螺旋CT成像且通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母细胞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骨斑点症(Osteopoiklosi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又称限局性骨质增生症、弥漫性浓缩性骨病、点状骨病等[1],一般无临床症状,多为散发或为家族性。据统计发病率不足人群中的1/1000万[2,3]。Stieda于1905年首先报告典型病例,Le-doux于1916年将本病症命名为骨斑点症。本症患者多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本文报道为一家族2代4例,临床及影像表现颇具特点,现总结分析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