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甘露醇输注速度与颅内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了解不同输液速度输入20%甘露醇对高颅压患者颅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需输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按常规快速(1.67g/min)均匀输入,另一组先缓慢(0.54~0.81g/min)输入约10min后颅内压开始下降时再快速输入,分别观察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快速输入时颅内压有直接下降、先一过性升高后下降、无变化及持续升高4种情况。其中出现先升后降比例在轻度颅内高压时为5/61,中度颅内高压时为84/538,重度颅内高压时为207/409。先慢后快输入时无先升后降现象。结论快速输入甘露醇后有一过性升高颅内压作用,可引起病情变化,且随着颅内压增高而比例增加。先慢后快输入可避免其一过性的升颅压作用。因此甘露醇输入速度不能常规一概快速输入,颅内高压明显时,尤其重度颅内高压时应先慢后快输入。  相似文献   

2.
甘露醇静脉滴注在各级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甘露醇临床滴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滴注速度要快,才能达到治疗效果,通常情况下,一瓶250ml液体要求在30min左右滴完。由于甘露醇是一种高浓度的晶体溶液,为了达到快速滴注的目的,以往不少医院在临床上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20-50ml注射器间断不停地给输液瓶打入空气加压,以提高静脉滴注的速度。这种方法不仅容易带来潜在的细菌污染以及因反复针刺橡皮塞导致液体外渗,而且非常烦琐,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脑震荡患者脑血流变化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3D-TCD)检测93例脑震荡患者伤后48小时以内与治疗后144小时后脑血流平均峰流值,结果伤后48小时以内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较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提示脑震荡早期脑血流增强,后期逐渐回落的病理过程。应用20%甘露醇、脑复康注射液治疗后,随脑血流回落,脑震荡的临床表现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复方甘油和甘露醇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60例高血压脑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10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复方甘油和甘露醇治疗7-14 d后,比较2组血压、肾功能、副作用及死亡率。结果:A组血压下降不明显,死亡率高,但肾功能损伤较轻;B组血压显著下降,死亡率低,肾功能损伤较重。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脱水治疗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血压以及病情程度,对于血压较高、中重度脑出血患者建议快速滴注甘露醇,而对于年龄偏大、心肾功能不佳者建议缓慢滴注复方甘油。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17-1218
目的比较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与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将采用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静脉快速滴注高渗盐液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生命体征指标、尿量、睡眠质量及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后30min、2h,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48h,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比较,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患者采取静脉快速滴注高渗盐液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山莨菪碱凝胶防治静脉滴注甘露醇局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凝胶对防治静脉滴注甘露醇引起局部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甘露醇前5~10 min将山莨菪碱凝胶沿静脉走向均匀地涂擦于输液穿刺点上方的皮肤,对照组先不作任何处理,对在滴注甘露醇过程中出现局部疼痛者均予2%山莨菪碱凝胶外涂给予治疗.结果 观察组出现局部疼痛者8例(8%),对照组70例(70%),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出现局部疼痛的78例患者均予山莨菪碱凝胶外涂给予治疗后,显效66例,中效12例.结论 2%山莨菪碱凝胶能有效防治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的局部疼痛,减轻静脉损伤.  相似文献   

7.
脑震荡后脑功能障碍与相关因素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脑震荡后脑功能障碍形成原因、类型和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年3月~1999年10月治疗的86例脑震荡后脑功能障碍临床资料运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脑震荡后脑功能障碍占同期脑震荡的21.6%,通过经颅三维多普勒(3D-TCD)检测显示,尼莫地平组在解除脑震荡引起脑血管痉挛和改善脑血流平均峰速度明显优干治疗组。结论伤后是否残留脑功能障碍取决于颅脑损伤程度和由此广生的意识障碍时间与脑血液循环障碍,治疗时间与采取主要治疗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20%甘露醇是降低颅内压和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物,因其脱水作用强、副作用少,且较少有反跳现象,快速输注20%甘露醇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主要治疗措施,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甘露醇应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滴注速度要快,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一般一瓶250 ml液体要求在20~30 min  相似文献   

9.
汪锐  冯灵  张奕玲 《华西医学》2013,(12):1955-1957
20%甘露醇是一种高渗透性的利尿脱水剂,由于其起效快,效果显著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在防止脑疝形成、挽救患者生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其渗透压高,加上临床使用中要求甘露醇快速滴注,极易对患者的血管造成刺激,轻者发生局部红肿、刺痛,重者可能发生不可逆性的损伤,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减少临床静脉输注甘露醇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率,现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
林爱娟 《现代护理》2005,11(11):861-862
目的探讨持续关节腔冲洗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50例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分别采用每日先以100~120滴/分后再以30滴/分,即先快后慢匀速滴入法和每日以30滴/分匀速滴入法连续关节腔冲洗。结果观察组效果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先快后慢匀速滴入法持续关节腔冲洗,同时配合精心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匀速滴入法连续冲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震荡昏迷期抽搐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研究脑震荡性晕厥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实验动物的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FP)等实验,分析了87例C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CC患者无需抗癫痫等特殊治疗,脑震荡常规治疗预后良好。结论:CC发病机理类似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而与外伤性癫痫不同。  相似文献   

12.
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防护   总被引:104,自引:0,他引:104  
对120例接受20%甘露醇静脉滴注的病人进行了静脉损伤防护的实验研究。观察组60例,采用严格选择和使用静脉,局部持续热敷以及提高20%甘露醇静滴时温度和穿刺的成功率,与对照组60例传统方法滴注的病人进行了对照比较,结果表明:两组间静脉的刺激程度、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的使用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20%甘露醇静滴时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对减轻静脉刺激、减少损伤和提高静脉的使用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舱治疗脑震荡的疗效。方法:对两组各80例的脑震荡患者甲组常规治疗,乙组常规治疗+高压氧疗,通过对治疗后20天及伤后一年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对比,判断高压氧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脑电图异常率接近,而经治疗20天后及伤后一年检查脑电图,乙组患者脑电图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甲组,且时间提前。结论:高压氧疗结合常规治疗对脑震荡患者的脑电图恢复正常率较之常规治疗有明显提高,高压氧疗可改善脑震荡治疗效果,建议作为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甘露醇的脱水作用,直接消除溃疡周围粘膜的水肿,减轻胃二十指肠溃疡的症状;同时利用达先增加粘膜的穿透性,以加强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应用抗酸、保护粘膜、抗菌等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达先片和20%甘露醇口服液,疗程3周。结果:两治疗组3d症状改善83.3%,3个月及半年后胃镜复查,病灶的复发率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中,达先、甘露醇对减轻症状,减少耐药,防止复发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甘露醇属于渗透性利尿剂 ,临床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眼压。应用中如果剂量过大、静滴速度过快 ,易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心律失常、过敏反应、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我们自 1995年以来 ,对 32例应用甘露醇的老年患者 ,采用小剂量滴注  相似文献   

16.
<正>脑损伤是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脑损伤包括脑震荡、弥漫轴索损伤、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急性脑损伤往往表现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2]。脑损伤根据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分为开放性或闭合性脑损伤。脑震荡头部CT检查无异常;脑挫裂伤头部CT了解有无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无颅内血肿。头部MRI了解具体损伤部位、  相似文献   

17.
陈文霞 《家庭护士》2008,6(1):37-37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病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开膝关节腔进行半月板的修复或切除,有切口长、创伤大、恢复慢的缺点。近年来,关节镜技术逐渐应用于半月板的治疗,因其具有直观、精确、创伤小、恢复快、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优点而深受欢迎。我院2005年3月-2007年5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病人52例,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的鼻饲方法作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骨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早期(48-72h)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综合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3例(GCS评分4-8分)与按传统方法伤后7-8d鼻饲流质综合治疗的同类患者53例比较。结果:GCS评分5分以上的病人能较好地耐受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实验组的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生存质量显著改善。结论: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可安全地用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且对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震荡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测定52例脑震荡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SE水平。结果脑震荡患者在伤后24 h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浓度有降低。结论血清中NSE的检测可反映出脑组织的损伤情况,可作为脑震荡诊断中的神经生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时肾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患者68例,其中31例使用小剂量甘露醇(0.25~0.5 g/kg),37例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1~2 g/kg);动态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后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量的变化。结果:相对于使用小剂量甘露醇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明显上升,尿量增多,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时,应用小剂量甘露醇可以减少肾功能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