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目的研究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280例患者烧伤创面分泌物病原菌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280例患者烧伤创面分泌物中,检出病原菌者186例,检出率为66.43%。共培养出病原菌212株,革兰阴性菌占70.75%,革兰阳性菌占26.42%,真菌占2.83%。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耐药,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未检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该医院烧伤创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普遍产生耐药性,仅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提示应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加强耐药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病房环境细菌监测在烧伤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环境细菌与烧伤创面感染菌的关系,指导烧伤治疗前瞻性用药。方法:1997年10月-1999年6月对烧伤病房空气、医护人员外露手部以及烧伤创面感染菌进行每周1次细菌检测。按卫生部颁布的《消毒卫生系列标准》采集空气标本918个,创面分泌物标本409个,医护人中同手采样标本238个,送细菌培养分类。结果:病房空气标本检出致病和条件致病菌147例次共22个菌种,医护人员的手检出62例次共10个菌种,创面分泌物检出106例次共21个菌种,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葡菌为主要感染菌,占50.94%,也是空气和医护人员外露手部主要检出菌,占34.69%和62.90%,三者之间有显著相关。结论:空气和医务人员手部携带菌与创面感染菌密切相关,并随时间延伸而相经互影响。病房环境细菌检测可作为烧伤病人前瞻性用药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烧伤感染是目前烧伤外科中占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为了更好的对烧伤感染进行有效的治疗 ,回顾和分析了近5年来我科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情况。1资料和方法1.1本组病人共89例 ,均为1995年~1999年我科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 (TBSA>50 % ) ;将烧伤后3~5天的创面分泌物标本 ,按常规方法接种在血平板培养基上于37℃进行培养。三天内无细菌生长为阴性 ;培养阳性菌 ,经鉴定作KRI BY -BUER法进行药敏试验。1.2细菌培养结果本组病例中共检出107株细菌 ,G +菌共52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46株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烧伤病区创面感染病原菌与工作人员手带菌情况,分析病原菌特征,并提出控制对策。方法调查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烧伤病区2006年-2007年住院烧伤患者,对烧伤创面感染者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和工作人员手带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6—2007年住院烧伤患者544例,发生烧伤创面感染48例,发病率8.82%。送检创面分泌物标本82份,检出病原菌株52株,其中G^-菌29株(55.77%),G^+菌22株(30.77%),真菌1株(1.92%)。创面培养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医务人员未经消毒手表面随机采样187份,检出细菌136株,细菌检出率71.96%,可见手污染带菌比例较高,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创面感染病原菌与医务人员手污染菌有相关性,说明经医务人员污染手接触传播致烧伤创面感染情况不容忽视,故加强和重视烧伤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管对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医院病房儿童烧(烫)伤患者创面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住院儿童烧伤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从1 698份标本中检出致病菌379株,检出率为22.32%。烧伤感染致病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5.17%,革兰阴性杆菌占32.98%,真菌占1.85%。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高达10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高达80%以上。结论该医院住院儿童烧伤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但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6.
烧伤患者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原因探讨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诱发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160例留置导尿患者分别进行尿道口和膀胱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会阴部周围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 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氏菌,创面分泌物培养为大肠杆菌;随着留置导尿天数的增加,尿路感染率上升;发现本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尿道口的细菌与尿路感染有关,与会阴周围烧伤创面的分泌物有关,导尿所致尿路感染与导尿管留置的时间有关,与会阴烧伤有关,通过正确的操作和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创面病原菌分布,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及治疗烧伤患者的创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从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烧伤患者中出现创面感染及未出现创面感染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100例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收集烧伤患者出现创面感染的相关资料,分析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和残余创面情况(P0.05)。感染组患者共检出病原微生物108株,占比最高的前三位菌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了解和重视危险因素,有利于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和提高烧伤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氟哌酸在烧伤创面临床应用的观察吉林省人民医院侯秋香沈晓英林虹1990年1月—1991年5月统计的66例烧伤病人创面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63例对氟哌酸高敏,3例中敏,总敏感率100%。依此,1991年5月—11月,我们对68例烧伤病人其中48例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94例烧伤住院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281例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81例标本细菌培养阳性195例(69.4%),阴性86例(30.6%),分离出病原菌207株,其中G^-菌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48株),G^+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29株),真菌中白假丝酵母菌最多(12株)。结论:本院烧伤患者烧伤创面的菌种构成已发生改变,条件致病菌已成为主要病原菌,可能与近年来抗生素的频繁使用有关,应重视细菌培养以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把抗生素作为防治烧伤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尤其是新一代抗生素的应用 ,致使耐药菌株大量增加 ,并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间的病原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出现较大差异 ,及时对本院的细菌耐药性监测 ,掌握抗生素的敏感性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烧伤中心1998年7月~2001年3月共166例烧伤患者创面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998年7月~2001年3月我院烧伤中心住院患者的创面分泌物。1.2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用API…  相似文献   

11.
267株烧伤感染细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本院烧伤科细菌分布和菌种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烧伤病人创面分泌物、血液、痰液及静脉导管末端行普通细菌培养,统计细菌分布情况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9年来共检出19种267株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占83.14%,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以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B最敏感;氨曲南亦较敏感,且敏感性呈逐渐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万古霉素最敏感.呋喃妥因、利福平次之,青霉素类和大部分头孢菌素则高度耐药。结论:目前烧伤感染仍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防治该两种细菌感染是抗烧伤感染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烧伤患者由于皮肤防御功能严重受损,住院其间极易发生医院感染,且病原呈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2005年11月16日,我们从1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中检出1株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烧伤创面的护理是一个艰幸而复杂的过程,它贯穿着烧伤治疗的全过程,大面积烧伤除极力抢救休克外,首次彻底清创、涂药、电吹。入院前,房间、床单位的消毒;入院后消毒、隔离;感染期创面定时行细菌培养,做药敏试验,有效使用抗生素,定时电吹风吹拂创面,保持创面干燥,破坏细菌耐以生存的潮湿环境,充足的补充营养,并注意恢复期创面的保护及功能锻炼,从而减少烧伤患者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烧伤创面感染531例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我院烧伤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531例烧伤感染创面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测定细菌耐药谱。结果本组自烧伤创面共分离出细菌562株(31例分离出2种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58株(45.9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革兰阴性菌293株(52.14%),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真菌11株,占1.9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霉素、利福平、克林霉素及氨苄西林等耐药,革兰阴性菌主要对青霉素、头孢唑林钠、氨苄两林、磷霉素等耐药。结论烧伤感染创面分离细菌耐药严重,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的差异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观察比较某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患者不同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特征。结果 从两种类型创面采集分泌物494例次,分离出病原菌368株,其中多重耐药菌258株,占检出总菌数的70.11%。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为85.23%,其中多重耐药菌比例为75.85%,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非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为51.56%,多重耐药菌比例为55.34%,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史和本次住院超过2周是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难愈性创面分泌物病原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比例均高于非难愈性创面,必须加强难愈性创面消毒等防控措施,降低病原菌定植率。  相似文献   

16.
烧伤侵袭性感染的抗生素起始治疗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病房内连续创面细菌学监测结果的分析。适时合理地调整在烧伤侵袭性感染抗生素起始治疗中经验性选择和应用抗生素。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0年本烧伤中心612例烧伤患者创面和焦痂下组织中分离出1109株细菌的监测资料,比较前后3a两个阶段的细菌菌种分布特点,变化及耐药状况。并作有关统计学处理。结果:612例患者创面分离出细菌902株,焦痂下组织分离出细菌207株,1998-2000年的近3a间创面和焦痂的革剪兰阴性(G^-)杆菌检出百分比显著高于革兰阳性(G^ )球菌的主要菌种;G^-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阿米卡星耐药性呈持续上升,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奈替米星耐药率由18.52%下降到5.83%,肠杆菌科细菌对奈替米星耐药性由18.75%上升到55.79%。金葡菌对奈替米星的耐药性由28.13%下降到4.70%;当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进一步升高时,肠杆菌科细菌对其敏感性仍保持不变。结论:近年来本烧伤中心烧伤创面以G^-杆菌为主,同时细菌耐药性有所改变;对严重烧伤患者发生侵袭性感染时采用抗生素起始治疗的适当策略是亚胺培南和奈替米星联合用药,高度疑有G^ 球菌感染者应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7.
1611株烧伤感染创面分泌物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仍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烧伤资料报告,烧伤面积超过30%的死亡病例中,约70%死于感染[1],国内资料也相似[2]。抗生素作为治疗烧伤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但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细菌耐药性监测,随时掌握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烧伤病人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5年来我院烧伤科病人感染的创面分泌物分离的1611株常见细菌的分布及对14种抗生素敏感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1611株细菌来源于我院烧伤科住院患者创面分…  相似文献   

18.
烧伤使皮肤对细菌的屏障作用发生缺陷;较重的病人还有白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减弱。故容易发生感染。致病菌为皮肤的常存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或外源性沾染的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等)。化脓性感染可出现在创面和焦痂下。感染还可能发展成为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此外,在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尤其在全身衰弱的病人可继发真菌感染。本文就本院2004年1月~2004年12月烧伤住院病人的烧伤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烧伤休克治疗的进步,休克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感染已成为严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1].我院自1999~2003年,共收治烧伤患者320例,严重烧伤142例,占44%.作者对烧伤创面检出细菌种类及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高原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烧伤创面感染是烧伤败血症细菌的重要来源之一。了解创面细菌及药物敏感性列预防和治疗烧伤败血症有密切关系。本文总结了我室89、90年创面培养菌1115株及其药物敏感性,并与86、87年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