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脊柱颈段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横断、矢状和冠状断面上分别观测寰枢关节、椎间孔等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用游标卡尺测量横突孔等重要结构的径线。结果脊柱颈段横断面清晰显示寰枢正中关节、寰椎横韧带、椎间孔及脊神经根等,寰椎前后径7.18mm,横径7.42mm;矢状断面较好显示齿突尖韧带、椎动脉等,横突孔矢状径6.32mm(男)、6.14mm(女);冠状断面清晰显示寰枢外侧关节、脊神经根及钩椎关节等重要结构。结论脊柱颈段的三维断层解剖对颈段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肌肉骨骼超声(MSUS)观察及测量颈椎钩椎关节的方法,阐明钩椎关节及其比邻结构尤其是椎动脉(VA)在MSUS下的定位及表现。 方法在人颈部骨骼和尸体标本上,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5~12MHz的高频线阵探头指引钩椎关节和VA,明确钩椎关节和VA在MSUS下的定位。然后再检测颈椎病患者,观察人体上钩椎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MSUS表现,同时评估钩椎关节有无横向增生,探索MSUS测量增生钩椎关节的方法。 结果患者取平卧位,颈后垫高约15cm,头偏向检查对侧45°,探头置于颈根部胸锁乳突肌内侧,显示颈总动脉纵切面后稍向外侧移动可见椎动脉起始段,向上延续观察椎动脉至穿入横突孔,再稍向上在两个横突的强回声之间微动探头即可观察到钩椎关节和VA。MSUS下,钩椎关节位于两个横突之间(即两椎体侧后缘之间椎间盘的外侧),钩突外侧缘与椎体侧后缘回声相延续成一条直线,前方紧邻椎动脉,当钩椎关节横向增生时,钩突外侧缘则超出该条直线。此时选择测量其横径,即以通过上下颈椎椎体外缘的切线为基线,测量钩突最外侧点到该基线的垂直距离。 结论MSUS能够清晰显示钩椎关节及其与VA的关系,可用于评估钩椎关节有无横向增生,并测量增生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方法对74例颈性眩晕患者摄颈椎前后位、侧位及颈椎张口位片,部分患者行寰枢椎CT三维重建和/或颈椎MRI椎动脉造影。结果本组患者的影像学异常主要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寰椎两侧块宽度不等或/和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不等、侧块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不平行等;寰枢椎CT三维重建可显示寰椎侧移和旋转;颈椎MRI椎动脉造影可显示寰椎侧移和旋转对椎动脉的影响;寰椎后弓以上旋转和侧移的椎动脉商径变小。结论颈性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寰枢椎,发病机制是寰椎侧移和向前或后旋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照分析X线、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老年人颈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临床诊断为颈性眩晕患者的颈椎正侧位、过伸过曲位、张口位X线片,颈椎横断CT扫描及双侧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影像。结果 46例患者中寰椎两侧块与枢椎齿突间隙不等宽5例,横突孔狭窄、变形7例,钩椎关节增生28例,椎间隙狭窄并椎间盘膨或突出11例,生理曲度异常36例,颈椎失稳18例,颈椎侧弯或旋转移位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34例,内径异常11例,血流速度减慢37例。结论 X线平片、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3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较全面地反映出老年人颈性眩晕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放射学检查,确立诊断标准,以期为采用矫正寰枢椎移位治疗颈性眩晕提供临床选择。方法:于1999-07/2003-08选择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骨科收治颈性眩晕患者78例。病程至少1年,治疗前后详细查体,所有患者均摄颈椎前后位、侧位及颈椎张口位,部分患者行颈椎MRI椎动脉造影。根据颈椎放射检查寰椎偏移将其分为寰椎前弓上右移7例;寰椎前弓上左移10例;寰椎前弓上右移向前旋转4例;寰椎前弓上右移向后旋转8例;寰椎前弓上左移向前旋转6例;寰椎前弓上左移向后旋转9例;寰椎前弓下右移5例;寰椎前弓下左移4例;寰椎前弓下右移向前旋转5例;寰椎前弓下右移向后旋转7例;寰椎前弓下左移向前旋转5例;寰椎前弓下左移向后旋转8例。按照临床分型进行手法寰椎矫正治疗。取仰卧位,寰椎的横突前外、外侧及后外侧为接触点,用示指远节指间关节接触寰椎横突矫正向左或右的侧移和向前或后的旋转。治疗评估效果依据颈椎功能恢复情况及放射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级。①优:眩晕完全缓解,无失眠、头痛等症状,恢复工作,x射线复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或接近正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基本相等。②良:眩晕基本缓解,失眠、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X射线复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或接近正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基本相等。③一般:眩晕有所缓解.失眠、头痛等症状减轻,日常工作和生活需口服药物治疗,X射线复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不等。④差:眩晕无缓解或加重,失眠、头痛等症状无明显减轻,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X射线复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不等。结果:78例患者均获矫正治疗,平均随访3年,随访率100%。所有的患者均眩晕缓解,失眠、头痛减轻,颈椎的功能改善;X射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或接近正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不等好转。其中优47例(6l%);良22例(28%);一般9例(11%);差0例。优良率为89%。结论:通过手法治疗矫正寰椎的侧移和旋转,能消除对椎动脉的影响,改善颈性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放射学检查,确立诊断标准,以期为采用矫正寰枢椎移位治疗颈性眩晕提供临床选择。方法:于1999-07/2003-08选择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骨科收治颈性眩晕患者78例。病程至少1年,治疗前后详细查体,所有患者均摄颈椎前后位、侧位及颈椎张口位,部分患者行颈椎MRI椎动脉造影。根据颈椎放射检查寰椎偏移将其分为寰椎前弓上右移7例;寰椎前弓上左移10例;寰椎前弓上右移向前旋转4例;寰椎前弓上右移向后旋转8例;寰椎前弓上左移向前旋转6例;寰椎前弓上左移向后旋转9例;寰椎前弓下右移5例;寰椎前弓下左移4例;寰椎前弓下右移向前旋转5例;寰椎前弓下右移向后旋转7例;寰椎前弓下左移向前旋转5例;寰椎前弓下左移向后旋转8例。按照临床分型进行手法寰椎矫正治疗。取仰卧位,寰椎的横突前外、外侧及后外侧为接触点,用示指远节指间关节接触寰椎横突矫正向左或右的侧移和向前或后的旋转。治疗评估效果依据颈椎功能恢复情况及放射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级。①优:眩晕完全缓解,无失眠、头痛等症状,恢复工作,X射线复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或接近正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基本相等。②良:眩晕基本缓解,失眠、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X射线复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或接近正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基本相等。③一般:眩晕有所缓解,失眠、头痛等症状减轻,日常工作和生活需口服药物治疗,X射线复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不等。④差:眩晕无缓解或加重,失眠、头痛等症状无明显减轻,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X射线复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不等。结果:78例患者均获矫正治疗,平均随访3年,随访率100%。所有的患者均眩晕缓解,失眠、头痛减轻,颈椎的功能改善;X射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或接近正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不等好转。其中优47例(61%);良22例(28%);一般9例(11%);差0例。优良率为89%。结论:通过手法治疗矫正寰椎的侧移和旋转,能消除对椎动脉的影响,改善颈性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常臂丛神经超声断面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正常臂丛神经的超声断面扫查方法。方法根据尸体解剖标本上观察到的臂丛神经的走行及毗邻关系,对22例正常志愿者在颈部设计了定点划线,放置探头,以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及椎动脉为标记,在斜角肌间隙和锁骨上窝处做斜矢状切面扫查。结果①尸体标本显示了臂丛神经根、干的位置。②超声检查中以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和椎动脉显示臂丛神经根C6并可推测C5和C7;以锁骨下动脉为标准,显示臂丛神经干。结论超声扫查臂丛神经操作简便、方法可行,可为临床诊治上肢神经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左椎动脉罕见变异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3岁.因长期头晕,近日加重而来就诊.查体:血压14.6/10kPa.椎动脉转颈试验阳性.经颅多普勒示:左侧椎动脉供血不足.x线平片示:颈4~6椎体有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临床诊断: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彩超所见:左椎动脉内径3.8mm,椎动脉颈段明显延长,呈"挥鞭"样走行于第六横突孔的前缘,弯曲进入第五横突孔,其后各椎体段走行正常.而左椎静脉从第六横突孔穿人.顺左椎动脉颈段继续向下扫查见左椎动脉颈段并没有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而是绕过左锁骨下动脉继续下行.用心脏探头锁骨上窝切面扫查见主动脉弓分出四支血管,左椎动脉起始于主动脉弓,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间(图1).右椎动脉起点及走行正常.诊断:左椎动脉起点并颈段入横突孔位置异常.  相似文献   

9.
颈性眩晕是门诊上较为常见病之一.该病由颈椎骨质退变增生发生在钩突关节处,或椎体不稳致使钩椎关节松动,使横突孔出现移位而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周围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痉挛、扭曲与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眩晕为主的临床症状,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1].  相似文献   

10.
通常认为颈椎病的许多不同的疼痛综合征是由颈椎及其周围支持组织结构紊乱所引起,如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导致椎间孔外神经根的压迫,颈神经根受到刺激而导致疼痛.但近年来不少研究认为颈神经后支在椎间孔外压迫是引起头、颈痛及肩、上肢牵涉痛的主要来源之一.我院通过C臂定位下颈神经后内侧支注射治疗颈肩痛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腰椎骨性结构移行规律,以及腰椎横突数目正常及异常时腰椎节段的识别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0例腰痛患者均行超声扫查,重点观察并总结腰椎纵切面、横切面的声像图特点和骨性结构移行规律,当腰椎横突数目异常时参考第12肋骨、腰椎棘突、椎板、横突或髂嵴,采取联合应用多种节段确定的方法对腰椎节段进行定位,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总结本研究患者腰椎骨性结构的声像图特点和移行规律:(1)纵切面上大致分为5个切面,包括棘突切面、椎板切面、椎板与下关节突切面、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切面、横突切面;当连续动态扫查腰椎时可发现棘突向外移行为椎板,椎板向外移行为上下关节突及横突根部,横突根部向外移行为横突。(2)横切面上可分为3个切面,包括横突上关节突关节切面、横突间切面、横突下椎板切面;当连续动态扫查腰椎时可发现关节突关节向下移行为横突,横突向下移行为椎板,椎板向下移行为下一个关节突关节。本研究共12例患者出现腰椎横突数目异常,其中10出现双侧6个横突声影,考虑为胸椎、骶椎腰化(8例、2例);1例左侧出现6个横突声影、右侧出现5个横突声影,考虑为左侧胸12肋骨变短;1例左侧出现5个横突声影、右侧出现4个横突声影,考虑为右侧L1横突变长所致。12例患者经脊柱X线全长片证实,与超声结果一致。结论腰椎骨性结构在横切面及纵切面上均有一定的移行规律,超声是确定腰椎节段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颈椎棘突序列弧线在寰枢椎骨折诊断中价值探讨。方法 40例寰枢椎损伤病例中均行X线及CT检查。结果寰椎骨折4例,枢椎骨折6例,齿状突骨折15例,枢椎椎弓骨折7例、椎弓根部骨折5例、脱位3例。结论 X线位片颈椎棘突序列弧线寰椎后弓缘的连续性中断影像改变为CT增对性扫描有价值信息,颈椎侧位片是必可少的检查,也是基层医院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寰枢椎脱位(齿状突骨折13例,先天性齿状突发育不良9例)患者采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手术前行颅骨牵引进行复位,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术后随访3~42个月,平均20.86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寰枢椎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裂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术后随访,JOA评分10~17分,平均14.55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及血管成像对诊断颅颈交界畸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畸形患者,术前均做6排螺旋CT检查.并行三维重建,分析椎体骨质的异常情况及椎动脉相互关系。结果:寰枢椎脱位11例(前脱位),寰枕融合12例,齿状突型颅底陷入4例,颈椎融合6例,扁平颅底2例,寰椎前后弓未闭合3例.外伤后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2例,外伤后枢椎假关节形成,齿状凸与寰椎前弓相融合2例,齿状突发育不全l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Arnold-chiari畸形9例。结论:6排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多种三维重建方法可同时观察骨结构与血管走行及周围软组织关系,能够正确诊断并能发现少见的畸形.对于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常把环枢关节至第三颈椎称为高位颈椎。高位颈椎损伤分为骨折和脱位,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只有早期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才能为临床的正确及时治疗提供依据。但由于特殊解剖关系,常规X线检查很难达到这一目的,CT和MRI可以准确显示损伤部位和程度,为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可靠依据。1损伤类型[1~3]损伤分为骨折和脱位两种类型。骨折包括寰椎骨折和枢椎骨折。寰椎骨折又分为前弓、后弓、爆裂及侧块骨折四型。枢椎骨折分为齿状突、椎体、关节突间及棘突凤折四型。脱应分为寰枕关节脱位、寰枢关节脱位、C2~3…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儿童的颈椎X线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特征,探讨发病机理。方法对80 例颈性眩晕儿童进行颈椎X线片及TCD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本组患儿的颈椎X线片异常主要为寰枢椎或/和C2、C3椎关节紊乱,可并发颈椎失稳、颈曲变直甚至颈曲反弓、颈轴侧弯;异常TCD表现以单支或多支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为主,少数表现为单支或多支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及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结论儿童颈性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寰枢椎或/和C2、C3椎,发病机制主要为寰枢椎或/和C2、C3椎间多种形式的关节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椎动脉造影联合颈椎骨性结构评价对颈性眩晕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病例组40例,对照组24例;评价指标包括椎动脉(走行迂曲、起源异常、发育不良、硬化)及骨性结构(颈椎先天畸形、钩椎关节增生、横突孔最短径、横突孔与椎动脉中心的最短距离);对比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各统计指标间的差异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统计指标与颈性眩晕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椎动脉发育不良及硬化、钩椎关节增生、横突孔最短径、横-椎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横-椎距离与颈性眩晕的发病明显相关,并且横-椎距离越小,发生颈性眩晕的风险越大。结论:CT椎动脉造影不仅可以无创、准确显示椎动脉的形态学改变,而且可以明确颈椎骨质异常,对颈性眩晕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寰枢椎脱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是由于寰枢椎向前、向后脱位而引起上部颈髓受压,可使患者出现四肢瘫痪,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枢椎齿状突或寰枢椎纵韧带的完整性缺失后,寰枢关节出现异常对位。随着病程的延长,附着于寰枢关节前面的肌肉韧带及关节挛缩,此时即使施加很大重量的颅骨牵引,也不能  相似文献   

19.
1858年德国解剖学家Luschka在颈椎局部解剖的研究中发现,在C3~C7颈椎椎体上面的侧缘存在向上突起即钩突,它与相应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而形成一个关节[1-2],后被称为Luschka关节或钩椎关节[3].钩椎关节作为颈椎稳定的重要结构,它的周围有着重要的解剖毗邻,故与颈椎病的发病存在着密切关系.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钩椎关节病变引起的颈椎病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钩椎关节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正常人的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形态、寰椎后结节位置,确定寰枕枢角(∠AOA)、寰枢椎比值(RAA)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例正常成人和9例寰椎发育过小者上颈椎侧位片,用数码相机输入计算机,采用Coreldrew1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正常成人的正常值,并将9例先天性寰椎过小畸形者的变化值与之比较。结果正常成人的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平滑、自然,寰椎后结节位置为正值,各测量指标呈正态分布,∠AOA为(151.48±5.75)°,RAA为(1.94±0.11),SAC为(24.13±2.47)mm;寰椎发育过小者的寰椎前结节位于正常位置,后结节前移,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弧度不自然,在寰椎后结节处发生转折,9例中8例寰椎后结节位置为负值;∠AOA(133.14±5.7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RAA(1.72±0.06)、SAC(19.14±1.46)mm,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成人的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弧度自然,寰椎后结节位置为正值,∠AOA≥142.02°,RAA≥1.76;寰椎发育过小者的寰椎前结节位置正常,而后结节前移,上颈椎椎管后缘弧线在该处发生转折,寰椎后结节位置为负值,∠AOA和RAA明显变小。上述指标对确定寰椎发育过小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