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测定110例献血者捐献血小板单采前、单采后不同时间点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并根据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采集仪器、采集量、献血次数等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BMI、采集仪器、采集量组,采后不同时间(0 h、1 d、2 d、3 d、4 d、6 d)PLT计数均较采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后7 d PLT较采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单采组采后0 h、1 d、2d、3 d、4 d较采前PLT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后6 d、7 d PLT较采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后血小板的恢复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采集仪器、采集量的影响,首次单采献血者恢复较多次单采献血者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情况,以保障献血者安全。方法 选择50名男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按血小板采集前、血小板采集后1 h、24 h、48 h及72 h采集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数量相关项目检测。结果 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各检测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值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并随时间发生变化,且捐献不同量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采前水平所需的时间不同。不同采集量对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后血小板分布宽度值(P=0.007)、平均血小板体积(P=0.015)及大血小板比率(P=0.017)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不同机型、体重和年龄对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血小板计数的差值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献血者在捐献单采血小板后,机体对外周血中的血小板计数进行调节,使其外周血中的血小板计数及功能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并逐渐恢复至单采血小板采集前水平。  相似文献   

3.
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小板恢复情况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剂量、双剂量血小板对健康献血者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 应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在 2 .5版本操作软件的支持下采集血小板。单剂量组 2 2例 ,设定采集量 3 .0× 1 0 1 1 /L,双剂量组 3 1例 ,设定采集量 6.0× 1 0 1 1 /L。分别观察献血者采前、采后及采集 1个月后献血者的血小板计数值。结果 单剂量组、双剂量组采集血小板量分别为 ( 2 .86± 2 .3 9)× 1 0 1 1 /L、( 5 .75± 4.46)× 1 0 1 1 /L。单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 [( 2 1 1 .64± 2 1 .2 7)× 1 0 9/L ]显著高于采集后 [( 1 3 5 .73± 2 0 .94)× 1 0 9/L]( P<0 .0 5 ) ;双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 [( 2 70 .2 6± 3 7.2 5 )× 1 0 9/L ]亦显著高于采集后 [( 1 41 .3 9± 3 9.2 8)× 1 0 9/L]( P<0 .0 5 )。单剂量组、双剂量组的献血者血小板计数较采集前分别下降 3 5 .0 %±1 2 .6%、47.9%± 1 5 .9%。采后 1个月单剂量组献血者血小板回升为 ( 2 1 5 .86± 2 4.5 6)× 1 0 9/L,而双剂量组回升为 [( 2 60 .3 2±3 8.71 )× 1 0 9/L],与采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结论 单剂量组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和血小板制品质量无不良影响。建议双剂量组应提高献血者采前血小板底限值 ( >2 5 0× 1 0 9/L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献血间隔时间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3 280例,其中Trima血小板分离机采集血小板2 778例,MCS+采集512例。献血者每次献血之前做血常规检查(献血间隔时间为14 d),隔14 d后捐献抽标本检查血常规,观察并记录3 280例献血者血小板献血后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每隔14 d后,机体血小板计数与献血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30 d后,机体血小板计数与献血前基本一致(P0.05)。结论以血小板计数分析献血者的献血周期,献血周期保持在合适的间隔周期并不会影响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偏低的献血者是否适合单采血小板.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清远市中心血站50例MCV偏低的献血者为试验组,50例MCV正常的献血者为对照组.比较捐献单采血小板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常规参数;2周后复查2组献血者血常规参数恢复情况;检测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捐献的血小板质量,比较2组血小板成品合格率.结果 采集前,试验组红细胞计数[(6.52±0.61)×1012/L]、血小板计数[(234.92±15.24)×109/L]高于对照组,MCV[(73.51±5.1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3.18±1.07)p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前,试验组血细胞比容[(45.82±2.14)%]、血红蛋白[(150.14±10.35)g/L]、平均血小板体积[(9.59±0.73)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后,2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小板体积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复查,试验组与对照组血细胞参数恢复至采集前水平;2组血小板成品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V偏低的献血者可以成功捐献血小板,血细胞参数短期内可以恢复至采集前水平,采集的血小板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前后对献血者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方法血小板捐献者共66例,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2个治疗量43例,南格尔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NGL XCF3000)采集1个治疗量23例。分别检测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指标,并观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献血者采后较采前PLT有明显减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后PLT均在正常范围内。采前及采后WBC、RBC、Hb和HC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不同剂量的单采血小板均可减少献血者采后即刻PLT,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种方式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变化的情况。方法选择105名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达≥10次的献血者(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在首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后即刻244、87、2、96 h分别留取血浆标本,进行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及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检测,并对不同献血间隔期、单采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献血间隔期、单采前后不同时间段(首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后即刻、24、48、72、96 h)各组的TPO及PAF均无统计学意义(F=0.2590,.251,0.857,1.780,P均>0.05)。结论适量的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其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单采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不会引起献血者的身体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单采血小板间隔时间由4周缩短至2周,探讨频繁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间隔期缩短至2周,并且每年献血24次后对献血者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10月,间隔2周采集1次血小板,1年捐献血小板24次的献血者,观察分析每次捐献前外周血血常规参数。结果 58名献血者间隔2周捐献1次血小板,24次捐献前外周血血常规有一定的波动。Plt和RBC,第1次与第24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Hb和WBC,第1次与第24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短至2周后,献血者血常规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需要增加观察的时间,以确保献血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献血者血细胞参数和MCS+血细胞分离机双份单采血小板采集量之间关系。方法将献血者采集前血细胞参数做自变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献血者捐献血小板前血液指标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是影响单采血小板采集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研究,找出影响双份单采血小板采集的重要因素,在采集前加以关注,更好地完成双份血小板的采集。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57-2858
招募104名志愿献血者,用Trima血细胞分离单采集双份单采血小板,评估献血者捐献后的血小板计数水平,献血不良反应,以及献血者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的影响,并对产品进行抽样质量控制分析。104名双份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采集后的血小板计数平均为(221.04±44.987)×109/L,符合国标要求(100×109/L);献血者采集前后血小板计数与性别、身高、体重无关;随机抽检53例,符合质量标准42例(79.2%),符合要求(75%)。对于体重≥55kg,PLT≥250×109/L,压积≥0.38的多次献血者,采集双份单采血小板是可行的,不会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产品质量抽检也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要求,采集双份单采血小板可提高血站的血小板供给能力,同时也可节约招募和采集成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捐献20次且间隔14~16天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和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2例,均为男性,年龄25~54岁,捐献间隔时间为14~16天。分为三组:第1次捐献前留取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第10次和第20次作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生化检测项目包括:ALT、Alb、TP、Ca、P、Fe和SF。结果观察组1与观察组2样本ALT、Alb、TP、Ca、P和Fe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1和观察组2样本S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20次且间隔14~16天单采血小板的男性献血者外周血ALT、ALB、TP、Ca、P和Fe无明显变化,但捐献10次以上存在铁存储下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长期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在缩短献血间隔期前后外周血象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2017年20名捐献单采血小板50次及献血单位100治疗量以上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12下半年缩短献血间隔期至2周,2017年又将间隔期恢复至4周,对所有研究对象机采前血常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011年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2013、2014、2015、2016、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明显高于2013、2014、2015、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PLT、MPV、PDW、P-LCR与201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4、2015、2016年PLT、MPV、PDW、P-L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MPV、PDW、P-LCR与2013、2014、2015、2016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次数与PLT呈显著正相关;MPV与PLT呈显著负相关;PDW、P-LCR与MPV变化一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对长期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PLT、MPV、PDW、P-LCR的观察和分析,延长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既有利于献血者的健康,又保障了单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4个月内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频率与献血员外周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从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选取69名24个月内捐献机采血小板量为6~28个治疗量的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平均每个治疗量血小板计数≥2.5×1011个),采集献血员末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前的静脉血;选取71名未捐献过机采血小板的健康无偿献血员作为对照组,采集献血员全血样本.检测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比较两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结果,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PLT、MPV、PDW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P-L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体检时要结合PLT、MPV、PDW、P-LCR等血液学参数,综合考虑献血者机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对献血者细胞参数与机采血小板采集效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站的318例献血者,其中159名献血者应用AmiCORE、MCS+及Trima血细胞分离机捐献双份血小板,平均分为3组,另外159名献血者应用AmiCORE、MCS+及Trima血细胞分离机捐献单份血小板,平均分为3组。比较三组的单份及双份血小板细胞参数不合格率及分离机性能。结果MCS+组单份血小板细胞参数不合格率低于AmiCORE组和Trim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S+组单份血小板采集效率及时间高于AmiCORE组及Trim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ma组抗凝剂使用量及全血处理量多于MCS+组及AmiCORE组(P<0.05)。三组双份血小板细胞参数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CS+组双份血小板采集效率高于AmiCORE组及Trim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CORE组采集时间长于MCS+及Trima组,Trima组抗凝剂使用量及全血处理量多于MCS+及AmiCOR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CORE、MCS+及Trima血细胞分离机对产品采集具有较高采集效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血液制备和采集过程可供,各机型血小板细胞参数不合格率、血小板分离机性能存在区别。血液制备及血液采集过程具有可控性,应依据献血者自身特点选择不同血细胞分离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靖江市固定无偿献血者机采血小板前后血液指标的变化,以确立最佳献血模式及间隔期,保证献血者献血安全。方法收集2011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靖江市固定无偿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资料,并对其初筛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89名献血者,按捐献次数不同分成5组,其中5~10次19名(A组),11~20次27名(B组),21~30次19名(C组),31~40次17名(D组),41次及以上7名(E组)。各组献血者第一次与最后一次单采前血液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GB 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要求可以2周献1次血小板,血液指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间隔采集与连续采集模式行单采血小板采集后,对献血者外周血小板(P L T)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进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54例,将其分为2组,分别行间隔采集模式(2 U/次→1 U/次→2 U/次)与连续采集模式(2U/次),对两组对象采集前、后以及采集后12个月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 P V)、P L T、血小板分布宽度(P D W)、大血小板比率(P-LCR)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连续模式2次单采前PLT水平低于间隔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模式采集12个月后,MPV、P-LCR、PDW与间隔模式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模式BMI≥24高于间隔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采集应结合捐献者的PLT与BMI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虑,若捐献者BMI≥24,建议采取间隔采集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岑  齐瑛  程文晋  褚晓凌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8):2663-2666,2669
目的 对便携式血液成分分离机(MCS+)由少白细胞血小板采集程序(LDP)升级至通用血小板采集程序(UPP)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探讨程序升级的总体效果.方法 血小板采集数据比较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选择MCS+程序升级前后1年内分别采用LDP和UPP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性别、不同采集量(1个和2个治疗量)分组,按照同一献血者分别采用2种程序捐献同样治疗量的采集过程进行数据配对分析,共计216人次(男110人次,女106人次).比较程序升级前后MCS+采集血小板的参数、质控结果及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无论采集1个治疗量还是2个治疗量,2种程序相同性别比较,血细胞比容(HCT)、采前血小板计数、采后血小板计数、全血处理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PP血小板采集时间短于LDP,血小板收集效率高于LDP,柠檬酸盐抗凝剂(ACD-A)用量多于LD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程序和采集量,不同性别比较,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采集时间、采前血小板计数、采后血小板计数、全血处理量、ACD-A用量、血小板收集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程序血小板质控抽检情况、献血不良反应(迷走神经反应和枸橼酸盐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P与LDP比较,采集时间缩短,血小板收集效率提高,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产品质控抽检情况无差异,值得推广使用.但要根据各地献血人群条件,设置合适的采集基础参数,以采集高品质产品,提升献血者采集过程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单采血小板出现冲红现象的献血者血液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冲红现象的影响。方法以19例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出现冲红现象的为冲红组,随机选择20例血小板正常采集的为对照组,对采集前血常规主要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体检时需关注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以减少捐献过程中出现冲红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改变及其对献血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按性别构成比为1∶1,选择2015年10月7日至2015年12月5日于烟台市中心血站行单采血小板捐献的30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n=30).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献血品种为单采血小板;②捐献单采血小板5年以上,且每年捐献单采血小板次数≥10次;③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排除标准:①献血者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中,任何一项不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②不愿意参加试验者.按性别、年龄匹配后,随机选择同期于本站首次捐献全血的献血者30例纳入对照组(n=30).对照组纳入标准:①首次献血;②献血品种为全血;③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排除标准:①献血者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中,任何一项不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②不愿意参加试验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前,献血后1、24 h及7d,以及对照组献血者献血前的血浆PTH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前,献血后1、24 h及7d,以及对照组献血者献血前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 CD8+T细胞等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上述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两组献血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本人认可对献血与健康相关性进行研究的必要性,自愿配合本项研究,并与之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前PT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水平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gM、IgG、IgA水平,以及CD3+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绝对数、CD8+T细胞绝对数、CD4+ CD8+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 CD8+T细胞百分比、CD3+CD4+T细胞/CD3+ CD8+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1 h PTH水平为(72.47±7.25)ng/L,较采集前的(54.70±6.59)ng/L和对照组的(51.90±7.62)ng/L均显著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7、10.712,P<0.01);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24 h及7 d PTH水平与采集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1、24 h和7d的IgM、IgG、IgA水平与采集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1、24 h和7d的CD3+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绝对数、CD8+T细胞绝对数、CD4+ CD8+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 CD8+T细胞百分比、CD3+CD4+T细胞/CD3+ CD8+T细胞比值,与采集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PTH水平有短暂升高,但未发现其对献血者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我国目前的单采血小板捐献模式不会影响无偿献血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2个月内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部分血常规指标及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个月内捐献单采血小板≥20次的献血者60例作为研究组,以初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献血者献血前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累计献血次数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献血者献血前血浆中血小板生成素(TPO)、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的血小板生成及活化相关因子的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献血者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初次献血年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的献血者一年捐献20次以上的单采血小板,其外周血HGB、HCT、PLT等血常规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不同累计献血次数的献血者一年捐献20次以上的单采血小板,其外周血PLT无显著差异(P=0.142),累计献血次数51~100次的献血组HCT、PLT高于另外两组(P=0.033,P=0.023)。不同年龄和不同累计献血次数对献血者血浆TPO、PAF、vWF、β-TG、PF4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影响,年龄及献血次数对血小板相关因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