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滨城市的旅游人口数在不断上升,海边被海蜇蛰伤的机会也在增多.海蜇蛰伤所致过敏反应可涉及多个系统、器官,具有多种表现.我们2005年7月~2006年9月共收治的海蜇蛰伤病人35例,现将其救治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
王冰  闫学军 《现代护理》1998,4(8):56-57
蝎蛰伤在我国山区比较常见,蛰伤后释放的毒液为神经毒素,可引起局部红肿、剧痛,严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肌肉强直或抽搐,但蝎蛰伤后引起破伤风较少见。1997年8月我院收治厂1例蝎蛰伤致破伤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至病例介绍患者男,24岁,于1997年7月24日被蝎蛰伤左足跟脸部,当时局部红肿、剧痛,未经任何处理。伤后20天局部肿胀加重,并伴有皮肤破溃、溢脓、出现颈项强直、张口困难,以蝎蛰伤件感染破伤风收入院。体检:T36.st、P82次/分、R22次/分、BP13.4/skPa,意识清,面肌、背腹肌、助间肌、四…  相似文献   

3.
蜂蛰伤死亡原因分析及救治体会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是蜂蛰伤主要的死亡原因 ,现报告笔者近来抢救 6例患者的资料。一、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3~ 5 5岁 ,平均 2 6岁。蛰伤至入院时间 1~ 5 0h ,平均 13h。 3例入院时已死亡(伤后 1h内 )。另 3例入院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以肾脏、血液系统受累最多。经局部伤口处理、血液透析、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器官功能保护、支持治疗 ,2例痊愈出院 ,1例受累器官 7个 (肾脏、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脏、消化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 ,治疗无效死亡。二、讨论蛰人…  相似文献   

4.
5.
48例重症蜂蛰伤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48例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认为急救护理应做好伤口局部处理、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及对症处理、做好早期血液透析及预防性血液透析的准备等.经急救处理和护理,48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全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53例马蜂蛰伤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拔除毒刺、5%碳酸氢钠局部冲洗、1%~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及早期预防性透析治疗马蜂蜇伤53例,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急性海月水母蛰伤对心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回顾了 98例海月水母 (海蛰 )蛰伤患者的资料 ,其中 6 2例有心脏受影响 ,以探讨其蛰伤后对心脏的影响 ,及临床防治措施。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1997~ 1999年的 6月~ 9月份住院救治的 98例患者均在捕捞和海水游泳捕玩海蛰而蛰伤发病 ,其中捕捞者 70例 (占 71 4% ) ,游泳者 2 8例 (占 2 8 6 % )。根据诊断及分级标准[1]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 5 6例、中度 30例、重度 12例 ,其中 6 2例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受影响的症状、体征 ,心电图或 /和心肌酶学异常表现 ,且可排除其他性质的心脏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的心脏异常。有男性 5 …  相似文献   

8.
毒蜂蜇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230001安徽省立医院刘匀关键词毒蜂,蛰伤,急性肾功能衰竭OneCasewithAcuteRenalFailureCausedbyaStingofPoisonousBees¥LiuYun(ProvincialPeopl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总结2例胡蜂蛰伤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例胡蜂蛰伤中毒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HP+CRRT的综合治疗,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尿量、尿色及凝血情况。结果 2例入住EICU胡蜂蛰伤的危重症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胡蜂蛰伤的危重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的护理,主要包括皮肤的护理、病情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其对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我市地处桂西南地区,适宜野生蜂群的生长、繁衍、每年8-11月份,人们外出生产活动时被毒蜂蛰伤者较多,严重者常危及生命,死亡率高。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毒蜂蛰伤14例,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罗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3):2656-2657
目的探索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10~12月黔江区中心医院泌尿肾病科收治的20例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通过治疗和精心护理,2例就诊时间太迟抢救无效死亡,18例治愈出院,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总结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护理经验,认为护理重点为多器官的观察、监护和血液透析护理、加强基础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群体蜂蛰伤病人的救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名蜂蛰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9例。结论:及时开放绿色通道,迅速评估、安置病人,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细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蜂蛰伤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蜂蛰伤事件频繁发生,以每年4~10月份为高发期,蜂蛰伤后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重者可引发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蜂蛰伤成为目前临床常见急诊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中医内外治法对蜂蛰伤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蜂蛰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内外治法,治疗3d后,复查所有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肾功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BUN、Cr、AST、CK、CK-MB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较高。结论中医内外治法配合西医基础疗法能够改善蜂蛰伤患者心、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蜂蛰伤是蜂尾部蛰伤人体皮肤后注入毒素而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在临床上一般轻者只表现为月部红肿、疼痛和瘙痒,几小时后可缓解.严重时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肝、肾、心、胃肠、神经系统损害,与蜂毒中含磷酯A、透明质酸,多肽类成分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有关[1].患者临床经过凶险,突出表现是急性大量溶血、迅速发生重度贫血、全身细胞损伤、全身过度炎症反应、毛细血管渗漏、全身血容量状况及有效血容量变化快,急性肾功能衰竭随之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蜂蛰伤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5例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蜂蛰伤后并发MODS为MODS组,82例蜂蛰伤后未出现MODS者为非MODS组.比较两组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入院3 h超敏肌钙蛋白(hs-cTnI)、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C反应蛋白(CRP).将组间有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筛选出蜂蛰伤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HGB、WBC、PLT、APTT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MODS组患者的BUN、Scr、ALT、LDH、CK-MB和入院3 h的hs-cTnI较非MODS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3 h的hs-cTnI为预测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MODS组CK-MB异常、hs-cTnI异常及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比例、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MODS组,住院时间长于非MO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异常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3 h的hs-cTnI是蜂蛰伤患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蜂蛰伤并发MODS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蜂蛰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野蜂蛰伤可引起局部疼痛、肿胀或过敏性休克,但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较少见,我们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成功抢救1例重症野蜂蛰伤致心、肝、肾及血液系统损害患者,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以黄蜂蛰伤后,2小时主诉人院。蜂蛰后半小时全身出现皮疹、痒伴恶心、恶吐两次,胃内容物,量约200-300毫升,渐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既往无胸痛、心慌及高血压病史,人院检查,体温136度,脉博132次/分,血压80/60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湿凉可见片状高出皮肤红斑与周围接线清楚,压之退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