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30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标准I~II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检查结果。结果 CT、MRI诊断早期ANFH率为60.0%,96.7%。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CT可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MRI的敏感性高于CT,MRI可准确地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2.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志强 《临床医学》2008,28(11):76-77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和MR I的早期表现,从影像学的角度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39侧)股骨头进行X线平片、CT和MRI检查,着重对其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在32例股骨头的Ⅰ、Ⅱ期影像学表现中,X线检出13例(40%),CT检出24例(75%),MRI检出31例(97%)。结论X线平片难以诊断ANFH的早期表现,CT和MRI可以较准确地显示ANFH的早期病变,尤其以MRI是最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3.
4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MRI检查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分期、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学价值.方法:40例病人进行双侧股骨头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检查,并对其进行影像学比较.结果:40例病人X线平片、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64、54/64、62/64.结论:CT及MRI可准确地显示早期ANFH变化,特别是MRI对早期诊断ANFH敏感性及临床价值均高于CT.  相似文献   

4.
吕涵青 《临床医学》2002,22(8):55-56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分期,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学价值。方法:40例病人进行双侧股骨头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检查,并对其进行影像学比较,结果:40例病人X线平片,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64,54/64,62/64,结论:CT及MRI可准确地显示早期ANFH变化,特别是MRI对早期诊断ANFH敏感性及临床价值均高于CT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评价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X线、CT、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诊断价值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30例怀疑为(ANFH)患者进行了x线检查,其中8例行MRI检查,18例行CT检查,且作了X线、CT与MRI征象的对照观察,并与同期临床和病例比较。结果:30例经X线检查诊断ANFH者22例39髋。CT诊断ANFH者17例29髋,8例(包括8例X线片,CT检查阴性者)MRI检查均证实为ANFH16髋。统计结果表明ANFHX线、CT、MRJ表现与其临床功能无显著相关性。结论:X线平片、CT难以显示ANFH的早期病变。MRI不仅能发现其早期病变,且能反映病变的确切范围和程度,对临床早期治疗和预后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检查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18例,均采用CT、MRI检查诊断。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对比CT、MRI对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结果,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价值及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典型征象显示率。结果: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准确率92.86%高于CT的71.43%(P<0.05);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整体正确率96.61%高于CT的85.59%(P<0.05);CT、MRI诊断中期及晚期股骨头坏死准确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灵敏度高于CT(P<0.05);CT、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特异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骨髓水肿、线样征、骨小梁结构模糊显示率高于CT(P<0.05);CT、MRI对单一囊变的显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诊断敏感度、准确率,且可清晰显示骨小梁结构模糊、线样征、骨髓水肿等典型征象,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34-2335
选择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共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CT检查和临床确诊。对比CT检查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的差异,并总结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征象。结果 60例患者,经过临床最终确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共40例,使用CT诊断准确35例,CT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诊断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70.00%,准确性为81.66%。使用CT检查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成人ANFH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早期ANFH患者42例,对患者进行MRI检查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下的检出率。结果:MRI检查在检出数上为38例,检出率为90.48%,CT检查在检出数上为34例,检出率为80.95%,MRI检查相较于CT检查在ANFH早期诊断中检出率更高。结论:成人股骨头坏死(ANFH)在早期诊断中,采用MRI检查能够获得较高的检出率,这有利于为早期诊断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更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R、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评价19例26髋股軎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R、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检查结果。结果 CR诊断早期ANFH12髋,阳性率46.1%;Cr诊断早期ANFH16髋,阳性率61.5%;MRI诊断早期ANFH 26髋,阳性率100%。结论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诊断中,CR诊断敏意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成人,共计60例。对的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的检出率及早期诊断定性敏感度。结果:经CT诊断的线样征、骨小梁模糊以及骨骼水肿检出率,均明显低于经磁共振成像技术检出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诊断结果在局部囊变检出率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T诊断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为88.41%,明显低于经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98.55%,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尤其在Ⅰ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与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的检测率较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螺旋CT与MRI扫描用于强直性骶髂关节炎诊断中,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2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及MRI扫描,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确诊率均较高,但MRI确诊率97.06%与螺旋CT90.20%相比,相对更高(P<0.05),MRI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0.98%、1.96%,与螺旋CT3.92%、5.88%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MRI对0级检出率为9.80%,与螺旋CT2.94%相比更高(P<0.05),MRI对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检出率均高于螺旋CT,但两种诊断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与MRI扫描在强直性骶髂关节诊断及分级判断中均有较高确诊率,但MRI确诊率相对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T靶重建联合MRI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孤立性肺结节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靶重建以及MRI扫描进行分期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理特征,最终以术后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以及诊断价值。结果CT靶重建提示T1期患者38人,T2期患者35人,T3期患者30人,T4期患者15人,早中期患者73人,准确率91.21%;MRI扫描诊断提示T1期患者39人,T2期患者33人,T3期患者32人,T4期患者14人,早中期患者72人,准确率90.00%;CT靶重建联合MRI扫描诊断提示T1期患者42人,T2期患者37人,T3期患者29人,T4期患者10人,早中期患者79人,准确率98.75%。CT靶重建在肿瘤内部空洞特征、周围特征分叶征的检出率高于MRI扫描方式(P < 0.05);MRI检查对于患者的淋巴结、血管断面、侵润、积液、胸膜凹陷征的检出率高于CT靶重建检查;CT靶重建检查对于患者的病灶钙化检查率高于MRI检查(P < 0.05)。CT靶重建联合MRI扫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查。结论CT靶重建联合MRI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特异度和灵敏度都高于各项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T和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0岁(37.28±6.33岁),病程4月~10年(4.80± 1.17年)。所有患者均经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影像学特点和敏感性。结果MRI检查Ⅰ级AS骶髂关节病变敏感性高于CT检查(P < 0.05);CT、MRI检查0级、Ⅱ级、Ⅲ级及Ⅳ级AS骶髂关节病变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RI检查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面侵蚀的检出率高于CT(P < 0.05),两组在关节间隙变宽和变窄、关键面下骨质硬化及关节软骨肿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T检查显示,关节面骨质示锯齿状,且见多发小囊变,关节间隙变窄、模糊,受累部位多在关节中下部,MRI检查显示,关节积液呈长T1、T2信号,关节软骨炎性水肿T1呈信号,T2呈高信号;关节软骨破坏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且强度不均匀。结论MRI可清晰显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情况,且异常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率均高于CT,适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影像特点,探讨 CT 与 MRI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院神经内科的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CT 和 MRI 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CT 和 MRI 方法均可以检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其中 CT 检出145个病灶,MRI 检出742个病灶,MRI 检出的病灶数目是 CT 的5.12倍;病灶直径>5 mm 时,CT检出142个,MRI 检出的病灶486个,检出直径<5 mm 的病灶,CT 检出率为2.07%(3/145),MRI 检出率为34.50%(256/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腔隙性脑梗死的不同病灶部位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有差异(χ2=147.02,P<0.05)。结论CT、MRI 影像学检查可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MRI 方法较 CT 更清晰准确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微小病灶,是临床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CT和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卵巢肿瘤的CT、MRI表现,比较CT与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4例卵巢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病变经CT检查51例(62个肿块),经MRI检查33例(42个肿块),同时经CT和MRI检查者25例。结果:CT、MRI对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1%对95.2%,89.4%对96.9%,80%对90%,经χ2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MRI对卵巢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优于CT(P<0.05)。结论:CT与MRI对卵巢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MRI对卵巢肿瘤的检出与定性诊断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膝关节损伤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配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患者,并分别使用常规CT检查、核磁共振技术检查,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据本次对照实验调查来看,核磁共振技术的检出率更高,且明显高于使用常规C T检查的参照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可有效提高检出率,对后续针对性治疗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表现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73例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早期显示能力。结果:X线发现Ⅰ-Ⅱ期ANFH31例,诊断准确率42.5%(31/73);CT发现Ⅰ-Ⅱ期ANFH43例,诊断准确率为58.9%(43/73);MRI发现Ⅰ-Ⅱ期ANFH65例,诊断准确率为78.2%(57/73)。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MRI是显示早期ANFH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与CT的特异性及准确度。方法:由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期间内就诊群体,随机选择60例患者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分别通过MRI与CT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手段对60例患者的结果准确性,同时对比两种诊断手段的征象。结果:6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MRI确诊57例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5%,CT确诊49例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1.67%,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CT对钙化、积气的征象诊出率明显高于MRI,MRI对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脊髓变性征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两者在神经根受压的检出率不存在差异性。结论:相较CT,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性更高,但CT也有其应用价值,对钙化和积气的检出率更高,因此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必要时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CT和MRI两种方法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进行检查,观察两种测试结果的检出率,分析探讨其作用.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患者(114例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对其进行1、2、3、4、5期CT及MRI影像诊断,探讨其诊断准确率及临床表现.结果:检测1~2期敏感性CT为65.38% (17/26),MRI为88.46%(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00,P<0.05).总体敏感性、单一囊变上两种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结构模糊CT检出率为15.38%(4/26),MRI检出率为73.0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412,P<0.01).结论:在检查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率高于CT,在早期的细微的骨小梁结构模糊的诊断率方面,MRI显著高于CT,MRI用来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以ASAS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X线平片、CT、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43例发生骶髂关节病变。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平片(P<0.05)。MRI对Ⅰ级、Ⅱ级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MRI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囊肿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MRI的诊断准确性优于X线平片和CT,其不仅能够有效检出骶髂关节病变,而且能对不同分级、不同类型骶髂关节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