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屏障的作用及其对NAFLD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在该院消化科就诊的NAFLD患者100例纳入NAFLD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肠屏障功能指标[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将NAFLD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又分为A组、B组,两组均予以常规低脂饮食+有氧运动+双环醇1粒tid po,A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酪酸梭菌2粒tid po。将NAFLD组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比较两组肠屏障功能障碍发生率及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于给药1个月后复查患者肠屏障功能、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功能、炎性反应指标等,并对A组与B组患者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NAFLD组的血清内毒素、DAO、D-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升高组的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AL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组与B组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A组下降比B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组与B组IL-6、TNF-α、TG水平均较用药前下降,A组下降比B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86.0%)高于B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患者存在肠屏障损伤,可能与炎性反应激活有关。联合酪酸梭菌治疗有助于改善NAFLD患者的肠屏障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于该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作为SBP组,将其进一步分为SBP对照组、BBR治疗组、谷氨酰胺(Gln)治疗组,每组各40例,均予以保肝、利尿、抗感染治疗,BBR治疗组加用BBR口服,Gln治疗组加用Gln口服。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7d后临床症状、D-乳酸(D-Lac)、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健康对照组D-Lac、DAO、内毒素水平。结果 BBR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SBP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n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SBP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BR治疗组及Gln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SBP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BR治疗组与Gln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组患者血清D-Lac、DAO、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SBP组D-Lac、DAO、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BBR治疗组及Gln治疗组下降水平大于SBP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BR治疗组与Gln治疗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SBP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减退,BBR能改善肝硬化SBP肠黏膜屏障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因子失衡与肠黏膜优势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D-IBS患者作为D-IBS组;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纳入研究者静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中的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17、IL-2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梭菌属、普氏杆菌等肠黏膜优势菌。比较两组间外周血Treg/Th17细胞因子及肠黏膜优势菌,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D-IBS组外周血IL-10、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7、IL-2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IBS组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梭菌属、普氏杆菌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IL-10、TGF-β1与D-IBS患者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梭菌属、普氏杆菌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IL-17、IL-21与D-IBS患者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梭菌属、普氏杆菌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D-IBS患者存在Treg/Th17细胞因子失衡,且与肠黏膜优势菌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幼鼠小肠黏膜组织学及血浆、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血浆D-乳酸的变化.方法 18日龄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内毒素血症组(n=40),正常对照组(n=8),内毒素血症组根据注射脂多糖(LPS)后取标本时间分为1.5 h、6 h、24 h、72 h、7 d共5个亚组,各组于各时间点分别取血浆及小肠匀浆,测定血浆DAO活性及D-乳酸、小肠匀浆DAO值.结果 (1)内毒素血症组呈小肠黏膜损伤的组织学改变;(2)内毒素血症1.5 h、6 h、24 h、72 h亚组血浆DAO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而7 d亚组较正常对照组偏低;(3)内毒素血症各亚组小肠组织DAO低于正常对照组DAO;(4)内毒素血症组血浆D-乳酸较正常组增高(P<0.05);(5)血浆DAO与小肠组织DAO含量呈负相关(r=-0.392,P=0.006).结论 腹腔注射LPS可以引起小肠上皮细胞受损,紧密连接破坏,肠通透性增加,提示临床上可以通过测定血浆DAO及D-乳酸来及时了解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合剂胃肠术后一号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假手术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腹腔感染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法(CLP)手术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中药治疗组:行CLP后每天灌胃胃肠术后一号〔剂量10 ml/(kg.d)〕;分别于成模后1 d、3 d、7 d 3个时相点各观察大鼠10只。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和尿甘露醇与乳果糖比值(L/M)的变化。结果腹腔感染组大鼠各个时相的DAO、D乳酸、L/M、IL-6、TNF-α和LPS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胃肠术后一号治疗组与腹腔感染组比较,1 d时上述观测指标无明显下降,3 d和7 d时DAO、D乳酸、IL-6、TNF-α和LPS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7 d时L/M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腹腔感染时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黏膜屏障损害;胃肠术后一号可减少腹腔感染时炎性介质和内毒素的释放,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对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较两组肠粘膜屏障功能:细菌内毒素(LPS)、二胺氧化酶(DAO)、肠粘膜通透性(L/M)、D-乳酸。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CRP、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LPS、DAO、D-乳酸均较治疗前降低,L/M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减轻患者胃肠壁炎症反应,加强肠粘膜屏障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整肠生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黏膜屏障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对肠黏膜肥大细胞有何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整肠生低剂量组、整肠生高剂量组。采用经典的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整肠生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肠生活菌制剂灌胃。取血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反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取肝组织行HE染色,回肠组织行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9周后模型组、整肠生低和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与正常对照组体重增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与整肠生低和高剂量组体重增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0.07±0.03)EU/ml]、血清AST水平[(15.26±1.40)IU/L]、血清DAO水平[(10.65±4.09)U/L]相比,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水平[(0.35±0.19)EU/ml]、血清AST水平[(18.03±1.13)IU/L]和DAO水平[(22.26±6.18)U/L]均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整肠生低剂量组血浆内毒素水平[(0.11±0.04)EU/ml]、血清AST水平[(15.68±1.52)IU/L]、血清DAO水平[(11.39±5.96)U/L]和整肠生高剂量组血浆内毒素水平[(0.14±0.05)EU/ml]、血清AST水平[(15.28±1.50)IU/L]、血清DAO水平[(12.03±7.37)U/L]均降低(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相比,整肠生高剂量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及回肠组织病理改变均减轻,回肠组织肥大细胞数量均减少,脱颗粒现象亦减少。结论整肠生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其肠黏膜肥大细胞的数量及脱颗粒现象,进而减轻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谷氨酰胺结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包括肠黏膜屏障功能、肝功能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降钙素原水平、二胺氧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血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改善并保护其肠黏膜屏障功能,辅助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全肠外营养(TPN)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本院ICU的MODS患者56例,均分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组(治疗组)和常规TPN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按常规TPN,治疗组在给予TPN基础上加用L-丙氨酰-I-谷氨酰胺0.4 g/(kg.d),共7 d。所有患者均于TPN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LPS)浓度,观察分析营养指标,测血浆DAO、D-乳酸和LPS浓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AO、D-乳酸和LPS浓度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转铁蛋白较治疗前增高。结论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能够明显纠正MODS患者的营养代谢障碍,增加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能量供给,保护肠黏膜上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3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7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PR)、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降低SAP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患者血D-乳酸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01-2017-08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7d、14d,检测血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的变化,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情况,并统计分析患者ICU住院时间和28d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D-乳酸、DAO、TNF-α、IL-6、IL-10水平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治疗组患者D-乳酸和DAO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D-乳酸和DAO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4d,两组患者D-乳酸和DAO均低于治疗7d(P0.05);治疗组D-乳酸和DA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治疗组TNF-α、IL-6、IL-10水平及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肠黏膜损伤患者血D-乳酸和DAO水平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0.239、0.382,P=0.015、0.000)。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严重脓毒症肠黏膜损伤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能降低D-乳酸、DAO、TNF-α、IL-6和IL-10水平,降低SOFA评分,降低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疗效显著,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重症急性胰腺炎62例,根据入院顺序交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采用免疫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内毒素、血乳酸、CD3+、CD8+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除观察组CD3+、CD4+/CD8+及对照组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L-8、内毒素及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免疫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及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X)及IL-18水平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76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组22例和无菌性腹水(SA)组54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DAO,评估其肠黏膜屏障功能;分光光度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ETX和IL-18,偏相关分析DAO、ETX及IL-18间的关系。以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SBP组和SA组患者血清DAO、ETX及IL-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SBP组患者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SA组患者(P<0.01);肝硬化腹水患者血DAO与ETX、ETX与IL-18均呈正相关(r=0.437,P<0.01;r=0.686,P<0.01)。结论:肠屏障功能障碍可能是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合并SBP可加重肠黏膜损伤和内毒素血症,IL-18与肝硬化腹水及SBP的发生有关,联合监测血DAO、ETX与IL-18有助于判断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对于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2例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术前给予肠内营养乳剂,观察组术前5 d给予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乳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与术后3 d血红蛋白(Hb)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和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O和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DAO和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CRP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益生菌可以改善择期行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和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静脉补充谷氨酰胺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O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TPN)治疗。A组常规给予TPN,B组在给予TPN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Gln)治疗7d。在治疗前后的第1、3、7天均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LPS)浓度。并统计两组TPN治疗时间、死亡率。选20例健康献血员做健康对照组(C组)。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DAO、D-乳酸、LPS浓度TPN治疗前显著高于c组(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显著低于A组(P〈0.01)。TPN治疗时间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死亡率为25%,B组为1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静脉补充谷氨酰胺有助于增加MODS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能量供给,显著降低血浆DAO、D-乳酸、LPS浓度,对保护肠黏膜上皮细胞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且有利于缩短TPN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黏膜屏障和营养调节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101例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患者均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对比接受不同饮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营养状态及肠黏膜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内毒素及DAO的肠功能屏障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可有效增强肠道黏膜屏障,纠正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指标[(内毒素(E)、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水平、肝功能相关指标[血清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白蛋白(Al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D-LA及DA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Alb及AL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应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肝功能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平溃益肠方联合脐火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orect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平溃益肠方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美莎拉嗪口服,平溃益肠方组采用平溃益肠方口服,联合组采用平溃益肠方联合脐火疗法,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检测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水平,检测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等肠黏膜屏障功能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平溃益肠方组和联合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较小(P均<0.05);与平溃益肠方组比较,联合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较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平溃益肠方组和联合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较低(P均<0.05);与平溃益肠方组比较,联合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平溃益肠方组和联合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较低(P均<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肠梗阻患者血浆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 例肠梗阻住院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复方大承气汤组(30 例)及丙氨酰谷氨酰胺组(30 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复方大承气汤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200 ml 保留灌肠,每日2 次;丙氨酰谷氨酰胺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 静脉滴注,每日1 次;两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后取血,采用鲎试剂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IL-1 β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IL-1 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内毒素和IL-1 β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丙氨酰谷氨酰胺组较复方大承气汤组降低更显著[内毒素(,kU/L):2.09±0.28 比2.56±0.31,IL-1β(ng/L):55.6±13.7 比71.9±1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内毒素及IL-1 β水平,有助于肠梗阻患者肠黏膜修复,促进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营养状况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人体参数指标、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Child-Paugh评分、前白蛋白(PALB)、并发症、小肠黏膜通透性等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人体参数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PT及ChildPa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ALB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胀感觉改善、腹水消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小肠黏膜通透性(L/M)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可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营养状态及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