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是指循环中枢的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在脏器中沉积所引起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科收治了1例"Castleman病、抗GBM病"患者,经激素冲击、血浆置换、规律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一系列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狼疮肾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生  肖湘成  陈立平  漆涌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606-1607,16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LN)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水平及与其他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LN患者和23例非LN患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患者血清AN—CA(荧光位于胞浆为c—ANCA);位于核周p—ANCA;经典型为a-ANCA;ELISA法检测ANCA抗原(包括抗-MPO,抗-LF,抗-CG)。【结果】40例LN患者中,19例(47.5%)ANCA阳性,其中p—ANCA阳性者17例(89.5%),2例(10.5%)为a—ANCA。无一例出现c—ANCA。在LN组,p-ANCA滴度为(1:80)(1:160),滴度最高者为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PGN);2例a—ANCA均出现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非LN组23例患者中,仅3例(13%)p-ANCA阳性,滴度为1:80,且均为抗-MPO。正常对照组无一例ANCA阳性。6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11例(17.5%)为抗-MPO;10例(15.9%)为抗一LF,且只见于DPGN、局灶增殖性肾小球肾炎(FPGN)和RPGN伴有新月体形成者;8例(12.7%)为抗-CG,但在LN患者未检测到抗-LF及抗-CG。在各种临床表现中,抗-MPO与肾脏和皮肤表现有关;而抗-LF与肾脏、关节炎及浆膜炎有关;抗-CG可见于各种临床表现。【结论】ANCA可能与狼疮肾炎有关,且抗-MPO与其关系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化血浆置换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强化血浆置换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59例RPGN患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进行强化血浆置换(13.2±2.6)次,平均住院时间(72.8±11.0)d,血尿消失时间(27.4±11.6)d,浮肿消退时间(15.8±5.1)d,血压恢复时间(14.7±4.2)d.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尿蛋白、血肌酐(SCr)、抗肾小球底膜抗体测定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59例患者中痊愈为25.42%(15/59),好转为57.63%(34/59),无效占16.95%(10/59),治疗至出院时评估为无效的10例患者均在本院门诊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强化血浆置换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RPGN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应该尽早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纯激素冲击和激素冲击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病理诊断为AAV且临床表现符合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1)单纯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n=32)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BVAS2003评分,ANCA、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和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BVAS2003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而观察组治疗的BVAS2003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ANCA、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而观察组的ANCA、SCr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UN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激素冲击联合血浆置换治疗AAV的疗效显著,较单纯激素冲击治疗有更优的ANCA清除和肾功能改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典型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ANC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6年9月该院确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炎性疾病患者1 963例,疾病种类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溃疡性结肠炎(U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强直性脊椎炎(AS)和皮肌炎(DM);另取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蛋白印迹(WB)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全部研究对象血清中典型与非典型ANCA的情况。结果SLE患者ANCA阳性率为24.65%,SS患者ANCA阳性率为10.88%,RA患者ANCA阳性率为9.79%,UC患者ANCA阳性率为20.83%。DM、AS及AIH患者样本量均较少。50例健康对照组ANC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ANCA阳性,而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和抗-蛋白酶3(PR3)阴性患者121例中,24例为抗-乳铁蛋白(LF)阳性,3例为抗-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PI)阳性,1例为抗-弹性蛋白酶阳性。典型ANCA与非典型ANCA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疾病种类和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炎性疾病患者血清ANCA阳性率较高,继续采用ELISA进行针对性筛查可发现绝大部分靶抗原为抗-MPO和抗-PR3,少数患者存在抗-LF和抗-BPI等非典型ANC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髓过氧化物酶(Anti—MPO)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46例SLE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抗-GBM抗体和抗-MPO抗体。结果SLE组血清抗-GBM阳性率为47.8%,抗-MPO阳性率为13.0%,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易出现肾脏损害及全身血管炎疾病.抗-GBM及抗-MPO可作为诊断SLE患者肾脏受损及血管炎疾病的参考指标,对SLE患者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2例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患者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用药护理、双膜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结果 2例患者经治疗外周血中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明显下降,血肌酐下降,肾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严密观察肾脏和肺的病变,及时准确地遵医嘱用药,并做好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积极预防双膜血浆置换治疗的并发症,是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髓过氧化物酶(Anti-MPO)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46例SLE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抗-GBM抗体和抗-MPO抗体.结果 SLE组血清抗-GBM阳性率为47.8%,抗-MPO阳性率为13.0%,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易出现肾脏损害及全身血管炎疾病,抗-GBM及抗-MPO可作为诊断SLE患者肾脏受损及血管炎疾病的参考指标,对SLE患者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SLE患者血管内皮炎性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 (TM ) ,血清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 )及抗心磷脂抗体 (AC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86例SLE患者和 2 4例正常人血浆TM和血清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包括P ANCA和C ANCA )及抗心磷脂 (包括ACL IgM和ACL IgG )抗体水平。结果 :( 1)SLE活动组TM ( 8 0 5 9± 2 13 3 )ng/mL水平均高于稳定期组 ( 4 15 4± 0 70 5 )ng/mL和对照组 ( 4 719± 0 691)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SLE稳定期与对照组TM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2 )SLE活动组ANCA (阳性率2 2 % )及ACL(阳性率 3 2 % )阳性率高于SLE稳定期ANCA(阳性率 13 % )和ACL(阳性率 2 4% )及对照组 (全阴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稳定期组ANCA和ACL阳性率与对照组 (全阴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患者血浆sTM、血清ANCA及ACL水平与SLE活动性有较好的相关性 ,可作为判断活动性及治疗效果的指标 ,有提示伴血管性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巧英 《护理与康复》2003,2(4):235-23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多个系统,病理特点为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随着ANCA的研究深入,ANCA已成为小血管炎诊断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指标l,由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国内关于护理方面报道也较少。2002年2月~2002年10月本院收治3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人,经治疗后一般情况均好转。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