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及放化疔对其的影响。方法6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例,以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分析其变化。结果(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h/Ts细胞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而Ts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2)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Ts比例与患者性别、肿瘤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病变部位等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3)放化疗后,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Th细胞、Th/Ts细胞比值及NK细胞均上升(P〈0.01),而Ts细胞降低(P〈0.05);单放组总T细胞、Th细胞、NK细胞较同步组升高更显著。结论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患者的免疫监测。放疗及化疗应着重围绕提高总T细胞、Th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与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亚群检测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期50例,平缓期50例,并在同一时段内选择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外周血NK细胞数及亚群的变化。结果急性期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NK细胞绝对数及相对数均远低于对照组,而平缓期白血病及淋巴瘤NK细胞绝对数及相对数高于急性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NK细胞绝对数及相对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CD56~(bright)及CD56~(di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类患者CD56~(bright)及CD56~(dim)水平明显改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降低,细胞功能受损。NK细胞亚群检测在评价恶性血液病患者预后及疗效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在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音乐疗法配合抗肿瘤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抗肿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中国人状态特性焦虑量表(C-STAI)得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抗肿瘤活性测定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AS和C-STAI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CD8均有所下降(P〈0.01);实验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对化疗期间胃癌患者焦虑状态及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冯新青  曹士德 《检验医学》2009,24(12):889-890
目的探讨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二期梅毒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并以42名健康人的检测结果作对照,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CD3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及NK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期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这可能是造成患者体内病原体不能完全清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3^+CD(16+56)+自然杀伤T细胞(NK T)和CD3^+CD4^-CD8^-双阴性(DN)T细胞的变化。方法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结合CD45/侧向散射信号(SSC)和CD3/SSC设门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应用Flow Count(荧光球进行绝对计数。结果银屑病组NK T细胞的比例3.58%±2.09%,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7.73%±5.8%(P〈0.01);银屑病组NK T细胞绝对数(72.68±51.18)细胞/mm^3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193.15±160.09)细胞/mm^3(P〈0.01)。银屑病组DN T细胞绝对数(78.92±58.67)细胞/mm^3同样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48.33±118.00)细胞/mm^3(P〈0.01);而其比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银屑病组总T细胞(1 254.73±411.73)细胞/mm^3和抑制性T细胞(Ts)(465.23±212.65)细胞/mm^3均分别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1 721.72±712.45)细胞/mm^3;Ts:(800.23±581.79)细胞/mm^3],P值均〈0.01,银屑病组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NK T细胞和DN T细胞显著减低。我们推测这两类细胞的异常减低与银屑病患者体内免疫调节功能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惠  许旌  张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112-3113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为临床免疫增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80例老年肿瘤患者和60例正常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肿瘤患者CD3+、CD4+、NK、CD4+/CD8+比值、CD19+细胞比例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比例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可作为临床肿瘤患者常规免疫功能检测的一种方法,为临床应用免疫增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术中采取保温措施,对照组按常规处理。分别观察手术开始、手术1 h、术毕时的鼻咽温值,手术、拔管、清醒时间,尿量、24h腹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手术1h、术毕体温与术前、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血压、心率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清醒时间、术中尿量、24h腹腔引流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中保温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中作用。方法 140例URSA患者(URSA组)与73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与URSA组接受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3+PD-1+T细胞水平。结果主动免疫治疗前,URSA组外周血CD3+PD-1+T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14.26±1.34)%)明显低于对照组((20.01±2.41)%)(P〈0.05),主动免疫治疗后URSA组外周血CD3+PD-1+T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19.86±2.05)%)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者CD3+PD-1+T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21.22±2.18)%)明显多于妊娠失败者((15.35±1.67)%)(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可提高外周血CD3+PD-1+T细胞水平,PD-1可能是调控母胎免疫耐受形成的重要因素,可用于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效果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病护士多维度护理干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前后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由经过培训的专病护士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行为等多维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有效引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有效引流等指标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病护士多维度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 PTCD治疗的依从性,术后保持有效引流,减轻黄疸,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43例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和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比例以及CD4+/CD8+值。结果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NK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同时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结论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提高射频消融后肝细胞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并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h17细胞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入选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41例ITP患者(其中初治19例,复发22例,符合难治标准17例)及同期41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抽取清晨空腹外周血,以肝素钠抗凝。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ITP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的CD4+CD25+调节性细胞及Th17细胞百分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浆的IL-17水平。结果 ITP病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h17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IL-17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初治患者与复发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低于非难治组(P〈0.05);初治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TP病例组的CD4+CD25+Treg/Th17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显著减少,Th17细胞明显增加,出现Treg/Th17细胞失衡,这可能是影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少程度在初治与复发ITP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ITP可能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Treg/Th17失衡尚未纠正有关。初治ITP患者经临床常规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回升。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硬化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h、Tc细胞亚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发性硬化(MS)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前后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Tc)亚型的变化,及其在AHSCT后诱导MS缓解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患者移植前1周及移植后1月外周血中Th、Tc细胞亚型,及其分别占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MS患者外周血Th1和Tc1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P〈0.05),移植后Th1和Tc1显著低于移植前及对照组(P〈0.01).移植前MS患者Th2细胞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c2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前后相比,移植前组Th2细胞下降(P〈0.05),而Tc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S患者体内存在高水平的Th1和Tc1.AHSCT可使其逆转,从而有利于MS病情的缓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探讨Treg细胞和TGF-β1在IT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集25例新诊断的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reg细胞比例,EL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浓度。结果25例ITP患者治疗前Treg细胞的比例为(1.57±0.7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84±1.49)%,治疗后为(2.52±1.15)%(P均〈0.01)。治疗后Treg细胞比例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治疗后完全反应组Treg细胞高于有效组和无效组(P均〈0.01);治疗前血清TGF-B1的浓度[(621.7±72.8)=s/L]低于治疗后[(1141.5±125.6)ng/L]和正常对照组[(931.6±95.4)ng/L](P均〈0.05),治疗后明显上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TP患者Treg细胞与TGF-β1无相关性(P〉0.05)。结论Treg细胞和TGF-β1与ITP的发病及转归有关,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增加Treg细胞数量和TGF-β1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检测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35例(AML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1例(ALL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28例(CML组)、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18例(CLL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6例(MDS组);同时选择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SF水平。结果 AML组、ALL组、CML组、CLL组、MDS组治疗前及治疗完全缓解后SF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完全缓解持续1年后S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ALL组、CML组、CLL组、MDS组治疗完全缓解及持续缓解1年后S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铁代谢紊乱,血清铁蛋白检测可作为白血病和MDS患者初治期、缓解期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细菌性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胸比例及免疫球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6例老年细菌性肺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免疫球蛋白,并与42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老年细菌性肺炎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障碍,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及免疫球蛋白对了解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免疫力,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fSLE忡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9例活动期、24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中的CD3+、CD4+、CD8+、CD3-CD16+CD56+(NK)及CD19+(B)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明显降低(P〈0.05),B淋巴细胞明显增高(P〈0.05),CD3+T和CD8+T淋巴细胞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各亚群、NK细胞及B淋巴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治疗晚期胃癌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加康艾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观察比较两组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CD3、CD4值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8值均较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45.5%和40.0%(P〉0.05)。治疗组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方面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乏力减轻、食欲增加、kamfsky增加高于对照组(P〈0.01)。在疼痛减轻、体重增加方面治疗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疔治疗晚期胃癌可降低化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建立类似人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BALB/c小鼠模型并探索其免疫学特征。将鼠源性B淋巴瘤细胞株(A20细胞)接种于同源BALB/c小鼠以建立B细胞淋巴瘤鼠模型。实验分为3组:成瘤小鼠组,未成瘤小鼠组和正常小鼠组(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CD抗原表达及成瘤小鼠、未成瘤小鼠和对照正常小鼠的外周血和脾脏的T/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表明:在成功构建病理学形态类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BALB/c鼠模型肿瘤组织中,检测到CD3、CD4、CD8、CD19、CD30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9.27±23.75)%,(6.07±3.65)%,(51.2±23.1)%,(67.06±16.39)%,(37.93±17.03)%,与接种前A20细胞相比,其CD3和CD8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19阳性表达比例显著下降(P〈0.05)。成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阳性表达比例较正常小鼠有显著差异,其CD3和CD4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未成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表达比例与正常小鼠相比,CD3、CD4、CD8阳性细胞比例降低,而CD19阳性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为在有免疫功能的小鼠体内进行B细胞淋巴瘤相关研究提供了免疫相关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CD4^+C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态,以探讨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在急性白血病肿瘤免疫中的意义。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和NK细胞的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25例、完全缓解患儿28例及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表明: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CD127^+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9.55±2.41)%,(8.54±2.51)%和(6.25±0.85)%,在初诊患儿组和缓解患儿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初诊患儿组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白血病患儿的NK细胞数量减少,完全缓解后患儿组NK细胞数量仍低于正常对照(4.11±3.87%和10.41±7.20%w14.06±5.95%,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CD25及cDl27检测Treg细胞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可靠、准确,CD4^+CD25^+CD127^+T细胞可较好地反映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升高,NK细胞数量降低,表明急性白血病患儿NK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参与NK细胞的调节可能是Treg细胞在白血病免疫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细胞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另选取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CD3^+以及NK细胞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患儿的CD3^+,CD4^+、CD8^+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诊时急性白血病患儿的NK细胞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LL与AML患儿完全缓解期(CR)3、6和12个月时的NK细胞水平虽然缓慢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在病情发生以及治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紊乱,经治疗获CR后患儿病情好转,细胞免疫渐渐恢复,但恢复速率慢,该结果为患儿后续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