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38例终末期DN血液透析患者和同期38例相同各年龄段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观察血生化改变、存活率、内瘘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DN组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76.3%和60.5%;主要并发症是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透析时低血压,与非D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终末期DN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应更早进行血透;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提高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34例DN血透患者和同期48例相同年龄段非DN血透患者,分别观察其存活率、死亡原因、并发症、内瘘使用情况及生化改变.结果 DN组1年和3年存活率分别为82%和74%.影响透析效果的主要并发症为心血管病变(91%)、感染(53%)、视网膜病变(32%)及低蛋白血症(26%),与非D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DN患者保护好血管通路,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加强营养是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静妤  王宁 《现代护理》2006,12(8):711-712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34例DN血透患者和同期48例相同年龄段非DN血透患者,分别观察其存活率、死亡原因、并发症、内瘘使用情况及生化改变。结果DN组1年和3年存活率分别为82%和74%。影响透析效果的主要并发症为心血管病变(91%)、感染(53%)、视网膜病变(32%)及低蛋白血症(26%),与非D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DN患者保护好血管通路,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加强营养是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终未期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DN血透患者和同期48例非DN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存活率、并发症、内瘘使用情况及血生化改变:结果DN组1年和3年存活率分别为82%和74%.显著低于非DN组(P〈0.01);D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N组(P〈0.01).内瘘重做机会显著多于后者(P〈0.05)。结论DN患者控制好血糖,保护好血管通路,防治并发症是提高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透析充分性及其他躯体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提高临床血透的整体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Zung SDS抑郁自评表对51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进行评估,并分析透析充分性及躯体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ESRD患者抑郁症的影响.结果:51例维持性血透ESRD患者Zung抑郁自评量表抑郁严重指数大于0.5者32例,占63%;透析不充分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24例,77%)较透析充分组(8例,40%)显著升高(P<0.01);2年随访期内死亡患者透析不充分组比透析充分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疲劳、失眠、头疼、血管痛、不安腿综合征及经济状况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P<0.05);其中,疲劳、失眠、头疼、血管痛及经济状况的恶化、离异、朋友及家庭支持的减少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结论:透析不充分、躯体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抑郁症的发生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09~2011年烟台市毓璜顶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8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非透析组42例;血液透析组36例,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uTSH)水平,在血液透析组中有12例患者血液透析前后测定其血清甲状腺激素;随机选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甲状腺功能作为对照.结果 ①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非透析、血液透析组血清FT3、FT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F=3.27和4.31,P<0.05),uTSH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6,P<0.01),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非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之间甲状腺激素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液透析组中12例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甲状腺激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非透析组、血液透析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普通血液透析不能改变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老年病人维持性血透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阐明老年病人维持性血透的特殊性及临床特点。方法比较了老年组30例,非老年组30例血透患者各自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开始透析时血浆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1。心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1,2,3年成活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每周透析时间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老年患者不能只根据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来决定透析开始的时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患者突出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但却同样能耐受血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8(IL-6、IL-8)在慢性肾衰患者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LISA)测定25例慢性肾炎,25例慢性肾衰尿毒症非血透和2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清IL-6、IL-8水平,并设25例健康对照组.结果慢性肾炎、尿毒症非透析组及血透组血清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维持性血透组IL-8明显低于非血透组(P<0.05),而IL-6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L-8,IL-6对慢性肾炎、肾衰尿毒症非血透与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疗效观察和急性炎症反应期的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渗糖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21例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每例患者观察2个月(24次血透),前1个月透析过程禁止使用50%葡萄糖(无糖透析)作为自身对照,后1个月透析过程使用50%的葡萄糖(输糖透析)作为观察组,记录透析过程血压变化,观察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血液透析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输糖透析和无糖透析中低血压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过程最低血压与透析前血压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透析过程输注50%葡萄糖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为其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就诊的94例DN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7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后的存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透析后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感染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低蛋白血症、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早期采取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延长生存期限,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MHD伴抑郁症的74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每次血透期间予音乐疗法,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和用SF-36生活质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本组治疗前的SF-36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音乐疗法通过减轻MHD患者抑郁症状,可增加患者透析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态,从而提高透析的充分性,最终提高MHD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吉红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762-3763
目的 对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5例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提高内瘘穿刺技术.调整降压药物.结果 护理干预后发生低血糖1例.低血压2例,高血压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DN)与非糖尿病肾病(NDN)患者血液透析(HD)时发生急慢性并发症的情况.方法:终末期肾衰患者中选择DN患者31例(DN组),选择同期相同年龄段NDN患者31例(NDN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DN组的急性并发症中低血压、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ND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并发症中高血压、心血管病变、感染、骨病发生率明显高于ND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患者HD时并发症发生率高,应提早进行HD,及时有效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况能提高DN透析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个性化护理,总结其透析依从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透析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为10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8%.透析后的Scr、BUN、FBG、HbAlc显著低于透析前(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DN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确保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组织同步显像(TSI)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左室收缩非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7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血透1组为左室内径增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55 mm,35例;血透2组为左室内径正常组,LVDd≤50 mm,35例.35例正常成年人为对照组.应用TSI测量各节段达峰时间(T,经心率校正后为Tc)和收缩期峰值速度(PSV).结果 ①血透组平均Tc延迟(P<0.01),绝大部分节段Tc较对照组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透组共463(463/840)节段表现为黄色或红色的达峰时间延迟,心肌节段收缩延迟在血透组发生率为100%(70/70);③血透组平均PSV和绝大部分节段PSV小于对照组(P<0.05);④与血透2组比较,血透1组部分节段的Tc延长,PSV下降(P<0.05),而平均Tc、平均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I可发现维持性血透患者左心室收缩非协调性,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6月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下70例患者进行的5 184例次血液透析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7-12月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68例患者进行的4 752例次血液透析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肌肉痉挛、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输液观察、健康宣教、生活护理、服务态度、穿刺技术)及护理质量(内瘘1次穿刺成功率、透析不适症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P<0.05、P<0.01或P<0.001).结论 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可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痛肾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的影响.方法:检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非透析患者36例(A组)、持续性非卧位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ntoneal dialysis,CAPD)时间≤1 a患者40例(B组)、CAPD时间>1 a患者36例(C组)血清hs-CRP及AOP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B,C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A组(P<0.01);C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B组(P<0.01);C组血清AOPP水平高于A,B组(P<0.01),A组血清AOPP水平高于B组(P<0.01).结论;CAPD治疗<1 a终末期糖尿病患者血清AOPP水平降低,此后呈增高趋势,hs-CRP水平呈持续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ease,ESRD)患者首次透析时临床情况差异,为持续改进透析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18年8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首次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ESRD患者272例,其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120例为DN组,非DN患者152例为非DN组,了解这些患者进入HD时的临床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首次HD时的原因、透析通路及进入透析时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DN组透析前CKD门诊就诊人数明显多于非DN组(t=14.777,P0.001)。2组患者进入HD时的直接原因,DN组患者以心力衰竭为主,非DN组患者以尿毒症症状为主。进入HD时DN组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高于非DN组(t值分别为3.190,7.155;P值分别为0.002,0.001),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非DN组(t值分别为-5.736,-8.231,-3.785,-3.116;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2)。首次血液透析时2组在血管通路选择方式比较上有统计学差异(χ~2=4.917,P=0.027)。结论 DN为本中心近3年新发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首位原发病因。DN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相对较高,心力衰竭是DN患者进行首次血液透析最常见原因。首次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比例很高,需要进一步加强透析前慢性肾脏病门诊的管理,提高计划性动静脉内瘘建立的比例,降低中心静脉插管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以期提高老年 ESDN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治疗水平.方法对23例老年(≥60岁)ESDN血液透析患者和同期透析58例同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R- ESDN)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了死亡原因、存活率、并发症、营养状态及血生化改变. 结果老年ESDN存活组1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84.0%和36.0%.主要并发症是心血管病变为92.0%.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病变(52.1%).与NOR-ESD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营养状态评估(SGA)均差,但ESDN的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NOR-ESDN患者.结论老年ESDN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比 NOR-ESDN患者高,存活率低.提高营养,防治并发症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采用腹膜透析(PD)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透析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为判断预后和掌握护理观察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D治疗的16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非DN组);根据左心室是否增大分为左室增大组(LVH组)和无左室增大组(无LVH组)。于治疗前1周行心脏超声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本组透析前均有明显的心脏病变,主要表现为左房左室增大、室间隔增厚;其中DN组的心脏受损更明显,心胸比和左房内径明显增大;DN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非DN组,且血色素及血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非DN组。结论应监测PD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指标变化,尤其是原发病为DN的老年患者,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以便及时防治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