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压疮管理系列表格的实用性及在提高护士高危压疮和院外带入压疮上报符合率、压疮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将2010年上报的高危及院外带入压疮433例作为观察组,将2009年上报的高危及院外带入压疮205例作为对照组.设计和应用压疮管理系列表格,包括高危压疮评估表、高危压疮申报单、院外压疮呈报表、压疮防治护理记录单等4种压疮管理表格,采用表格、图示、说明等辅助设计,并应用于观察组中,比较2组各项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高危压疮及院外带入压疮上报符合率、压疮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压疮治愈和好转率提高,高危压疮发生数显著减少.结论 压疮管理系列表格有助于护士准确评估高危压疮及院外带入压疮,有助于提高压疮治愈、好转率及护士书写压疮护理记录的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essure sore management forms and its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nurses' reported compliance rates on high-risk pressure sores and external pressure sores and the passing rate of nursing records. Methods With aided designs as forms, icons and notes,mak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high-risk pressure sores and external pressure sore between 433 cases in 2010(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05 cases in 2009(the control group). Designing and applying the pressure sore management forms, including four kinds of forms: the high-risk assessment form, high-risk pressure sores declaration sheet, the external pressure sore report form, pressure sore prevention and care record sheet, then applied the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ll aspects like the compliance rates of nurses' reports on high-risk pressure sores and external pressure sore, the passing rate of nursing records, the healing and improvement rates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high-risk pressure sores decreased. Conclusions The pressure sore management forms can help nurses for accurate assessing high-risk pressure sores and external pressure sores, also can help to increase the healing and improvement rate an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cords.  相似文献   

2.
李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71-2073
目的探讨改变翻身间隔时间对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作用。方法选取神经内科Norton评分〈14分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2h翻身一次,观察组第1周2h翻身1次,后3W每周延长30min。观察两组患者I、Ⅱ、Ⅲ期压疮发生率及翻身间隔时间为2.0、2.5、3.0、3.5h两侧肩胛部、骶尾部的压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肩胛部及骶尾部的体压值、压疮发生率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骶尾部与左右肩胛骨处在相同翻身间隔时间下平均体压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翻身间隔时间可预防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高业霞  Xu Donghong  刘一鸣 《护理研究》2008,22(22):2024-202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时具体间隔多长时间翻身不发生压疮.[方法]随机选择45例颅脑损伤应用亚低温治疗的病人,采取3 h后开始翻身,侧卧位时每次均为1 h,以后平卧位时间每次逐渐递增1/2 h.[结果]在应用亚低温治疗期间除3例病人在不同时段内发生轻微紫色冻伤外,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压疮,平均翻身间隔时间为11.31 h,应用单样本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t=8.867,P<0.00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在使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翻身间隔时间可以延长至8 h不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4.
适时翻身替代定时翻身预防临终癌症患者压疮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林岩  镇艳  潘丽芬  吴琛 《护理学报》2007,14(1):87-89
目的 探讨适时翻身替代定时翻身预防临终癌症患者压疮效果的异同.方法 调查及分析临终癌症患者采用定时翻身(2 h/次)与适时翻身(<6 h/次)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出现不适感、压疮发生率、对翻身满意度等.结果 与定时翻身相比,延长翻身间隔时间为6 h内,患者出现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睡眠不足、烦躁等不适感明显下降(P<0.0001);但压疮的发生率并未增加(P>0.05);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定时翻身组(P<0.05).结论 传统的定时翻身原则不利于临终癌症患者对翻身的耐受,且不符合该类患者的治疗原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临终癌症患者翻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截瘫患者使用防压疮气垫后的最佳翻身时间.方法 将6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4 h翻身的实验组1(19例),6 h翻身的实验组2(20例)及2 h翻身的的对照组21例.结果 对照组压疮发生率0%,实验组2压疮发生率5.0%,2组的压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压疮发生率36.8%,与对照组相比,压疮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与传统的翻身时间(2 h翻身1次)相比,截瘫患者使用防压疮气垫后翻身时间可延长为4 h翻身1次.  相似文献   

6.
林雁  姜小鹰 《护理研究》2011,25(6):511-512
[目的]探讨卧床病人使用气垫床在不同翻身间隔时间主要受压部位的减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及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骨折病人50例,平卧普通床垫2 h后及平卧气垫床2.0h、2.5h、3.0h、3.5h、4.0h后,对其两侧肩胛部、骶尾部的压力和皮肤温度进行测量比较。[结果]与平卧普通床垫相比,使用气垫床,病人肩胛部及骶尾部的体压值明显降低(P<0.05),皮肤温度则变化不明显(P>0.05)。平卧气垫床2h~4h,受压皮肤体压平均值的变化比较不明显(P>0.05);受压部位的各时间段皮肤温度平均值进行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床病人使用气垫床的翻身间隔时间可延长至4h 1次,其主要受压部位皮肤的表面垂直压力能被有效减少,这样既减轻频繁翻身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刘夏  陈倩  于静亚  董珍珍 《全科护理》2022,20(2):227-229
目的:探讨3.5 h翻身间隔时间对老年压疮高危病人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HAPU)发生率、不同部位体压水平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5例老年压疮高危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2.0 h翻身1次,观察组采取3.5 h翻身1次。观察两组病人HAPU发生情况、体压值、舒适度及护理工作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率(15.87%)及HAPU发生率(3.17%)与对照组(17.74%,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骶尾部、左肩胛、右肩胛、左外踝、右外踝、耳郭及肘部体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舒适度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观察组每天护理工作量及总护理工作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每次护理工作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 h翻身间隔时间应用于老年压疮高危病人可改善其舒适度,减少每天工作量及总护理工作量,不增加压力性损伤情况及各体位体压水平,同时不影响每次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减压床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临床住院病人预防压疮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JBI、Medline、PubMed、Embase、EBSCO CINAHL、CBM、重庆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关于使用减压床翻身间隔时间对预防压疮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月14日。由3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 an 5.1软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8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2 h翻身方法相比,采用4 h翻身方法对预防压疮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95,95%,CI(0.63,6.02),P=0.25。与6 h翻身相比,4 h翻身在预防Ⅱ期及Ⅱ期以上压疮的发生情况方面RR=0.16,95%,CI(0.06,0.4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对于预防Ⅱ期及Ⅱ期以上压疮的发生情况,4h翻身法优于6h翻身法。在所有压疮发生情况方面,2h翻身与4h翻身对预防压疮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从成本效益角度着眼,4h翻身法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及提高工作效率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式组合式翻身垫针对Ⅱ期、Ⅲ期压疮患者与传统三角型翻身垫在临床应用中对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53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入科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6例,压疮30处,使用三角型翻身垫;实验组27例,压疮30处,使用组合式翻身垫.每2 h翻身一次,连续15 d,将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压疮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压疮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式翻身垫对Ⅱ期、Ⅲ期压疮的治疗有显著疗效,是一款好用的护理器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罗翠玲  方秀敏 《全科护理》2013,11(14):1299-1300
[目的]研究不同翻身时间间隔对预防老年住院病人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使用逐步延长压迫间隔时间(每阶段延长30min)的更换体位方法,对照组使用目前临床常用的相同压迫间隔时间更换体位方法(2h翻身1次),比较两组病人的压疮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步延长压迫间隔时间更换体位法可降低老年病人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1例临床病例,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筛选预防压力性溃疡(压疮)的最佳翻身策略。方法依据PICO原则和患者情况,提出个性化的临床问题后,计算机检索NGC、DARE、CDSR、CCTR、MEDLINE、PubMed和CBM,收集预防压力性溃疡(压疮)翻身方法的高质量临床证据。结果最终共纳人1篇临床实践指南、1篇系统评价和3个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最终检索结果、患者病情和患者及家属意愿,采用卧于黏弹性泡沫减压床并每4小时翻身1次,使用仰卧位与仰卧位向左向右倾斜30。交替的翻身方法。患者住院期间,骶尾部4-6cm。一度压疮部位清洁干燥,未有破溃,其他色素沉着部位也未有压疮发生。结论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可为患者提供既科学又考虑患者个体化要求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法预防颌面部手术患者鼻部压疮的效果观察。方法将300例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时间≥4 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透明胶布在鼻背固定气管导管,并在导管末端与螺纹管衔接处用厚层纱布包裹;实验组在固定导管前先用美皮康敷贴包裹气管导管弯曲处1圈,然后按对照组方法固定导管。比较手术结束至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鼻部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鼻部术后Ⅰ期压疮发生率为4.7%,实验组患者未发生压疮,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美皮康敷贴改进气管导管固定法,能有效预防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4 h颌面部手术患者鼻部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制充气式自动翻身体位垫运用于辅助神经外科卧床患者翻身的使用效果。方法 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不能自主翻身的卧床患者为观察组,予以充气式自动翻身体位垫翻身;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不能自主翻身的卧床患者为对照组,予以传统人工翻身。对比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协助患者翻身操作时长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24 h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 h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72 h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平均协助患者翻身操作时长短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充气式自动翻身体位垫能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痊愈妥在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使用无创通气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康惠尔溃疡贴保护面部受压皮肤,观察组采用痊愈妥保护面部受压皮肤,比较两组患者面部受压皮肤压疮发生情况及敷料更换时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有13例发生面部压疮,其中I期压疮11例,Ⅱ期压疮2例,观察组仅有4例患者发生I期压疮,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74,P〈0.05);观察组患者面部受压部位更换敷料时间为(72.53±6.48)h,长于对照组的(24.36±5.7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14,P〈0.01)。结论痊愈妥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意义。方法将1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2组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1次/周,随访3个月。比较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施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患者家属对于压疮预防知识及技能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随访3个月,观察组压疮发生率(3.75%)显著低于对照组(21.25%)(P<0.01)。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加强了患者家属预防压疮的意识和技能,使脑卒中患者在院期间得到的预防压疮护理得以延续到家庭,降低了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惠娟  徐学梅  郭江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24-2126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合适的翻身方案在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压疮中的作用。方法将纳入本院老年脑卒中患者225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及翻身方法;观察I组8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Ⅱ组84例给予常规护理与针对性健康教育,并进行循环卧位翻身。结果住院期间,观察I组、Ⅱ组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I组及Ⅱ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患者及家属对压疮预防知识及技能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住院期间观察I组及Ⅱ组便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I组及Ⅱ组(P〈0.01)。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以及循环翻身法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压疮的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制水袋在减少ICU患者压疮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74例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预防压疮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除传统方法外加用自制水袋防止压疮发生,比较两组压疮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结果: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为2.6%(1/39),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7.1%(6/35),试验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水袋可明显减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压疮护理法在预防腰椎融合术患者并发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腰椎融合术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干预组患者术中采用改良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2种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时间(25.16±4.22)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2.63±3.7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压疮护理的满意度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压疮护理法可以降低腰椎融合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延缓压疮的发生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蒋智  曹小平 《临床荟萃》2010,25(18):1587-1588,1592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和阿托品联合应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ASOPP)合并呼吸衰竭(RF)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ASOPP合并RF患者56例(均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控制呼吸),其中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组(Ⅰ组)31例,阿托品治疗组(Ⅱ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脱机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病死率.结果 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组和阿托品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5.O土1.5)天和(18.0±3.O)天(P<O.01),拔管脱机时间分别为(3.5土1.2)天和(7.O士2.5)天(P<O.01),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分别为(3.O±1.2)天和(13.3±3.5)天(P<O.0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和44.O%(P<O.01),治愈率分别为96.8%和80.O%(P<O.05),病死率分别为3.2%和20.O%(P<O.05).结论 长托宁与阿托品联合应用治疗ASOPP合并RF,疗效优于阿托品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20.
姜萍  王春梅 《天津护理》2012,20(2):63-65
目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ABPM),分析不同血压类型患者的血压特点和预后,并制定个体化血压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MOBIL-O-GRATH动态血压监护仪,对26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院48 h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不同血压类型患者ABPM监测结果和发病3个月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为勺型、非勺型和反勺型血压患者分别为80例、90例和95例;3种血压类型患者的晨起收缩压、夜间脉压、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变异性、24小时平均动脉压及发病后3个月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不仅可以分析不同血压类型患者的血压特点和预后,还可为制定个体化血压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