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T1基因编码的锌指转录因子能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其中很多靶基因涉及调节细胞周期和增殖分化,而WT1本身也接受其上游基因的调控,如NF-кB和GATA-1等,这样便构成WT1介导的转录调控通路,参与造血系统发育的调控,如果转录因子的表达脱调控以及随之而来的正常基因表达态势受干扰,常会引起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动态平衡的紊乱,最终导致白血病,本就WT1介导的转录调控通路与白血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WAF1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克隆人WAF1基因,构建成WAF1-pcDNA3真核表达质粒,探索WAF1基因的生物调控功能。方法 采用RT-PCR和DNA直接测序方法从Hela细胞中扩增人WAF1基因,通过克隆到pcDNA3真核克隆载体上,用脂质体法转染Hct-8细胞;经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方法鉴定WAF1外源基因的表达活性和对Rb基因,cyclinD1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 从Hela细胞扩增的从WAF1基因克隆至真核克隆表达载体pcDNA3中,获得了人WAF1-pcDNA3重组质粒和高效表达P21WAF1/CIP1的Hcl-8细胞株;证实了WAF1具有促进Rb,抑制cyclinD1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人WAF1表达质粒WAF1-pcDNA3,外源基因WAF1的表达对下游基因具有生物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基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折来,某些基因在细胞凋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得到炉经们既具有单一的调节作用 有复杂的协同效应,研究这些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机制,对利用基因治疗技术治疗恶性肿瘤和退变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基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某些基因在细胞凋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得到普遍重视。它们既具有单一的调节作用,又具有复杂的协同效应。研究这些基因在细胞调亡中的调控机制.对利用基因治疗技术治疗恶性肿瘤和退变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氧平衡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的基础,是维持细胞生存的必要因素。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是调节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氧平衡的关键性转录调控因子,可介导涉及无氧糖代谢、氧输送、新生血管生成和血管扩张等数十种靶基因的转录。HIF-1在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型核纤层蛋白编码基因(LMNA)与唯铁脱氢酶编码基因1(IOP1)在细胞自噬中潜在的调控关系。方法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分别转染靶向LMNA基因和IOP1基因的siRNA,首先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MNA基因和IOP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检测自噬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包括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p62蛋白、ATG5-ATG12复合体、ATG5、ATG12和FOXO3a。结果在HEK293T中干扰LMNA基因的表达,IOP1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水平下降,自噬标志物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上调;在HEK293T中下调IOP1的表达,不影响LMNA基因的表达水平,自噬标志物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FOXO3a、ATG5、ATG12、ATG5-ATG12复合体水平升高,p62蛋白水平略有降低。结论 LMNA基因可以调控IOP1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调控细胞自噬过程。  相似文献   

7.
HOXB4转录因子在造血干细胞中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为同源盒基因(homeobox gene,hox)家族成员,HOXB4编码一类同源盒DNA依赖的结构域核蛋白,是一类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对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自我更新及分化之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此,hoxB4在HSC中的表达调控机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证明,hoxB4的一些上游调控因子,如上游激活因子-1(USF—1)、上游激活因子-2(USF-2)和核因子Y(NF—Y),以及一些造血细胞因子如血小板生成因子(TPO)及Wnt3a信号蛋白等,对hoxB4在HSC中的表达均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hoxB4基因的结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HSC中表达的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MTS1基因ARF启动子基础转录调控区的转录激活及其与E2 F1转录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含ARF启动子基础转录调控区E2 F1结合位点野生型序列的W6重组质粒为模板 ,设计该片段中E2 F1A、B、C结合位点序列突变或缺失的引物 ,用聚合酶链反应构建该区域中E2 F1A、B、C结合位点序列突变或缺失的ZE、ZF、ZG重组质粒。再将W6、ZE、ZF、ZG重组质粒转染进Jurkat细胞 ,检测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ZE、ZF、ZG重组质粒经SacⅠ或NaeⅠ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得到证实。与E2 F1位点野生型重组质粒W6比较 ,突变型重组质粒ZE、ZF、ZG在Jurkat细胞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量减少 ,以E2 F1A位点突变的重组质粒减少明显。结论 构建ARF启动子E2 F1A、B、C结合位点序列突变的重组质粒成功 ;MTS1基因ARF启动子基础转录调控区的转录激活可能与E2 F1转录因子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造血调控异常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WT1基因与造血调控及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密切相关。WT1基因在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高表达,可以作微小残留病检测的共同标记。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kir3dl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模式及其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探讨kir3dl1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K562细胞中kir3dl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应用甲基化抑制剂5.氮胞苷处理K562细胞以诱导CpG岛去甲基化,观察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kir3dl1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显示:K562细胞中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CpG二核苷酸甲基化频率在20%-100%之间;K562细胞中kir3dl1基因启动子序列在转录因子E2F可能的结合位点上存在1个碱基的突变,并形成1个新的被甲基化的CpG二核苷酸;应用甲基化抑制剂5.氮胞苷可以诱导不表达kir3dl1基因的K562细胞重新表达该基因。结论:K562细胞中kir3dl1基因表达受启动子甲基化调控,对转录因子E2F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在kir3dl1基因表达调控中可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介紊-1(IL-1)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本文综述了IL-1的蛋白结构和基因特性,重点研究了IL-1对造血调控,包括粒系、巨核系、红系和淋巴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ion factor-1,IRF-1)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3区1带(5q~(31))。IRF-1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与多种恶性血液病发生发展相关联。本文综述了IRF-1基因结构、表达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对IRF-1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恶性肿瘤,特别是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活性细胞的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的功能并明确其表达调控机制,构建了kir3dl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其在K562细胞中的活性。采用PCR方法从含有kit3dl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的质粒中扩增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序列,插入经Bg1II和NcoI双酶切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Basic;采用阳离子脂质体SuperFect包裹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转染K562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脂质体-DNA复合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254bp的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3DL1-luc254并通过酶切及基因测序方法的鉴定;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在K562细胞中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且荧光素酶活性、相对活性持续3天无明显衰减。转染了3DLl-luc254报告质粒的K562细胞存活率在76%-92%之间。结论:成功构建了kir3dl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本研究采用的转染系统能够有效地在K562细胞中进行基因转染,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在K562细胞中具有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AML1B、AML1/ETO对TSC基因、TSC1和TSC2启动子的转录调节作用,探讨其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TSC基因启动子/增强子区包含AML1基因结合位点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与AML1B、AML1/ETO表达质粒共转染非洲绿猴肾细胞系CV-1细胞,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分析其对TSC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CV-1细胞中,AML1B对TSC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没有明显的作用.而对于TSC2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pCMV5-AML1B的剂量为75 ng时,TSC2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上升为对照组的8.55倍,且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相反,AML1/ETO对TSC1基冈启动子转录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于TSC2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没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可以抑制AML1B对TSC2基因启动子的反义启动作用.结论 AML1B和AML1/ETO能够调控TSC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调节因子-1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3区1带,IRF-1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与多种恶性血液病发生发展相关联。本综述了IRF-1基因结构,表达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对IRF-1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恶性肿瘤,特别是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活性细胞的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造血调控异常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WT1基因与造血调控及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密切相关。WT1基因在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高表达,可以作微小残留病检测的共同标记。  相似文献   

17.
RASSF1基因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SSF1基因位于染色体3p21.3,其转录本RASSF1A已被确认为一种候选肿瘤抑制基因,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调控,并抑制细胞生长,但作用机理尚未阐明。  相似文献   

18.
肝癌细胞凋亡调控的基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抑制肝癌细胞凋亡的基因。主要有Bcl-2和生存素(Survivin);另一类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基因,有p53、Fas/FasL、TRAIL等。通过这些基因的表达和相互作用,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 1和PPARγ在3T3-L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基因调控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3T3-L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Twist 1和PPARγ在诱导分化第0、2、4、8、12天时的表达水平;采用PPARγ激动剂匹格列酮和抑制剂T0070907分别处理3T3-L1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Twist 1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构建靶向干扰和过表达Twist 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3T3-L1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油红O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Twist 1表达变化对诱导分化进程及对PPARγ的影响。结果随着3T3-L1细胞诱导分化时间的延长,PPARγ和Twist 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分别自诱导分化第2天(t=2.78,P0.05)和第4天上调显著(t=2.13,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匹格列酮和T0070907作用3T3-L1细胞24 h后Twist 1和PPARγ均表达下调;干扰和过表达Twist 1基因不影响3T3-L1诱导分化进程,但干扰Twist 1基因能够下调PPARγ的表达(P0.05),且过表达Twist 1能够上调PPARγ的表达(P0.05)。结论在3T3-L1细胞中Twist 1和PPARγ存在正向相互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20.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已得到公认,关于其对肿瘤的作用机制国内外的研究也逐步深入,鉴于癌症的形成是一系列基因突变所致,而白藜芦醇可以对基因的表达进行特异性的调控,现就白藜芦醇在肿瘤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