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血流灌注参数在诊断肝脏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脏肿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际病情将其分为A组(肝脏转移瘤,32例)与B组(原发性肝癌,28例),对所有患者实施肝血流灌注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A组MTT参数大于B组,HAF、HBF及HBV参数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实质区域中A组HBV、PS参数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F、MTT及HBF参数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脏周边正常区域中A组HAF、HBF参数均小于B组,MTT及PS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V参数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肿瘤患者实施肝血流灌注多层螺旋CT检查后可获取相应的参数大小值,有利于对肝脏肿瘤疾病做出较为准确的鉴别与诊断。  相似文献   

2.
联合断流术前后肝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联合断流术前后肝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99mTc-植酸钠首次通过法检测门脉高压症患者及正常人的肝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联合断流术前后的肝血流动力学,评价联合断流术在门脉高压症治疗中作用。结果:门脉高压症患者有效肝血流量较正常人减少约15%,门脉血流量与肝动脉血流量比值为0.2:0.8,正常人为0.6:0.4,联合断流术后肝有效血流量显著减少。结论:^99mTc-植酸钠首次通过法测定肝血流动力学是一种安全、无创、简易的方法,联合断流术对于减少肝血流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血流图(Rheohepatogram)又称肝电阻图,是电阻抗容积描记法(Elcctrical impedance plethy-smography)的一种。通过测定肝区组织对高频电流的阻抗变化来探查肝脏血供和血液循环状态,并借以判断肝脏功能及病理变化。肝血流图的检查方法病人取仰卧位,用酒精擦净被测部位的皮肤,然后在肝区部位的皮肤涂以生理盐水,放置二电极,妥善固定后接通血流图仪即可测定。为了比较正确地反映肝脏情况,在测定时必须注意电极大小、位置及记录时呼吸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定量测定肝有效血流量的准确性和前列腺素E1(PGE1)对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犬21只,采用Toshiba Aquilion64排CT行多层肝脏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去卷积法计算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并换算成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同时运用电磁流量计直接测量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两种方法的测定值进行比较,评价CT灌注成像的准确性;经后肢外侧的小隐静脉注射5μg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PGE1)5min后行肝脏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计算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并与未注射凯时的肝血流灌注进行自身对照分析,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对肝脏血流灌注的影响。结果:CT灌注法测量的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总肝血流量分别为(145±35)ml.min-1、(611±161)ml.min-1、(755±179)ml.min-1;电磁流量计法测量的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总肝血流量分别为(127±44)ml.min-1、(637±165)ml.min-1、(764±182)ml.min-1;两种方法3个测量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1、0.828、0.899;静脉运用PGE1后肝动脉的灌注量、门静脉的灌注量分别为(0.29±0.10)ml.min-1.ml-1、(2.01±0.44)ml.min-1.ml-1)、(2.04±0.36)ml.min-1.ml-1,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结论:(1)CT灌注成像能定量测定肝脏血流量,具有和电磁流量计接近的准确性,且更能有效地反映肝脏组织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2)静脉运用PGE1能有效地增加肝脏血流灌注量,但主要增加的门脉灌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定量诊断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5 6例经活检证实的脂肪肝病例作肝脏CT平扫。测量肝脏CT值 ,观察肝内血管相对密度的变化。用CT值和肝内血管相对密度分级标准 ,分别进行定量诊断。结果 :5 6例中轻度脂肪肝 35例 ,肝脏平均CT值 4 8Hu (33~ 6 7Hu) ;32例表现为肝血管湮没。中度脂肪肝 14例 ,肝脏平均CT值 30Hu (18~39Hu) ;12例表现为肝血管反转显示。重度脂肪肝 8例 ,肝脏平均CT值 6Hu (1~ 17Hu) ;均表现为肝血管明显反转显示。用CT值定量诊断的正确率是 6 6 1% ;用肝血管相对密度指标定量诊断正确率为 92 9% ,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7 14 8,P <0 0 1)。结论 :用CT值进行定量诊断的准确性不高 ,而用肝血管相对密度指标进行定量诊断的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6.
超声检查进餐前后肝脏血供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进餐前后肝脏血流的超声扫查指标及其意义。方法超声对比检测正常肝与弥漫性肝病进餐前后门静脉和右肝动脉血流改变。结果进餐前后门脉内径、流速和流量,肝动脉阻力指数等正常组与异常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餐后异常组的门静脉内径、流量,肝动脉阻力指数等指标与正常组的差异,可能对理解肝血供异常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肝脏体积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体积测量不仅可以定量评价肝脏大小,还可反映肝功能储备情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常用的肝脏体积测量方法包括水测法、B超、SPECT、CT及MRI。水测法被认为能够测量肝脏实际大小,SPECT是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测量方法,B超和CT现今在临床普及较广,能准确测量肝脏体积,MRI测量肝脏体积研究较少,但应用潜力较大,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基于各国人种的标准肝体积公式,提示肝脏体积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均有明显相关性。上述测量肝脏体积方法有助于临床对肝硬化肝功能储备的评估、肝脏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价、肝移植术前肝脏体积估计以及对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小鼠肝静脉闭塞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15)、野百合碱组(n=15)、野百合碱+内皮祖细胞输注组(n=15)。灌胃后d 8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TBIL、ALT、AST)、肝脏指数及TNF-α、IL-6水平;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血窦内皮细胞、肝中央静脉内皮细胞及肝细胞的损伤情况,Masson染色了解肝脏纤维化的程度。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野百合碱组小鼠肝脏中至重度肝血窦内皮细胞、中央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肝小静脉淤血;Masson染色可见中至重度肝中央静脉、肝血窦纤维化。野百合碱+内皮祖细胞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小鼠肝血窦内皮细胞和中央静脉内皮细胞损伤;Masson染色可见肝中央静脉和肝血窦纤维化为轻度至中度,肝小静脉淤血减轻。与野百合碱+内皮祖细胞组小鼠相比,野百合碱组小鼠肝脏指数升高,肝功能异常明显,且野百合碱组小鼠的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更高。结论:野百合碱诱导的肝血窦内皮及中央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是肝静脉闭塞病的始发因素,内皮祖细胞输注可以起到防治肝静脉闭塞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肝血流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电子学与医学相结合无创性的新技术。我们对60例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血流图检查,同时做B超及食道造影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超声测量肝脏大小可避免因患者体型胖瘦的差异和临床医师的手感不同所造成的误差。但对超声测量的可信程度则无统一认识。有的估价过高,有的则贬之过低。为此就超声测量肝脏大小的误差范围进行研究。本文报道由A、B二位医师事先统一测量方法再用盲法对80例体检者作肝脏径线测量,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
肝右叶最大斜径是超声检查中评价肝脏右叶大小的一个常用参数,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动态了解肝脏大小变化的疾病。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获得测量该值的满意切面,从而使该值测量不准,进而影响判断的准确性。我们通过对常规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的肋缘下斜切面的垂直切面即肋间斜断面(能够同时显示门静脉右支长轴和右肝静脉短轴)进行分析,取得对肝右叶最大斜切径的一种校正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肝血流图(Rheohepatography)是阻抗容积描记法的一种。近年来用于探查肝脏血供和血液循环状态,藉以判断肝脏疾病。目前已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心源性肝郁血等肝脏疾病的检查,也有报道利用肝血流图来研究中毒性肝炎患者肝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明天  刘琳 《全科护理》2014,(31):2934-2935
[目的]总结全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巡回护士密切关注手术进展,精确记录肝血流阻断时间,准确评估失血量,积极配合手术医生、麻醉师保持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器械护士了解肿瘤与肝脏的解剖关系,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沉着、冷静、高效的护理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配合效率;严格执行预防标准,确保医护人员自身安全.[结果]肝癌切除手术过程顺利,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加强全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验研究MR流量测定中不同流量、不同流向、不同感兴趣区(ROI)位置与不同ROI面积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使用PHILIPS1.5T双梯磁共振机流量测定程序,测量2mm内径塑胶管不同流量水(0.5、1.0、1.5、2.0、2.5ml/s),不同流向(流入及流出方向)、不同ROI位置(测量图中心区和偏中心区)与不同的ROI面积流量变化关系,统计计算标准的ROI面积。结果:在不同流量、流向和测量位置中,流量与ROI面积大小存在明显的直线相关(r>0.95,P<0.05),ROI面积大小显著的影响测量结果,相位编码图的面积均大于实际面积,当ROI面积取值等于实际面积时,所测结果与实际流量一致。在不同流量下的不同流向及ROI位置对流量测定无影响(P>0.05)。结论:MR流量测定ROI面积必须与实际面积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观察房间隔缺损(ASD)面积大小及其动态特征,并探讨其与分流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3-DE重建ASD,测量其大小,并观察其动态变化。分析ASD面积与ASD直径和肺循环量/体循环量(Qp/Q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ASD在心室收缩末期最大,在心室舒张末期最小,但形状变化不大。ASD面积与直径不存在相关性,但与Qp/Qs高度相关。结论 3-DE较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能精确测量ASD大小,观察其形态和动态变化,故更有助于全面了解ASD,面积测量更能体现ASD大小,并反映分流量多少,故3-DE更有助于ASD手术前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常用肝脏的肿大或缩小作为弥漫性肝病的一个重要诊断标准,但肝脏大小的临床触诊与超声测值之间常存在误差,有时相差甚大,造成一些临床医师对超声测值的怀疑和不信任。为弄清造成二者之间误差的原因,对31例病人,用盲法分别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肝脏触诊和超声测量。超声测量点与触诊取同一部位。测量后当即把二种测值对比,并分析原因。二种测值对比,以相差的绝对值计算,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治疗慢性肝炎4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静雅  罗蝉 《新医学》2000,31(12):729-73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慢性肝炎患者肝脏血流、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纯氧单仓治疗40例慢性肝炎,治疗前、后用肝血流图仪和多普勒B超测定患者的肝血流图收缩波和门静脉右支血流量,并抽血查肝功能。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肝血流图收缩波和门静脉右支血流量明显升高;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慢性肝炎可增加患者的肝动脉及门静脉右支血流量,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行肝癌切除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16例行区域性肝血流阻断切除肝癌的患者术前充分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工作,了解相关实验室指标,术中解剖、阻断血管和切除患肝时做到密切主动的配合.结果:通过医护密切配合,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阻断患肝血流,肿瘤获完整切除,平均切除时间28 min,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结论:区域性肝血流阻断对应用解剖要求高,要求护士应熟知肝脏结构、血管胆管分布走向,掌握手术步骤和方法,做到主动配合,确保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主要是通过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阶段的CT灌注参数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及相应病理及血清学指标作对照,分析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病理基础以及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39例肝纤维化患者、41例肝硬化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组行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取得不同病变阶段肝实质的灌注参数,包括肝血流量(BF)、肝血容量(BV)、肝动脉血流量(HA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并与病理改变作对照研究和统计分析,同时对MTT、PS与血清学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BF及HAF为逐渐升高,MTT在肝硬化组缩短;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S3组间HAF升高;肝硬化Child-PughA、B、C分级中BV、BF、HAF逐渐升高,MTT在Child C明显缩短,PS在Child C升高;S2、S3、Child A、Child B、Child C组中HAF、BV及BF值逐渐升高,MTT在Child C缩短而PS在Child C升高;对照组和Child-PughA、B、C分级中BV、BF、HAF逐渐升高,MTT缩短而PS升高;MTT与透明质酸负相关,PS与IV型胶原正相关。结论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BV、BF、HAF逐渐升高,MTT缩短,PS升高。MTT、PS可反映胶原沉积及微循环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以肋下触诊判断肝脏是否肿大存在较大的误差,使用影像学方法是较容易做出肝脏是否有肿大或者有缩小的判断,但使用传统肝脏各径线的超声测值却难以对肝脏大小做出定量分析。本文引进一条新的肝脏测量径线——肝门至膈顶高,即从肝门部引一条直线至膈顶最高处,使用这一径线对肝脏大小的容易判断做出,能对肝脏大小做出半定量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