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1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观测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回声及彩色血流信号,肿瘤与周围血管、脏器的毗邻关系等.结果 21例肾上腺恶性肿瘤中,肿瘤直径最大17.0 cm,最小2.5 cm.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癌10例,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神经母细胞瘤瘤和神经节母细胞瘤4例,肾上腺血管源性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转移性黏液腺癌1例.不同病理性质的肾上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有一定差异:肾上腺皮质癌检出时体积相对较大;肾上腺神经母细胞回声不均匀,瘤内有多发点状强回声且血供丰富.超声共检出肾上腺恶性肿瘤20例,漏诊1例.结论 各类肾上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超声是诊断肾上腺恶性肿瘤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作用。 方法 63例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肺部原发灶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对肾上腺转移癌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CT诊断对照,将其结果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 63例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超声检查发现59例。双侧肾上腺转移者7例,右侧转移34例,左侧转移18例。超声图像大多为低回声,肿瘤直径≤3cm者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直径>3cm者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结论 超声在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肾上腺转移的首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46岁,因右侧腰背、上腹部酸胀不适,偶有隐痛就诊。查体:右腰部叩击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超声提示:右肾上腺强回声反射的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晰,肿块内回声均匀。CT显示瘤内组织近似脂肪密度,为界限清楚的椭圆形肿块,CT值为-96~-10HU。实验室检查:24h尿儿茶酚胺、尿17-羟类固醇、尿17-酮皮质类固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肾上腺内,呈淡黄色,与肾上腺界清,质软。病理检查:巨检:肿物包膜完整,大小6cm×4cm×3cm,切面淡黄色,质软。周围肾上腺受压变薄。镜检:肿瘤组织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造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周围可见萎缩的肾上腺组织包绕(图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认有64例甲状腺癌和46例甲状腺瘤,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彩超检查两种肿瘤的准确性,以及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血流情况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检出率高于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表现不同,且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与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84个病灶超声检查及CT检查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其中4例患者2个病灶,其余76例患者肿瘤单发.84个肿瘤包括库欣皮质腺瘤13个,醛固酮皮质腺瘤22个,皮质腺癌7个,无功能皮质腺瘤6个,肾上腺转移癌22个,嗜铬细胞瘤14个.结果 本组84个肾上腺肿瘤超声检查检出78个,CT检出80个,超声检查与CT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9%(78/84)、95.2%(8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结合检出病灶超声表现、CT表现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最终超声检查及CT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5%(76/84)、88.1%(74/8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05).本组超声检查检出的78个肿瘤中,38个肾上腺皮质腺瘤及13个嗜铬细胞瘤超声声像图表现为低、弱或等回声结节与团块,境界清楚,有7个瘤体因伴液化坏死及钙化,内部回声不均匀;7个皮质腺癌及20个肾上腺转移癌表现为低、弱回声结节或团块,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或呈浸润生长,内部回声不均匀,5个瘤体伴液化坏死及钙化.CT检出80个肿瘤中,39个肾上腺皮质腺瘤及13个嗜铬细胞瘤多表现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结节与团块,其中5个瘤体伴液化坏死及钙化密度不均匀;7个皮质腺癌及21个肾上腺转移癌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或不清、密度尚均匀或不均匀的结节与团块;增强扫描13个嗜铬细胞瘤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个同时检出大网膜异常强化灶;7个皮质腺癌为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余多为轻-中度强化.结论 超声检查和CT诊断肾上腺肿瘤的符合率均较高,但也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应根据肾上腺肿瘤大小和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简便易行,且无辐射,可作为肾上腺肿瘤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判断肾上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诊断对照。 结果肾上腺肿瘤声像图为;(1)低回声;(2)等回声;(3)高回声;(4)混合性回声;(5)囊性回声。 结论肾上腺肿瘤越大,其恶性的可能性也越大。超声检查对判断肾上腺良、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较大肿瘤中探测到钙化灶或丰富的血流,应怀疑肾上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囊神经鞘瘤的疾病特点,提高对阴囊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阴囊神经鞘瘤病例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报道的7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例中,良性神经鞘瘤4例,平均直径6.5cm,平均病程4.4年,年龄34~48岁,平均年龄38.4岁,超声检查提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1例合并阴茎癌良性神经鞘瘤,患者年龄78岁;3例恶性神经鞘瘤平均直径12.6cm,平均病程2.2年,平均年龄75岁,超声检查提示肿瘤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结论阴囊神经鞘瘤极为罕见,目前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检查。对于阴囊肿瘤应尽早手术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的有效方法,以避免恶性肿瘤的诊治延误。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8岁,因进行性肥胖6年余入院.查体:血压23/12kPa,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面容、皮下紫纹、无明显男性化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240.9ng/L,血钾3.31mmol/L.超声检查(如图):双侧肾周围脂肪层回声和肾上腺周围脂肪回声均明显增厚,左侧肾上腺部位见3.1cm×3.0cm圆形低回声区,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拟诊为:左肾上腺实质性包块(左肾上腺皮质腺瘤可能性大).MRI:左肾上腺皮质肿瘤.手术及病理示:左肾上腺灰红色肿物约3cm×4cm ,切面暗红,瘤组织大小一致,排列成团块状,团块间由纤细的毛细血管分隔,病理诊断:左肾上腺皮质腺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6岁.常规体查,偶然发现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收住院,既往有慢性胆囊炎合并结石.查体:BP110/70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异常,心肺腹无异常.化验分析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在右肾上腺区显示4.0cm×3.3cm大小的中等回声光团,呈三角型,边界整齐明亮,内部回声,肿瘤与肝之间形成"海鸥征"内未显示血流(图1),超声诊断,右肾上腺实质性占位(髓脂瘤可能).CT示左肾上腺处见一类椭圆形软组织块影,大小4.0cm×3.6cm提示右肾上腺肿瘤.外科手术切取右肾上腺肿物4.0cm×3.5cm,病理诊断:右肾上腺髓脂瘤.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102例临床疑有肾上腺肿瘤的住院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增强CT前瞻性对照研究,并分析不同类型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102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94例为肾上腺肿瘤,3例为肾上腺囊肿,2例为肾上腺皮质增生,2例为肾上极肿瘤,1例为副脾.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增强CT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2%(94/102)、96.1%(98/102),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7.2%(82/94)、89.4%(84/94),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94例肾上腺肿瘤中,超声检出89例,病理证实良性肿瘤64例,恶性肿瘤25例,主要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及转移癌,分别占40.4%(36/89)、21.3%(19/89)、14.6%(13/89).肾上腺皮质腺瘤体积较小,主要表现为低回声与等回声,嗜铬细胞瘤与转移癌体积较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常出现液化坏死,其他肾上腺肿瘤如皮质癌与神经母细胞瘤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回声,髓样脂肪瘤均表现为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仅17例(17/64)良性肿瘤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相反20例(20/25)恶性肿瘤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正确率高,是诊断肾上腺肿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3岁。平素体健,无头晕、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时,超声检查见右侧肾上腺区6.0cm×3.7cm×4.0cm的混合性稍低回声区,内见多个散在分布点状强回声;边界清,可见强回声完整包膜,形态规则,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2)。超声诊断右肾上腺实性占位,考虑良性肿瘤。CT增强提示右肾上腺无功能性肾上腺腺瘤。手术中见肿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大小为6.0cm×3.0cm×3.0cm,肿块蒂部与肾上腺内外肢交界处相连。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肾上腺神经节瘤。图1右肾上腺区混合性回声区,内见散在强光点图2肾上腺混合性回声区,周边完整的强回声包膜讨论:神经节…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8岁.因腰部不适,来我院行超声检查发现:右肾上腺区见一大小约5.83 cm×5.50 cm×4.10 cm高回声团,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质.CDFI:瘤体内未见血流信号,其周边可见暗淡点状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右肾上腺区实性占位(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检查所见:右肾上腺区可见一大小约6.0 cm×5.0 cm×4.0 cm之肿块影,密度不均,以脂肪组织为主(CT值-58 Hu),边界清楚,邻近组织未见粘连及浸润改变.提示:右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可能性大.肾功能和尿常规正常.后在我院术后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38-4239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选择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90例,均实施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定性和定位准确性。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定性符合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肿瘤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均有较高的定位符合率,但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CT定性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9岁,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瘤6d入院。患者无明显腰腹部疼痛,无肉眼血尿,血常规RBC、WBC正常,查体腹部未触及包块,超声检查提示左肾占位,肿瘤可能性大。患者于入院24h后行CT检查,提示平扫时左侧肾脏前上方巨大低密度肿块影,大小约12.0cm×9.0cm×10.5cm,CT值约29HU,与左肾关系密切,左肾明显受压,左侧肾上腺、胰腺受压上移(图1);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32例中超声首检25例,首检正确率78.1%。检出时良性肿瘤体积多小于恶性肿瘤,肿瘤大小与良恶性之间显著相关,肿瘤越大恶性可能性越大。肿瘤内部回声与病理之间无明显关系,多数和肿瘤呈低回声,随着瘤体的增大回声逐渐增多、不均。良性肿瘤的囊性变与恶性肿瘤的液化坏死在声像图上无特异性表现。结论:超声对肾上腺无功能肿瘤的检出率不低于其它任何影像检查,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3岁,(左)乳腺癌术后3年,院外CT提示右肺上叶新发结节。查体:左侧乳腺术后改变,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细胞沉降率稍高(27.0 mm/h),血常规、肺癌及乳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结核菌抗体阴性。18F-FDG PET/CT:右肺上叶直径1.5 cm类圆形稍高密度结节影(图1A),边界清晰,病灶中心密度稍减低,CT值约37 HU,边缘见绕行血管影;病灶18F-FDG摄取增高(图1B、1C),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 max)9.54;全身其他部位未见18F-FDG摄取异常增高灶;诊断: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右上叶灰白色结节,质地中等,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  相似文献   

17.
原文摘要患者男,28岁.因腰部不适,来我院行超声检查发现:右侧肾上腺区,见一大小5.83cm×5.50 cm×4.10 cm高回声团,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CDFI:瘤体内未见血流信号,其周边可见暗点状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右侧肾上腺区实性占位(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检.查所见:右肾上腺区可见大小6.0 cm×5.0 cm×4.0cm之肿块影,密度不均,以脂肪组织为主(CT值-58 Hu),边界清楚,临近组织未见粘连及浸润改变.提示:右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可能性大.肾脏功能及尿常规正常.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3岁,来我院行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所示:右侧肾上腺区探及一3.3cm×2.7cm的团块状强回声,内部回声尚均匀,边界清晰,有包膜,与肾脏分界明显(图1)。超声提示:右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可能,建议行进一步检查。后经CT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在肾上腺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共61例,时间集中在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患者均采用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检出率。结果:在61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中,肾上腺肿瘤超声检出率为73.8%,肿瘤直径≥3cm的患者,检出率准确率为100%;在超声检测中,皮质肿瘤大多肿瘤体积较小,嗜铬细胞瘤的肿瘤体积大小不一,患者的肿瘤位置大多边界清晰,内部呈低回声,具有边界光滑、整齐的特点,有完整的包膜;在超声造影中,患者体内的肿瘤边界更为清晰,能够直观看到体积较大的肿瘤,对于良、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结论: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采用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检出率,为医生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脾淋巴瘤和脾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图像特征,以提高超声鉴别诊断的能力。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的50例脾淋巴瘤及15例脾转移癌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比较2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常规超声声像图特征的差异。 结果脾转移癌患者相较于脾淋巴瘤患者通常伴有其他部位原发恶性肿瘤病史(40.0% vs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在年龄、性别、发热、盗汗、体质量下降、腹痛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形态学分型、病灶回声、脾增大、病灶数目方面:脾淋巴瘤形态学分型为弥漫型、病灶回声实性、脾增大的比例高于脾转移癌(44.0% vs 0;89.3% vs 60.0%;76.0% vs 20.0%),脾转移癌病灶多为单发(86.7% vs 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409,P<0.001;χ2=5.047,P=0.046;χ2=15.537,P<0.001;P=0.023)。脾淋巴瘤和脾转移癌在边界、形态、血流信号、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长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者在病灶最大径方面比较[(5.31±2.56)cm vs(6.23±3.55)cm],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脾淋巴瘤和脾转移癌临床表现和超声图像特征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部分脾转移癌患者有原发肿瘤病史,形态上表现为直径较大的单发病变,脾增大不常见;而脾淋巴瘤可有多种表现,以弥漫型和混合型病变更为多见,病灶回声以实性回声多见,多数合并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