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低浓度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上肢骨折手术患者91例按交替分组法分为2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n=45)给予0.5%罗哌卡因麻醉阻滞,观察组(n=46)给予0.25%罗哌卡因麻醉阻滞。比较2组患者用药30 min后神经阻滞情况、麻醉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30 min后,2组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及肌皮神经完全阻滞的患者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低浓度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的效果好,能满足手术需求,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上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8月至2007年12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急诊上肢手术的患者80例(男53例,女27例),ASAⅠ~Ⅱ级,颈肩部外观无畸形,无患肢感觉异常,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禁忌证,年龄18~68岁,体质量45~75kg.随机分为二组进行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超声引导组(U组)和神经刺激器引导组(N组),每组各40例,分别行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药为0.7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等量混合液20 mL.组间观察比较腋神经、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效果和麻醉持续时间;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各神经分支起效时间比较,U组明显短于N组(P<0.01).注药30min后,各神经分支的阻滞效果U组明显优于N组(P<0.05).U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N组(100%vs.87.5%,P<0.05).N组失败5例,其中2例追加其他途径臂丛神经阻滞,3例改为全麻后完成手术.麻醉持续时间U组为(378±151)min,N组为(365±163)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出现5例误穿血管.结论 与神经刺激器比较,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更短,阻滞效果更好,是急诊上肢手术理想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间沟阻滞法、腋路臂丛阻滞法和肌间沟及腋路臂丛联合阻滞3种不同方法在同时涉及上肢尺、桡神经支配区域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1年7月多根手指外伤且外伤范围涉及拇指与小指需进行清创缝合的6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采用肌间沟阻滞法、B组采用腋路臂丛阻滞法、C组采用肌间沟和腋路臂丛联合阻滞法。麻醉完成20 min后采用针刺法检验麻醉效果,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麻醉完成20 min后,C组在尺神经支配区域的麻醉效果优于A组,在桡神经支配区域的麻醉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VAS评价疼痛程度,A组与C组尺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93,P〈0.05);B组与C组桡侧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7626,P〈0.05);A组与C组的桡侧、B组与C组的尺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t=0.1833,t=0.4727,P均〉0.05)。结论肌间沟及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在上肢手术,尤其是同时涉及尺、桡神经支配区域的手术中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复合部分腋路神经阻滞麻醉在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仅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复合部分腋路神经阻滞麻醉。统计两组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感觉阻滞)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Horner综合征、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运动阻滞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7/30)与对照组16.67%(5/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时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复合部分腋路神经阻滞麻醉,可缩短运动阻滞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和传统解剖定位行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臂丛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解剖定位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完成时间、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阻滞效果比对照组好,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相比,超声引导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视下能够避开患者血管和周围重要组织,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简单易学,增加患者的舒适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引导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急诊上肢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B超引导下行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接受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支配区域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完全阻滞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较肌间沟阻滞好,其起效时间快、阻滞完善,是适用于急诊手术的上肢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手部断指行再植手术采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实施阻滞同单纯实施肌间沟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0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组(30例)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C组(30例)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患者的感觉阻滞情况及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3.44±1.36min,明显短于A组(3.82±1.91min)和B组(5.25±1.52min)(P<0.05)。C组麻醉效果为100%,明显优于A组的90.0%和B组的93.3%(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采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实施阻滞,阻滞和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术前5 min静脉滴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术前5 min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溶液。观察两组麻醉阻滞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患者自控镇痛(PCA)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8.33±1.25)min比(10.05±1.62)min,t=6.177,P0.001]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6.17±2.48)min比(20.32±3.16)min,t=7.592,P0.001]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麻醉维持时间[(8.43±0.86)min比(7.29±0.92)min,t=6.652,P0.00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1.45±0.21)分比(1.51±0.24)分,t=1.383,P=0.170]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1.78±0.33)分比(2.29±0.41)分,t=7.121,P0.001]、术后6 h[(2.56±0.37)分比(3.62±0.48)分,t=12.853,P0.001]、术后12 h[(3.53±0.39)分比(4.75±0.51)分,t=13.964,P0.001]、24 h[(4.62±0.64)分比(5.90±0.76)分,t=9.467,P0.001]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内PCA用药剂量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例(7.41%)比14例(25.93%),t=6.667,P=0.010]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可提高麻醉阻滞效果,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恢复时间在糖尿患者与非糖尿患者中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拟行上肢手术,麻醉方式选择为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60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观察组)22例和非糖尿病组(对照组)38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短轴平面内阻滞(神经刺激器辅助),缓慢注入0.5%罗派卡因20ml,阻滞后48h内每5min随访,行单丝测验肩关节阻滞区域,评价肩关节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结果本研究纳入60名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术前观察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接受臂丛神经阻滞感觉恢复时间为16.52±6.53h,非糖尿病患者恢复时间为16.65±3.75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为21.21±5.45h,非糖尿病患者为16.35±6.7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为因变量,对所有患者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血糖进入了回归方程,而糖化血红蛋白并未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接受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中,两组组患者感觉恢复时间没有差别,观察组患者运动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长;且运动恢复时间与血糖有关,与Hb A1c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径路与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上肢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30例。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A组行肌间沟径路,B组经锁骨上径路。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镇痛时间、臂丛神经主要分支麻醉阻滞完善情况、手术中辅助镇痛药使用情况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术后镇痛时间、20 min阻滞完善率、手术中辅助镇痛药使用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径路与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均是安全有效的上肢麻醉阻滞方法,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286-3287
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行上肢手术的78例患儿,均行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传统体表定位)和研究组(超声引导定位)各39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1)研究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39/39),对照组为82.05%(32/39),研究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0.26%,P<0.05)。将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级Ⅰ~Ⅱ级,无严重并发症。随机把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75mg罗哌卡因稀释至20mL,而试验组给予罗哌卡因75mg联合右美托咪定1μg/kg稀释至20mL。观察入室时(T_0)、臂丛神经阻滞后10min(T_1)、手术开始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及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镇痛持续时间,并观察记录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T_1、T_2的MAP[(75±5)、(74±4)mm Hg]低于T_0[(83±7)mm Hg],T_1~T_3时间点HR低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_1和T_2的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尤其是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可以安全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采用超声引导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级的闭合尺、桡骨骨折患儿,随机等分为传统解剖定位组(C组)和超声引导组(US组),均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监测,局部麻醉采用0.2%左布比卡因0.4mL/kg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术中氯胺酮的用量、术后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US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4.42±0.47)min]高于C组[(2.78±0.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组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7.63±1.56)min]低于C组[(9.89±1.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组氯胺酮的用量[(31.3±10.6)mg]低于C组[(60.6±11.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S组术后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18.7±6.9)min]低于C组[(30.6±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小儿臂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减少全身麻醉药量,临床效果更好;CMAP是神经阻滞的客观和量化的观察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鞘膜内、外2种注射方法对膈肌活动度及呼吸抑制的影响。方法右上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拟行内固定取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鞘膜外组(超声引导下鞘膜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鞘膜内组(超声引导下鞘膜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各30例;采用M型超声分别对平静呼吸和深呼吸状态下,神经阻滞前、注射药物后15、30 min膈肌活动度进行测量并记录;应用Easy-One肺功能仪检测2组神经阻滞前及注射药物后15、30 min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比较2组麻醉效果,神经阻滞前后膈肌活动度、肺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鞘膜外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8.2±2.1)min]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6.5±2.3)min]长于鞘膜内组[(11.6±1.9)、(9.3±2.1)min](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932.3±155.0)min]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976.3±155.6)min)]与鞘膜内组[(1 011.2±149.3)、(1 106.2±150.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5、30 min 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状态下,鞘膜外组阻滞前、阻滞后15、30 min时膈肌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膜内组阻滞后30 min膈肌活动度[(1.5±0.5)、(4.1±0.9)cm]低于阻滞前[(2.2±0.4)、(5.5±0.8)cm]和鞘膜外组阻滞后30 min[(1.8±0.6)、(4.8±0.8)cm](P0.05);鞘膜内组阻滞后30 min膈肌部分及完全麻痹(43.33%、26.67%)、霍纳综合征(40.00%)、声音嘶哑(36.67%)、上肢感觉及运动异常(33.33%)发生率均高于鞘膜外组(20.00%、6.67%,26.67%、6.67%、3.33%)(P0.05)。结论与鞘膜内注射相比,超声引导下鞘膜外臂丛神经阻滞在提供有效镇痛的同时,可降低膈肌麻痹的发生率,减少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对患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和对照组(传统体表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各30例。两组患者局部麻醉药均为0.75%罗哌卡因10 ml和2%利多卡因10 ml的混合液,注药后30 min内每隔5 min评价麻醉效果,记录臂丛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镇痛的持续时间,以及阻滞完善例数及并发症;测量并比较阻滞前与阻滞起效后尺、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神经阻滞30 min后,对照组锁骨上臂丛阻滞完善率73%,明显低于超声组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阻滞起效后尺动脉舒张末期速度、时间平均最大流速、血流量、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桡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提高了麻醉效果,且增加了上肢的血流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于我院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针刺异感定位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神经阻滞情况(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神经阻滞操作与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上肢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便,起效快且维持时间长,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引导两点刺激法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12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分为一点刺激组(A组)和两点刺激组(B组),每组各60例,分别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7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等容量混合液30 mL.观察桡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外侧皮神经的起效时间、阻滞效果和麻醉持续时间,并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结果:桡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外侧皮神经神经支配区起效时间比较,B组均明显短于A组(均P<0.05).注药30 min后.桡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外侧皮神经7根神经的阻滞效果B组明显优于A组(P<0.05).B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93.3%vs 80.O%,P<0.05).A组失败12例,其中9例追加其他途径臂丛神经阻滞,3例改为全麻后完成手术.B纽失败4例,其中3例追加其他途径臂丛神经阻滞,1例改为全麻后完成手术.麻醉持续时间A组为(396±156)min,B组为(413±162)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两点刺激法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较一点刺激法的起效时间更短,阻滞效果更好,是较理想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联合神经刺激器(nerve stimulator)用于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需长时间上肢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Ⅰ组为对照组,采用头皮针盲探异感法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然后采用腋动脉穿透法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两点均给予1%利多卡因5mL试验剂量后再给予0.375%罗哌卡因20mL;Ⅱ组为实验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采用24G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留置,然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两点均给予1%利多卡因5mL试验剂量后再给予0.375%罗哌卡因20mL。两组术中根据麻醉时间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间断追加0.375%罗哌卡因10~15mL/次。术中持续监测SBP、DBP、MAP、ECG、SpO2,并观察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Ⅱ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较Ⅰ组短(P<0.05),Ⅰ组和Ⅱ组神经阻滞优良率分别为80%和92%(P<0.05),改为全麻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定位明确,可以作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单侧腕部尺桡贯通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患者在单侧腕部尺桡贯通伤手术中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及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观察3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更大地满足了手术要求,且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优于单纯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进行术前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术前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在麻醉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SBP、DBP在麻醉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达最高层面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448.4±112.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224.5±102.4 min),且其运动阻滞维持时间(197.4±70.2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54.6±90.6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麻醉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