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族性2型糖尿病遗传方式及血糖血脂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家族性2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及家族性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正常糖耐量同胞的血糖血脂代谢变化。方法:按WHO1980标准,收集江苏苏南地区2型糖尿病多发家系99个,进行3代家族史和血统成员的调查研究。检查血糖、血脂、葡萄炉子耐量及胰岛C肽释放试验。在排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IGT)的前提下,选择先证者的正常糖耐量同胞为观察组(54例),同胞的正常配偶为对照组(56例),进行血糖务脂代谢分析。结果:先证者的同胞患病率为46.7%。同胞患病率是其配偶的6.6倍;而同胞及其配偶的IGT患病率均为11%左右。病系谱分析显示,至少双亲之一为糖尿病患者的家系达50.5%,先证者同胞患糖尿病者达1/2。与配偶组比较同胞的TG、LDL、水平升高,空胆血糖升高,而胰岛素、C肽水平无差异。结论:有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集性,其发病与遗传密切相关,其遗传方式不完全支持多基因遗传,而支持孟德尔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同胞在糖耐量正常的情况下血糖、血脂已开始变化,对该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进行血糖血脂监测以利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2型糖尿病家系中正常同胞的血糖血脂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家族性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正常同胞的血糖血脂代谢变化。方法:收集江苏苏南地区2型糖尿病多发家系136个。在排除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前提下,选择先证者同胞为观察组(n=108),先证者同胞的配偶为对照组(n=92),进行血糖血脂代谢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三酰甘油[(11.624-0.7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34-1.39)mmol/L]、空腹血糖[(4.594-0.54)mmol/L]和口服葡萄糖2h血糖[(5.124-1.16)mmol/L]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44~2.971,P均0.05);而空腹及口服葡萄糖2h胰岛素[(11.7&;#177;4.9),(37.74-23.7)mu/L]和C肽水平[(1.944-1.35),(5.234-3.27)ug/L]无明显差异(t=0.261~1.254,P均&;gt;0.05)。结论:家族性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的情况下血糖、血脂已开始变化,提示有胰岛素不敏感。对该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进行监测及教育以利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家族性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正常同胞的血糖血脂代谢变化。方法:收集江苏苏南地区2型糖尿病多发家系136个。在排除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前提下,选择先证者同胞为观察组(n=108),先证者同胞的配偶为对照组(n=92),进行血糖血脂代谢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三酰甘油犤(11.62±0.74)mmol/L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犤(3.23±1.39)mmol/L犦、空腹血糖犤(4.59±0.54)mmol/L犦和口服葡萄糖2h血糖犤(5.12±1.16)mmol/L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44~2.971,P均0.05);而空腹及口服葡萄糖2h胰岛素犤(11.7±4.9),(37.7±23.7)mu/L犦和C肽水平犤(1.94±1.35),(5.23±3.27)μg/L犦无明显差异(t=0.261~1.254,P均>0.05)。结论:家族性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的情况下血糖、血脂已开始变化,提示有胰岛素不敏感。对该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进行监测及教育以利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脂质代谢与血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 (ⅡDM)患者血脂代谢状况 ,以及血糖控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为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选择治疗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 5 2例ⅡDM患者在血糖控制前后分别进行血糖、血脂检测 ,并与 4 0例健康人的血糖、血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ⅡDM患者TCH、TG、LDL C及ApoB升高 ,HDL CApoAI降低 (P <0 .0 1)。血糖控制可使部分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ⅡDM患者均合并有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 ,除高血糖的继发性因素外 ,可能亦存在原发性血脂代谢紊乱遗传性缺陷因素。在血糖控制正常后再根据血脂情况 ,决定是否进行血脂代谢紊乱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的相关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在世界各地发病率比较高,并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糖尿病已成为疾病死亡原因。局势促使着卫生工作者迫不及待地寻找更多的诊断手段来早期发现糖尿病,减少糖尿病的发病,控制并发症,降低死亡率。1资料与方法1.1对象60例2型糖尿病组选取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中旬我院门诊、  相似文献   

6.
王继刚 《临床医学》2007,27(10):18-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存在的血脂异常,并观察血糖控制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对90例2型糖尿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脂、血糖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比较血糖控制良好组、控制较差组及对照组间血脂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血糖控制较差组相比,血糖控制良好组HDL-C明显升高,TG水平降低。结论血糖浓度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有效控制血糖,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7.
随机选取了2005年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根据血脂、血糖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分为三个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升高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与血脂的升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变化与甲状腺癌(PTC)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住院及门诊追踪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糖尿病病情轻重情况划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各80例,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血糖、血脂水平及甲状腺癌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间GLU、TC、TG、LDL-C、HDL-C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轻症组和重症组FT3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轻症组出现3例甲状腺癌,发病率为3.75%;重症组出现5例甲状腺癌,发病率为6.25%;对照组出现1例,发病率为1.25%,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与甲状腺癌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随血糖、血脂水平异常程度升高,但对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太芬  曾瑶池 《全科护理》2011,9(21):1916-1918
[目的]研究橄榄油对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深圳市某医院内分泌科165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橄榄油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干预前和干预后2月检测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橄榄油组干预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食用橄榄油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糖、脂代谢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橄榄油对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深圳市某医院内分泌科165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橄榄油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干预前和干预后2月检测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橄榄油组干预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食用橄榄油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糖、脂代谢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以及糖尿病病人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1个月后分别测定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析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病人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3.994、6.107,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脂质过氧化作用于ICP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测定法和邻苯三酚自氧法测定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10 2例 (对照组 )及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 (ICP)患者 12 6例 (观察组 )的血浆和脐静脉血脂质过氧化物 (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RBC -SOD)活性 ;比较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和羊水状况。结果 :①ICP组宫内发育迟缓 (IUGR)、羊水异常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②ICP组母儿血LPO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均 <0 0 1) ;母血RBC -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脐血RBC -SOD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③在ICP组 ,IUGR、新生儿窒息和羊水异常时 ,脐血LPO浓度均明显增高 ,而脐血RBC~SOD活性均明显下降。④ICP组脐血LPO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和Apagr评分呈明显负相关 (γ =-0 584 ,P <0 0 1;γ =-0 4 75,P <0 0 5)。结论 :脂质过氧化物对ICP的IUGR、新生儿窒息和胎儿宫内窘迫等围产儿不良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2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促甲状腺激素(hTsH)和总胆汁酸(TB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91例T2DM病人(正常体型43例,体质量超标准(超标)-肥胖48例)血清h—TSH、TBA水平,并观察二者和BMI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体型T2DM病人相比,超标-肥胖T2DM病人BMI、TBA与h-TSH明显升高(t=2.39~2.99,P〈0.05);相关分析显示,BMI和TBA、h—TSH水平呈正相关(r=0.60、O.35,P〈O.05)。结论超标-肥胖T2DM病人循环血中h—TSH及TBA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机体维持能量代谢平衡的一种代偿性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即普通饲料组,n=10),B组(实验组,即高脂高糖组,n=50)。A组以普通饲料喂养,8周后单次空腹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B组高脂高糖喂养8周诱发胰岛素抵抗,继以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 mg/kg、35 mg/kg、40 mg/kg)腹腔注射1次,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体重、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结果:高脂高糖饮食8周,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空腹胰岛素浓度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无变化,血糖未升高。注射STZ后,30 mg/kg剂量组血糖升高但不能长期维持;40 mg/kg剂量组血糖较高,死亡率高;35 mg/kg剂量组血糖中度升高且相对稳定,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敏感性均降低,其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均低于基础值和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后联合腹腔注射STZ 35 mg/kg可以建立理想的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 3 2 5℃~ 3 3℃低温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ALI)肺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 ,16h后再行气管内滴注内毒素的方法建立ALI模型。 2 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内毒素组、低温组。ALI后 4h ,检测肺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3组各时间点MAP、CVP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内毒素组大鼠肺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SOD活性显著下降 ( P <0 0 5)。低温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内毒素组 ,MDA含量也显著下降 (P <0 0 5)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低温可减轻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肺组织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