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老年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3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2例健康对照(HC)者的血小板及红细胞胞膜、胞浆PKC活性。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胞膜中PKC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胞浆中PKC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胞膜中PKC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略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浆中PKC活性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略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PKC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聂如琼  伍卫 《新医学》2004,35(9):522-523
1引言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范畴,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状态,有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出现猝死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现统称“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型劳力型心绞痛和各种自发性心绞痛,有9%~25%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为急性心梗。近3年来.作者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变化及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影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硝酸甘油和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孙晓丽蒋灵阁柳殿云贾小峰张俊峰不稳定型心绞痛又称不稳定型心肌缺血综合征,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及发生心源性猝死。我院1993年1月~1995年11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效...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震华 《新医学》2004,35(9):524-525
1引言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绞痛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生机制是在冠状动脉上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减退的基础上,发生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目前将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型心肌梗死、Q波型心肌梗死合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心肌供氧耗氧平衡的治疗、增加心肌能量产生的治疗和抗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心肌缺血综合征,其病情进展迅速,心绞痛症状反复发作或疼痛长时间持续而得不到缓解,如果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危及患者生命[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硝酸酯类药物作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水平,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不稳定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浓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以残余胶原结合力试验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均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1)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可能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指标;(2)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降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栓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杜迎  刘福颂 《临床荟萃》2012,27(2):142-14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出现心肌细胞死亡是导致心功能不全、影响心肌梗死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导致心肌细胞钝抑也能产生心脏收缩功能的短期下降,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心功能下降差别在国内还没有明确的大规模统计.而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cptide,BNP)是判断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公认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心功能提供了量化手段.本研究通过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4小时后的变化,具体量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对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日高发时间及相关机制,探讨预防对策,减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24 h各个不同时间段的发病例数,采用X2检验等统计方法计算出患者日发病时间分布中的高发时点及集中时段.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日高发时间在24 h内分布有明显的集中趋势,高发时点为00:06,集中时段为19:30~04:03.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发时间的24 h内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傍晚至凌晨为高发时段,要积极预防并更加关注高发时点的病情变化及治疗,以降低AMI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度分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46例,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组35例,ST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组35例;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定量检测心肌cTn-Ⅰ.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心肌cTn-Ⅰ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之间心肌cTn-Ⅰ的含量比较亦有差异(P<0.05).结论 心肌cTn-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可升高,是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余书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643-644,646
目的分析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分别检测115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41例)血清中cTnI、IMA及hs-CRP水平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TnI、IMA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cT-nI、IMA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cTnI、IMA及hs-CRP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其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发现的指标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前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越来越多地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病人的检查,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诊疗依据。我院从1998年10月至2002年8月对85例患者施行了CAC,特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5例患者,男68例,女20例;年龄43—82岁。术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2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稳定性心绞痛14例。CAG证实单支病变38例,二  相似文献   

13.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214-4215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冠心病组108例,其中男65例,女43例;年龄(64.15±10.80)岁。冠心病组再分为以下两亚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含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4.21±9.71)岁;稳定型心绞痛组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5~101(64.14±9.31)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T段变化(ST-T段下移≥0.1mV);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急性心肌…  相似文献   

14.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伴有冠状动脉内表面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远端血管栓塞[1]。冠心病患者的预期寿命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在延长,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率呈增高的趋势[2],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会转变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3]。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某些临床表现与心脏神经官能症相似,但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兼有心血管功能失常以及神经官能症表现的一种心血管疾病[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清妊娠相关性蛋白A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非冠心病的相关性,进一步讨论联合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妊娠相关性蛋白A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意义。方法因胸痛入院的患者1周内行冠脉造影,排除急性及亚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非冠心病各40例被纳入研究中,进行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彩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成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吸烟史外,各组间其余基线资料匹配;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组的冠脉Gensini评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均较非冠心病组高(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比稳定型心绞痛及非冠心病组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的浓度高(P<0.001),妊娠相关蛋白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升高,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冠脉Gensini积分正相关;Crouse积分预测心绞痛型冠心病,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9、0.92;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平均值预测心绞痛型冠心病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7、0.85;妊娠相关蛋白A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25、0.937。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妊娠相关蛋白A可作为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指标;联合二者可能是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心肌肌钙蛋白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度分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46例,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组35例,ST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组35例;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定量检测心肌cTn-I。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心肌cTn-I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ST抬高的心肌梗死组患者之间心肌cTn-I的含量比较亦有差异(P<0.05)。结论心肌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可升高,是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反应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69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并与50例正常非冠心病者作对照.将冠心病组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5例,心肌梗死组18例.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RP(8.47±3.84)mg/L,高于对照组(2.84±1.05)mg/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RP值(9.98±2.22)mg/L,急性心肌梗死组CRP(12.47±1.89)mg/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4.25±0.77)mg/L,P<0.01.结论CRP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有关,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包括除稳定型心绞痛以外的其他各型心绞痛,既可逆转为普通的心绞痛,也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脏猝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10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 (CP)特异性抗体IgG。 76例肺炎衣原体抗体IgG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8例和对照组 38例 ,对照组给予扩张冠脉、抗凝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结果 治疗组 12~ 18个月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入院、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其中 ,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阿奇霉素可改善CP感染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 ,减少心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亚型分布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09-06~2010-06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及治疗的患者(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30例)1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进行检测,依据Genisi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分析各组间差异,并对外周血mDCs比例与组别、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i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mD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及mDCs实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Genis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Genis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别与冠状动脉Genisi评分呈正相关(r=0.754,P<0.01);外周血mDCs比例与冠状动脉Genisi评分呈负相关(r=-0.779,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DCs比例减少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外周血mDCs比例减少可能通过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迁徙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