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住院1个月内经历首次约束的精神病病人274例,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约束流程做好护理和病情观察,观察组按照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约束和护理,比较两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保护性约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约束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为(4.12±3.15)h,发生保护性约束不良事件6例;对照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为(8.35±3.33)h,发生保护性约束不良事件4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及家属对约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精神科病人保护性约束护理中,使约束更人性化和规范化,能够降低约束危险,提高约束的护理质量及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改善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科保护性约束质量管理中,选择对照组及品管组患者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约束持续时间、约束依从性、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约束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护士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合格率和约束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品管组患者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与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约束患者依从性、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品管后护士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合格率明显高于品管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实施能有效提高保护性约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提高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1年3-8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精神科首次入院进行MECT治疗的患者100例,各抽取男女两个病房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应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定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安全、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书写时间及MECT治疗满意度。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记录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精神科MECT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规范治疗程序,减少护理书写的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侯明如  蔡燕  徐慧鸣  王静  高秋寅 《护理研究》2013,(28):3165-3167
[目的]建立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专业小组,建立保护性约束SOP。选择268例住院被约束的精神病病人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执行保护性约束SOP,对照组执行传统约束流程,比较两组病人首次约束持续时间、约束后依从性和危险行为次数、约束期间的不良事件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约束后危险行为次数及不良事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约束后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护性约束是一项特殊的护理技术,通过SOP的建立,这项技术更加规范、标准、合法,降低约束危险,提高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制一体”护理模式对推进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100例患者为研究组,普通病区100例同期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新制定的服务标准,并采用“三制一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服务标准及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住院患者家属满意度、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住院满意度、住院患者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三制一体”护理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是一项推进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精神一科男病区护理人员13人及住院病人120例为试验组,在行保护性约束时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督导护理;选择临床精神二科男病区护理人员13人及住院病人120例为对照组,在行保护性约束时采用传统的一般管理模式督导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士对保护性约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操作规范合格率、两组病人被保护性约束的平均时间、保护性约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士对保护性约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操作规范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被保护性约束的平均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中能有效提高护士操作的规范性,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保护带约束精神科患者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本科室2011年1月6月的107例使用保护带约束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对2011年7月-12月的106例使用保护带约束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根据保护带使用所致的并发症和护士的操作技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护士的操作技能如保护带操作成功率、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率、巡查记录登记率、及时松解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及保护带使用注意事项知晓率均好于实施前(P〈0.05或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保护带约束精神科患者规范护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提升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精神科收治的1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5.18%,高于对照组的79.52%,组间比较(X2=7.851,P<0.05);研究组患者1年以内意外事件发生率为7.23%,低于对照组的22.89%,组间比较(X2=6.781,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总体评分为(219.88±4.6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4.05±4.28)分,组间比较(X2=6.719,P<0.01);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77%,高于对照组的75.90%,组间比较(X2=7.707,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获得更理想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制定临床路径,将112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前对每位患者进行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得分、护士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和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行保护约束路径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保护约束路径式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约束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约束护理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应用保护约束路径式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干预质量,该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在儿童癫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 选取86例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研究组患儿采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和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和家属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4. 88%,显著低于对照组(54. 49%) (字2=4. 214,P=0. 019);研究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生活质量总分为(74. 1±6. 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 1±6. 0分)(字2=8. 991,P=0. 008);研究组家属满意度为95. 35%,显著高于对照组(81. 40%)(字2=5. 382,P=0. 003). 结论 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能够改善癫痫儿童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术后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2组住院情况、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研究组的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在术后首次洗漱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如厕时间、首次活动时间等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按照诊疗、护理及患者的自理康复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度,而且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约束管理,观察组实施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约束质量、约束文件书写质量、躁动/约束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镇静躁动评分、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可改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约束质量,减少躁动/约束相关不良事件,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同时能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在精神科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科急诊患者90例,将2013年1~6月接收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7~12月接收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护士及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对急腹症患者急救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9年8月开始实施临床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方案,实施前(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 88例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 92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质量、并发症、陪诊人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疼痛、负性情绪。结果研究组分诊失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诊、接诊-确诊、接诊-手术、急诊科观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陪诊人员在抢救效率、救护技术、抢救效果、沟通协调、服务意识5个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稳定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指导医护人员临床决策,提高急救效率、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4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后躁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约束时间、约束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不良事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镇静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约束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皮肤损伤、坠床、末梢循环受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约束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胡慧英 《当代护士》2007,(10):89-91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家属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84例脑卒中患者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随时健康教育方式.结果 研究组在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对疾病治疗信心、护理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路径对基层医院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整体护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改善了基层医院健康教育简单和空乏的现状,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同时也促进了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是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两种不同保护性约束具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两个主要收治急性期入院患者的男病区选取1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皮带式保护约束,对照组行布带式保护约束,评估比较两组舒适度、局部皮肤血运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等。结果皮带式约束具增加了患者的躯体舒适度,极少发生血运障碍及皮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皮带式保护约束具适合在精神科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透明约束保护手套在临床使用的实用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7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有留置管道并有拔管风险、需要肢体约束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透明约束保护手套,对照组使用普通棉质约束手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拔管率、约束带并发症、家属满意度、所致护士工作压力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意外拔管率为0,约束带皮肤并发症为1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和30%(均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3.14±0.639)分,高于对照组的(2.20±0.756)分(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士对患者意外拔管、皮肤损伤及家属是否满意的担心度评分分别为(2.12±0.761)、(1.78±0.783)、(1.63±0.780)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新型透明约束手套可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减少约束带皮肤并发症,提高家属满意度,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化保护性约束流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保护性约束流程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优化后的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流程护理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运用保护性约束使用率、约束使用频次率以及患者对约束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同期15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被约束35例(22.29%),被约束的频次是49次(31.21%),对保护性约束的满意度为100.0%;而对照组同期20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被约束98例(48.51%),被约束的频次是116次(57.43%),满意度为87.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6.04,24.44,4.71;P<0.05)。结论优化保护性约束流程实现了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工作的科学性、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并发症和医患矛盾,值得在精神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