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联合常规超声(US)评分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腋窝淋巴结转移结果分为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移48例)和对照组(腋窝淋巴结未转移58例),均行UE、US检查。比较两组超声评分、UE联合US检查及分别单独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超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E联合US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CC与SEN高于分别单独检查(P0.05);UE联合US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SPE与分别单独检查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UE技术联合US评分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判断病情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易发生淋巴道转移,其淋巴液主要流入腋窝淋巴结。腋窝淋巴结为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确定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对于肿瘤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选择、术前化疗与否及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术前准确判断乳腺癌患者患侧腋窝淋巴结有无癌细胞转移,可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盲目性[2]。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穿刺组织学检查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声像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方法 超声观察91例乳腺癌患者原发病灶及腋窝淋巴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认为病灶最大径、病灶纵横比、有无微钙化、血流分级、RI、腋窝淋巴结超声成像是影响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因素,有无微钙化、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超声3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2.915、4.089、2.125.ROC曲线证实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腋窝转移性淋巴结有一定的的临床意义.结论 多因素模型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评分法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3例,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二维超声检查,利用超声弹性成像对淋巴结进行弹性评分和赋值,二维超声对淋巴结形态进行分型和赋值,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结果 83例乳腺癌患者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转移性腋窝淋巴结48例(57. 83%)。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评分在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评分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 0. 05),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平均评分显著高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超声平均评分(P 0. 05)。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检查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 75%、97. 14%和95. 18%,均高于单独超声弹性成像与单独二维超声检查。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二维超声评分法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信效度较好。  相似文献   

5.
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乳腺癌患者原发肿块的位置、最大径、内部微钙化、肿块内部血流丰富程度分级(0~Ⅲ级),以及腋窝淋巴结声像图特点,以术后病理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为金标准,应用ROC曲线评价肿物大小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92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43.5%(40/92),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0%(34/40);淋巴结阴性率56.5%(52/92),超声诊断符合为96.2%(50/52)。原发肿块的最大径、内部微钙化、肿块内血流分布类型及腋窝淋巴结纵横比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发生,为临床TNM分期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实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首诊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86例,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为乳腺癌非腋窝淋巴结转移组(42例)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影像特征、淋巴结血流信号情况,同时计算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结果:非转移组与转移组超声影像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流信号和血流分布分级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90.91%,特异性83.33%,漏诊率9.09%,误诊率16.6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辅助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HER-2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术后免疫组化结果为HER-2型乳腺癌患者46例,应用超声造影分析其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46例患者中,超声造影发现HER-2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58.7%(27/46),超声造影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75.0%,准确率为80.4%。结论超声造影对HER-2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超声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中的应用包括腋窝超声成像、超声多参数评估、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活检等技术.超声诊断转移性腋窝淋巴结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具有无创、无辐射、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等优势,被认为是检查腋窝淋巴结较可靠的方法.本文就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超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寻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相关因素,建立超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方法 利用乳腺和腋窝超声观察227 例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超声相关因素,将这些因素引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计算回归模型ROC 曲线下面积及准确度等评价指标.结果 肿瘤大小、肿瘤边界、肿瘤血流分级、超声检出淋巴结数目、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淋巴结血流分型和淋巴结纵横比是影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显示肿瘤大小≥2 cm、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3 mm、淋巴结血流Ⅲ型和较小的淋巴结纵横比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模型ROC 曲线下面积为0.847,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3%、85.9%、68.2%、81.9%和74.4%,较单因素回归模型在没有明显降低敏感度基础上显著提高了特异度,避免了过多假阴性出现.结论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0.
时开元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81-1183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是乳腺癌TNM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对术式选择、全身综合治疗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腋窝淋巴结的评价,超声检查的无创性及可重复性,同时伴随着一些超声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作用.现就超声相关技术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诊断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本组患者分别开展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诊断准确率96.15%和恶性淋巴结诊断准确率94.12%,常规二维超声对乳腺癌腋窝良性淋巴结诊断准确率69.23%和恶性淋巴结诊断准确率70.59%,差异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用于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效果确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包括对腋窝淋巴结的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d issection,ALND),但在临床上,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现,约75%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作者认为对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无任何治疗作用。同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会引起患侧上肢水肿,肩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随着超声检测技术的进步,在预测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及避免对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女性乳腺癌患者95例,术前经肿块周围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探查前哨淋巴结并标记,与术后肿块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分型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 本研究95例患者中,超声造影发现乳腺癌分子分型中luminal B型腋窝淋巴结转率最高(70.8%),HER-2型(52.4.0%)次之,再者是三阴型(43.5%),luminal A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低(29.6%),超声造影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5.1%.结论 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对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腋窝淋巴结和乳腺癌原发灶的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探讨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及其乳腺原发灶的常规超声及CEUS资料,观察腋窝淋巴结及乳腺原发灶的大小、形态、纵横比、淋巴结皮质厚度、血流分级、造影灌注顺序、增强模式、径线扩大、周边放射状血管增强及造影各参数等。经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上述指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纵横比、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淋巴结血流分级、淋巴结周边声晕、淋巴结灌注顺序、淋巴结增强方式、淋巴结径线扩大、淋巴结边缘增强及乳腺癌原发灶相对曲线下面积差等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增强方式、造影后淋巴结径线扩大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腋窝淋巴结的CEUS指标可准确预测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108例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记录患者年龄、病灶患侧、病灶象限、病灶数目、病灶最大径、病灶纵横比、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肿块内彩色像素百分比(color pixel density,CPD)、最高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腋窝淋巴结纵横比、腋窝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共15项指标,应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08例患者中病灶纵横比>1者75例(69.4%),微钙化57例(52.8%),病灶内血流分级Ⅱ~Ⅲ级57例(52.8%),CPD≥10%者48例(44.4%),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3 mm者51例(47.2%),淋巴结纵横比<1.5者59例(5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项参数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P<0.05),而患者年龄、病灶患侧、病灶象限、病灶数目、病灶最大径、边界、回声分布、最高血流速、阻力指数等9项参数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D、淋巴结纵横比及微钙化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6.337、3.754、3.033,95% CI分别为4.537 - 58.826、1.269- 11.108、1.040 - 8.840.结论 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部分参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9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腋窝淋巴结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淋巴结形态、大小、数目等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其血流分布,术后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51例检出淋巴结肿大,敏感性64.5%(51/79),其中可疑淋巴结转移27例,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25例,敏感性92.6%(25/27)。结论高频超声是检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淋巴结横径(T)〉5mm,纵径/横径比(L/T)〈2,可作为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等声像图可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离体新鲜标本进行超声检查,对所探察到的97个淋巴结,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并编号标记,将标记淋巴结声像图与其病理结果作对应分析.按病理结果分为2组,淋巴结转移为阳性组46个,淋巴结无转移为阴性组51个.对比分析两组淋巴结二维声像图特征.结果 转移性淋巴结灰阶超声表现为形态趋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不光滑,短径>0.7 cm,长径/短径≤1.6,淋巴门移位或消失,皮质不均匀增厚,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图像有特征性表现,灰阶超声多可做出正确诊断,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管生成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能量多普勒超声 (power Doppler imaging,PDI)检测乳腺癌肿块内血流信号 ,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36例乳腺癌肿块内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MVD) ,比较乳腺癌肿块内微血管密度及血流信号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即 L N 组 15例 ,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即 L N- 组 2 1例。L N 组肿块内血流信号较 L N- 组明显丰富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L N 组 CD31、CD34标记的血管计数较 L N-组明显增高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说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 L N 组和 L N-组与患者年龄、肿块位置、肿块大小、肿块内钙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管生成是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利用 PDI技术与 MVD检测结合 ,评估乳腺癌血管生成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对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常规超声可以从淋巴结的形态及血流分布上判断其良恶性,特异度较高而敏感度较低。弹性成像和经静脉CEUS新技术可以获得淋巴结的硬度及微血管灌注情况,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敏感度较高,此外,经皮淋巴系统CEUS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方面也有相当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对检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1183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和腋窝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分类与术后病理比较,计算超声分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检查腋窝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94.0%,阳性预期值90.9%,阴性预期值81.0%,诊断准确率为84.6%.结论 超声判断腋窝转移淋巴结的准确率较高,但对直径<10.0 mm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