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恶性血液肿瘤的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细胞表达谱系专一性抗原是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理想靶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降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源性,加强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针对CD20、CD52、CD33的工程抗体Rituximab、Campath-1H和Mylotary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在低度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造血细胞表达谱系专一性抗原是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理想靶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降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源性,加强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针对CD20、CD52、CD33的工程抗体Rituximab、Campath—1H和Mylotary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在低度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和临床使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研究结果已表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有效性,尤其以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点的药物。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EGFR单克隆抗体、抗VEGF单克隆抗体以及其他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疗效的预测、怎样与传统治疗方法配合以提高疗效及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性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李娟 《新医学》2004,35(7):397-399
早在1953年,就有人提出利用抗体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但直至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发明了杂交瘤技术使大规模生产针对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单抗)成为可能后,才使其成为现实。在1979年,Nadler第1次成功地用单抗治疗肿瘤患者。单抗有望成为继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之后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1975年Koehler和Milstein成功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将绵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克隆化培养后形成杂交瘤细胞,后者既可产生抗体,又可无性繁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抗体是由一个产生抗体的细胞与一个骨髓瘤细胞融合而形成的杂交磨细胞经无性繁殖而来的细胞群所产生的,所以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性质纯、效价高、特异性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等特点,常用于特异性结构决定簇与功能特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作为确定药物靶点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单克隆抗体药物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对近年来抗体耦联物(如放射免疫耦联物、化学免疫耦联物、免疫毒素、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抗体导向酶-前体药物疗法、微型双特异性抗体等)在肿瘤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1906年,Enrilich首先提出靶向治疗的概念,是指在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以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结构分子作为靶点,利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抗体、配体等,将具有肿瘤杀伤作用的药物或物质选择性地送到靶部位,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目的的一类疗法。靶向治疗将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限定在特定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目前研究认为,靶向药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不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而且毒副作用也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由于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肿瘤方面应用广泛,具有特异性、靶向性、亲和力强、不影响周围正常细胞和毒副作用少等优点,探讨其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发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7—01/2004-11相关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文章,检索词“monoclonal antibody,prostate cancer,diagnosis,treatmen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人标准:①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的文献。②不排除是否为随机、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排除标准:综述类文献及重复研究。资料提炼:收集到的资料中分别对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癌患者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进行探讨,包括对不同类单克隆抗体的作用进行阐述。共收集到53篇与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排除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文章,以近5年内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对符合标准的26篇文献进行分析。资料综合:针对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癌患者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研究有的已进人临床试验,有的正在进行动物试验。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在于它能准确的与肿瘤细胞靶抗原位点特异结合。单克隆抗体显像既可以用于淋巴显影,又能区分肿瘤细胞;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利用抗体直接与靶细胞结合,通过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传递细胞毒药物(放射性同位素和免疫毒素)或封闭肿瘤组织和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相关生长因子等来实施。现在,已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出了针对在肿瘤细胞膜外分布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结论:单克隆抗体10余年来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进展,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更深人的研究:人抗单克隆抗体技术上的突破;合理的安排抗肿瘤单抗偶联物或免疫偶联物的组合,包括化学药物、毒素、放射性同位素、生物因子和基因等。随着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单克隆抗体在临床研究的不断深人,单克隆抗体将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监床应用混合抗体进行放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裸鼠荷人大肠瘤Lovo移植瘤生长至1cm时,瘤内分别或同时注射^131I标记的抗CL3单克隆抗体(^132I-CL3)和^132I标记抗FERR单克隆抗体T9(^132I-T9)治疗后行SPECT显像标记抗体在肿瘤内的浓,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种抗体混合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单独治疗组,在肿瘤内的浓聚也大于单独应用。结论:多种抗体混合应用瘤内注射放射免疫治疗可增加标记抗体在肿瘤内的浓聚,并能提高放射免疫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 SLE治疗进步显著。糖皮质激素等传统药物长期应用可能引起诸多不良反用, 而新药的治疗靶点越来越特异, 同时毒副作应也相应减少。新批准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 如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贝利木单克隆抗体、anifrolumab和巴瑞替尼等, 主要靶点为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及其细胞内信号通路。联合用药可同时阻断多个靶点, 提高疗效。简言之, SLE药物发展是从化学药物到生物制剂再到小分子化学抑制剂的过程, 治疗方式是从非特异性抗炎到特异性免疫抑制以及多靶点治疗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11.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传统的化疗、放疗、骨髓移植或细胞因子介导的系统性免疫治疗,对机体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免疫学基础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由于血液系统细胞具有系特异性,不同分化阶段表达不同的表面抗原,肿瘤细胞常大量表达相应系性细胞的表面抗原,因而血液系统肿瘤适于单克隆抗体的治疗。针对肿瘤抗原制备的单抗治疗具有杀伤性强、副作用小,能显著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975年Koehler和Milstein[1]成功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将绵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克隆化培养后形成杂交瘤细胞,后者既可产生抗体,又可无性繁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抗体是由一个产生抗体的细胞与一个骨髓瘤细胞融合而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经无性繁殖而来的细胞群所产生的,所以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性质纯、效价高、特异性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等特点,常用于特异性结构决定簇与功能特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作为确定药物靶点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罗帅 《中国临床护理》2013,5(4):308-309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的结构分子作为靶点,使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结合的抗体、配体等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目的的生物治疗模式。分子靶向治疗有较好的选择性,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具有较少的远、近期毒副作用和良好的疗效,能够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已经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由于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肿瘤方面应用广泛,具有特异性、靶向性、亲和力强、不影响周围正常细胞和毒副作用少等优点,探讨其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发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7-01/2004-11相关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文章,检索词“monoclonalantibody,prostatecancer,diagnosis,treatmen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的文献。②不排除是否为随机、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排除标准:综述类文献及重复研究。资料提炼:收集到的资料中分别对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癌患者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进行探讨,包括对不同类单克隆抗体的作用进行阐述。共收集到53篇与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排除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文章,以近5年内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对符合标准的26篇文献进行分析。资料综合:针对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癌患者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研究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有的正在进行动物试验。单克隆抗体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在于它能准确的与肿瘤细胞靶抗原位点特异结合。单克隆抗体显像既可以用于淋巴显影,又能区分肿瘤细胞;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利用抗体直接与靶细胞结合,通过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传递细胞毒药物(放射性同位素和免疫毒素)或封闭肿瘤组织和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相关生长因子等来实施。现在,已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出了针对在肿瘤细胞膜外分布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结论:单克隆抗体10余年来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进展,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人抗单克隆抗体技术上的突破;合理的安排抗肿瘤单抗偶联物或免疫偶联物的组合,包括化学药物、毒素、放射性同位素、生物因子和基因等。随着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单克隆抗体在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单克隆抗体将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肿瘤患者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可通过与其配体(ligand,L)的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与增殖,从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大量实验显示,PD-L1在淋巴瘤中高表达,而PD-1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达上调,提示其在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可能为淋巴瘤重要治疗靶点。PD-1及PD-L1的单克隆抗体可阻断PD-1/PD-Ls信号通路,恢复T细胞功能,对肿瘤起抑制作用。目前多项应用PD-1抗体的早期临床试验已经在复发淋巴瘤的各种亚型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及较少毒副作用,为目前有前途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就PD-1/PD-L1信号通路作用机制、PD-1/PD-L1在淋巴瘤中的表达以及其抗体在淋巴瘤中的抗肿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加,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的抗肿瘤效果日益受到重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特异性抗肿瘤最主要的效应细胞,而吞噬细胞、T细胞及粒细胞对ADCC抗肿瘤效应也有一定作用。ADCC被证明是单克隆抗体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机制和手段,IgG型抗体首先通过抗原结合部位与靶细胞(肿瘤细胞)结合,再由效应细胞上的FcγR识别其Fc段,介导ADCC。已投入临床应用的单克隆抗体有: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及新型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依决洛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克隆抗体及吉妥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均具有ADCC抗肿瘤作用。单克隆抗体介导的ADCC抗肿瘤疗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IgGFc受体的基因多态、肿瘤细胞抗原、血清抗体水平、细胞因子及药物等。FcγRIIIa-158V/V基因型和FcγRIIa-131H/H基因型比其他基因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ADCC作用更强。提高肿瘤抗原水平,降低血清抗体水平或增加某些细胞因子(如IL-2,IL-21,IL-15等)均可提高单克隆抗体的ADCC作用,而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如地塞米松、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或适当使用昂丹司琼和氯马斯汀也可增强单克隆抗体的ADCC抗肿瘤作用。总之,ADCC抗肿瘤的临床应用十分重要,但效果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就ADCC杀伤机理、临床常用的和已投入临床使用的具有ADCC抗肿瘤效应的单克隆抗体,影响ADCC抗肿瘤效率的因素及其他细胞ADCC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利卡汀(Licartin),美妥昔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是一种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肝癌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也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类药物。药物中的美妥昔单克隆抗体(metuximab)能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然后将其荷载的放射性^131I输送到肿瘤部位发射β射线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8.
D2-40在肿瘤淋巴管标记及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淋巴管内皮的特异性标记物和淋巴管生长因子的发现,肿瘤诱发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和以淋巴管生成作为抗肿瘤转移靶点的研究正成为当前的热点[1].抗M2A抗体D2-40是近年来发现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本文通过综述D2-40作用功能,并与以往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比较,探讨与肿瘤预后关系,陈述目前其在部分肿瘤中表达的特异性,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单克隆抗体对骨髓的抑制和对其他细胞的杀伤作用不明显,较放疗、化疗对机体的毒性小,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有效率可达40%~50%。我科应用鼠人嵌合型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购自美国IDEC制药有限公司),是针对正常及恶性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的一种单克隆抗体,它能特异性地与CD20抗原结合,介导补体及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效应,具有直接的抗恶性B细胞增殖的作用,对复发的低度恶性或滤泡性淋巴瘤有较好疗效。现就单克隆抗体治疗高龄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利卡汀(Licartin),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是一种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肝癌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也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类药物.药物中的美妥昔单克隆抗体(metuximab)能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然后将其荷载的放射性131I输送到肿瘤部位发射β射线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