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潘习  王稚  黄盛  马铮铮  王达鹏  杨晶  徐岚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9):2309-2315
目的 制订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流程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最佳证据总结、专家咨询及临床试运行制订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流程。采取便利抽样法,连续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49例作为试验组,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营养指标。 结果 试验组腹泻、便秘、喂养中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7 d后血红蛋白值与入院时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7 d后血红蛋白值较入院时下降(P<0.05);两组住院7 d后血浆白蛋白水平较入院时均降低(P<0.05),但试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46)。结论 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流程可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腹泻、便秘及喂养中断的发生率,并促进其血红蛋白的恢复,减缓白蛋白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超早期进行胃肠功能干预和早期实施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意义。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2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同时,干预组还给予超早期(伤后6h)经鼻胃管行间断胃肠减压及鼻饲蒙脱石+中药大黄粉干预胃肠功能,并早期(伤后24h)经螺旋形鼻肠管持续泵注“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H2-R阻滞剂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各组伤后第1、3、7、12天行营养指标、胃液潜血检测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2周内每天行GCS和MODS评分,统计2周时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患者能较好的耐受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两组的营养指标无差异(P〉0.05),但7d后存在差异(P〈0.05);且干预组在胃液潜血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GCS、MODS评分和死亡率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重视STBI后超早期胃肠功能障碍干预及早期实施持续肠内营养治疗对改善机体营养不良及胃肠功能,降低MODS发生率,从而降低STBI患者死亡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初期入选的100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分成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于机械通气后48 小时内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对照组给予自制流食支持治疗。观察并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和14 d后的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氮平衡(NB);营养状况: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间点周径(AMC);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临床指标:2周内脱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APACHE II评分以及观察肠内营养不耐受性:胃潴留、反流、误吸,导管相关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未到达终点(死亡或放弃治疗)的患者做退出处理。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血清ALB、PA、NB、IgA各指标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MI、TSF和AM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I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也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VAP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周内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有退出患者,治疗组4例;对照组10例,所有退出患者均未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结论 能全力®EN支持治疗是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能更好地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综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饮食限制不超过24 h的前提下,低纤维肠内营养素对糖尿病患者结肠镜镜检前肠道准备质量、血糖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53例,镜检前一天晚餐对照组进食低纤维半流质,观察组进食低纤维肠内营养素,两组饮食热卡均由营养科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计算出,热卡一致,采用渥太华肠道准备评估量表评估两组肠道清洁度,比较肠道准备开始至镜检结束时两组血糖变化趋势、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 LAGE)、低血糖发生率和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除镜检前一天17:00、镜检当天13:00外,其余时间点对照组血糖值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89,P<0.05),LAGE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舒适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排便次数及肛门疼痛感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纤维肠内营养素组肠道清洁度及舒适度优于低纤维半流质组,且低纤维肠内营养素有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血糖波动幅度和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对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进行修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8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6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使用该监测系统对其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胺、深海鱼油、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合并糖尿病的胃肠肿瘤患者肠耐受性和脑肠肽Ghrelin的影响。方法 92例合并糖尿病的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和加入益生菌、谷氨酰胺、深海鱼油、能全力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组(治疗组),各46例,两组均在手术中摆放鼻肠营养管,营养管放入空肠起始处,治疗组术后均给予免疫微生态营养,对照组给予能全力。观察两组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术后第3天和第7天空腹抽血测定血浆活性Ghrelin,最后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第7天血浆活性Ghrelin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胃肠肿瘤患者,应用由益生菌、谷氨酰胺、深海鱼油、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能提高血浆活性Ghrelin,并能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导致呼吸衰竭而接受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胃潴留、高血糖、误吸、黏膜糜烂、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花费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所花费的营养费用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节约医疗资源,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预消化型短肽制剂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研究组于入ICU后24~48h开始肠内营养(EN).予预消化型短肽制剂,对照组于入ICU7d后开始EN。比较两组其入院第1、7、14天的血白蛋白(A)、血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周径(AMC)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的胃肠道功能状况。结果入院第7天,研究组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缓慢,其中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P〈0.05),第14天,两组的A、PA、Hb、TSF、AMC指标有所回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29、1.24、0.76、0.68、1.30,P均〉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胃肠道功能障碍(上消化道出血、胃潴留、腹泻、反流)发生率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5.87、3.85、4.44、4.11,P均〈0.05)。结论预消化型短肽制剂实施EEN,能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树清  吴登贵 《华西医学》2009,(10):2538-2539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营养支持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肠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36例胃肠道中等以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术后均接受等氮等能量的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于术后第3天开始每天加用益生菌制剂(6.6×10^7colony forming units),共7天。监测治疗期间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生命体征、腹泻情况和菌群比例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腹痛、腹胀、肠鸣音异常等胃肠道症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8和9天的腹泻比例和腹泻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计数均较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术后患者中应用益生菌可改善胃肠道症状、减轻腹泻程度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前后口服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接受精准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计划口服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未口服肠内营养液。比较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第1、7天的谷丙转氨酶(ALT)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肠功能恢复加快,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精准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口服肠内营养混悬液,有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胃黏膜pH值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及胃黏膜pH值(pHi)监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非胃肠道外伤或手术需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 通过连续监测40例患者术后7 d内pHi的变化,并根据生命体征和肠鸣音的恢复情况分别于术后12~72 h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25例)和静脉营养(15例),比较两组7 d内脱机成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肠内营养组7 d内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静脉营养组[76%(19/25)比40%(6/15),P<0.05],机械通气时间则明显短于静脉营养组[(4.30±0.01)d比(8.22±0.02)d,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7 d pHi较1 d时增加(7.39±0.03比7.28±0.01,P<0.05),且明显高于静脉营养组(7.30±0.02,P<0.05).此外,肠内营养组较静脉营养组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缩短[(47.08±8.33)h比(67.03±8.03)h,P<0.05].结论 pHi监测是反映危重病患者胃肠黏膜血液灌注及氧合状态的敏感指标;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胃肠黏膜血液灌注,从而有效防止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提高脱机成功率并缩短时间;只要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与巴曲酶联用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AC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巴曲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评估两组Barthel指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神经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估两组治疗第7 、15 、30 、60 d 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5%,显著高于对照组74.07%(P<0.05)。治疗后观察组 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巴曲酶治疗ACI有较好疗效,对患者生活活动功能、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炎性因子变化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 vs 73.33%,P<0.05)。观察组NIHSS、C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PCT、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促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并且可缓解炎性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手术后6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多次少量饮水及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情况及免疫功能.观察比较术后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制剂能改善患者的基本状况,恢复肠道功能,同时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10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对照组。EN组术中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外,早期予以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7天测两组患者的体质量、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同时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出现并发症等。结果术前、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下降、白细胞总数、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无明显差异,第7天差异明显;E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肺部感染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益生菌肠内营养对预防ICU患者腹泻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益生菌预防ICU患者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鼻饲能全力,其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益生菌鼻饲7 d。观察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及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43.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益生菌干预可减少ICU患者腹泻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肝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患者56例资料,按照给予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恢复的试验组30例和常规肠内营养恢复的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治疗后统计预后营养指数和治疗有效率,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试验组预后营养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疗效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该类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鲜苹果泥预防和改善长期管饲患者腹胀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62例长期管饲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行常规肠内营养加新鲜苹果泥,对照组行常规肠内营养加米汤。结果观察组发生腹胀3例、便秘4例;对照组发生腹胀10例、便秘12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且观察组腹胀和便秘的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鲜苹果泥能预防和改善长期管饲患者的腹胀与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本院38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行肠外营养支持设为PN组,15例行肠内营养支持设为EN组,观察两组术后生化营养指标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7 d后EN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均显著高于PN组(P〈0.05),且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PN组(P〈0.05);EN组胃肠道出血、腹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胃肠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胃肠肿瘤术后的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20.
腹部非胃手术后严重胃瘫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 6例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应用胃动力药及建立肠内营养等基本治疗 ,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中西结合治疗组。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恢复时间为 5~ 1 2天 ,平均 (6 .8± 2 .5 )天 ;常规治疗组恢复时间为 7~ 5 0天 ,平均 (1 5 .1± 4 .5 )天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胃瘫的治疗应以中西医结合的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及肠内营养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