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污染血液成分是导致输血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明确血小板浆的污染情况,作者对5617份血小板浆输用前后及储存4~5天后,进行细胞培养和革兰氏染色,以综合评价血小板浆有无细菌污染及细菌污染程度。这5617份血小板浆中,有3141份为混合血小板浆。单供者血小板浆输血前后均无细菌污染,而随机献血的混和血小板浆有6例发生细菌污染。在检查1437例输用随机献血的混合血小板浆中。发现了输血前无细菌污染而输血后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对6例细菌污染的输血袋进行细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类产品细菌污染可能会导致输血相关的败血症,引发严重不良输血反应,甚至导致受血者死亡.本文旨在对预防、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相关研究调查进行探讨综述,寻求提高血小板类产品输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20年中,由于检测试剂的研制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经输血传播病毒疾病的风险显著降低[1],但是输注1单位细菌污染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两种血液成分的风险分别是1:2000和1:20000,比病毒感染高出250倍。这意味着,细菌污染是目前输血医学传染因素中导致死亡的最大单一因素[2],因此认为输血传播感染(TTIs)引起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为细菌性感染[3]。血液制品的细菌污染在输血医学上是一个为时甚久的问题,尤其是血小板制品(包括手工浓缩血小  相似文献   

4.
1背景--为什么要关注血小板的细菌污染问题? 长久以来,由于输注了细菌污染的血小板而引起的发病和死亡一直被认为是输血的一个危险因素,特别是近10年来在病毒检测技术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常规应用,使得细菌污染成为当前业界日益关注的问题.FDA近来收到的一些报告也表明由于输注了受细菌污染的血小板而导致死亡的死亡率可能在增加.  相似文献   

5.
血液成份细菌污染是继溶血后报告到FDA的输血相关死亡的病因,从1985至1999年,约占输血相关死亡病例的10%(77/694)以上。全血在采集时,细菌污染率目前估计为0.2%,血液成份中PLI的污染率高于RBC,已报道的数据差异很大,随培养、制备或保存方法不同而异,RBC的污染范围为0.002-10%,PLT为0.04-10%。血液成份细菌污染导致输血感染发生率未被精确量化。全国死亡估计主要基于FDA的报告,输注的血液成份的1/6百万至1/9百万,PLT输血为1/1百万。因为几个原因,对血液成份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特别是PLT被低估了。首先,许多发热反应被误诊为输入RBC诱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或认为是由病人原有疾病造成的,而未被彻底调查以排除细菌污染。其次,FDA仅要求报告在血液采集或输注中出现的死亡病例,而对由细菌污染引起的非致命的输血反应的报告  相似文献   

6.
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在美国菌血症仍是微生物引起输血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从1990年到1998年间,占输血死亡率的17%(46/277)。血液成分的细菌来源包括采血时穿刺部位消毒的不彻底,采血穿刺时将细菌带入、献血员暂短的菌血症以及偶发事件或在成分制备处理过程中造成污染。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相关的输血反应(BaCon)发生频率评估,是由美国血库联合会、美国红十字会、军队血液服务中心和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开展的前瞻性研究。BaCon的数据表明,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血小板细菌污染频率为9~16/百万单位,致死率为0.25~1人/百万单位。结合血液成分细菌培养的前瞻性研究数据表明,随机献血员浓缩血小板细菌污染率超过1/3,000单位,机采血小板的细菌污染率几乎达到1/800,而红细胞产品的细菌污染率在1/50,000单位(来  相似文献   

7.
背景浓缩血小板细菌污染可导致输血传播的脓毒血症。一种用补骨脂素盐酸衍生物和长波长紫外线的光化学方法处理能引起核酸耦合,从而杀灭浓缩血小板中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研究设计与方法高浓度的需氧致病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10种),革兰氏阴性需氧菌(7种),和螺旋菌(2种)被加到单个  相似文献   

8.
在输血反应中细菌污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即刻性反应 [1 ] 。美国 (CDA) 1 976年对 2 3 65个实验室的输血反应频率调查表明 ,输血总反应率 0 .94% ,其中细菌污染率占总数的 1 %左右。而近年来此类输血事件不断发生 ,1 994年美国报道了由于输入细菌污染的血液成分而死亡的病例 ;在加拿大血小板的细菌污染比例是 0 .41‰~ 1 .0 7‰ ;法国 1 994~ 1 997年 5月发生 80 2 8例输血事故中 ,1 44例与细菌污染有关 ,涉及到红细胞的有 97例 ,涉及到血小板的有 5 3例 ,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 5 1 % ,革兰氏阴性杆菌占 2 8% ,棒状杆菌占 6% [2 ]。  在…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3日,AABB血库/输血服务标准规划小组,经AABB理事会批准,发表了血库和输血服务减少细菌污染和检测的新标准,计划于2003年11月1日开始执行。5.1.5.1 血库或输血机构应具备用来限制和检测所有血小板成份中的细菌污染的方法。适合于标准5.6.2。 5.1.5.1.1标准5.1.5.1将于2004年3月1日开始执行 标准5.6.2,参考了标准5.1.5.1,全文如下: 5.6.2 准备静脉穿刺部位的目的是要使细菌的污染危险减到最小。不再使用绿皂。本联合公告的目的是给全体会员提供执行新标准的指导。 虽然在输血治疗中,最常见的传染性危险被认为是血小板的细菌污染~[1-3],目前还没有避免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明确办法。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容量约250~300 ml的单采血小板在(22±2)℃条件下连续振荡只能保存5 d[1]。血小板制品一旦被细菌污染,细菌会很快繁殖。当前,血小板制品中的细菌污染一直居高不下,阻断细菌通过输血途径引发的感染已成为输血医学领域的1个研究热点[2]。因此,有必要选择1种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1.
PGD血小板细菌污染检测系统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PGD检测系统用于混合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检测的效果。方法分别将配制后经浓缩血小板稀释为101、103和105CFU/ml的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菌悬液进行PGD检测限的评估;将上述菌株分别接种于浓缩血小板中制成菌液浓度为101、103CFU/ml的模拟细菌污染浓缩血小板,经22℃振荡保存24、72、120 h后分别用PGD法和Bact/ALERT法进行细菌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细菌污染检测限和阳性反应时间。结果 PGD法对大肠埃希菌的检测限为105CFU/ml,表皮葡萄球菌为103CFU/ml;将103CFU/ml的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接种到浓缩血小板,24 h后PGD检测均为阴性,72 h后均为阳性,而Bact/ALERT法检测在10 h均呈阳性反应;将105CFU/ml的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接种浓缩血小板4 h后PGD检测均为阳性,Bact/ALERT法在3—6 h内均呈阳性反应。结论 PGD检测系统对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检测限为(103—105)CFU/ml,适用于医院输血部门在血小板输血前的快速细菌检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输血相关传染病中血液细菌污染相关的临床严重细菌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是最高的,超过输血相关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率的2个数量级[1,2].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措施之一就是对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笔者汇总了2004年~2005年本中心单采血小板细菌筛检、24h锁定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增加厌氧培养是否降低血小板细菌污染引起的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对9 758份单采血小板进行需氧、厌氧培养,调查单采血小板厌氧培养的细菌检出率、检出时间、检出细菌的种类以及临床输注后的反应。结果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0.06%(6/9 758)和0.16%(16/9 758),增加厌氧培养使细菌污染检出率从0.06%增加到0.16%,提高了2.6倍。其中有10份血小板样本仅在厌氧培养中检出的细菌,检出的细菌以疮疱丙酸杆菌等厌氧菌为主,检出时间为(96.8±18.21)h,检出时均已临床输注,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增加厌氧培养可提高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检出率,但是本研究中厌氧瓶未在血小板发放使用前出现阳性信号。在目前我国逐步开展血小板细菌检测的情况下,可参考北美洲和中国香港的模式首先开展需氧培养以减少血小板细菌污染引起的临床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由于检测技术的提高,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较血液污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而血液细菌污染造成的菌血症已成为重要问题.因此防止单采血小板产品的细菌污染在血小板输血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用采血分流袋去除最初采集的15-20ml血液(在血液未进入产品的采集系统前收集),以降低单采血小板的细菌污染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液和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血液和血液成分细菌污染现状 1941年美国报导了由于输入细菌污染的血液成分而死亡的病例.之后,此类输血事件不断发生.20世纪80年代,在室温条件下保存的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报导也随之增加.尽管改善了无菌采血技术,但污染的血液成分造成的菌血症仍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并且时有致死的病例发生[1].  相似文献   

16.
随着血液制品病毒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导致的病毒感染风险显著降低,血液制品细菌污染导致的严重脓毒性输血反应成为研究的热点[1]。血小板(PLT)因其22℃的保存条件同样适合广谱的细菌生长,使PLT细菌污染成为输血相关的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者根据1991/2004年PLT细菌污染监测数据推断,PLT细菌污染总的确证阳性率为0.13%,其中机采PLT的确证阳性率为0.045%,输入机采PLT可能导致脓毒性输血反应的概率为1∶48 067[2]。为降低PLT细菌污染风险,国外采供血机构除在PLT采集过程中采用严格的控制措施外,还建立了常规的全自动细菌培养监测系统,细菌检测阴性的PLT方可用于临床。尽管如此,可以确定与输入细菌污染PLT相关的脓毒性输血反应甚至死亡仍然发生,因此,需要深入调查细菌是以何种方式进入PLT制品,进一步完善PLT细菌污染质量控制体系。1 PLT细菌污染的来源根据从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的PLT中所分离的细菌的分布特点,通常将其分为皮肤定植菌和非皮肤定植菌。研究表明,PLT细菌污染最常见的分离菌都是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具有的条件致病的皮肤定植菌,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细菌污染的浓缩血小板成分是输血相关的脓毒血症的重要原因。已有几份研究报告指出浓缩血小板制剂的细菌污染发生率范围较宽(0-10%)。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卡萨布兰卡(摩洛哥西北部城市)地区输血中心的标准血小板单位的细菌污染发生情况。研究设计和方法 在15个半月时间内对3,458份浓缩血小板单位进行了检测。取自血袋和采输血管的血浆样品被混匀。每天将所取血浆样品的1/5分开接种到2支含胰蛋白大豆的肉汤培养基中,连续进行5天。一支试管放置室温;另一支被置37℃,培养24小时,按标准操作程序对培养物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3,458袋血小板中有25份(0.72%)被细菌污染。22份细菌(88%)是从贮存3天或3天以上的血小板成分培养出来的。其中14份(56%)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份为α-溶血性链球菌,4份为芽胞杆菌,1份为肠道杆菌,1份为肠道埃希氏菌,2份为黄杆菌属菌。结论本文报告血小板制剂的细菌污染发生率高于大多数研究者的报导。  相似文献   

18.
供血的安全性、特别是与输血相关的具有危险性的传染病,关系到广大公众的身体健康,输用细菌污染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会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细菌污染占输血相关死亡率的10%以上,输血相关细菌污染死亡率的26~41%被认识。因此提高人们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使菌血症能够得到及时地治疗,可避免菌血症的进一步发展和死亡。建立减少输血相关的病毒、寄生虫、疯牛病传播的政策,但对量化和减少细菌污染的危险顾及不多。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输血中的细菌污染及预防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血液是细菌生长的良好营养基,特别是血小板制品,其保存在(22士2)℃,连续振荡条件下,一旦被细菌污染,细菌会很快繁殖.细菌污染仍是血小板输血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人们围绕着这一课题,开发了一系列的技术,以降低血小板的细菌污染率.  相似文献   

20.
检测血细胞制品细菌污染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细胞制品的细菌污染是输血面临的难题,尤其是浓缩血小板的染菌率明显高于全血,对输血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随着医学的进展,国内外尝试了许多检测血制品细菌污染的新方法。但与常规的外观检查和细菌培养方法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医护人员强化无菌观念,输血前仔细检查仍是目前预防血制品细菌污染的主要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