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采用俯卧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7例,经治疗前后比较,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愈显效率78.54%。其中165例行经颅多普勒复查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最小流速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63例CSA患者的颅外段椎动脉形态、走行、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3例CSA中38例椎动脉走行异常,25例一侧或双侧椎动脉狭窄;与对照组相比,CSA组椎动脉峰值流速明显减低(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椎动脉形态和血流参数变化,为临床评价CSA治疗效果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前屈牵引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洁  王锋 《中国临床医学》2008,15(2):273-274
目的:观察前屈牵引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前屈牵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收缩期最高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时间平均流速(TA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两侧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各项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前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椎动脉的内径及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探讨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速度的作用。方法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查TCD,观察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其中针刺组临床治愈率为45%,常规组临床治愈率为35%,两组间疗效及平均治疗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前疾病组椎基动脉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D异常率为77.5%(31/40),以椎基动脉流速降低为主要特点。治疗后两组椎基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组椎动脉流速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循环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反射治疗仪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观察临床效果及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并设立对照组53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提高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脑反射治疗仪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可靠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并采用牵引疗法和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推拿疗法。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及血流参数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53%比72.88%,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药物治疗可迅速扩张椎动脉,减轻局部炎性水肿,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可从根本上改变血液流变学参数,改善大脑血液供应,促进大脑血液循环。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ED)检查,探讨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速度的作用。方法: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查TCD,观察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其中针刺组临床治愈率为45%,常规组临床治愈率为35%,两组间疗效及平均治疗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前疾病组椎基动脉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TCD异常率为77.5%(31/40),以椎基动脉流速降低为主要特点。治疗后两组椎基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组椎动脉流速改善更显著(P&;lt;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循环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8.
徐沙丽  方毅  廖彬 《中国康复》2011,26(4):280-281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药物组给予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150mg;电刺激组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20min;综合组联合上述2种方法治疗,均每日1次。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综合组更低于药物组及电刺激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及电刺激组(P〈0.05)。电刺激组与药物组比较,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2种有效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促进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TCD和BAEP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情况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从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角度探讨针刺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针刺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查TCD及BAEP,观察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速度及脑电生理的影响。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其中针刺组临床治愈率为45%,常规组临床治愈率为35%,两组间疗效及平均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②治疗前针刺组椎基底动脉(VBA)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TCD异常率为77. 5% (31 /40例),以VBA流速降低为主要特点。BA EP异常率为75% (30 /40例),以脑干型异常为主。③治疗后两组VBA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与常规组比较,针刺组椎动脉流速改善更显著(P<0. 05)。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功能均有改善,与常规组相比,针刺组V波的峰潜伏期(PL)、III V和I V波的峰间潜伏期(IPL)改善更显著(P<0. 05)。④基底动脉低流速与III V及I VIPL之间存在负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针刺治疗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循环的血流速度及脑干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检测椎动脉诊断头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子怡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02-26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头晕患者行椎动脉检测的结果及诊断价值。方法:运用二维图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头晕患者进行椎动脉血管、血流频谱分析,并与30例正常组比较。结果:(1)椎动脉硬化致供血不足103例(51%);(2)颈椎病致椎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组60例(30%);(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血供紊乱21例(10%);(4)血流动力学未改变16例(8%)。本组资料表明血管内径、管壁厚度、流速、血流量对椎动脉疾病诊断有帮助,而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对鉴别作用不大。结论:结合临床,彩色多普勒的椎动脉检查对头晕患者病因的鉴别诊断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并与颈椎牵引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1999-09/2001-01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对治疗方案及检测指标知情同意。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n=30,男10例,女20例)和对照组(n=30,男12例,女18例)。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按手法治疗,隔2d行1次手法,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隔2d日牵引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AUS-128DP深圳产)检测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右侧椎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较治疗前加快(P<0.05)。结论:仰旋按手法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纯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检测椎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正常成人椎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为正常对照组,回顾性总结分析32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椎动脉异常二维声像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分别与其MRI或DSA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323例异常椎动脉中,内径狭窄76例,闭塞伴斑块26例,走行明显扭曲43例,超声与MRI或DSA检查结果一致;彩色多普勒显示峰值流速明显减低216例,Vmax<25cm/s,椎动脉血流方向与颈动脉部分相反、流速曲线显示以收缩期部分反向血流9例,MRI或DSA检查未能做出诊断;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与颈动脉完全相反、流速曲线显示以收缩期完全反向血流11例(SSS),MRI未能做出诊断,DSA确诊1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测椎动脉对临床脑血管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反复眩晕青年人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眩晕青年人椎动脉发育差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多普勒检查特点。方法:选择65例1年内反复发作眩晕〉2次并%45岁的青年人为眩晕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2组被检者双侧椎动脉内径、收缩期最高流速及每分血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眩晕组中右侧椎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同侧,两侧椎动脉内径、收缩期最高流速及血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椎动脉收缩期最高流速左侧〉右侧(P<0.05)。结论:反复发作眩晕青年人中右侧椎动脉狭窄检出率较高,双侧椎动脉均较窄细;其双侧椎动脉供血不平衡可能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椎间隙段椎动脉加速时间(AT)对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超声检查提示单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并经其他影像学检查(CTA、MRA、DSA)证实的患者共77例为狭窄组,172例正常对照组。测量狭窄组椎动脉开口狭窄处、双侧C4~5椎间隙段椎动脉以及对照组C4~5椎间隙段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加速时间(AT)。比较AT值,分析AT诊断不同程度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超声检查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和86.4%、准确度达89.6%,Kappa值为0.752;狭窄组患侧椎间隙段椎动脉AT较对照组延长,50%~69%和70%~99%狭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以CTA等检查为金标准,AT为指标诊断≥50%和≥70%狭窄组的诊断结果分别为:灵敏度为83.93%和93.75%、特异度为95.00%和71.67%,患侧椎动脉椎间隙段AT的最佳截断值为0.059 s和0.084 s, 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和0.88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AT在诊断单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时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测量椎间隙段AT简单可行,数据容易获得,能简便快捷地提示椎动脉开口处狭窄闭塞性病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超声标准化测量飞行人员椎动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椎动脉储备功能。方法对704例男性飞行人员行颅外段椎动脉超声标准化测量,检查内容包括内径、流速、血流量等参数,得出椎动脉各参数95%可信区间范围。将一侧椎动脉分为≤0.25cm组、0.26~0.35cm组、>0.35cm组,绘制各组对侧椎动脉内径与椎-基底动脉血流总量的散点图,验证两者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并得到各组线性相关公式,比较各组间公式斜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704例男性飞行人员颅外段椎动脉各参数95%可信区间范围:左侧椎动脉内径(0.35±0.05)cm、平均流速(15.79±4.51)cm/s、血流量(94.01±36.83)ml/min,右侧椎动脉内径(0.33±0.05)cm、平均流速(13.91±4.31)cm/s、血流量(74.99±35.40)ml/min,椎-基底动脉血流总量(168.72±39.56)ml/min;(2)各组间对侧椎动脉内径与椎-基底动脉血流总量呈线性相关;(3)三组斜率依次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储备功能与椎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内径越细,储备功能越低。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走行变异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椎动脉走行变异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检测,从1161例颈椎病中筛选出113例椎动脉走行变异患者,对变异侧内径和血流参数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椎动脉走行变异其变异侧椎动脉超声表现为:管径较窄,PI和RI较高,流速较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走行变异是一种理想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加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和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通过中药熏蒸加艾灸治疗,观察56例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头晕症状、椎动脉血流流速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头晕症状明显减轻,颈椎活动时无明显不适,椎基底动脉血流较前加快,血液流变学较前好转。结论:中药熏蒸加艾灸治疗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18.
电刺激双耳后乳突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TCD和BAEP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电刺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从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角度探讨电刺激双耳后乳突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常规组,电刺激组加例,常规组20例,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查TCD及BAEP.观察电刺激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速度及脑电生理的影响。结果:治疗前电刺激组与常规组椎基底动脉(VBA)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D异常的比例为75%(30/40例),以VBA流速降低为主要特点。BAEP异常的比例为77.5%(31/40例),以脑干型异常为主。治疗后两组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与常规组比较,电刺激组椎动脉流速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功能均有改善,与常规组相比,电刺激组Ⅴ波的峰潜伏期(PL)、Ⅲ-Ⅴ和Ⅰ-Ⅴ波的峰间潜伏期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电刺激双耳后乳突部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循环的血流速度及脑干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血流速度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50例确诊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按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分析患者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收缩期血流速度,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椎动脉Ⅰ度窃血多普勒频谱主要表现为收缩中晚期流速下降;椎动脉Ⅱ度窃血主要表现为收缩期血流反向;椎动脉Ⅲ度窃血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均反向。②与轻中度狭窄组比较,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患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减低,且以闭塞组更为明显;与轻中度狭窄组比较,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健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增加。结论患侧椎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及收缩期峰值流速可以间接反应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20.
姜蓉  赵凯 《中国康复》2017,32(4):311-312
目的:讨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短期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每日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外给予前列地尔10ug+生理盐水10ml静推,持续10d。采用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变、纤维蛋白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的平均峰流速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FS-CSA评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流变各指标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短期内有明显疗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