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对比观察标准差法与绝对阈值法MR T2* mapping技术以1.5T和3.0T场强设备定量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后心肌内出血(IMH)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70例将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随机均分为1.5T组和3.0T组(1∶1比例)。于PCI术后5~7天(IMH急性期)及6~8个月(IMH慢性期)于1.5T和3.0T场强下行心脏扫描,包括电影、T2* mapping和延迟增强序列扫描;采用标准差法与绝对阈值法测量IMH T2*值和IMH容积在左心室容积中所占百分比(IMH容积百分比),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确定采用绝对阈值法评估IMH时与标准差法等效的T2*阈值(等效T2*阈值)。结果 共40例STEMI患者发生再灌注后IMH,1.5T组与3.0T组各20例。以1.5T场强、标准差法测得的IMH T2*值及容积百分比均大于绝对阈值法(P均<0.05),3.0T场强、标准差法测量的IMH急性期容积百分比小于绝对阈值法(P<0.05)。1.5T场强下,绝对阈值法的等效T2*阈值为22 ms,其诊断慢性期IMH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标准T2*值(Z=2.08,P=0.04)。3.0T场强下,等效T2*阈值为18 ms (IMH急性期)或20 ms (IMH慢性期);以18 ms诊断急性期IMH的AUC与标准T2*值无明显差异(Z=1.47,P=0.14)。1.5T及3.0T场强下,等效T2*阈值绝对阈值法与标准差法量化的IMH容积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1.5T、3.0T场强,尤其1.5T场强下,以标准差法与绝对阈值法T2* mapping技术定量评估STEMI再灌注后IMH存在一定差异;适当调整绝对阈值法T2*阈值可缩小其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 R2* mapping技术评估SD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早期肝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以固定剂量对大鼠右半肝进行单次放疗,制备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A组)、2个月(B组)和3个月(C组),分别行T1WI、T2WI及R2*扫描。扫描后处死大鼠行病理学检查、评估肝纤维化分期。测定大鼠左、右半肝的T1WI和T2WI的信号强度及R2*值,分析R2*值与大鼠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7只大鼠死亡,A组8只、B组8只、C组7只纳入研究。A、B、C组大鼠肝左叶及右叶相对T1、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3组肝右叶R2*值均高于肝左叶(P均<0.05)。3组组间两两比较,肝右叶R2*值随放疗后时间延长而升高(P均<0.05),肝左叶的R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前大鼠肝右叶R2*值为(38.42±5.69)Hz,S0期大鼠肝右叶R2*值为(50.75±6.12)Hz,S1期为(58.73±6.40)Hz,S2期(64.34±5.87)Hz。肝右叶R2*值与病理分期呈高度正相关(rs=0.819,P<0.05)。结论 R2*值可用于准确反映SD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早期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MR T2* mapping技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肌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4例T2DM患者(T2DM组)及43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采用T2* mapping技术行心脏MR检查。测量并比较2组间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及各支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T2*值的差异。结果 T2DM组左心室第6、15、16节段T2*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2组间其余各节段心肌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DM组冠状动脉左回旋支(LCX)供血区心肌T2*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35),2组间左前降支(LAD)及右冠状动脉(RCA)供血区心肌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2* mapping技术可用于定量评价T2DM患者左心室心肌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心肌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T1 mapping与R2* maps联合诊断慢性肾病(CKD)的价值。方法 纳入27例CKD患者,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CKD分期标准将其分为A组(轻度肾损害,n=16)和B组(中重度肾损害,n=11),另纳入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C组);观察其肾脏T2WI、T1 mapping及R2* maps,比较3组间整体及两两间右肾皮、髓质T1值和R2*值差异,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右肾皮髓质T1值、R2*值和二者联合诊断CKD的效能。结果 3组间右肾皮质T1值及R2*值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髓质T1值及R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皮质T1值显著高于A组和C组(P均<0.05),A组皮质R2*值显著高于B组和C组(P均<0.05)。以右肾皮质T1值鉴别CKD轻度与中重度肾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鉴别CKD中重度肾损害与健康人的AUC为0.90;皮质R2*值鉴别CKD轻度与中重度肾损害的AUC为0.94,鉴别CKD轻度肾损害与健康人的AUC为0.88;皮质T1值与R2*值联合鉴别轻度CKD肾损害与中重度肾损害的AUC为0.97,与右肾皮质T1值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P=0.033)。结论 T1 mapping与R2* maps联合有助于诊断CKD。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 T2* mapping技术评估干燥综合征(SS)涎腺病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43例临床确诊的SS患者(SS组)和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双侧腮腺及颌下腺行含T2* mapping的MR扫描,测量腺体T2*值。基于T1WI、T2WI及MR涎腺导管成像对腮腺、颌下腺进行形态学诊断,对比SS组与对照组间腮腺、颌下腺T2*值的差异。以Logistic回归联合ROC曲线评估MR形态学、T2*值及二者联合对SS涎腺病变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诊断方式对同种病变诊断、同一诊断方式对不同病变诊断准确率的差异,分析T2*值测量结果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SS组双侧腮腺平均T2*值[(12.88±3.37)ms vs(10.18±1.88)ms,t=-6.40,P<0.01)及双侧颌下腺平均T2*值[(23.58±3.73)ms vs(21.36±1.86)ms,t=-0.49,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R形态学与T2*值联合诊断SS腮腺及颌下腺病变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独立诊断(腮腺病变:Z=0.803、4.471,P均<0.01;颌下腺病变:Z=8.398、5.329,P均<0.01),而单纯MR形态学与单纯T2*值诊断的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腮腺病变:Z=1.388,P=0.165;颌下腺病变:Z=0.553,P=0.579)。在腮腺病变和颌下腺病变之间,单纯MR形态学(Z=2.525,P=0.05)、T2*值(Z=0.677,P=0.498)及二者联合(Z=0.207,P=0.835)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T2*值测量的一致性均较好。结论 T2* mapping技术测量T2*值能够评估SS早期腮腺、颌下腺病变,与MR形态学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T2* mapping成像技术在诊断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下腰痛患者(症状组)及12名无症状志愿者 (对照组)行腰椎间盘MR扫描,在L1-S1共120个椎间盘放置ROI,测量相应的T2*值,并按Pfirrmann标准对常规 T2WI显示的椎间盘进行分级,分析并比较症状组和对照组腰椎间盘内T2*值的差异,对T2*值与椎间盘分级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症状组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t=5.04,P<0.05)。症状组腰椎间盘平均T2*值为(76.90±33.10)ms,低于对照组[(116.00±71.60)ms,P<0.05]。症状组和对照组T2*值均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r=-0.84、-0.76,P均<0.05)。结论 T2* mapping成像技术能为影像学量化诊断腰椎间盘退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T2* mapping技术评估男性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完成半程马拉松后半月板改变。方法 招募16名男性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分别于半程马拉松运动前、运动后3 h、3天及1周行膝关节MR检查,共获得30侧膝关节(16侧右膝,14侧左膝)MRI;测量内、外侧半月板前角、后角及体部T2*值,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两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比较运动前后各时间点膝关节半月板T2*值变化。结果 T2*测量值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ICC=0.817,P<0.05)。运动前膝关节内侧半月板T2*值显著高于外侧半月板(P<0.05)。运动后3 h、3天膝关节半月各个区域T2*值均显著高于运动前(P均<0.05);运动后3天内侧半月板体部T2*值显著高于运动后3 h(P<0.05);运动后1周半月板各区域T2*值均显著低于运动后3天(P均<0.05),而与运动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运动后1周外侧半月板前角及后角T2*值均显著低于运动后3 h(P均<0.05)。结论 采用T2* mapping技术可较为敏感地评估半月板变化;半程马拉松运动后,男性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膝关节半月板T2*值变化为可逆性改变,可能与其成分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 T2* mapping定量评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移植物成熟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例因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而接受ACLR患者(ACLR组)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行膝关节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及T2* mapping检查,另对26名健康成人志愿者(对照组)行单次膝关节同序列扫描。对ACLR组于术后6个月以统一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进行临床功能评分;比较ACLR组术后各时间点移植物T2*值及其与对照组ACL的T2*值的差异,分析ACLR组术后6个月移植物T2*值与IKD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LR组术后1、3个月移植物T2*值低于对照组ACL的T2*值;ACLR组术后6个月移植物T2*值高于术后1、3个月(P均<0.01);ACLR组术后6个月移植物与对照组ACL的T2*值、ACLR组术后1与3个月移植物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CLR组术后6个月移植物T2*值与IKDC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525,P=0.008)。结论 MR T2* mapping对无创定量评估ACLR术后移植物成熟度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超高场强MR T2*-mapping序列定量评估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的脊髓病变。方法 6~8周雌性C57BL/6小鼠,MOG35-55诱导制备EAE模型10只(实验组),同龄健康对照组10只。在造模后第18天,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脊髓行T2*-mapping序列扫描,经后处理软件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脊髓感兴趣区T2*值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第12天大鼠的体质量开始减轻,第14天神经学评分逐步增加。对照组体质量无明显减轻。MR T2*加权像显示实验组脊髓内病灶呈不规则点片状稍高信号;对照组脊髓呈均匀等信号。T2*值实验组[(12.66±1.78) ms]和对照组[(17.80±2.0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各评分T2*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高场强MR T2*-mapping序列能够清晰显示小鼠脊髓病灶,并且可对病灶组织内铁含量进行定量测定,为EAE模型脊髓病变的无创检查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T2* mapping定量评估新兵奔袭集训后胫股关节软骨早期变化的价值。方法 对22名新入伍健康男兵于奔袭集训前后分别采集右侧膝关节MRI,将关节软骨分为股骨内侧髁(MFC)承重区与非承重区、股骨外侧髁(LFC)承重区与非承重区、胫骨内侧平台(MTP)、胫骨外侧平台(LTP)6个区域,并将各区域分为浅层及深层,比较集训前各区域浅层与深层软骨T2*值、集训前后各区域软骨T2*值差异,分析集训前后各区域软骨T2*值的变化百分率。结果 集训前胫股关节各区域软骨浅层T2*值均高于深层(P均<0.05);集训后LFC承重区、MFC承重区浅层、LTP浅层、MTP软骨T2*值均明显高于集训前(P均<0.05);集训前后各区域软骨T2*值变化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P<0.05)。结论 T2* mapping可无创定量评估新兵奔袭集训后胫股关节软骨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磁共振T1 mapping、T2 mapping评估大鼠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n=70)对照组(n=10), 分别于背部注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及生理盐水,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注药后第4、6、8、10和12周,分别随机选取实验组14只和对照组2只大鼠采集MRI,测量肝实质T1值和T2值,并行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大鼠肝纤维化划分为S0~S4期,脂肪变性划分为F0~F4度,比较肝纤维化各期T1值和T2值,分析其与肝纤维化及肝脂肪变性相关性。结果 S0期大鼠肝脏T1值和T2值与肝纤维化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1期[(402.01±57.14)ms]肝实质T1值较S3期[(514.83±87.10)ms]和S4期[(518.72±36.50)ms]短(P均<0.05),S2期[(417.49±47.00)ms]肝实质T1值较S4期短(P<0.05);S1期[(65.12±9.46)ms]肝实质T2值较S4期[(55.33±7.30)ms]略延长(P<0.05)。T1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8,P<0.01),T2值与脂肪变性程度呈正相关(r=0.72,P<0.01)。结论 磁共振T1 mapping可无创评估大鼠肝纤维化,T2 mapping可无创评估大鼠肝脂肪变性,有望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提供新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3.0T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弥散张量成像(DTI)及T1 mapping技术检测健康成年人肾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前瞻性招募的22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行3.0T MR肾脏IVIM、DTI及T1 mapping扫描,获得左、右肾皮髓质MRI参数,包括IVIM相关参数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DTI相关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及T1 mapping相关参数T1值;观察肾脏不同部位各参数差异,评估其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分析其反映肾功能的价值。结果 左、右肾皮髓质上、中、下份MRI参数及左、右肾MRI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肾皮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及D均大于髓质,而FA及T1值均小于髓质(P均<0.05);双肾髓质T1值与eGFR中度相关(r=0.718,P=0.013)。观察者间双肾皮质及髓质ADC、D、FA及T1值测值的一致性良好(ICC=0.751~0.896,P均<0.001),双肾皮质及髓质D*、f的一致性一般(ICC=0.489~0.668,P均<0.001)。结论 3.0T MR IVIM、DTI及T1 mapping技术有助于检测健康成年人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常腕关节3.0T MR多序列成像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3.0T MR多序列成像显示正常腕关节的价值。方法采用GE Signa HDxT 3.0T MR对23只健康腕关节行FSE-FS-PDW、FSE-FS-T2W、T2*GRE、MERGE冠状位扫描,分别计算腕骨间软骨、骨髓、肌肉、TFC的SNR和软骨/骨髓、肌肉/骨髓、三角纤维软骨盘(TFC)/骨髓的对比噪声比(CNR),以四点评分法分析腕关节的TFC、腕骨间软骨、月三角韧带、舟月韧带的能见度。比较各序列诸结构间的SNR、CNR及能见度。结果各序列间腕关节结构的SNR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MERGE和T2*GRE显著高于其他序列,FSE-FS-T2W均为最低;各序列两两比较,部分序列显示同一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C、腕骨间软骨、月三角韧带、舟月韧带的能见度以MERGE最高,FSE-FS-PDW较高,各序列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同一结构各序列两两比较,部分序列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RGE是显示正常腕骨间软骨、TFC以及月三角韧带、舟月韧带的优选序列,对于诊断腕关节软骨病变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