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剂量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m L)联合宝石能谱CT在正常肝脏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选择200例正常肝脏入选者,根据不同的扫描模式分为两组,其中100例应用常规扫描模式(常规扫描组),对比剂使用碘海醇(350 mg I/m L);另100例应用GSI扫描模式(GSI扫描组),对比剂使用碘克沙醇(270 mg I/m L)。GSI扫描组数据重建得到70 ke V单能量图像,从中选出肝实质与腰大肌之间具有最佳对比噪声比(CNR)的单能量图像(最佳单能量图像)。对比分析GSI扫描组及常规扫描组图像中肝实质CT值、CNR及DLP。结果:常规扫描组及GSI扫描组动静脉期D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静脉期两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静脉期常规扫描组平均CNR均高于GSI扫描组,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m L)联合GSI扫描单能量图像下CT值可以达到与常规扫描组的图像质量标准,但低剂量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m L)联合GSI扫描组CNR低于常规扫描组(碘海醇350 mg I/m L)。故碘克沙醇在肝脏实质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源CT双低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双源CT检查,管电压100 k V,320 mg I/m L碘克沙醇,55例)与干预组(双源双低方案,管电压80 k V,270 mg I/m L碘克沙醇,55例),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CT值、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各血管段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的图像CT值高于对照组,有效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双源CT双低方案应用于冠脉CTA检查中的效果显著,能在获得同质量图像的前提下,提高图像CT值,降低有效辐射剂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在(GE Discovery CTHD 750 HD)头颈CTA的可行性。方法将40名拟行头颈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名。A组用370 mg I/ml对比剂、120 kVp及传统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B组用270mg I/ml对比剂、80kVp及ASiR进行图像重建。记录两组患者头颈血管各分支CT值、噪声值及背景CT值、噪声值、CT容积剂量指数(CTDI_(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和比较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盲法对容积呈现(VR)图像质量进行评估(5分制)。结果 B组血管CT均值、CNR、SNR值及V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P0.05),而A组CTDI_(vol)及DLP值高于B组。A、B两组的VR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双低技术在应用ASiR重建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头颈CTA扫描,在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和碘单位时间注射剂量的同时,能保证VR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电压、低碘对比剂剂量头颈CTA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行头颈双低CTA检查的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双低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比两组的图像质量、对比剂使用剂量、辐射剂量等。结果:ROI的CT值,双低组与常规组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的左、右大脑中动脉的客观图像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ROI的客观图像质量评分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受检者CTA的主观图像质量均合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双低组的SSDE、DLP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电压、低碘对比剂剂量应用于头颈CTA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探讨256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CTA检查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临床怀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拟行CTA检查的58例患者,根据对比剂剂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碘海醇350mg I/mL)及实验组(碘克沙醇270mg I/mL),每组29例。结果:两组病例均显示清晰,各段动脉血管CT值均250Hu,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但实验组CT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图像均显示良好以上,实验组评分较对照组略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使用低剂量对比剂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成像中降低对比剂用量和提升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肠系膜上动脉CTA受检者40例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能谱CT成像模式,对比剂用量450 mg I/kg,扫描后重组最佳单能量、40%ASIR图像;B组行常规120 kVp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600 mg I/kg,扫描后重组40%ASIR图像。分别测量两组肠系膜上动脉及同层面右侧竖脊肌CT值及SD值,并计算肠系膜上动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对两组图像分别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CPR),由两名有经验医师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两组碘摄入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和辐射剂量中CTDIvol、DLP、ED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比剂碘摄入量[(25.47±3.43)g]较B组[(35.80±6.18)g]减少了约26.6%(P<0.05)。A组图像最佳单能量水平约65 keV。A组肠系膜上动脉的CT值、SNR、CNR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B组肠系膜上动脉SD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肠系膜上动脉SD值低于B组。两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0,P<0.05),A组图像主观评分(4.65±0.59)高于B组(3.86±0.57)(P<0.05)。结论在相似辐射剂量条件下,能谱CT最佳单能量(65 keV)成像可以显著降低肠系膜上动脉成像对比剂碘摄入量(约26.6%),且可获得优于常规120 kVp肠系膜上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MSCT 80 kV扫描使用低剂量对比剂的CTA评价大脑动脉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6月间住院拟做大脑动脉检查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Ⅰ组(使用120 kV CT扫描和注射80ml碘海醇)和Ⅱ组(使用80 kV CT扫描和注射50 ml碘海醇加30 ml生理盐水)。其中I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7~76岁,中位年龄63岁,体重40~71 kg),Ⅱ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36~74岁,中位年龄59岁,体重38~73kg)。扫描后测量CTA图像中大脑中动脉M1段及基底动脉内的CT值、横轴位图像噪声及信噪比,并对大脑Willis环的VR三维图像进行3级评分;记录辐射剂量指标CTDI_(vol)和DLP。结果Ⅰ组大脑中动脉M1段和基底动脉的CT值为303.01和302.25和Ⅱ组大脑中动脉M1段和基底动脉的CT值为的307.19和306.38 HU,两组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I组图像的噪声大于Ⅱ组,但大脑Willis环的显示Ⅱ组稍优于I组。结论 64层MSCT80 kV扫描使用50 ml碘对比剂加30 ml生理盐水的CTA成像不仅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用量同时可以保证大脑动脉的图像显示质量,对评价大脑动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剂量、低流速注射扫描方案行头颈CTA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的受检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剂量0.8mL/kg、注射流速4.5mL/s;B组60例,管电压80 kVp、对比剂剂量0.6 mL/kg、注射流速3.5 mL/s。两组均用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比较两组头颈部血管内CT值、噪声(SD)、CNR、SNR、图像质量评分、CTDIvol、DLP,评价其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B组图像SNR、CNR较A组略低,两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辐射剂量较A组明显降低,CTDIvol、DLP分别降低约49.4%、52.6%,B组碘摄入量较A组明显降低,降低约27.8%,两组CTDIvol、DLP、碘摄入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剂量及低流速注射在头颈部CTA检查中是可行的,图像质量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而且辐射剂量、碘摄入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管电压、不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肝脏血管CTA成像中的增强效果、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索碘克沙醇270 mgI/mL肝血管成像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我院76例(36名男性,40名女性)临床怀疑肝胆病变的患者行肝脏血管CTA扫描(动脉期及门脉期),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8例)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50、管电压120 kV,B组(38例)碘克沙醇270、管电压100 kV,对比剂用量、注射流速均为1.2 mL/kg及5 mL/s。所有图像均同一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通过VR、MIP及MPV进行后处理重建,对照2组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主干的CT值、对比噪声比及图像质量,并对照其扫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肝动脉、门静脉的CT值、对比噪声比及图像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浓度组患者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少于高浓度组,并且出现对比剂注射相关不适感的比例也明显少于高浓度组。 结论低浓度碘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I/mL结合低管电压扫描技术可用于肝脏血管CTA成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冠状动脉和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一站式扫描中应用低浓度对比剂及低管电压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医院行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一站式扫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浓度对比剂(350mgI/mL)和常规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500mAs;观察组为双低组,患者应用低浓度对比剂(270mgI/mL)、低管电压(100kV),管电流为500mAs。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分析,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图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图像合格率88.00%(22/25)高于对照组的86.00%(19/25);两组冠张动脉和头颈部CTA的CT值、SD值和CN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与头颈部CTA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一站式扫描中应用低浓度对比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相同管电压和噪声指数(NI)条件下,自动毫安调制范围的选择对头颈动脉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头颈动脉CTA检查。A组管电压为120 k V,管电流调制范围为150~600 m A;B组管电压为120 k V,管电流调制范围为150~400 m A。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测量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分叉部、基底动脉中部的CT值和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对血管后处理图像进行评分,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组(CPR)等。记录并统计辐射剂量参数,包括CTDIvol和DLP,同时记录主动脉弓、颈4椎体、齿状突、垂体窝水平层面管电流的值。结果两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分叉部、基底动脉腔内信噪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辐射剂量比较,A组CTDIvol、DLP显著大于B组。A、B组在主动脉弓水平组织较厚,管电流均保持为最大值;主动脉弓、颈4椎体水平、齿状突,A组管电流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垂体窝水平管电流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适当的选择管电流调节范围,有效利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有助于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头颈CTA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双源CT冠状动脉双低扫描对冠脉支架显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或确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39例和B组39例; A组采用320 mg I/ml碘克沙醇对比剂及管电压100 k V,B组采用270 mg I/ml碘克沙醇对比剂及管电压80 k V。两组均行新双源CT冠状动脉扫描,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心率、图像质量评分及各血管段总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B组患者图像CT值明显高于A组(P 0. 05)。B组图像噪声明显多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A组比较,B组冠状动脉与周围组织对比度较好。结论采用新双源CT冠状动脉双低扫描方式优于常规扫描,有利于确保图像质量,降低辐射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应用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以降低辐射剂量及碘总量的效果。方法选取行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组)和B组(双低组)各40例。A组管电压120 k V,注射对比剂浓度选择370 mg I/m L(碘普罗胺);B组管电压100 k V,对比剂浓度选择320 mg I/m L(碘佛醇)。根据患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用量(1.0 m L/kg)。测量2组图像中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记录有效辐射剂量、碘总量及图像质量评价情况。结果 2组中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图像质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2.67±0.33)、(4.05±0.37)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的碘总量分别为(20.18±2.13)、(23.16±2.3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100 k V)联合低浓度对比剂(320 mg I/m L)进行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可得到较为满意的图像,并降低了有效辐射剂量和碘总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LEASO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常规随访1年后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血管狭窄≥50%)19例和非再狭窄组56例。采用低剂量CTA扫描和多种后处理技术重组下肢动脉三维图像,记录扫描长度(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值。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对LEASO患者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CTA参数L、CTDIvol、DLP、ED值和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5、0.56、1.12、0.82,Z=-0.37,P均>0.05)。CTA诊断血管再狭窄24例,准确率为80.00%,灵敏度为73.68%,特异度为82.14%,阳性预测值为58.33%和阴性预测值为90.20%。CTA显示再狭窄程度与DS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0)。结论 LEASO介入术后仍有较高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剂量CTA对下肢动脉再狭窄有较好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低管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部CTA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0例行头部CTA检查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管电压和对比剂浓度随机分为双低组和传统组。双低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噪声指数(NI)为10,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mgI/ml);传统组采用管电压120 kV,NI为10,对比剂为碘帕醇(370 mg I/ml)。两组均采用对比剂40 ml,注射流率4.5 ml/s,使用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比较两组CT图像质量(包括动脉强化CT值、图像评分)及辐射剂量。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对所得的各组数据进行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两组CT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低组有效剂量(ED)较传统组降低15.21%,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低电压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部CTA检查所得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CT增强扫描中不同浓度碘对比剂所致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从而为临床不同浓度碘对比所致的不良反应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1 328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增强扫描所用的碘的浓度不同分为2组,A组660例采用碘海醇350mg I/m L进行常规扫描,B组668例采用碘克沙醇270 mg I/m L,观察2组患者在增强扫描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针对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A组有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B组有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组研究中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及对比剂的外渗现象按照本科室的抢救流程均获得成功救治,无死亡病例,且对比剂外渗现象都得到妥善处理。结论采用碘克沙醇270 mg I/m L作为对比剂在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的碘海醇350 mg I/m L要低,且在发生不良反应时需要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抢救技术,在不良反应发生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是提高成功救治率的关键,也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64层CT管电流调制肺动脉成像:100 kV与120 kV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64层CT管电流调制肺动脉成像(CTPA)中100 kV与120 kV的影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 将61例临床怀疑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64层CT,分别以100 kV(100kV组,31例)和120 kV(120kV组,30例)管电压进行肺动脉成像,均使用管电流调制技术.测量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及亚段肺动脉的CT值,以肺动脉主干CT值的标准差代表图像噪声.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t检验.使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100 kV组肺动脉CT值均高于120 kV组(P<0.05).100 kV组CTDIvol、DLP和ED均低于120 kV组(P均<0.001).两组图像噪声和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120 kV相比,100 kV 64层CT管电流调制CTPA动脉强化更好,ED更低,图像噪声和主观评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的"双低"模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行320排CT胸腹主动脉成像(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80例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模式组、双低模式组(n=40):常规模式组管电压120kVp,对比剂浓度为370mgI/mL;双低模式组管电压80kVp,对比剂浓度为300mgI/mL。两组患者的CTA影像采用SURE Exposure 3D技术扫描和自适应迭代剂量减低算法(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AIDR)3D重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TA影像的质量主观评分、噪声(SD)、信噪比(SNR)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体质指数(BMI)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和股动脉5个动脉节段影像的主观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低模式组患者CTA影像主动脉管腔内5个节段CT值明显高于常规模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模式组患者CTA影像主动脉管腔内5个节段SNR均大于常规模式组,除股动脉节段外,其余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模式组相比,双低模式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降低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碘摄入量降低18.92%。结论:在东芝320排CT上应用80kVp超低管电压、低浓度300mgI/mL碘对比剂结合AIDR 3D迭代重建算法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可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并能获得优质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权重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在低浓度对比剂及低辐射剂量条件下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图像质量。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间疑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90例,体质指数(BMI)在20~25 kg/m2之间。行双低条件下(100 k Vp及270 mg I/ml碘克沙醇对比剂)及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行冠状动脉CTA扫描。扫描完成后对图像进行不同权重ASIR(0、20%、40%、60%、80%、100%),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分析。结果相对于滤波反投影法(FBP),20%、40%、60%、80%、100%ASIR图像噪声分别降低12%、24%、33%、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分别提高约7%、22%、50%、81%、103%及8%、23%、50%、81%、101%。不同权重ASIR重建图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0%、40%、60%、80%、100%ASIR的主观评分分别为1.5、1.9、3.9、4.0、2.0和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权重设置在40%、60%ASIR图像质量具有最高主观评分,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最好。结论在双低条件下及ASIR重建技术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相对于FBP重建算法,不同权重ASIR图像在40%、60%图像质量具有最高主观评分,图像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双低剂量扫描在肺动脉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行肺动脉CTA检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MSCT扫描管电压及剂量不同分成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予以120kV管电压、370mgI/ml对比剂,研究组则予以管电压100kV、对比剂290mg I/ml,观察两组诊断结果、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图像参数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诊断准确度均较高,二者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图像质量总评分为153分,与对照组135分比较显著高(P0.05),研究组辐射剂量、SNR及CNR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双低剂量MSCT扫描应用于肺动脉血栓诊断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从而提高病情诊断准确率,还能有效减少由于使用对比剂引发的肾病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