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5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胰岛素泵合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和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泵),治疗15d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下降(P<0.01),但试验组血糖控制更好(P<0.05),且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血糖完全达标的人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胰岛素抵抗改善也更明显(P<0.05),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少,体重增加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低血糖事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胰岛素泵合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和减少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泵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分别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0例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来治疗方案,改用胰岛素泵治疗,1周后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4组.A组胰岛素泵联合格列美脲,B组胰岛素泵联合吡格列酮, C组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 D组胰岛素泵联合阿卡波糖,共治疗4周.对比分析4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 (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 FBG、2hPG 、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1);四组之间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1); B 、C、D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均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胰岛素泵分别联合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能较好地控制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但分别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吡格列酮时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睡前皮下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结合每日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二甲双胍服用方法同治疗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胰岛素总用量、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事件等。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能有效控制FPG、2 hPBG及HbA1 c,胰岛素用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可用于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达标血糖值、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均达到了控制指标,但观察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优于多点皮下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LDM)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G1、G2),G1组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G2组二甲双胍加胰岛素强化治疗,分别记录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前后的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结果G2组与G1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体重改变和GHbA1c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日胰岛素用量及胰岛素治疗所致体重增加,平稳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吴全能 《临床医学》2010,30(7):45-4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对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以甘精胰岛素治疗;一组以门冬胰岛素三餐前注射,两组均与二甲双胍联用,观察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 h BG)、胰岛素用量、二甲双胍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结果甘精胰岛素组降糖快速稳定,血糖达标时间短,治疗后FBG、2 h BG更理想,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小,低血糖发生率低,优于门冬胰岛素组(P均0.05)。结论对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显著,且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7.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选取收治的80例口服降糖药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2w后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治疗组治疗后的FBG、P2BG和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能够获得较好的控糖效果,而且低血糖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195-3196
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2型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诺和灵N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血糖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达标用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治疗后观察组血糖(FPG、2hPG)水平、HbA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9.1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8,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且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仅口服二甲双胍,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空腹血糖、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胰岛素泵与餐前-基础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对36例胰岛素泵与37例餐前-基础胰岛紊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频率都有明显改善。结论:在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频率上胰岛素泵优于餐前-基础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拟行骨科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II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在血糖控制、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P<0.05)。CSII组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P<0.05),术前血糖控制的时间、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SII组(P<0.05),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SII组(P<0.05)。结论CSII用于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比MSII更快速、有效、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周宇清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95-1397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的效果。【方法】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24例(CSⅡ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6例(MSⅡ组),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比较两组血糖达标天数、最大胰岛素用量、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现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及C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较MSⅡ组短,平均胰岛素用量及最大胰岛素用量均较MSⅡ组少,且低血糖发生次数也较MSⅡ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Ⅱ和MSⅡ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有良好治疗效果,其中胰岛素泵可以缩短血糖达标天数,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骨科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Ⅱ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Ⅱ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各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Ⅱ组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优于MS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血糖控制的时间、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S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CSⅡ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前血糖控制时间及住院总天数,低血糖及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少。因此,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用于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更快速、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石群  顾红霞  徐建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247-248,251
[目的]评价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CSII组60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 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 (MSII)组60例,采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等,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FPG及P2 hPG、HbAl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PG和P2 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4.85±0.61)d较M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6.02±0.68)d明显缩短(P〈0.05),胰岛素用量(40.77±3.26) U/d与MSII组(46.35±4.04) U/d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低血糖次数较MSII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较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法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体质量增加的疗效与剂量关系。方法将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年)伴肥胖的24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A组61例、研究B组62例、研究C组61例、对照组62例。研究A组、研究B组、研究C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750 mg·d-1、1 000 mg·d-1、1 500 mg·d-1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予干预直接随访;分别于入组前及入组后1、2、3、6个月测定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结果各研究组体质量和BMI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研究A组在入组后1、2、3、6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B组在入组后1、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质量明显下降,均P<0.05);研究C组在入组后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各研究组空腹血糖减分值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入组后6个月各研究组空腹血糖稳定或略降,对照组则呈升高趋势,各研究组血糖减分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肥胖患者的体质量,其剂量在1 000~1 500 mg·d-1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并控制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86例肥胖2型兼血糖控制不佳的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FPG 、HbA1c、BMI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73、6.57、13.17、59.53,P均<0.05),而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HDL-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26、7.75、4.73、4.03,P均<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并控制患者体重,是针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8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试验组予以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随访16周,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tL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及脂肪因子水平,并计算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治疗后,2组HbAlc、FI)G、2hPG及BM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HbAlc≤6.5%的患者分别为34例(82.9%)和24例(6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组FINS、HOMA—IR及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且试验组各指标降低及升高幅度略大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未见低血糖事件及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滓力达颗粒与二甲双胍联用可协同降低血糖,提高血糖达标率,2者对血浆瘦素、脂联素水平的调控是其纠正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的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素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连续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非严重高血糖的超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否获益,以及探讨强化治疗后的降糖方案。方法 120例超重(24≤BMI<28 kg/m2)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组(A组);胰岛素泵+预混入胰岛素组(B组);二甲双胍组(C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及12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OGTT)空腹及2 h血糖(FBG、2 hPBG)、胰岛素(FINS、2hINS)、C肽(FCP、2 hCP),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结果治疗前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时A、B组FBG、2 hP BG、HbA1c、2 hINS、HOMA IR低于C组;治疗12周时A、B组2 hPBG、HbA1c低于C组;A组FINS、FCP、OGTT 2 hINS、HOMA IR低于B、C组;B组BMI高于A、C组,HOMAβ高于A组。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益于改善非严重高血糖超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而强化治疗后二甲双胍续贯治疗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胃转流手术影响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是否与手术引起的体重减低有关。【方法】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组(A组16例)和胃转流手术组(B组16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和干预后体重减少无差异。B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A组减重前及减重后分别口服75克葡萄糖测定空腹及2h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B组空腹血糖及2h血糖降低,空腹及2hGLP-1增长。【结论】胃转流手术后,更多的GLP-1释放可能与降低血糖有关,而非单纯与手术引起的体重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